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精细化复习】高考历史(选必1)复习课件——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
展开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大事件
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地下金库
财贩购货贷贪赊贡贼贾贺赠费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1、原始社会末期到夏:结合教材,试找出货币出现的原因,中国最早的货币是什么,有哪些证据?原因: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证据1:与财富、商业有关的汉字,许多都以“贝”为偏旁。证据2: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等。
演变一: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
2.商周:青铜仿贝--我国最早的金属货币
原因: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影响: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3.春秋战国时期:铜铸币为主,形状多样
秦半两钱特点:形状:外圆内方重量:半两文字:小篆秦半两钱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演变二: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演变,全国实行统一货币
4.秦朝:在圜钱基础上统一全国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秦朝统一货币原因:①战国时期货币混乱;②秦朝完成国家统一;③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④巩固政权的需要。
秦统一货币的历史意义①有利于赋税征收和经济管理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秦朝的统一③有利于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④促进民族团结与融合
5.汉朝:五铢钱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下令由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铸币大权收归中央。特点:形状为圆形方孔;重量为五铢;文书为小篆演变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演变
材料 汉初仍使用秦制半两钱(重12铢),由于民间私铸,以致出现荚钱(重3铢)。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钱,也就是一些人将秦半两钱剪下钱上的一圈青铜,七到八个半两钱就可剪下12铢青铜,市场混乱物价飞涨。为此,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但各郡国所铸五铢钱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晚越粗劣。本来汉武帝改铸五铢钱的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但各郡国官吏习惯难改,依旧中饱私囊。元鼎二年,汉武帝诏令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中央政府安排在长安上林苑统一铸造。汉代五铢钱重量准确,钱文秀丽,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铜钱。 ——整理自《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货币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武帝货币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影响:①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有利于增加中央政府的收人,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②稳定当时的金融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③五铢钱大量流通,使币制和币值保持长期相对稳定,对后世影响深远。
(1)背景:①货币制度混乱;②私铸钱现象十分严重;③通货膨胀影响民生;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2)内容:①从重立法,私铸钱者死罪;②收回地方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初令郡国铸五铢钱。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由上林三官铸造五铢钱,规定“三官钱”为全国通行的统一货币。其做法旨在 A.统一财政经济 B.打击王国势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方便赋税征收
以货币为切入口考查西汉集权措施
上林三官:官署合称,因均在上林苑中,故名。“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
(2019年全国卷Ⅰ)2.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 加强了货币管理 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 削弱了诸侯实力 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
6.唐朝:通宝唐高祖李渊开始铸造特点:没有文书重量;使用隶书;大小适中;我国最早的通宝;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演变四: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铸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实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市场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视读成“开元通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中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这种,远远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度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一下的重量单位,伺候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例,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
(2)意义:①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②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③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④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基础。
(1)背景:币值混乱、影响流通内容: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
7.北宋:交子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惠子),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1)交子产生原因:①北宋商品经济发展,货币流通量大增;②当时四川地区通用的铁钱沉重、携带极为不便③北宋铜产量不足,“钱荒”严重④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进步;⑤发达的金融信用(柜坊、飞钱)的支持。(2)影响:①初期(积极作用)促进了市场流通,促进了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②后期(消极影响)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引发信任危机,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演变五: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补充材料:交子开始由四川民间百姓发行,发行者不久财衰,交子不能兑现,就发生了诉讼。朝廷下令将百姓发行的交子收归官营,以朝廷财力支持交子的流通和价值的稳定,交子就形成了官方发行的纸币。初期交子的价值十分稳定,有效地支持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末期,为了攻打西夏而大量增发交子,使交子的流通数量远远地超过了法定的限额,结果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8.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忽必烈建立了统一的纸币制度,发行“中统元宝钞”,元朝成为第一个以纸币为基本货币的朝代。但由于政府滥发没有储备金的货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9.明: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明中后期,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物价多以银两计算。原因:①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政局较为稳定;②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迅速;③宝钞信用日益丧失;④政府赋税制度改革推动(一条鞭法);⑤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大量白银涌入中国。10.清:措施: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影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11.晚清时,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材料 明初民间开始自发使用白银,官方赋役也逐渐改为白银上缴,白银逐渐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要货币。到16世纪中叶,明政府停发宝钞,并正式确立了白银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银矿稀缺,不足以应付政府开支。面对银荒危机,从16世纪中后期开始,明政府开放海禁。通过对外贸易,相当大部分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从而促使白银成为世界货币。围绕白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野》等
探究:结合材料分析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4)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1)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2)缓解了通货膨胀;
(3)推动赋役制度的改革;
(7)推动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5)推动白银成为世界货币;
(6)推动世界贸易网络的发展;
二、民国时期货币演进1、1912年:以银元为法定货币2、1935年:法币改革(1)内容:①统一货币发行权,规定四大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②放弃“银本位”制,实行“外汇本位”制③禁止银元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2)背景:①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各国开展货币战,转嫁经济危机;②中国采取银本位制,白银大量外流,通货紧缩,国民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③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减少。④日本加紧经济侵华,倾销商品。
(3)意义①建立起符合国际惯例的货币体系;②货币发行权集中,有利于金融的稳定和商品流通,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和国民经济的发展③法币改革使大量白银收归国有,增强了国民政府的财力,为抗日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④法币改革使中国的货币汇率有所下降,刺激了出口,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恢复与发展弊端:①依附于英磅和美元,成为英美的经济附庸;②强化了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③为战争大量发行法币,掠夺财富,造成了经济衰退和金融混乱,最终导致了其国民政府的灭亡
3、1948年:币制改革背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国统区法币急剧贬值而彻底崩溃。内容:南京国民政府1948年再次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结果:金圆券贬值更快,加速了经济崩溃。各地纷纷拒用,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
(三)中国现代货币——人民币的发行1、背景(1)解放区的壮大;(2)解放区货币种类庞杂、折算不便;(3)统一货币以促进经济发展;(4)巩固政权,加强民族认同。2、产生(1)1948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3、发展(1)先后共发行了五套。(2)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4、评价(1)地位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小结】中国货币的演进趋势
1.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商周为界2.多元货币到统一货币:秦始皇统一货币(半两钱)3.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汉武帝统一五铢钱4.文书重量到通宝、元宝:唐高祖铸开元通宝5.金属货币到纸币:北宋“交子”(四川)6.手工铸造到机器制造:光绪帝(银元)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间结算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即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系统规定、做法与制度,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逐步形成的。
(一)金本位国际货币体系(19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间货币结算频繁和复杂;③英国经济实力最为强大(有哪些原因)。
①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②各国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流通,不易贬值。
①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②有利于加强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
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
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国家;通过殖民扩张,“日不落”帝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原因:①黄金产量远低于资本主义经济和生产发展,各国黄金存量不平衡②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各国转嫁危机,实行货币贬值与关税战③一战后欧洲及英国实力的下降表现:①停止兑换黄金,禁止黄金出口及流动;②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各自构建以英镑、法郎、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影响:①失去统一标准和基础,形成多个货币集团,国际关系陷入动荡和混乱;②不利于缓解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世界冲突,最终导致了二战。
2、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英镑地位下降。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
1、背景①二战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美国实力空前膨胀;战败国及英法等战胜国实力大大削弱),英镑中心货币体系难以维系②现实需要:1929——1933大危机及二战教训,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③美国主导:美国企图建立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④布雷顿森林会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2、内容: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3、特征: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时间:1945年宗旨: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理解:双挂钩机制。成员国实行固定汇率,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取得了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世界银行成立时间:1945年宗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
4、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积极影响:(1)有利于世界金融货币秩序的稳定,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战后的恢复和发展。(2)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顺应了经济的全球化。消极影响: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建立起了自己的国际经济霸主地位,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实质上是不平等的国际经济体系。
【深入思考】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原因
1.体系自身存在缺陷:只有美国长期贸易逆差,才能使其他国家获得充足的美元供应;若长期逆差,美元则会丧失其中心地位,引起美元危机。2.美元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滞胀”使美国财政赤字庞大,黄金储备急剧减少。(根本原因)3.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西欧和日本经济崛起,美国经济相对削弱。4.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单一的货币制度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
(三)牙买加体系:多元化的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1、背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兑换黄金;1973年美国无力维持美元币值,美元贬值,恢复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瓦解。2、内容:1976年,IMF“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召开会议,并达成以浮动汇率制和黄金非货币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牙买加协议” ,宣告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牙买加时代。3、主要特征:①黄金非货币化;②储备货币多元化:美元仍然是主要货币,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都可以充当储备货币;③汇率制度多样化。(固定汇率被浮动汇率所取代)4、影响: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占据最大的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力日益上升。
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18单元第53讲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18单元第53讲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含解析),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坐标,目标定位·明考向,考点探究·释难点,典例研析·立标杆,主干梳理·理思路,解放战争,国民经济,金本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系的形成,圆形方孔钱,位制崩溃,经济大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浮动汇率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义务这必然导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货币体系的形成,圆形方孔钱,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金本位制,经济大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浮动汇率制,主要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