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3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7页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2022-2023学年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合作与探究,佛教传播的原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埃及的书写材料:纸草、泥版
    古代欧洲的书写材料:羊皮纸
    以上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
    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
    纸问世以前,人们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看了一个多月,那个累啊,真是难以形容!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
    此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纸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为大麻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术的基本方法——
    考古学家在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和敦煌等地多次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有的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这证明西汉时已生产纸。但这种纸质地粗糙,使用不便。
    东汉时,宦官蔡伦部吉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
    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公元105年东汉和帝刘肇时期
    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土地)300户。人们便把这种新型的纸称为“蔡侯纸” 。
    “纸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会过分。 ——美国 德克·普勒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推动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
    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已经懂得用针刺、按摩、汤药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早期成就,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张仲景 (150--219年)东汉南阳人,著名医学家。 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当时做官的人不能随便接近民众,张仲景就想了一个办法,在每月初一和十五,打开衙门,贴出告示,让民众进来看病,他坐在大堂上逐一问诊。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店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华佗(145--208年)东汉末年安徽人。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著。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1、发明“麻沸散” 。
    麻沸散传说是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后汉书·华佗传》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kū,剖开)破腹背,抽割积聚(肿块)。"华佗所创麻沸散的处方后来失传。
    2、创造出“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
    五禽戏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与中国的太极拳、日本的柔道相似。
    1.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遇到疑难问题总要反复思考,直至明白。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38岁那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司马谈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国家藏书。4.50岁那年,因为为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受了酷刑的司马迁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朝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分为十二世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八书十表,共130篇。本纪:按年计述帝王之事,为全书之纲;世家:叙述秦以前各地方政权和诸侯王的历史事迹;列传:记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隐士、说客、名医、刺客等的事迹。表:按世代或年月分别记载历史大事;书:对古代经济、天文历法、地理等进行专门记载和论述。全书以人物传记为主,辅之以编年和纪事,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司马迁传”评论《史记》的文笔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即秉笔直书,实事求是。
    《史记》被称为“实录、信史”。司马迁在《史记》中揭露夏桀、商纣、秦始皇的残暴行径;颂扬了陈胜、吴广起义的作用;还大胆抨击当代最高统治者的丑恶行为,“不虚美,不隐恶”,如揭露了汉武帝晚年搜刮人民的情况,抨击他迷信、梦想会仙人的荒唐事。
    柳宗元: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司马迁曾遭到关押,又受到酷刑,而他在命运的灾难面前却坚忍不拔地写出历史巨著。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面对艰难挫折、身心摧残,毫不畏惧的精神;为了理想和正义,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
    1.道教【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张角创立太平道,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了流行在社会上的一些神仙方术。他以治病来传道,对贫苦民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太平道传播很快。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人们只要出五斗米,就可入道或治病。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在教义和传播方式上相似,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青城山位于今天四川都江堰市,相传是道教的发源地,张陵在此讲道。
    史记记载,张陵曾在四川大邑的鹄鸣山传教。后世民间传说变为成都附近的青城山是张陵修道传教的地方。
    1、 道教认为生、老、病、死虽是宇宙中不可抗拒的规律,但通过自身修炼,可以做到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2、精神修炼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主张修身养性,消极避世; 3、炼制丹药是另一种重要方法,丹药分外丹和内丹,外丹用炉鼎烧炼矿石药物而成,说服之可令不老不死,内丹就是气功。
    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那么提倡和扶植道教?
    迎合了封建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
    统治者利用道教统治人民。
    2.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为东汉明帝所建。寺名源自“白马驮经”的故事。
    1、佛教认为人生充满痛苦,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2、造成痛苦的原因是人的欲望,摆脱痛苦的道路只有消灭欲望,并忍受现世的痛苦。3、虔诚信佛、坚持磨练、积德行善,死后才能够进入无苦的境界,获得来世的幸福。
    封建统治者(例如东汉明帝)为什么那么提倡和扶植佛教?
    佛教宣扬的忍受苦难,寄希望于来世客观上有安定社会秩序的作用,统治阶级把它作为一种“愚民”的手段来加强自己的统治。
    是电视剧的编导错了。尼姑庵是佛教的寺院,佛教是西汉末年才开始传入中国的,秦汉之际不可能有尼姑庵。
    你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佛教的进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吗?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
    “麻沸散” 、“五禽戏”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青铜器,竹木简,古代书写材料,埃及欧洲两河流域,放马滩纸,蔡伦改进造纸术,旧鱼网,成就及地位,擅长技术,生活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造纸术的发明,张仲景,司马迁,人物时期,西汉时期,代表作品,《史记》,历史巨著《史记》,探究精神,求真求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十五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科技展厅,造纸术的发明,中医展厅,---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和华佗,史学展厅,历史巨著《史记》,宗教展厅,---道教与佛教,道教和佛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