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必考核心简答题练习(共23个,附参考答案)
展开1、西汉初年的“和亲”和“昭君出塞”有什么异同?
2、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3、张骞出使西域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4、我们要学习张骞什么样的精神?
5、说一说丝绸之路的大体路线
6、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积极意义?
7、造纸术的发明有何意义?
8、列举秦汉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9、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的看法。
10、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11、列举我国古代四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名称和时间。
12、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原因。
13、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
14、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15、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16、列举(或简述)东汉末年至隋统一前北方的几次统一,这样的历史现象对你有何启示?
17、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3)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19、我们应该学习孝文帝的什么精神?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方面有何特点?
21、评价:曹操
22、评价:诸葛亮
23、评价:孝文帝改革
附:参考答案
1、西汉初年的“和亲”和“昭君出塞”有什么异同?
答:相同点:都是通过“和亲”换取和平;不同点:汉初“和亲”是被迫的,没有阻止匈奴南下侵扰;“昭君出塞”是主动的,促进了汉匈之间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
2、昭君出塞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答: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3、张骞出使西域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答:促进了汉朝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打通了“丝绸之路”。
4、我们要学习张骞什么样的精神?
答:学习他有胆、有识、有行、有恒,不畏艰险,勇于开拓,面对困境,仍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学习他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质。
5、说一说丝绸之路的大体路线
答: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西亚,再到欧洲。
6、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丝绸之路的开通,开辟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以至欧洲的陆地交通路线,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交往。
7、造纸术的发明有何意义?
答: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们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8、列举秦汉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答:(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2)《九章算术》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3)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华佗制成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9、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的看法。
答:《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10、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答:(1)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2)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解决军粮问题,还使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3)军事上,200年,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4)个人品质上,曹操多谋善断,善于用人,善于采纳谋士的建议。
11、列举我国古代四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名称和时间。
答: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官渡之战 200年
赤壁之战 208年 , 淝水之战 383年
12、官渡之战袁绍失败的原因: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的意见,而曹操重视人才,战术得当。
13、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曹操骄傲轻敌;曹军水土不服,不习水战;孙、刘联军的正确战术。
14、苻坚拥有八十万兵力,却不能统一江南,这究竟是为什么?
A、从前秦方面看:
a、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
b、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苻坚指挥失误。
B、从东晋方面看:
a、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b、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15、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答:(1)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2)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3)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16、列举(或简述)东汉末年至隋统一前北方的几次统一,这样的历史现象对你有何启示?
答:(1)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2)280年,西晋灭吴,南北统一;
(3)四世纪后期,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4)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5)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统一北方。
启示:中国历史进程中,有统一,有分裂,统一是主流。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是大分裂,分裂中又孕育着统一,多次出现北方统一。
17、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
答:少数民族的内迁与汉族人们的交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等。18、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政权想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答:迁都洛阳,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同汉族通婚,用汉制,学习汉族的礼法。
(3)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答:加速了北方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
19、我们应该学习孝文帝的什么精神?
答: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积极进取、拥有智慧、以身作则的进取精神和优秀品质。(答出两点即可)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文化方面有何特点?
答:(1)政治:封建国家大分裂时期,但向统一趋势发展。
(2)经济:江南经济得到发展,北方经济得到一定恢复。
(3)民族关系:出现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4)文化方面:科技发展,艺术突出。
21、评价:曹操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在政治上采取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谋略,唯才是举,任人唯贤,并在经济上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士兵耕田。这些政治、经济措施使他的势力日益强大,终于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基本统一了北方。他统一北方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群众渴望统一、结束战乱的愿望。
22、评价:诸葛亮
诸葛亮是东汉末、三国时蜀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报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向刘备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从此成为了刘备的得力助手,协助刘备三分天下。刘备去世后,他担当了治理蜀国的重任,励精图治,赏罚分明,推行屯田制,并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他的一生以恢复中原、重振汉朝为己任,先后五次攻魏,最后病死途中。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和弘扬的。
23、评价: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自觉、坚定和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政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汉化措施,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对历史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也使鲜卑族最终融进了汉族大家庭。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核心知识简答题(共五方面):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期末核心知识简答题(共五方面),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近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与近代经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简答题汇总练习(共79题,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简答题汇总练习(共79题,附参考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隋朝建立的时间,大运河开通的目的,隋朝大运河的三点,科举制创立的时间,隋朝灭亡的原因,唐朝建立的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期末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炎帝,夏朝建立者,西周的分封制,青铜器与甲骨文,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和诸侯争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