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勤同学阅读了西南联大时期的文学作品,并对字词进行了归纳。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如:不要把“折(zhé)腰”读成“折(shé)腰”,不要把“冠(guān)冕”读成“冠(guàn)冕”。
B.注意形声字的读音,如:不要把“恪(kè)守”读成“恪(gè)守”,不要把“侧畔(pàn)”读成“侧畔(bàn)”。
C.注意同音字的误写,如:“断章取意”应写成“断章取义”,“可望而不可即”应写成“可望而不可及”。
D.注意形近字的误写,如:“娇揉造作”应写成“矫揉造作”,“形消骨立”应写成“形销骨立”。
2.以下文段节选自小勤同学的读书笔记,其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在艰苦卓绝的年代,西南联大师生依然笔耕不辍,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其语言艺术与思想情怀相得益彰,熠熠生辉。这让我有些自惭形秽——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常常因语言匮乏而言不及义,也缺少了一点钻研语文的精神。同时也给了我力量——学好语文,我想先从阅读典籍著作做起,毕竟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不二法门。
A.相得益彰 B.自惭形秽 C.言不及义 D.不二法门
3.在完成相关阅读后,九年级(一)班举行了“走近西南联大”读书分享会。以下文段节选自主持人小勇同学的主持词,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所特别的大学——西南联大。①它组建于战火纷飞的年代,致力于保护中国文化的命脉为目的;②它聚集了学贯中西的大师,培养了一大批卓尔不群的人才。③透过文字,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群星璀璨的年代,感受了名士风采;④作品中闪烁着的理想主义光芒,也将激励我们更加勇敢地创造来来、战胜困难、直面困难。
A.① B.② C.③ D.④
4.“这次行走成为了联大师生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从下面介绍西南联大的语段中抽出来的,若将其还原,应放入文中哪一位置?( )
当象牙之塔的师生真正走向战乱中国,①在跨越湘、黔、滇三个省份,行程三千多里的行走当中,他们真正了解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和人民,②他们的意志得到磨砺,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得以升华。③“刚毅坚卓”得以成为联大校训。④而这四个字,正是联大师生在昆明办学八年的写照:他们经历轰炸、贫穷、病痛,却从未间断过教学与研究。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有关西南联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南联大校庆日11月1日正值深秋,时间上介于霜降和立冬两个节气之间。
B.曾于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任教的沈从文先生出生于1902年,属相为虎。
C.小勤对西南联大的建校历史颇感兴趣,他对历史老师说:“请您不吝赐教!”
D.小勇向小博借了一本《西南联大国文课》,归还时,他对小博说:“请你笑纳!”
二、情景默写
6.读书分享会上,同学们纷纷引用经典诗词来表达感悟:西南联大代表着一种绝处逢生、永不言弃的精神——永远相信自然界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力量,正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里所写,“_________,_________”;永远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实现理想,正如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7.为了进一步了解西南联大师生的故事,学习他们自强不息的品质,九年级(一)班继续开展了主题为“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三个任务。(共6分)
(1)【精神探源】下列各句中,不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两项是( )
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⑤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2)【活动设计】围绕“君子自强不息”这一主题,活动策划小组设计了以下活动,请你再设计一个。
活动一 举办“君子自强不息”板报比赛
活动二 举办“君子自强不息”演讲比赛
活动三
(3)【人物采访】阅读以下材料,作为小记者,请你围绕“自强不息”的主题设计采访问题。
毕业于西南联大的作家、诗人、书法家马识途先生今年已有108岁高龄。他曾两次身患癌症,至今仍坚持写作。他也是一位老党员,入党84年,曾作为地下党为国出生入死。他曾说∶“我有信仰,我也有信心,所以就有力量。”如果你要电话采访马老先生,请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采访问题:
四、诗歌鉴赏
湖南长沙,是西南联大的第一站。请阅读以下有关长沙的古诗和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发潭州①
(唐)杜甫
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岸花飞送客,梅燕语留人。
贾傅②才未有,褚公③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注】①唐代宗大历三年正月,杜甫因时局动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只得漂泊于江陵、岳州、潭州一带。本诗是诗人离开潭州赴衡州时所作。潭州:今湖南长沙一带。②贾傅:即汉代贾谊。曾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世称贾太傅。③褚公:指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因谏阻立武则天为皇后,被贬为潭州都督。
8.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夜来痛饮,沉醉而眠。天明后,湘江两岸一派春色,令诗人感到愉悦。
B.“送客”“留人”,以拟人手法表现“花”“燕”的情意、诗人的不舍。
C.颈联通过引用贾谊、褚遂良的典故,主要抒发了对两人怀才不遇的惋惜之情。
D.这首五言律诗或借景抒情,或用典言情,或直接抒怀,句句含情,真切感人。
9.诗人因何而“伤神”请结合本诗具体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五、课外阅读
尹谷传
尹谷字耕叟,谭州长沙人。性刚直庄厉,初处郡学,士友皆严峻,中年登进士第。调常德推官,知崇阳县,所至廉正有声。
丁内艰①,居家教授,不改儒素。日未出,授谐生经及朱氏《四书》,士虽有才思而不谨饬者摈不齿。诸生隆署必盛服,端居终日,夜灭烛焰免巾,早作必冠而后出帷。行市中,市人见其举动有礼,相谓曰“是必尹先生门人也。”诘②之果然。
晚入李庭芝制幕,用荐擢知衡州,需次于家。谭城受兵,帅臣李芾礼以为参谋,共画备御策。时城中壮士皆入卫临安,所余军仅四百五十人,老弱太半。芾纠率民丁,奖励以义,人殊死战,三月城不下。大军断绝险要,援兵不至,谷知城危,与妻子诀曰∶“吾以寒儒受国恩,典方州,谊不可屈,若辈必当从吾已耳。”召弟岳秀使出,以存尹氏祀,岳秀泣而许之死。谷死诸生数百人往哭之城破多感激死义者。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丁内艰:指母亲去世。②诘:询问。
10.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加地名,译为“在……任知州/县”。“知崇阳县”即在崇阳县任知县。
B.“奖励以义”“以存尹氏祀”两句中的“以”意思相同,为“用来”,表目的。
C.“时城中壮士皆入卫临安”与“学而时习之”两句中的“时”意思不同。
D.运用组词翻译法,我们可将“与妻子诀曰”中的“诀”翻译为“诀别”。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谷死/诸生数百人往哭之/城破/多感激死义者
B.谷死诸生/数百人往哭之/城破/多感激死义者
C.谷死/诸生数百人/往哭之城破/多感激死义者
D.谷死诸生数百人/往哭之/城破/多感激死义者
1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语句的大意。
行市中,市人见其举动有礼,相谓曰“是必尹先生门人也。”诘之果然。
13.西南联大培养了大批精英学者,创造了教育界的传奇。真正的学者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请阅读《发潭州》《尹谷传》,从杜甫和尹谷的人物形象方面进行简要概括。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有关西南联大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1937年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两所顶尖名校,开始后撤。天津私立南开大学,几乎被日军全部炸毁。最后三所学校联合,南迁至长沙,后定址昆明,一路颠沛流离,却始终没有停止教育和学习。
②三所大学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共同组成常务委员会,共同领导校务。除了三位校长,西南联大的师资力量,是如今任何一个学校都无法达到的。1941年在西南联大任教的179名教授和副教授,其中156位有留学经历,既接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又与世界学术前沿接轨。
③闻一多、陈寅恪、汤用彤、冯友兰、沈从文、钱钟书、吴晗、钱穆、费孝通、吴大猷……每一个能数出来的名字,都是现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④事实上,西南联大只存在了8年零8个月,毕业生不过3343名。但是这所学校,培养出了2名诺奖得主、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100多名人文大师,以及174名两院院士。
(节选自互联网)
【材料二】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①风雨飘摇的年代,那些大名鼎鼎的教授,几乎都过着特别贫穷的生活。据说,当时昆明的乞丐都不找他们要钱,大家都说: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②战前,校长梅贻琦的工资,一个月能买一辆小汽车。来了昆明,入不敷出,不仅卖光了所有值钱家当,梅夫人还得上街摆摊,卖米糕补贴家用。有一天,梅校长迟到了,原来是今天出摊晚了。他对学生感慨道:今天点心卖得特好,有钱挣啊!冯友兰的夫人,在家门口支锅卖麻花;法律研究所的费青,变卖了家中所有藏书;闻一多干脆靠给人刻印赚钱……中国现代物理学之父吴大猷,每天化妆成乞丐,到菜市场捡没人要的剩骨头、烂菜叶,回去给妻子熬汤……
③在这样的条件下,吴大猷写成了《多分子的结构及其振动光谱》、陈寅恪写出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冯友兰写出了《贞元六书》、王力出版了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之作《中国现代语法》、吴宓用英文写就了《世界文学史大纲》、费孝通试图构建社会学版的卡文迪许实验室,还有冯景兰的《川康滇铜矿纪要》、周培源的《湍流论》。
④从西南联大组建伊始,到抗战结束后三校北归、联大解散,西南联大的教育理念贯穿始终,不仅仅局限在教室之中。
⑤1938年初,日军沿长江进犯中国腹地,由清华、北大、南开组成的联合大学不得不由长沙继续南迁昆明。学校组织体检合格的284名男同学组成步行团,离开湘江之本的长沙,开启了三千里徒步迁滇的步行计划,同时达到“多习民情,考察风土,采集标本,锻炼体魄"的目的,使由长沙迁移昆明这一过程本身,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⑥1938年4月28日,湘滇黔步行团结束1663.6公里行程,抵达昆明。队伍做了最后一次点名,黄钰生团长将全数284名学生的名册交到梅贻琦校长的手中。
⑦“迢迢长路去联合大学,去我所知最好的学校。”去往西南联大的路途,这段脱离了教室、课桌和书本的田野教育,成为联大学生珍贵的体验和有益的历练。
(节选自互联网)
【材料三】
①在专家们看来,纪录片《西南联大》的意义不只在于讴歌、赞颂历史人物,更是要引领今天的青年学子和知识分子从前辈身上汲取精神养分,以坚毅人格承接伟大担当,以家国情怀托举复兴使命。
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说:“我们呼唤更多像《西南联大》这样富有文化品格和责任担当的文艺作品出现,深刻而不肤浅、幽默而不油滑、沉稳而不浮躁、深邃且懂得思辨。呼吁更多这样的作品彰显国家信仰,民族希望。”
(节选自《光明日报》)
14.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学校联合后,南迁至长沙,并定址于此。
B.西南联大培养出了8名诺奖得主、100多名人文大师,以及174名两院院士。
C.1938年4月28日,西南联大284名男同学完成了三千里徒步迁滇的步行计划。
D.专家认为,讴歌、赞颂历史人物,是纪录片《西南联大》最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5.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表现出西南联大历史悠久、意义深远。
B.在材料二梅贻琦等教授的事迹中,我们能感受到西南联大建校时条件之艰苦。
C.为了让学校师生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西南联大组织成立了湘黔滇步行团。
D.材料三中高长力严肃批评了当下文艺作品的肤浅、油滑、浮躁和缺少思辨性。
16.小华在看了纪录片《西南联大》后,迫不及待地想向同学们介绍这个“最好的学校”。如果你是小华,你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介绍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汪曾祺先生为西南联大所写的回忆性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斯是陋室
汪曾祺
①西南联大的校舍很分散,很多处是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自建的集中而成片的校舍叫“新校舍”。
②新校舍大门南向,进了大门是一条南北大路。这条路是土路,下雨天滑不留“足”,摔倒的人很多。这条土路把新校舍划分成东西两区。
③西边是学生宿舍。土墙,草顶。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挟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撑起来,既是书桌,也是衣柜。昆明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肥皂箱,很便宜,男生女生多数都有这样一笔“财产”。有的同学在同一宿舍中一住四年不挪窝,也有占了一个床位却不来住的。有的不是这个大学的,却住在这里。有一位,姓曹,是同济大学的,学的是机械工程,可是他从来不到同济大学去上课,却从早到晚趴在木箱上写小说。有些同学成天在一起,乐数晨夕①,堪称知己。也有老死不相往来,几乎等于不认识的。我和那位姓刘的历史系同学就是这样,我们俩同睡一张木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却很少见面。他是个很守规矩、很用功的人,每天按时作息。我是个夜猫子,每天在系图书馆看一夜书,天亮才回宿舍。等我回屋就寝时,他已经在校园树下苦读英文了。
④大路的东侧,是大图书馆。这是新校舍唯一的一座瓦顶的建筑。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住置、抢指定参考书。大图书馆藏书不少,但指定参考书总是不够用的。
⑤每月月初要在这里开一次“国民精神总动员月会”,简称“国民月会”。把图书馆大门关上,便是会场。所谓月会,就是由学校的负责人讲一通话。讲的次数最多的是梅贻琦,他当时是主持日常校务的校长。梅先生相貌清癯,人很严肃,但讲话有时很幽默。有一个时期昆明闹霍乱,梅先生告诫学生不要在外面乱吃,说:“有同学说:‘我在外面乱吃了好多次,也没有得一次霍乱。’同学们这种事情是不能有第二次的。”
⑥更东,是教室区。土墙,铁皮屋顶(涂了绿漆)。下起雨来,铁皮屋顶被雨点打得乒乒乓乓地响,让人想起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
⑦这些教室方向不同,大小不一,里面放了一些一边有一块平板,可以在上面记笔记的木椅,都是本色,不漆油漆。木椅的设计可能还是从美国传来的,我在爱荷华、耶鲁都看见过。这种椅子的好处是不固定,可以从这个教室到那个教室任意搬来搬去。吴宓(雨僧)先生讲《红楼梦》,一看下面有女生还站着,就放下手杖,到别的教室去搬椅子。于是一些男同学就也赶紧到别的教室去歇椅子。到宝姐姐、林妹妹都坐下了,吴先生才开始讲。
⑧这样的陋室之中,却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⑨联大五十周年校庆时,校友从各地纷纷返校。一位从国外赶回来的老同学(是个男生),进了大门就跪在地上放声大哭。
⑩前几年我重回昆明,到新校舍旧址(现在是云南师范大学)看了看,全都变了样,什么都没有了,只有东北角还保存了一间铁皮屋顶的教室,也发定岌岌可危了。
(选自《人间草木》,有删改)
【注】①乐数晨夕:语出陶渊明《移居》,意思是乐意和他们朝夕共处。
17.文中写了西南联大校舍的简陋,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地点 | 简陋的具体表现 |
旧校区 | ① |
学生宿舍 | ② |
③ | 新校舍唯一一座瓦顶的建筑,位置少,指定参考书不够用 |
教室区 | ④ |
18.简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每天一早,就有人等在门外“抢图书馆”——抢位置、抢指定参考书。
19.你是否赞同将本文标题“斯是陋室”改为“西南联大校舍”?为什么?
七、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艾青诗选》水浒传》中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从远古的墓莹/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搁弃在河畔/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艾青《太阳》,写于一九三七年春
【文段二】
有篇言语,单道梁山泊的好处,怎见得: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千里面朝夕相见,一寸心死生可同。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且又有同胞手足,捉对夫妻,与叔侄郎舅,以及跟随主仆,争冤雠,皆一样的酒筵欢乐,无问亲疏。或精灵,或粗卤,或村朴,或风流,何尝相碍,果然识性同居;或笔舌,或刀枪,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可恨的是假文墨,没奈何著一个「圣手书生」,聊存风雅;最恼的是大头巾,幸喜得先杀却「白衣秀士」,洗尽酸悭。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八人。昔时常说江湖上闻名,似古楼钟声声传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个个连牵。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休言啸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庙。八方英城,异姓一家。天地。
——《水游传)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20.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月亮”“鸟”和“土地”是艾青早期诗歌中最常见的几个意象。
B.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特点是诗句整齐,诗情深沉,诗意警策。
C.《水浒传》中,武松绰号行者,其最大的形象特点是忍辱负重、谨慎克制。
D.《水浒传》中与鲁达有关的情节有大闹野猪林、大闹五台山、拳打镇关西等。
21.理想,是西南联大师生心中不灭的灯塔,指引着他们于黑暗中前行。请根据以上两个文段,联系创作背景,简析《艾青诗选》和《水浒传》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八、作文
22.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读书可以使你狭窄的视野变得开阔,可以使你肤浅的思想变得深邃,可以使你平淡的人生变得精彩。九年级(一)班组织了“书籍直亮人生,书香洋溢校园”主题活动,在探讨中学生应该阅读哪些书时,同学们说法不一。对此,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要求:(1)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说理充分,条理清晰。(2)字数:150~200字之间。
A同学:我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它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谁名著更有益于我们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
B同学:我不赞同你的观点,我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它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实事求是地说,读流行作品,我有阅读兴趣,读经典作品,我就没有太大兴趣。
C同学:我反对,我觉得流行作品思想价值不高。毕淑敏曾经说过:“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而流行作品往往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思想比较粗俗,而且其中还有很多不太严谨的内容,根本经不起推敲。
D同学:流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情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具有实用价值。而经典作品往往晦涩难懂,篇幅很长。这些名著太高高在上了,和学生有距离感,我们中学生学习时间紧张,哪有这么多时间看这些深奥的经典作品?
23.西南联大因“守”而生——守住文化的根基,守住教育的未来,守住祖国的希望。生活中,“守”也无处不在:道德两难之时,我们坚持原则,守住底线;冲突爆发之际,我们力求友善,守住友情;匆忙赶路之余,我们热爱生活,守住童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体会。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为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和套作。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D
6.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7.(1)③④
(2)示例:举办“君子自强不息”征文比赛/举办“君子自强不息”人物故事会
(3)示例:马老先生您好!请问您面对过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请问您是怎样战胜困难的?/请问是什么支撑着您,让您坚持下来?/请问您的信仰是什么?
8.D 9.①孤独(漂泊无依、辗转流徙)。夜醉长沙后,仍要孤舟远行,无人送行,只有花燕相伴。②怀才不遇。借贾谊,褚遂良才高八斗却被贬谪的典故,写自己流落他乡,抱负得不到施展。③忧国伤时。从时局动乱、诗人颠沛流离的创作背景可知。
10.B 11.A 12.走在集市上,集市上的人们看到他们举止有礼,互相说道:“这一定是尹先生的门徒。”询问他们,果然如此。 13.①忧国忧民,悲天悯人;②严于治学,教学有方;③刚正不屈;④忠贞不贰;⑤廉洁公正等。
14.C 15.B 16.①历史:抗日战争时期为保护中华文脉而建,最初在长沙,后定址昆明。②教师: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不仅学贯中西。才高八斗,而且安贫乐道,甘于奉献,即使在最艰苦的环境中,也能坚强乐观地生活。③教学形式:西南联大有中国最好的课堂,最浓厚的学术氛围,其教学的形式也不拘泥于课堂,湘黔滇步行团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④教学成果: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依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17.①借用昆明原有的房屋、学校,祠堂;②土墙,草顶,窗户粗劣,没有桌椅;③大图书馆;④土墙,铁皮屋顶,下雨时屋顶被打得乒乒乓乓地响。 18.连用三个“抢”字,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学生们担心找不到座位、拿不到指定参考书的着急心理,表现了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勤奋学习的精神,也侧面表现了大图书馆座位少,指定参考书不足的境况(或:侧面表现了西南联大校舍的简陋)。 19.不赞同。“斯是陋室”这个题目表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出了西南联大校舍的简陋,赞扬了西南联大学生在艰苦的条件下胸怀理想﹑勤奋学习的精神,这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意思是一致的;“陋室”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题目非常雅致/很新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而“西南联大校舍”只能体现内容,不能体现校舍特点,更不能体现联大精神。
20.D 21.《艾青诗选》:用“太阳”的意象象征着光明,温暖的未来,坚信我们民族将会在未来的反侵略战争中觉醒和新生。
《水浒传》;通过构建“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梁山泊世界,表达了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共同斗争的社会的向往。
22.范文:
我认为中学生应该阅读经典名著。一方面,读名著更有益于我们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经典名著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是经过了许多年代考验,被大师们的智慧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另一方面,流行作品思想价值不高。流行作品往往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思想比较粗俗,而且其中还有很多不太严谨的内容,根本经不起推敲。因此,阅读经典名著比阅读流行作品好,我们应该读经典作品。
我认为中学生应该阅读流行作品。一方面,流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情感,读起来轻松省力,吸收快,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具有实用价值。另一方面,经典作品往往晦涩难懂,篇幅很长,学生和名著有距离感。中学生学习时间紧张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深奥的经典作品。由此可见,我们从实际出发,应该读流行作品。
23.参考例文
守住童心
鸟儿从天空掠过,没有留下痕迹,但天空记住了它清脆的鸟鸣,正如落叶的绿晕退了,树却送给它最美的诗行……要想使人生活得快乐,充满幸福,就必须富有爱心,心存善意,不管是对别人还是自己,有爱的世界才会洋溢着阳光。
在初二的一堂语文课,老师没有讲课,只给我们讲了一个至今还无法忘怀的真实的事。
中心广场这一带是这座城市的繁华区,在其一旁有一条小吃街(现在已拆除)人来来往往的走动,没有人会刻意去注意那踡缩在垃圾埇旁的黑黑的“东西”。里三层外三层的破旧大衣已看出原本的颜色,下面两只脚,喔!恐怕已经能同非洲人“媲美”了。还有那头发,应该不能算是头发了,是一堆不知粘了什么东西的“面饼”,头发将他的脸遮住了,只能看到他的眼睛,他的眼睛是灰蒙的,暗淡无光,沧桑的,他就静静地踡缩在那,只有眼睛盯着小吃的摊铺。
这时,一位小姑娘跑向小吃摊,多么可爱的好女孩,看起来也不过是五六岁。她甜甜地对老板说:“姐姐,我要一根火腿。”拿到之后便蹦蹦跳跳地走开了。可又过了一会,那个女孩又来买了一根。她这次拿得小心翼翼的,向着垃圾桶走去。每个人都以为她要扔东西。小女孩看到那个人时定住了,大家都以为她被吓着了。甚至之前那个老板拿起扫帚就走了过来,嘴中还嚷嚷:“走!走!别在这影响生意。”乞丐慢慢地站起身,像是犯了什么大错似的,默默地走开了,女孩的妈妈在这时也走了过来,看到女孩眼中出现的泪光不禁急了,口不择言:“你一个要饭的干吗吓我女儿,啊!”“我……不是”女孩硬咽地话却阻止了这位母亲的话语:“你们干吗将他赶走,他走了我怎么给他吃的。”静悄悄的,只有小女孩稚嫩真诚的声音回荡在上空。
老板和那位母亲的脸上出现了多种神色,尴尬、愧疚、后悔……乞丐的混浊的眼里滚出了混浊的泪,在一旁静静地站着,双手却不住地颤抖……纯美的童心是这个世界最宝贵的东西!
脚步匆匆,你可曾静下尺来倾听,当我们行走在这物欲横流,份繁复杂的世界里,需要时间去回顾与反省。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期中)语文试题,共10页。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师大附中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