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4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18 文言文二则 PPT课件+教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18 文言文二则【教案匹配版】推荐❤.pptx
    • 教案
      18 文言文二则【教案】.doc
    18 文言文二则【教案匹配版】推荐❤第1页
    18 文言文二则【教案匹配版】推荐❤第2页
    18 文言文二则【教案匹配版】推荐❤第3页
    18 文言文二则【教案匹配版】推荐❤第4页
    18 文言文二则【教案匹配版】推荐❤第5页
    18 文言文二则【教案匹配版】推荐❤第6页
    18 文言文二则【教案匹配版】推荐❤第7页
    18 文言文二则【教案匹配版】推荐❤第8页
    18 文言文二则【教案】第1页
    18 文言文二则【教案】第2页
    18 文言文二则【教案】第3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4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18 文言文二则 PPT课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4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18 文言文二则 PPT课件+教案,文件包含18文言文二则教案匹配版推荐❤pptx、18文言文二则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七彩童年,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文言文二则》《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4篇课文。《文言文二则》中的故事赞美了古人勤勉学习、坚持不懈的求学精神。其余三篇课文篇幅都较长,写的都是成长的故事,都是按内容的不同,自然地将文章分成了几部分。《小英雄雨来(节选)》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我们家的男子汉》写了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芦花鞋》主要写冬季来临,青铜将一家人做的一百零一双芦花鞋,拿到油麻地镇上去卖,供葵花上学的事情。在一个鹅毛大雪天,青铜执意去卖鞋,几个城里人把剩下的十双鞋全买走了,最后连青铜脚上的鞋都被买走了。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时教学目标文言文二则21.认识37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13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二则》。背诵《囊萤夜读》。3.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4.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5.掌握列小标题的方法,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小英雄雨来(节选)2我们家的男子汉2芦花鞋1口语交际11.分小组讨论和朋友相处的秘诀,学会根据讨论的目的,记录重要信息;分类整理小组意见,有条理地汇报。2.学会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的方法。习作2语文园地21.与同学交流怎样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2.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3.体会运用比喻手法能表达不同的情感,再照样子写句子。4.积累古诗。 18 文言文二则教学目标1.认识恭、勤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能根据课后注释读懂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用学过的方法学习课后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会写的9个字。强调勤、卒的读音,指导囊、恭、勤、焉、卒的字形。其中字的笔画数较多,要智慧识记;恭、勤注意不要多笔少画;焉、卒书写时要规范、美观,注意间架结构。2.阅读理解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品读感悟,合作探究,反复朗读,共同学习等策略。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引导学生读通文言文,在读中领悟道理。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囊萤夜读》课时目标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教学过程板块一  整体把握知内容1.引入课题。(1)出示课题:《文言文二则》。(2)师引导:文言文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它们大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传承民族文化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2.熟读故事题目。(1)出示两则文言故事的题目《囊萤夜读》和《铁杵成针》。(2)师指名读题目,相机正音;生齐读故事题目。3.初步感知故事内容。(1)课件出示现代文小故事。(2)感知题目意思。师引导:这两个故事的题目也是两个成语,请快速浏览课件出示的小故事,囊萤夜读铁杵磨针分别对应哪个故事?说说你判断的依据。生交流。(3)学写字。课件出示字。观察字形:草丛中的小虫子。观察结构:上中下结构。观察写法: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看书写示范,书空练习。独立书写:练习书写两个字,看看哪一个写得更美观,取长补短,再书写两个巩固。(4)师引导:读题目,对照意思,想想两个故事有没有共同点。(5)师引导:这两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谁?(出示课件)课件出示:车胤  李白(6)师指导读,注意读in,不能读成inɡ”。(师指名读;生齐读)【设计意图】文言文还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众内容,尽管学生在上学期已经接触到了文言小短文,但还是有必要在课前强调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其次,整体了解课文,也有利于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清晰的认识。把文言文与成语相融合,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兴趣。板块二  步步推进知文美1.从题目入手了解意思。(1)(课件出示题目)师指名读题目《囊萤夜读》。(2)生借助注释理解题意。出示课文第一条注释。师指名读课文第一条注释,引导:同学们从中理解了哪些内容?生把题目中的四个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师指名交流。(示例:口袋里装满萤火虫,夜晚借助萤火虫的亮光来读书)2.初读古文感知美。(1)课件出示文章断句,生练习朗读。课件出示: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2)师指名读,相机正音。(3)师引导:这一段话中,你觉得哪句话最难读?(4)朗读第1句。课件出示句子,师指名读;师范读;生齐读。识记恭、勤a.组词:这句话中出现了2个生字,我们要记住它们,写好它们。分别给这2个字组词:恭敬、勤劳等。b.理解字义:课件出示课文第二条注释。结合注释,还可以组成什么词?(预设:谦恭)c.写字指导:观察“”叫竖心底,字多一点,是表示心理活动的。(生书空练习)注意字在田字格的占位。师范写,生跟写,提醒不要少笔画。d.写字练习:两个字各写一个,和同桌互改,取长补短,再写两个。理解博学多通a.课件出示博学多通b.师:谁能说说博学多通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的?示例:结合文中第三条注释,知道的意思。多通就是知道的东西很多,和博学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知识渊博。理解人物。师引导:再读这一句,看出车胤是个怎样的人?示例:谦逊有礼、勤奋好学、博学多才的人。(5)朗读家贫不常得油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家贫/不常得油师指名读,相机正音;生齐读。理解句义。师引导: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或者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比如: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是灯油?示例:家贫就是家里贫困。这则文言文写的是车胤读书的故事,古时候没有电灯,晚上点油灯照明,所以这里的指的是点灯的油。师小结:读古文就应该联系上下文,联系我们已学的知识,重点字词我们还可以借助它的现代意思去猜猜它在文中的意思。师引导理解人物:这一句写出了车胤的什么状况?(预设:家境贫寒)(6)指导朗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师指名读,相机正音;生齐读。师引导理解句义:这句话是具体写囊萤夜读,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或者你有哪个地方不懂?建议大家一字一句地试着说一说。示例:夏天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数十只萤火虫,用来照明,继续读书。师引导总结习得方法:你是怎么读懂意思的?示例:主要是借助注释读懂练囊的,它是指白色薄绢做的口袋;盛、继,这些字和我们现在的意思一样。师引导理解人物:这一句写了车胤在夜晚是怎样读书的?示例: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数十只萤火虫,用来照明,继续读书。指导朗读。a.师指名读;生齐读。b.师范读: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c.师引导:这件事印证了文中哪个词语?(预设:勤不倦)(7)熟练朗读:生自由练读全文,同桌互读;师指名检查朗读;生齐读。3.补白文本品味美。(1)感知文本美。图文结合。a.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及句子。b.师引导:文中哪个句子描写了这幅插图?c.生交流。引导想象画面。a.师引导:车胤怎么想出囊萤夜读这个好办法的?想一想:车胤在晚上读书没有油灯的时候是怎样想的,看到萤火虫又会怎么想?怎么做?b.师提示:主人夏夜乘凉,看到萤火虫打着灯笼、闪着亮光,想到可以用它来照明。为了防止萤火虫乱飞,于是想到放入口袋里。又想到白色的口袋散光最好,还想到放几十只更亮了。还有做袋……捉萤火虫……盛袋……照书……”同桌交流;师指名交流。师小结:短短的十几个字,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2)感知人物美。课件出示全文。课件出示:囊萤夜读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引导讨论:你心中的车胤是个怎样的人?示例:勤奋刻苦、孜孜不倦、才华横溢、学富五车、谦逊有礼、迎难而上、富有创意……师引导:本文主要是围绕哪一点写的?或主要为凸显人物的哪个特点写的?为什么?生讨论后,师板书勤奋刻苦师小结:因为家贫,所以囊萤夜读,因为囊萤夜读,所以博学多通课件出示:家贫、博学多通、囊萤夜读(3)吟诵语言美。生自由练习朗读;师指名背诵;全班齐诵。4.延伸拓展。(1)课后查阅车胤的相关资料。(2)《三字经》中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找出其中勤奋好学的故事,给大家讲讲这些故事。【设计意图】文言文语言精练简洁,一字传神,寥寥几字便能将意思传达清楚。教学中,从题目入手,到初读课文,再到品读课文、理解内容,走实每一步。教学中,紧紧抓住,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情景,逐步解决音难读、句难通、义难懂、文难用的问题,让学生学有所获。板书设计第2课时《铁杵成针》课时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逢、卒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节奏,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3.理解部分文言文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精致与典雅。教学过程板块一  温故知新1.温故知新。(1)师引导生回顾李白的诗: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家背了不少,你最喜欢哪一首?谁能背给大家听一听?(2)导入新课。师引导: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李白有关的文言文。出示课题:《铁杵成针》。(3)指导朗读课题。师指导读课题,指名读,读后评议。师教读课题:铁杵/成针。这样读,有了节奏,有了味道。(出示图片,认识铁杵)师引导:图中箭头指的物品就是铁杵,要把它磨成一根针,真是不容易啊。文中写了谁要把铁杵磨成针呢?我们来看课文。2.初读文本。(1)出示文本,标好停顿。课件出示: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2)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3)同桌互读,互纠互辅。3.检查初读情况。(1)检查词语学习,重点正音。a.出示词语,指名朗读。b.师领读,指导读连贯,读出节奏;生齐读,读整齐,读响亮。(2)看部首,猜字义。师引导:看的部首,跟有关,联系前面的,可以想到老媪指的就是老奶奶或老婆婆。(3)书写字。生观察:字的在田字格里的占位。师书写示范,生边看边书空。(4)师指名朗读全文,重点纠正断句。(5)生齐读。【设计意图】课前安排学生背诵李白的诗,可以增加积累,并且能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另外,熟读课文,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环节。课文读得通顺、流利、节奏准确,对课文内容就有了一定的了解。板块二  细读感悟1.了解内容。(1)对照文章听故事。课件出示句子。师述:有个地方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条小溪,小溪叫磨针溪。(板书:地点磨针溪、象耳山)课件出示: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师引导:磨针溪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世间传说,大诗人李白曾经在这座山中读书。(板书:人物李太白)师引导:听出来了吗?这里的就是世间、世上;就是传说。你们发现了吧,古文中的一个字,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词语。师述:读着读着,还没有读完,他就放弃不读了,收拾收拾东西离开象耳山。(课件出示句子)出示课件,引导理解。课件出示: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a.师引导:在经过这条小溪的时候,(板书:过)他碰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棒。(板书:逢老媪)李白感到很奇怪,就问:老婆婆,你为什么磨铁杵呀?老婆婆说:我想做一根针。(板书:问曰)b.理解过是溪师引导:过是溪,谁能组词?(示例:路过、经过、跃过)师继续引导:李白经过哪条小溪?生交流后师小结:就是第一句的磨针溪,这里用是溪代替了,简洁明了。c.理解问之师引导:谁问?问什么?生回答后师小结:原来一个字就是一句话呀!文言文多么简洁明了!理解太白感其意,还卒业a.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太白感其意,还卒业。b.师引导:谁能试着说说这句话的意思?c.生交流。示例:李白听了,被老奶奶的意志感动了,于是他重新回到山中,继续学习,直到完成学业。(板书:感其意,还卒业)d.师小结:老师对照原文,把这个故事讲了一遍,我们感觉到,古时一个字就是现在一个词语,有时甚至是一句话,所以文言文语言很简洁、凝练。(2)概括内容。师引导:听了故事,你也来根据板书,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生动。生自由讲故事,全班交流。2.品词析句。(1)调整顺序,感受句式。课件出示下面三句话。生自由读,想一想:它们的意思相同吗?表达的顺序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        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        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示例:意思相同,可是表达的顺序不一样,第一句强调的是山中,第二句强调的是读书,第三句多了一个字,是现在的说法,是白话文,语言不简洁了。读一读课文中的语句。a.课件出示: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b.师指名读,相机正音;生齐读。组词释义,感受句式。(课件出示:未成,弃去)a.师指名读,引导:分别用成、弃组词,你们发现了什么?示例:,完成;,放弃。它们是一对反义词。b.师指名读;生齐读。(2)”“对话,感受句式。出示课件。课件出示:问之,曰:欲作针。师指名读,相机引导:指的是问谁?问什么?示例:李太白问老婆婆:你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回答说:想把它磨成针。联系文中语句,观察字的字形,说说的意思。示例:外框是个字,里面一横代表舌头,表示舌头在动、在说话。所以就是说的意思。师小结:原来六个字写出了一段对话呀!师引导朗读:既然是一段对话,你认为应该怎么读?(生自由练习对话)(3)想象补白,感受句式。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师引导:文中是怎样称呼李白的?找一找。(李太白、太白)辩一辩:为什么不用同一个称呼?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预设:避免重复,表达更简洁)生读上面带有人称的语句。师引导:听了老婆婆的回答,李白可以说是百感交集呀!发挥想象,设想李白想到了什么?生交流后师小结:文中用三个字写出了李白的内心感受,用三个字写出了李白的行动。(感其意,还卒业)齐读句子。3.趣味诵读。(1)读一读。课件出示全文。(2)打着节拍,开心诵读。(3)娓娓道来,讲讲故事。师引导:磨针溪呀,在象耳山下。世传呐,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嗨……”就这样,娓娓道来,谁来接着讲?生试讲。(4)抑扬顿挫,说评书。师引领,一句一句说评书。(5)总结归纳,提炼方法。师:一篇古文,可以慢读,可以打着节拍读,可以讲述,可以说评书,还可以唱上一曲,手舞足蹈,形式多样,读得开心,读得陶醉!4.拓展延伸。(1)师引导: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哪个谚语?(生抢答)(2)出示课件。课件出示: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3)师指名朗读;生齐声诵读。【设计意图】从故事入手,特别是对照原文说故事,能让学生把握内容,感知文言文特点,降低了学文言文的难度。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爱上古文,还能让学生会学古文,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一句一句理解文言文,在此基础上多形式地朗读,最后熟读成诵,更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教学反思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而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教学中把指导学生朗读、熟读成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范读引领、教读断句、自读巩固、互读评议这些不同形式的朗读,突破难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弄懂每句话的意思,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每个句子读通顺。教学中,类文链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结合学过的知识理解句子,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一环节,为学生学习文言文打下了基础。文言文语句极其凝练,运用单字扩词、文言文与白话文对照、补白文本等方法理解文章,能事半功倍。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