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几种估值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广大附中第一学期期中考(问卷)
初二物理
出卷人: 审卷人: 考试时间:60分钟 分值:9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几种估值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广州地区7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50℃ D.初中男生百米跑的时间约为40s
2.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与减弱噪声无关的是(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C.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小音箱 D.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
3.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4.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来自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的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漫反射 B.光的镜面反射 C.光沿曲线传播 D.光沿直线传播
4′.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看到太阳 B.小孔成像
C.手影 D.看到月亮
5.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6.两辆并排停在站台的火车,小明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举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慢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会有这种“错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隔壁列车 B.自己所在列车
C.站台边的树 D.不能确定
7.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8.叶子姐姐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0
D.0℃时物体处于固液共存态
9.下表中是1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信息,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内,应选择的物质是( )
物质
水
汞
酒精
乙醚
熔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水 B.汞 C.酒精 D.乙醚
10.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像(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西运动
D.经过4s,甲乙相距10m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0分)
11.(4分)(1)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音调较_______(选填“高”或“低”)。
(2)海洋动物学家研究表明:海洋动物质量越小,其叫声越是轻而尖锐,海豚的质量比蓝鲸小得多,如图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海豚和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波形图表示的音调较高,甲图是____________(选填“海豚、蓝鲸”)发出的声音波形图: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波形图表示的响度较大。
12.(8分)(1)某天正午小伟在学校的树荫下的地面上发现了许多月牙状的光斑,这和他平时留意到的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有很大不同。这种形状的光斑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分)(选填“日偏食”、“月偏食”或“树叶间隙是月牙形”)。
(2)如图,请画出AB经过小孔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A′B'。此时,所成的是一个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要想让“像”变大,可以将AB往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小孔的方向移动。若将小孔遮去一半,则“像”是________ (“完整”、“不完整”)的。
13.(8分)为了探究“光的反射的规律”,小明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A、B和激光笔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
(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________(填“粗糙”或“光滑”),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___________,这样我们就能看清光的传播路径。
(2)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A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另一半纸板B绕ON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实际上是_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的,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一平面镜放在圆筒的中心处,平面镜正对筒壁上一点光源S,点光源发出一细光束垂直射向平面镜。平面镜从图示位置开始绕圆筒中心轴O匀速转动20度角时,请在图丙中画出此时的反射光线的位置,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__度。
14.(10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车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行驶过程中,以小明为参照物,出租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答:
(2)在小明所乘坐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若在途中经过G107国道,在距离某大桥不远处路旁竖立的一块交通牌(如图乙),圆图中的40的意思是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标示牌到大桥最快需要多少时间?
车号
GT-A2138
上车
7:00
下车
7:30
里程
30km
金额
50元
15.(除特殊说明每空1分,作图2分,共9分)小丽做探究水沸腾实验。
(1)小丽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2
94
96
97
98
99
99
99
99
99
①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②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_____℃,它低于100℃,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图像可知,在实验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完成后,小丽在烧杯口盖上一块玻璃片,会发现玻璃片下表面慢慢的聚集了很多水珠,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玻璃片逐渐变热。
(3)试验后,小丽发现加热的时间太长,浪费燃料,她想要节约一些燃料,并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则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5分,每空1分,图2分)小明看到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手指轻弹输液管,有气泡向上运动,但他发现气泡在不同位置上升的快慢是不同的,气泡上升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气泡运动速度与倾斜角的关系,小明使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速度,情况如下表:
液体:自来水 液柱长度:30cm 气泡长度:1mm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度
85
75
65
55
45
35
25
15
5
0
运动时时间t/s
32.3
20.0
15.3
12.5
11.6
11.8
12.5
14.5
19.5
25
平均速度v(cm/s)
0.93
1.50
1.96
2.40
2.59
2.54
2.40
2.07
1.54
根据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θ角为0度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如图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速度随倾斜角θ的图象.________
(3)随θ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是先变______后变______(选填“大”或“小”).
17.(8分)如下图是反映某种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
(1)寒冷的清展,北方窗户上经常看到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它是由图的________状态直接变成图的________状态,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为________,此过程需要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一般出现在窗户________(填“内侧”或“外侧”)。
(2)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这一过程相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
②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可看到有“白气”冒出
③新鲜的蔬菜放置两天后因失去水分而萎缩
④冰棍拿出冰柜后,包装袋上出现了一层雪白的“霜”
(3)若我们用潮湿的抹布去擦这片窗户,抹布会粘在上面又是为什么呢?请用物理知识解释原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__kHz到_____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
【解析】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故A不符合题意;
B.全新的2B铅笔比一把常用的20cm工具尺稍短一些,长约18cm,故B符合题意;
C.广州地区7月份的平均气温不会超过40℃,故C不符合题意;
D.初中男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为13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解析】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是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是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小音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解析】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故A错;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的,故C错;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故D正确;
4.B
【解析】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这些作为反射面的时候,都属于镜面反射,太阳光射到上面,入射光线被反射,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白色污染。故选B。
【点睛】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会被反射回原介质中的现象是光的反射;比如:漫反射、镜面反射;目前的光污染主要是镜面反射。
4′.D
【解析】A.我们能看到太阳是因为太阳是光源,其发出的光直线传播到我们的眼睛里,故A不符合题意;
BC.小孔成像和手影都是说明的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故BC不符合题意;
D.月亮不是光源,当它反射太阳的光线的时候,这些光线进入到我们的眼睛里,于是我们就看到月亮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解析】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从液态成为气态的水蒸气上升到空中,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
B.高空中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水珠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故B正确;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故C错误;
D.雪花是固态熔化成液态的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故D正确。
故选C。
6.A
【解析】A.旁边反向开去的列车与乘客所乘坐的列车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旁边反向开去的列车为参照物,乘客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故A符合题意;
B.自己的列车相对于自己的列车位置都不会变化,故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乘客乘坐的列车停在站台上,相对于站台边的树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列车是静止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解析】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解析】A.从图象上可以看出,BC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故A错误;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是冰的熔化过程、DE段是水的沸腾过程,都要吸热,故B错误;
C.水的凝固点与冰的熔点相同,都是0℃,故C正确;
D.物体从第2min开始熔化,第8min熔化完成,所以该物质在第2min到达0℃时,处于固态,该物质在第8min仍在0℃时,处于液态,故D错误.
9.C
【解析】AB.我国寒冷地区的气温会达到-50℃,低于水的凝固点0℃和汞的凝固点-39℃,故AB不符合题意;
C.我们各地区气温最高不会超过78℃,最低也不会低于-117℃,故酒精在我国各个地区不会凝固成固态,也不会沸腾变成气态,故C符合题意;
D.有的地区气温超过40℃超过了乙醚的沸点,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解析】A.由图象可知,甲和乙的图像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由v=可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 4s时间甲车路程为
s甲=4m
乙车路程为
s乙=12m
甲车在乙车的后方
s=s甲-s乙=12m-4m=8m
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1)低 乙 蓝鲸 甲
【解析】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快,音调高,振动频率慢,音调低;由图可知,A距离鲸鱼较近,B距离鲸鱼较远,因为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说明录到的是频率较低的,所以频率较低的声音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
由信息知: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故响度大,音调低;由图象知:甲的振幅大,响度大;频率低,故甲是质量大的蓝鲸的叫声的波形图,相反乙是海豚的叫声的波形图,而且波形图振动频率快,所以表示的音调高.
12.(1) 日偏食 (2) 放大 倒立 靠近 完整
发生了小孔成像,形成了和太阳形状相同的像;
与平时的圆形光斑不同而成为月牙形,是因为此时发生了日偏食。
(2)小孔成像其原理为光沿直线传播,A射出的光线经小孔沿直线射向光屏,形成像点A',B射出的光线经小孔沿直线射向光屏,形成像点B',连接像A'B'即为AB的像,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所成的是一个放大倒立的像,想让像变大,可以将AB往靠近小孔的方向移动。
将小孔遮去一半,“像”会变得模糊但是仍是完整的。
13. 粗糙 漫反射 存在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0
【解析】(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粗糙,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不同的角度都能够观察到光线。
(2)将纸板B绕轴ON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存在。
(4)如下图所示:
平面镜旋转20°,相当于入射角增大20°(原来入射角为0°),故现在入射角为20°,反射角为20°,则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夹角为40°,即点光源照射到筒壁上的反射光斑转过的角度为40°。
14.(1) 出租车是静止的 因为出租车相对小明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 (2)60km/h (3)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0.2h
【解析】(1)因为以小明为参照物,出租车相对小明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故出租车相对于小明是静止的;
(2)由车票数据可知:s=30km,t=7:30-7:00=30min,
则出租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3)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所以标志牌上的数字“40”的单位是千米/时。
“距大桥 8km”是指从该标志牌到大桥还有8km,最大行驶速度为40km/h,由可得,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大桥最快需要
答:(1)若以小明为参照物,出租车是静止的,因为出租车相对小明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
(2)出租车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
(3)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最快到大桥需要0.2h。
15. 99 当地当时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见解析 水蒸气液化 放出 增加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
【解析】(1)①根据表中数据,先画点,再用平滑的曲线描出即可,如图所示:
;
②由图像中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9℃;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99℃,可知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③当水温较低时,随着加热的进行,水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当水沸腾时,水仍然在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沸点。
(2)烧杯中是接近沸点的热水,杯内温度高,玻璃片温度低,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片的下表面,玻璃片则吸热温度升高。
(3)要节约燃料,缩短完成实验的时间,也就是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盖纸盖等;
16. 0.012 先变大再变小
【解析】(1)当θ角为0度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出不同角度对应的速度的点,然后用平滑曲线连接;如图所示:
(3)根据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当夹角为45度时,气泡运动的速度最大,所以结合图象可知:随θ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故答案为(1)0.012;(2)如图所示;(3)先变大后变小.
17. (1) 丙 甲 凝华 放出 内 (2)④ (3)见解析
【解析】(1)冰花的形成是屋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寒冷的玻璃内表面放热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
(2)①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是因为固态的清香剂变成气态消散在了空气中,属于升华现象;
②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冻室里冒出的冷气会放出热量变成小水滴,所以可看到有“白气”冒出,这是液化现象;
③新鲜的蔬菜放置两天后就会变蔫是因为蔬菜中的水分蒸发了,属于物质的汽化现象。
④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与(1)的过程相同。
(3)冰花是室内较温暖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从而形成固态的冰花;且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因为室内气温较高,水蒸气才会遇冷凝华;湿抹布上有较多的水,当水遇到温度很低的玻璃时,水遇冷发生了凝固现象,使抹布与玻璃粘在一起。
18. 10 20 7500m 8700m 见解析
【解析】(1)人耳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因此人耳听到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为:10kHz~20kHz。
(2)①超声波从潜艇A传到潜艇B的时间
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s1=vt=1500m/s×5s=7500m
②1分钟后,潜艇B行驶的路程
sB=vBt=20m/s×60s=1200m
因为声波频率变低,所以潜艇B是远离声呐,现在两艘潜艇之间的距离
s2=s1+sB=7500m+1200m=8700m
(3)月球上是真空,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相关试卷
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卷,共8页。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物理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