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617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617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617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6177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6177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6177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6177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6177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评课ppt课件
展开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1.通过古代中外书写材料的对比,小组合作完成造纸工艺流程,感受蔡伦改进造纸术工艺的复杂性,认识造纸术发明和改进的深远影响。 2.通过研读史料,了解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当时社会背景的联系,学会能够将历史人物置于历史发展的特定进程中加以考察,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地位和作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解读示意图,结合所学史实,解释两汉时期政治、经济与科技文化之间的联系,认识两汉时期科技文化成就取得原因。(历史解释) 4.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突出优势,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两汉时期科技和文化成就
理解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成就辉煌的原因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使用的教科书和练习本导入“造纸术的发明”,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问题:1.纸是怎样发明的?2.纸发明以前,人们用什么材料书写?
观察示意图,说一说在纸发明以前,人们使用的书写材料有哪些?这些材料书写起来会有哪些不便?
纸本地图(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
历史学家认为“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阅读教材73页的“相关史事”,你同意历史学家的观点吗,说明理由。
①苦读《史记》过程中发现大捆竹简,写、 读、运、藏都十分不易
②为改进这种状况,蔡伦开始试着将竹简加宽、削薄,但是削薄的竹简又容易断裂
③后来蔡伦任尚方令后,常到洛阳近郊乡间作坊察看。发现了由树皮和烂麻绞在一起形成的残絮薄片,可以书写
④组织劳力剥树皮捣碎、泡烂,再加入沤松的麻缕,制成稀浆。发现纸的柔韧性不好后,又将破布、烂渔网捣碎,将制丝时遗留的残絮掺进浆中,再制成的纸便不容易扯破
阅读示意图内容,思考以下问题:1.蔡伦为什么要改进造纸术?2.蔡伦改进的纸有哪些特点?3.从蔡伦身上你能感受到哪些精神品质?
小组合作:将造纸术工艺流程中的七个步骤放在右图中相应的位置。洗涤原料 浸渍沤制烧制草木灰④蒸煮、舂捣⑤抽取纸浆 ⑥晾晒 ⑦码放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通过这一活动,知道造纸工艺的复杂性,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
“元兴元年奏上(皇帝)之,帝善(夸赞)其能,自是(从此)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2.中国历史上有好几个皇帝的年号为元兴(如下),你认为上述材料中的“元兴”指的是哪一位皇帝,说明你的理由。①东汉和帝刘肇;②三国东吴末帝孙皓;③东晋安帝司马德宗
1.说出上述文献史料中“元兴元年”是哪一种纪年方法?
依据材料和地图,说一说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产生的影响。
东汉首都太学生多达3万多人……汉政府还在各郡县设立公立学校广招学生。同时私学之风盛行,全国在校学生总数至少以数十万至百万计,所用教材多为纸本经卷,作文亦用纸写,比用简牍更为方便、省时、省力。——潘吉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用学生熟悉的北京同仁堂感冒清热颗粒过渡,追根溯源,学习传统中医。
总结出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时代背景和个人因素的角度,说一说张仲景钻研医道的原因。
东汉末年,战乱不断,疫病流行,人口锐减。张仲景的家族在不到十年中,死去三分之二,其中绝大部分是患伤寒病不治。仲景因而发奋钻研医道,博览古代医籍,四处奔走,广泛收集民间药方。——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
①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②总结了各种疾病症候③提出了辨证分析病情,对症下药④发展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历史学界认为:张仲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因此被后人成为“医圣”。阅读教材74页的内容,说明上述观点。
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
《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业医者必修的经典著作,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仍是中医学习的源泉。
《伤寒杂病论》还广泛流传到海外,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等国。特别在日本,历史上曾有专宗张仲景的古方派,直到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张仲景的药方
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
阅读上述三段材料,请给三段材料拟一个主题,并说明你的理由。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依据材料,概括华佗的中医药学成就。
材料一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kū)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三国志·华佗传》
材料二 华佗提出人应该坚持适当运动、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未病先防。为此他还模仿动物活动姿态,创编出了“五禽戏”。 ——摘编自《中医思维与实践养成》
创编“五禽戏”;善用针灸汤药;实施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
中国的传统医学在两汉时期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诊断和治疗的手段更加先进,并建立起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司马迁人生经历(部分)
阅读表格,说一说司马迁的人生经历与《史记》成书之间的关系。
(三)历史巨著《史记》
“遭遇此祸(宫刑),重为乡党所戳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阅读材料,体会司马迁命运的灾难,并说一说他在命运灾难面前的选择。
《史记》全书分为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共130篇,约52万字。
以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
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门市。 ——《史记·货殖列传》
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之于时而息财富,……作《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西汉时人们多斥责秦始皇为暴君,但是《史记》中用2篇本纪,肯定秦统一天下“成功大”;虽然生活在汉武帝时期,对于汉武帝也揭露他迷信方术、任用酷吏的过失。
阅读材料,说一说司马迁写《史记》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他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说出《史记》记载的史事。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谈谈你对《史记》的评价。
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相争,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雠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交,为刎颈之交。
《史记》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司马迁,人物时期,西汉时期,代表作品,《史记》,历史巨著《史记》,探究精神,求真求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科技展厅,造纸术的发明,中医展厅,---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和华佗,史学展厅,历史巨著《史记》,宗教展厅,---道教与佛教,道教和佛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汉代造纸工艺流程图,造纸术的传播,《伤寒杂病论》书影,五禽戏,东汉末年,司马迁写《史记》,尊奉对象,创立时间,黄帝和老子,提高道教地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