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精品课件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90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精品课件2)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90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精品课件2)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90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精品课件2)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906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精品课件2)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906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精品课件2)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906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精品课件2)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906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精品课件2)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63906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凿空之旅】——张骞通西域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西汉初年,西域分为36国,分布在沙漠绿洲和山谷盆地中。最大的国家乌孙,号称有63万人;最小的“依耐国”只有600多人。西域各国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随畜牧逐水草而居,住无定所。西汉初年,匈奴由蒙古草原向西域侵扰,逐渐成为这里的霸主。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西汉初期,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汉朝每年还送给匈奴大量谷物和纺品……但是,匈奴仍然年年挥师南下,经常威胁到黄河流域人民的生产与生活。 ——人教版《中国历史》
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发展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了解了西域,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
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 ——东晋 法显《佛国记》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他是一位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想一想: 张骞身上有一股什么精神?
——不怕困难,百折不挠,为国家利益,不顾个人安危。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 ——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
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 丝路之旅】——丝绸之路的开辟
2、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因为中国在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陆上要道上运送的商品主要是丝和丝织品。
3、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文化交流
产自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物品名称中带“胡”字,例如:胡萝卜、胡蒜、胡瓜、胡豆、胡麻、胡桃、胡笛等等
丝绸、瓷器、茶叶……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
丝绸之路是一条充满艰辛的,时断时续的大漠之路,它本身不会促进什么中外交流,而是行走在丝路上的“人”赋予这条古道丰富的精神,你认为丝路精神有哪些呢?
对比秦汉两朝的疆域,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 。
【疆域之变】——对西域的管理
1、机构:西域都护府 2、职能: 3、作用:
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管辖。
新疆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为恢复对西域的管辖,东汉明帝时, 派 出使西域。
班超 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一件大事: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两条丝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三位人物:出使西域的张骞;经营西域的班超;出使大秦的甘英。他们为中西交通畅通和文化经济交流做出贡献非凡。
5.汉族、汉字、汉文化……“汉”与汉朝的强盛有很大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经济之盛】材料一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
(1)材料一描述的情景出现于哪个时期?(2分)概述出现这一情景的主要原因。(6分)
时期:汉武帝时期。主要原因: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的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哪个地区。(2分)写出西汉朝廷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2分)该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什么?(2分)
地区:新疆。机构: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外交之盛】材料三 2 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板块一,漫漫丝路聚宝藏,古道新生绘蓝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贸易之路,文明之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