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考情速递,高考回顾,考情分析,备考建议,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引会意字,古今异义,通假字和偏义复词,通假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①2020年新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文出自“二十四史”,为人物传记,传主品质一般与当前社会价值观相吻合;2021年新高考文言文阅读选文出处变为《通鉴纪事本末》,2022年全国高考乙卷文言文阅读选文为《说苑∙贵德》,选材有重大调整。所选材料平实,以论治理的对话和评述为主,给考生以亲切平实的感觉,便于考生思考作答。②题型、分值上,2020年、2021年、2023年这三年新高考保持了高度稳定。三道客观题,分别为文言断句题、文化常识题、概括和分析题,各3分;两道主观题,一是文句翻译题,8分,一是主观简答题,3分。五道题共20分。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乙卷将文化常识题变为课内外阅读,总分值不变。
①文言文阅读虽然在2021年高考选材上有变化,但题型稳定,对于备考影响不大。备考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句式,不掌握这些,就不能正确理解文言文文意,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考虑,考生平时要熟悉课本上的文言文,还要有充足的知识积累,要进行全面复习。②一轮复习要积累和夯实文言基础知识,做到训练一篇、精读一篇、积累一篇,做到篇篇有收获,篇篇有提高,开辟文言文学习的新阵地。
一词多义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这个意思,在那个句子里是另一个意思。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文言实词往往以其本义为基础引申出其他义项,众多义项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考生在练习中要注意随时总结,不断积累。 要掌握实词的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该词的本义、引申义。
本义: ①拉开弓 ,如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由“拉开弓”引申为②“拉” “左右或引相如去。” 又由“拉”引申为③“拉长”, “引吭高歌”④“抽”,“拔出”,“马蹶,坠地,引佩刀刺马之。”⑤“拿”,“(东郭先生)引绳而束缚之。”⑥“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史记·田单列传》)⑦“承担”,“公卿各引咎自责。”⑧“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 ⑨“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⑩“退却”,“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鲜 : 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 落英缤纷,芳草鲜美: 味道鲜美: 数见不鲜: 鲜廉寡耻:
“两方法”准确理解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指同一个文言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和用法与在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有以下几几种类型:
小试牛刀: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
古代指眼泪(不见复关,泣涕连连),现在指“鼻涕”。
古代是跑,逃跑。(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现在是“步行”。
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
父母兄弟,统指亲人妻子儿女中原地区意外事故(名词)1、缘故 (名词)2、表原因的虚词3、用来,靠它来。与外界隔绝
旁系亲属爱人(女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很、大(副词)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没有出路
妃嫔侍卫人员作祭礼的牲畜函谷关以东
美貌女子1、方位词 2、控制为正义而死山东省
“三步法”巧解古今异义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的分类如下:
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般一个字就能构成一个词;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一般两个字构成一个词。但古代汉语中也有特殊现象,存有少量双音节词,同义复词和偏义复词就是比较典型的两类词。
“三方法”辨别偏义复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 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词虚词句式,更加越来越,追亡逐北,败逃者逃亡的人,曹操之众远来疲敝,安逸享受,通五经贯六艺,结构观察法,白白地,使受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推断+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词推断,推断技巧,通假字,双声通假,叠韵通假,同音通假,形近通假,知识补充,合成词,偏义复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纲解读,请找出实词,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