中考常见文言虚词复习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常见文言虚词复习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用作动词,用作助词,无义取消独立性,代“这件事”,无义音节助词,他们代“齐军”,它代“城”,无义提宾标志,②以君为长者把,用作连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动词(主语+之+宾语) 可译为:到、往。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去,往 )
例:①(陈涉)辍耕之垄上( 去,往 )
1、用作一般代词(动词+之)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这件事”。
例: ①二世杀之(他) ②悉以咨之(他们)
2、用作指示代词(之+名词) 可以译为“这”
例: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这)例: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也(这)
二、用作代词
③愿终守之(它) ④故以怪之(这件事)
三、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 (定语+之+中心语) 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 。
2、结构助词(宾语+之+动词)(宾语+之+定语) 提宾标志,无实义,译时应省去。 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译时应省去。
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助词,的)
例:宋何罪之有?(无义,提宾标志)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
3、结构助词(主语+之+谓语)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性,无义,可不译。
4、音节助词。(时间词+之)或(不及物动词+之),无实义,可不译。
①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久之,目似冥(无义,凑音节)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无义,凑音节)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 3.公将鼓之( ) 4.辍耕之垄上 ( ) 5.公将驰之 ( )6.环而攻之而不胜 ( )7.专诸之刺王僚 ( ) 8.何陋之有 ( )9.怅恨久之( )10.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
无义,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作动词“去、往”;作助词可不译
1、表示并列关系(主谓+而+主谓)(形+而+形)(动+而+动) 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 : ①名微而众寡(表并列)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3、表示修饰关系(修饰语+而+动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
例: ①夺而杀尉(表承接)
②乃记之而去(表承接)
2、表示承接关系(动词+而+动词),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表修饰)
②佣者笑而应曰(表修饰)
4、表示转折关系(句子+而+句子),相当于“然而”、“ 可是”、“却”。
例: ①而戍死者固十六七(表转折)
②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而表并列、表承接、表修饰
表转折
(1)溪深而鱼肥(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3)拔山倒树而来( ) (4)国险而民附( ) (5)而君逆寡人者( ) (6)委而去之( )(7) 执策而临之( )
1、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①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拿)
③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一、用作介词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②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例: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靠)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凭、靠)
二、用作连词
1、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2、表结果,译为“以致”
例:以光先帝遗德(来)
例: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例:计日以还(相当于“而”)
作动词,译为“以为、认为”
例:臣以王之攻宋,为与此同类。(认为)
1、扶苏以数谏故 ( )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4、以塞忠谏之路也 ( )5、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6、策之不以其道 (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8、以光先帝遗德 ( )9、因以为号焉 ( )10、以其境过清 ( )
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凭
作连词 :来、以致、而
作动词:以为、认为
例: ①曹操比于袁绍(与)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跟)
1、引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对于)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胡不见我于王(向)
2、相当于“与”,也译为:“跟、同”
4、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在) ②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从) ③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到)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在)
3、引出处所、时间、范围,可译为“在、从、到”
例:皆以美于徐公。(比、胜过)
于字可译为对、向、在、从、到;
也可翻作与、同、跟;
形容词后表比较
(1)告之于帝 (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4)贤于材人远矣 ( )(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6)胡不见我于王 ( )(7)达于汉阴 ( )(8)万钟于我何加焉 ( )(9)舜发于畎亩之中( )
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译为“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那些”、“这”、“这种”等。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那个) (《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难道”等,或不译。如: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大概”)
解释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1.百姓多闻其贤2.安求其能千里也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其如土石何
(代词,代扶苏) (代词,它) (代它的)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èi”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给”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èi ” 2.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鱼我所欲也》)
3. 表示被动,译作“被”。如: ①二虫尽为所吞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士卒多为用者 ④梅花为寒气所勒
(一)“为”用作介词,读作“wéi ”
(二)“为”用作动词 ,读作“wéi ” 1.可作判断动词,译作“是”。如: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②知之为知之 (《论语八则》) ③若为佣耕(《陈涉世家》)
2.“为”也可作一般动词:如: ①为坛而盟(筑)《陈涉世家》 ②为人五(雕刻)《核舟记》
(二)“为”用作动词 ,读作“wéi ”
(三)“为”用作名词,如: 或异二者之为(指心理活动) 《岳阳楼记》
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1.以径寸之木为宫室3.项燕为楚将4.愿为市鞍马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动词,雕刻)(判断动词,是)(介词,为了)(介词,向、对)
1.焉”用作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失马》)
2.“焉”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疑问语气) 《曹刿论战》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肯定语气) 《愚公移山》
3.“焉”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如: ①时而献焉。 (它,代蛇) 《捕蛇者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文言文复习——文言文虚词“之”的含义及用法 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对联横批之子于归,作音节助词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虚词“之”用法清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知识整合练150个文言虚词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表反问怎么,安逸安适,使安定,完备详尽,预备准备,同“披”穿着,紧靠挨着,见识短浅目光短浅,指军事战争,挨在一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课内文言文知识整合练重点文言虚词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结构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音节助词无实义,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指这件事,人称代词他指男子,动词到往,指示代词这,动词去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