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专题05 走向近代(专题过关)(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专题05 走向近代(专题过关)(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专题05 走向近代(专题过关)(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专题05 走向近代(专题过关)(含答案)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专题05 走向近代(专题过关)(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专题05 走向近代(专题过关)(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走向近代
    一、选择题
    1.中世纪晚期,欧洲农村社会出现了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型,主要表现在( )
    A.由手工业者转为城市居民
    B.由封君封臣制度走向民主法治
    C.由庄园经济转向租地农场
    D.由各地彼此隔绝连为整体世界
    2.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力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对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租地农场是一种新兴农业生产方式
    B.租地农场主成为土地的所有者
    C.租地农场主与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
    D.土地关系的变化推动农业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
    3.13、14世纪,欧洲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方式”这里“新”的含义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B.城市开始兴起
    C.封建经济开始出现 D.封建领主地位衰退
    4.“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二十擀制匠,将呢折成匹……”16 世纪在欧洲流传的这首歌谣描述的场所是( )
    A.家庭手工作坊 B.庄园手工作坊
    C.手工工场 D.机器工厂
    5.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的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
    B.租地农场主已完全转化成了农业资本家
    C.地主与租地农场主之间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D.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在农村广泛发展


    6.英国是租地农场产生最早的国家,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兴起揭开了英国经济社会向近代转型的序幕。这种“租地农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①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
    ②雇佣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③将产品推向市场
    ④佃户为领主提供劳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 )
    ①建立租地农场
    ②手工工场的出现
    ③手工工厂的建立
    ④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14世纪中期,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运动。并逐渐扩展到法国、美国等国家。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B.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
    C.处于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
    D.具备多样化的人才结构
    9.上课记笔记是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图是小明同学的学习笔记,据此推断空白处内容应为( )

    A.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B.但丁、达•芬奇、巴尔扎克
    C.伏尔泰、达•芬奇、莎士比亚
    D.但丁、孟德斯鸠、莎士比亚
    10.恩格斯在评价某思想解放运动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巨人的时代”是指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时期
    B.这场运动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C.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D.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11.薄伽丘的《十日谈》讲述了100个故事,主要述说了天下有情人种种悲欢离合的遭遇。意大利近代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桑克提斯认为《十日谈》的思想价值在于( )
    A.宣传主权在民思想 B.高举民主科学旗帜
    C.弘扬人文主义精神 D.倡导理性的启蒙

    12.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提到,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该提法比较准确反映了( )
    A.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内容 B.文艺复兴的原因与结果
    C.文艺复兴的形式与实质 D.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13.如图是绘制于1543年的地球平面球形图,图中的航线是( )

    A.达•伽马到达印度 B.哥伦布首次到达美洲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三角贸易”路线
    14.《世界文明史》中说“人类疾病的病源首次具有了国际性,那些以往与世界其他地区相隔绝的各个民族,在疾病爆发时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因为他们的体内不具备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这种情况发生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B.经济大危机后
    C.新航路开辟后 D.工业革命后
    15.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下列不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C.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16.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里所说的“黑色货物”主要来自于( )
    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17.15世纪晚期至16世纪初期,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面的西欧国家是( )
    ①荷兰 ②英国 ③葡萄牙 ④西班牙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18.19世纪,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是因为( )
    A.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
    B.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了强大工业国
    C.英国是最大的黑奴贩子
    D.“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19.“三角贸易”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如图中能反映“三角贸易”航程路线的是( )
    A. B.
    C. D.

    20.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从这种角度分析殖民扩张,正确的应该是( )
    A.给亚、非、拉美造成了无穷尽的苦难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带着血泪的进步”
    D.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场手工业时期,社会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场手工业扩大了雇佣劳动关系的范围,瓦解了小商品生产,并且使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联系日益密切和扩大。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反映了工场手工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 当黑死病和封建主义危机在欧洲漫延的时候,一片灿烂的阳光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中冉冉升起,一场永远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的运动就此开始。如图图片就是当时意大利著名的文学家和绘画作品。
    (2)材料二中“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的运动”是什么事件?图一人物的代表作是什么?图二是谁的代表作?这次运动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之间才有了第一次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原因是什么?开始于什么事件?此次事件发生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三个材料,概括说明促使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回答一点即可)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

    材料三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了控制海上交通的能力;谁拥有了控制海上交通的能力,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财富,从而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所指历史事件兴起于何时?此事件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2)材料二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到17世纪末,最终控制了海洋和世界的是哪个国家?这个大国自诩为什么帝国?
    (4)以上材料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共同作用?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杀、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指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的相关历史事件。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早期殖民扩张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专题05 走向近代
    一、选择题
    1.中世纪晚期,欧洲农村社会出现了生产和经营方式的转型,主要表现在( )
    A.由手工业者转为城市居民
    B.由封君封臣制度走向民主法治
    C.由庄园经济转向租地农场
    D.由各地彼此隔绝连为整体世界
    【答案】C
    【解析】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农村和城市出现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即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推动欧洲由庄园经济转向租地农场,C正确。A项所述与题干主旨无关。B项所述不符合史实。D项所述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选:C。
    2.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力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对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租地农场是一种新兴农业生产方式
    B.租地农场主成为土地的所有者
    C.租地农场主与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
    D.土地关系的变化推动农业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土地所有者”“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关系,可知土地关系的变化推动生产方式的资本化,D项正确;租地农场是一种新兴农业生产方式、租地农场主成为土地的所有者、租地农场主与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理解是正确的,但不是这种现象的本质理解,排除ABC项。故选:D。
    3.13、14世纪,欧洲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方式”这里“新”的含义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 B.城市开始兴起
    C.封建经济开始出现 D.封建领主地位衰退
    【答案】A
    【解析】13、14世纪,欧洲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营方式”这里“新”的含义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大多数贵族抵押自己经营不善的地产,以偿还债务;富裕农民、骑士、乡绅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交换环节;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故选:A。
    4.“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二十擀制匠,将呢折成匹……”16 世纪在欧洲流传的这首歌谣描述的场所是( )
    A.家庭手工作坊 B.庄园手工作坊
    C.手工工场 D.机器工厂
    【答案】C
    【解析】13世纪开始,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据“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二十擀制匠,将呢折成匹……”可知,16世纪在欧洲流传的这首歌谣描述的场所是手工工场。故选:C。
    5.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的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
    B.租地农场主已完全转化成了农业资本家
    C.地主与租地农场主之间形成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D.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在农村广泛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的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主与农业工人之间形成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出现了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具体表现,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租地农场主已完全转化成了农业资本家,且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地主与租地农场主之间形成了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在农村广泛发展的程度,排除D项。故选:A。


    6.英国是租地农场产生最早的国家,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兴起揭开了英国经济社会向近代转型的序幕。这种“租地农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
    ①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
    ②雇佣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③将产品推向市场
    ④佃户为领主提供劳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租地农场主是自己只有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主要靠出租农场、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并按照契约规定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地租的农业资本家。①②③是租地农场的特点主要表现,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7.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在( )
    ①建立租地农场
    ②手工工场的出现
    ③手工工厂的建立
    ④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衣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11 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一时期,手工业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推动了欧洲社会经济的资本主义变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13、14 世纪,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新型地产,以新的经营方式控制了生产、交换等环节,还控制了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也是现代农业的最早发起人。①②④属于题干这一时期变化的表现,③不是这一时期变化的表现。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8.14世纪中期,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运动。并逐渐扩展到法国、美国等国家。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B.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
    C.处于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
    D.具备多样化的人才结构
    【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14世纪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猛,于是新兴资产阶级壮大,要求文化上的变革,发起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而这些思想正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是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本原因。故选:B。
    9.上课记笔记是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图是小明同学的学习笔记,据此推断空白处内容应为( )

    A.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B.但丁、达•芬奇、巴尔扎克
    C.伏尔泰、达•芬奇、莎士比亚
    D.但丁、孟德斯鸠、莎士比亚
    【答案】A
    【解析】根据笔记“14﹣﹣16世纪、地点:意大利、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可以判断这一笔记与文艺复兴运动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其核心。意大利诗人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诗《神曲》,提倡人性,率先对天主教会进行批判。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又一位艺术大师,他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一生创作了三十多部剧本和许多脸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代表作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故A符合题意。故选:A。
    10.恩格斯在评价某思想解放运动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巨人的时代”是指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时期
    B.这场运动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C.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D.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
    【答案】D
    【解析】根据“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可以得知,恩格斯评价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D项符合题意;恩格斯所说的“巨人的时代”是指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排除A项;文艺复兴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排除B项;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排除C项。故选:D。
    11.薄伽丘的《十日谈》讲述了100个故事,主要述说了天下有情人种种悲欢离合的遭遇。意大利近代评论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列,称之为“人曲”。桑克提斯认为《十日谈》的思想价值在于( )
    A.宣传主权在民思想 B.高举民主科学旗帜
    C.弘扬人文主义精神 D.倡导理性的启蒙
    【答案】C
    【解析】依据“这‘一百个故事’主要诉说了天下有情人的种种悲欢离合的遭遇”可知,薄伽丘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薄伽丘的《十日谈》强调人,是人文主义的宣传,故C正确;欧洲启蒙思想家卢梭宣传主权在民思想,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1915年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旗帜,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欧洲启蒙运动倡导理性,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故选:C。


    12.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提到,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该提法比较准确反映了( )
    A.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内容 B.文艺复兴的原因与结果
    C.文艺复兴的形式与实质 D.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一是新生(new﹣birth)”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复生”指的是文艺复兴的思想核心是人文主义,是对古希腊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人文精神的继承发展。“新生”指的是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要求反教会神学世界观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欧洲思想文化的近代化。C符合题意。故选:C。
    13.如图是绘制于1543年的地球平面球形图,图中的航线是( )

    A.达•伽马到达印度 B.哥伦布首次到达美洲
    C.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D.“三角贸易”路线
    【答案】C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环球航行。故图中的航线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故选:C。
    14.《世界文明史》中说“人类疾病的病源首次具有了国际性,那些以往与世界其他地区相隔绝的各个民族,在疾病爆发时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因为他们的体内不具备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这种情况发生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B.经济大危机后
    C.新航路开辟后 D.工业革命后
    【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据“……首次具有了国际性,那些以往与世界其他地区相隔绝的各个民族……”及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情况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15.新航路的开辟以及欧洲殖民者在美洲、亚洲和非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下列不属于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是(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C.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答案】C
    【解析】ABD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影响,不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C符合题意。故选:C。
    16.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里所说的“黑色货物”主要来自于( )
    A.欧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黑色货物”主要来自于。结合所学知识:在“三角贸易”中,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到非洲掳获黑人,运往美洲,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故选:B。
    17.15世纪晚期至16世纪初期,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面的西欧国家是( )
    ①荷兰 ②英国 ③葡萄牙 ④西班牙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答案】A
    【解析】依题干时间“15世纪晚期至16世纪初期”“最前面”限定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晚期至16世纪初期,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面的西欧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故③④正确。荷兰是17世纪,英国是18世纪,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①②错误。故选:A。
    18.19世纪,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是因为( )
    A.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
    B.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了强大工业国
    C.英国是最大的黑奴贩子
    D.“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A
    【解析】为争夺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地和世界市场,从17世纪下半叶起,荷兰、法国与英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日不落帝国”。19世纪,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是因为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故选:A。
    19.“三角贸易”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如图中能反映“三角贸易”航程路线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据题干选项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然后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全程呈现三角形,因而称为“三角贸易”。B符合题意。故选:B。
    20.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从这种角度分析殖民扩张,正确的应该是( )
    A.给亚、非、拉美造成了无穷尽的苦难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带着血泪的进步”
    D.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答案】C
    【解析】首先要知道全球史观是站在人类立场上的,客观的评价历史。殖民扩张对被殖民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是也使世界逐渐连接为一个整体,有利于世界的进步,因此是“带着血泪的进步”。故选:C。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场手工业时期,社会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场手工业扩大了雇佣劳动关系的范围,瓦解了小商品生产,并且使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联系日益密切和扩大。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反映了工场手工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 当黑死病和封建主义危机在欧洲漫延的时候,一片灿烂的阳光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中冉冉升起,一场永远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的运动就此开始。如图图片就是当时意大利著名的文学家和绘画作品。
    (2)材料二中“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的运动”是什么事件?图一人物的代表作是什么?图二是谁的代表作?这次运动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之间才有了第一次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原因是什么?开始于什么事件?此次事件发生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三个材料,概括说明促使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回答一点即可)

    【答案】(1)变化:雇佣劳动关系的范围扩大。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联系日益密切和扩大。
    (2)文艺复兴;《神曲》;达•芬奇;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原因:1500年前后,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原因;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
    (4)条件:手工工场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促进了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1)由“工场手工业时期,社会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场手工业扩大了雇佣劳动关系的范围,瓦解了小商品生产,并且使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联系日益密切和扩大”可以看出,工场手工业发生的变化:雇佣劳动关系的范围扩大。商业资本和工业资本联系日益密切和扩大。
    (2)由“当黑死病和封建主义危机在欧洲漫延的时候,一片灿烂的阳光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中冉冉升起,一场永远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的运动就此开始”可知,材料中“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的运动”是文艺复兴;图一人物但丁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其代表作是《神曲》;图二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由“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之间才有了第一次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的原因:1500年前后,世界相互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新航路的开辟发生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
    (4)由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可以看出,促使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手工工场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市场,促进了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

    材料三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了控制海上交通的能力;谁拥有了控制海上交通的能力,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财富,从而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所指历史事件兴起于何时?此事件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2)材料二地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到17世纪末,最终控制了海洋和世界的是哪个国家?这个大国自诩为什么帝国?
    (4)以上材料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共同作用?
    【答案】(1)14世纪;意大利。
    (2)新航路开辟。
    (3)英国;“日不落帝国”。
    (4)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1)根据“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恩格斯描述的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
    (2)根据图示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
    (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到17世纪末,最终控制了海洋和世界的是英国;英国占据了广阔了殖民地,由于太阳能够一天24小时照耀在英国的殖民地上,因此英国自诩“日不落帝国”。
    (4)综合材料内容可知,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欧洲的对外殖民扩张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杀、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指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的相关历史事件。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评价早期殖民扩张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事件:三角贸易(黑奴贸易)。
    (2)判断:同意。理由:欧洲殖民者用占领土地、掠夺财富、种族灭绝、贩卖黑奴等残忍的手段,促进了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推动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我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判断:不同意。理由:欧洲殖民者用占领土地、掠夺财富、种族灭绝、贩卖黑奴等残忍的手段,虽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却使殖民地劳动力减少,文明衰落,社会倒退,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亚非拉殖民地区长期的落后。所以,我不完全同意材料中的观点
    【解析】(1)据材料“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杀、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并结合所学,“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的相关历史事件三角贸易(黑奴贸易)。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带着廉价的工业品从欧洲出发,到非洲购买、换取甚至直接猎取黑人,用船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充当奴隶,然后带着满船的黄金、白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全程呈现三角形,因而称为“三角贸易”。三角贸易使非洲丧失大量精壮劳力,造成了非洲的贫困和落后;三角贸易给美洲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加速了美洲开发,促进美洲经济的发展。欧洲殖民者获得巨额财富,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评价早期殖民扩张的观点可以判断:同意。理由:欧洲殖民者用占领土地、掠夺财富、种族灭绝、贩卖黑奴等残忍的手段,促进了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推动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我同意材料中的观点。也可以判断:不同意。理由:欧洲殖民者用占领土地、掠夺财富、种族灭绝、贩卖黑奴等残忍的手段,虽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却使殖民地劳动力减少,文明衰落,社会倒退,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亚非拉殖民地区长期的落后。所以,我不完全同意材料中的观点。


    相关试卷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专题24 走向近代(含解析):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过关专题24 走向近代(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近代史概况,世界近代史考点网络,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趋势,时空观念,实质,方式,作用,代表人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2 走向近代(含详解):

    这是一份专题22 走向近代(含详解),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填空题,连线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26 走向近代(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26 走向近代(解析版),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现象,有位美国学者说,人文主义者反对孤独隐居的文人,表格中史实反映的主题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专题05 走向近代(专题过关)(含答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