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13.1 分子热运动 课件+教案+导学案+练习含解析卷+视频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659315/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第13.1节《分子热运动》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雾霾弥漫—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容易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隙
C.破镜难圆—分子间有斥力
D.两滴水银自动合为一大滴—分子间有引力
2.山西过油肉号称“三晋一味”,起源于明代晋东名城平定,是“山西十大经典名菜”之一。刚出锅的过油肉香气扑鼻,说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在学习了分子的相关知识后,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现象 | 解释 |
A | 蔗糖溶解于水后看不见了 | 分子之间有空隙 |
B |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 分子极其微小 |
C | 长期堆放煤炭的墙角变黑了 |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
D | 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后很难拉开 |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
A.A B.B C.C D.D
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戴口罩能有效预防飞沫传播,要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B.带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传播是因为制作材料分子间没有空隙可以阻挡病毒传播
C.用酒精消毒时闻到酒精消毒液的气味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
D.口罩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说明分子体积变大
B.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具有引力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是看得见的微粒
6.下列生活情景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花香扑鼻 B.夏天,毛毛细雨
C.秋天,树叶飞舞 D.冬天,鹅毛大雪
7.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密度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最合理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三种放置都一样
8.近年来,我县青树嘴镇全面推进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工作,以美丽河湖滋养翠蔓青树,擦亮生态文明优势,绘就了“水美家乡”的绿色画卷。居民们介绍:“没整治之前,河道又黑又臭”原来“很远能闻到臭气”,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
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
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9.如图所示,将一段粗熔丝(俗称保险丝)用刀斜着切成两段,使两段粗熔丝的平滑表面紧密接触,然后,把一端悬挂起来,在另一端下面挂一个合适的物体,两段熔丝也不会被拉开,这个现象说明(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10.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中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B.如图所示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液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C.如图所示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酒精蒸发了
D.如图所示中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二、填空题
11.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绵软香糯,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绵软香糯”是指青团具有粘性,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能闻到“青草香气”,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________运动中.
12.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
13.如图甲所示,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该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如图乙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14.夏日荷花飘香,这是分子_____的结果。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_____构成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
15.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甲杯装有常温下水温20℃的水,乙杯装有水温80℃的热水。同时向两个水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该实验说明扩散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
三、简答题
16.小李的父亲非常喜欢喝茶,一天朋友来到他家做客,小李的父亲烧好开水并从冰箱里拿出茶叶泡起茶喝,可是茶叶包装袋打开后忘记合上,过了几天后发现茶叶变质了,请问:
(1)茶叶为什么要用开水泡?
(2)茶叶为什么会变质?
四、综合题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布朗运动
1826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发现这些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后来被称为布朗运动.颗粒越小,这种运动越显著.不只是花粉,对液体中其他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例如取一滴稀释了的墨汁放在1 000倍左右的普通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就可以看到布朗运动.图甲给出了每隔0.5 min所记录下来的3个布朗颗粒的位置.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位置,就得到布朗运动的轨迹示意图.
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体积很小,来自各个方向的水分子与小颗粒发生碰撞.当撞击不平衡时,小颗粒就会沿着冲力大的方向运动;在另一瞬间,若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小颗粒又会向另一方向运动.这样不断地撞击,使得小颗粒发生了无规则运动.图乙描绘了一个小颗粒受到它周围液体分子撞击时的情景.可以想像,颗粒较小时,某一瞬间与它撞击的分子数就较少,撞击的不平衡性就较大,无规则运动就越显著;而颗粒较大时,不但颗粒自身的惯性大,而且在任一瞬间撞击它的分子数很多,它在各个方向受到的撞击基本上相互平衡,因此颗粒能保持原有的状态.可见,布朗运动本身并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但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虽然布朗运动并非是分子的直接运动,但它却证实了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存在.
(1)图甲中描绘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 )
A.花粉的 B.墨汁的
C.分子的 D.固体小颗粒的
(2)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这表明分子是在____________做无规则运动.
(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第13.1节 《分子热运动》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雾霾弥漫—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容易被压缩—分子间有间隙
C.破镜难圆—分子间有斥力
D.两滴水银自动合为一大滴—分子间有引力
【解析】A、分子很小,用肉眼是看不到的,雾霾弥漫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A错误;
B、海绵容易被压缩并不是分子有间隔造成的,分子是看不见的,故B错误;
C、由于玻璃破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所以无法复原;不是因为分子间斥力的作用结果,故C错误;
D、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就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D正确。
故选:D。
2.山西过油肉号称“三晋一味”,起源于明代晋东名城平定,是“山西十大经典名菜”之一。刚出锅的过油肉香气扑鼻,说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能闻到香味,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故ABC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在学习了分子的相关知识后,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现象 | 解释 |
A | 蔗糖溶解于水后看不见了 | 分子之间有空隙 |
B |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 分子极其微小 |
C | 长期堆放煤炭的墙角变黑了 |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
D | 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后很难拉开 |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
A.A B.B C.C D.D
【解析】A.蔗糖溶解于水后看不见了,是因为蔗糖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故A错误;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B错误;
C.长期堆放煤炭的墙角变黑了是煤分子运动到墙里面去的结果,故C正确;
D.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后很难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D错误。
故选:C。
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戴口罩能有效预防飞沫传播,要勤洗手,做好消毒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B.带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病毒传播是因为制作材料分子间没有空隙可以阻挡病毒传播
C.用酒精消毒时闻到酒精消毒液的气味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
D.口罩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解析】A、分子很小,直接用肉眼看不到,飞沫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所以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
B、由分子热运动可知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口罩材料分子之间也有空隙,故B错误;
C、可以闻到酒精味,是由于酒精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分子,吸收作用体现的是分子间存在引力,而不是斥力,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后体积变大,说明分子体积变大
B.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具有引力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说明分子是看得见的微粒
【解析】A、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水结冰体积膨胀因为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的原故,分子大小并没有变;故A错误;
B、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B错误;
C、“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是沙尘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6.下列生活情景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天,花香扑鼻 B.夏天,毛毛细雨
C.秋天,树叶飞舞 D.冬天,鹅毛大雪
【解析】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人的眼睛是看不到的。
A、春天,花香扑鼻,鼻子能闻到,但是人眼看不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符合题意;
B、夏天,毛毛细雨,细雨可以看到,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秋天,树叶飞舞,树叶可以看到,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冬天,鹅毛大雪,雪花可以看到,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密度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最合理的是( )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三种放置都一样
【解析】由题意可知,图甲中,虽然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但是它也会运动到上面的瓶子内,这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有说服力;
图乙中,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在上方,抽去玻璃板后,由于重力的作用,二氧化氮气体会向下运动,所以不能完全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最不合理;
图丙中,瓶子水平放置,抽开隔板,气体可以自由运动,互相进入对方,能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但与甲相比,仍不够典型。
综上所述,最合理的是甲图,最不合理的是乙图。
故选:A。
8.近年来,我县青树嘴镇全面推进大通湖水环境治理工作,以美丽河湖滋养翠蔓青树,擦亮生态文明优势,绘就了“水美家乡”的绿色画卷。居民们介绍:“没整治之前,河道又黑又臭”原来“很远能闻到臭气”,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的体积是非常小的
C.分子之间存在力的作用
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解析】
过去农村到处脏乱差,垃圾遍地,一到夏天,“很远能闻到臭气”,这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9.如图所示,将一段粗熔丝(俗称保险丝)用刀斜着切成两段,使两段粗熔丝的平滑表面紧密接触,然后,把一端悬挂起来,在另一端下面挂一个合适的物体,两段熔丝也不会被拉开,这个现象说明(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D.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解析】
使两段粗熔丝的平滑表面紧密接触,然后把一端悬挂起来,在另一端挂个较轻的物体,观察到两段熔丝并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中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因此不能发生扩散现象
B.如图所示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液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C.如图所示中将一定量的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由于酒精蒸发了
D.如图所示中两个铅块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解析】A、下边瓶子装入二氧化氮气体,因为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本来应该在空气的下方,结果发现上边瓶子内的气体也变成了红棕色,则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就可以证明扩散现象的存在,故A错误;
B、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两滴红墨水,由于热水的温度高,故分子运动剧烈,会看到热水中的墨水扩散的快,这表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
C、将一定量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故C错误;
D、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能悬挂重物而不分开,是引力发挥了主要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1.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绵软香糯,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绵软香糯”是指青团具有粘性,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能闻到“青草香气”,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________运动中.
【答案】引力 无规则
【解析】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青团”具有粘性,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我们能闻到“青草香气”,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12.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
【答案】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打开醋瓶闻到醋香是因为醋分子进入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3.如图甲所示,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该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如图乙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答案】空隙 分子间存在吸引力(引力)
【解析】[1]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2]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距离较近时表现为引力,较远时表现为斥力;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4.夏日荷花飘香,这是分子_____的结果。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_____构成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
【答案】无规则运动 原子 斥力
【解析】[1]荷花飘香,是荷花的芳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的结果。
[2]从微观角度上讲,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3]分子之间虽然有空隙,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物质是不能轻易被压缩的。
15.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甲杯装有常温下水温20℃的水,乙杯装有水温80℃的热水。同时向两个水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该实验说明扩散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
【答案】温度
【解析】通过图可知,甲中水的温度低,扩散的慢,乙中水的温度高扩散的快,说明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三、简答题
16.小李的父亲非常喜欢喝茶,一天朋友来到他家做客,小李的父亲烧好开水并从冰箱里拿出茶叶泡起茶喝,可是茶叶包装袋打开后忘记合上,过了几天后发现茶叶变质了,请问:
(1)茶叶为什么要用开水泡?
(2)茶叶为什么会变质?
【答案】见解析
【解析】(1)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用开水泡茶,分子扩散的快。
(2)因为小李的父亲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后马上打开包装,茶叶温度比室温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茶叶上,茶叶容易吸潮变质。
四、综合题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布朗运动
1826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发现这些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后来被称为布朗运动.颗粒越小,这种运动越显著.不只是花粉,对液体中其他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例如取一滴稀释了的墨汁放在1 000倍左右的普通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就可以看到布朗运动.图甲给出了每隔0.5 min所记录下来的3个布朗颗粒的位置.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位置,就得到布朗运动的轨迹示意图.
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体积很小,来自各个方向的水分子与小颗粒发生碰撞.当撞击不平衡时,小颗粒就会沿着冲力大的方向运动;在另一瞬间,若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小颗粒又会向另一方向运动.这样不断地撞击,使得小颗粒发生了无规则运动.图乙描绘了一个小颗粒受到它周围液体分子撞击时的情景.可以想像,颗粒较小时,某一瞬间与它撞击的分子数就较少,撞击的不平衡性就较大,无规则运动就越显著;而颗粒较大时,不但颗粒自身的惯性大,而且在任一瞬间撞击它的分子数很多,它在各个方向受到的撞击基本上相互平衡,因此颗粒能保持原有的状态.可见,布朗运动本身并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但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虽然布朗运动并非是分子的直接运动,但它却证实了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存在.
(1)图甲中描绘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____)
A.花粉的 B.墨汁的
C.分子的 D.固体小颗粒的
(2)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这表明分子是在____________做无规则运动.
(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答案】C 永不停息地 提高水的温度或者使悬浮花粉的颗粒更小些
【解析】(1)由题意知,不只是花粉,对液体中其他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所以图象反映了小颗粒运动,不是分子运动,故A、B、D正确,C错误;故选C.
(2)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这表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导致微粒运动越明显,即布朗运动加快;
或者使悬浮花粉的颗粒更小些,某一瞬间与它撞击的分子数就较少,撞击的不平衡性就较大,无规则运动就越显著,即布朗运动加快.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创新课堂131《分子热运动》课件pptx、创新课堂131《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docx、创新课堂131《分子热运动》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创新课堂131《分子热运动》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创新课堂131《分子热运动》导学案教师版docx、创新课堂131《分子热运动》导学案学生版docx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完美版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完美版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131分子热运动pptx、131教学设计分子热运动docx、131知识导学分子热运动docx、131综合训练分子热运动docx、131基础诊断分子热运动docx、131能力提升分子热运动docx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试讲课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分子热运动试讲课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31节分子热运动教学课件pptx、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31节分子热运动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31节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docx、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31节分子热运动导学案解析版docx、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31节分子热运动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精编九年级全一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第131节分子热运动导学案原卷版docx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