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上海市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上海市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上海市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上海市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与详解)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1=8N、F2=5N,那么物体B上下表面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是(  )

    A.8N、5N B.8N、3N C.3N、3N D.3N、5N
    2.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直立在地面的轻弹簧的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设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为v,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为F,则(  )


    A.F不断变小,v先变大后变小
    B.F先变小后变大,v先变大后变小
    C.F不断变小,v不断变小
    D.F先变小后变大,v不断变小
    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打开香水瓶,不久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
    B.衣柜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
    C.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
    4.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A.4:9 B.3:5 C.2:3 D.1:2
    5.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  )

    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
    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
    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
    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
    6.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D.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二、填空题
    7.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能传递   的道理,来自病人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
    8.生活和谚语中常常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   (选填序号)。
    ①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
    ②“潭清凝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③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④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⑤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不是因为受到摩擦力而是因为惯性。
    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9.一根筷子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弯折的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以知道上方是    (选填“空气”或“水”)。图2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路图,折射角大小为    度。

    10.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第5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在6到9秒时间内推力F做的功是    J。

    11.有两组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他们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绘制成的沸腾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他们做实验的时候大气压的值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图中a、b曲线没有重合的原因是    。

    12.如图所示,物体A重10牛,在拉力F=8牛作用下,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牛,拉力F的功率为    瓦。(不计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13.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在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密度已知的四种不同液体,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它们的重力,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液体密度(克/厘米3)
    0.6
    0.8
    1.0
    1.2
    弹簧测力计示数(牛)
    1.4
    1.6
    1.8
    2.0
    (1)当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此液体的密度为   g/cm3。
    (2)若把弹簧测力计和小桶改装为液体密度秤,该秤的“0”刻度线对应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值为   N.若要增大该秤的称量范围,可换用以下两种规格的塑料小桶,符合要求的是   。
    A.容积相同,质量更小的小桶
    B.质量相同,容积更小的小桶。

    三、作图题
    14.如图是一种常见的一侧带有书柜的办公桌。现在要用一个最小的力将其一端抬离地面,请画出这个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并作出其力臂,并标明支点O。

    15.AB是物体,CD是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BD是主光轴。请用尺规作图,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及凸透镜两侧的焦点。

    四、综合题
    16.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物体与动滑轮用绳子a连接)匀速拉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组装滑轮组的绳子b被拉断,每次物体拉动的距离均为2m. 通过实验绘出了该滑轮组机械效率随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动滑轮重力;
    (2)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该滑轮组的有用功率;
    (3)一个重500N的同学利用该滑轮组,想独自用竖直向下的力拉断绳子b,请你通过计算分析他能否实现。

    17.把某铁块加热到100℃,投入到质量为m1温度为20℃的水中,混合后的温度为40℃。把该铁块重新加热到100℃,投入到质量为m2温度为20℃的水中,混合后的温度为60℃。如果把这块100℃的铁块投入到质量为(m1+m2)温度为20℃的水中,整个过程不计热量的损失,求混合后最终的温度。
    18.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10﹣2米2盛有深度为0.3米水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求:
    ①水的质量m水。
    ②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容。
    ③现将甲、乙两个实心均匀光滑小球分别放入该容器中,测得两小球放入容器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已知甲、乙两小球的质量以及它们的密度,数据如下表所示,求两小球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p甲和△p乙之差。
    小球
    放入前压强(帕)
    放入后压强(帕)
    质量(千克)
    密度(千克/立方米)

    2940
    3332
    1.0
    2500

    2940
    3430
    1.5
    1500

    19.如图甲和乙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甲所对应的固体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
    (2)图乙是冰块熔化的图像,其中表示物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的是图中    线段;如果继续吸收热量,该物质的总体积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图乙中    点对应冰块刚好全部熔化;如果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线段。(水的比热比冰大,线段CE平行于线段AB)

    20.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按图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G滑、物体重G物和拉力F的大小记录在表一、二中。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计算了每次实验中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量△G物与所用拉力的变化量△F,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一、二的后两列中。
    表一:G滑=2牛 表二:G滑=4牛
    实验
    序号
    G物
    (牛)
    F
    (牛)
    △G物
    (牛)
    △F
    (牛)

    实验
    序号
    G物
    (牛)
    F
    (牛)
    △G物
    (牛)
    △F
    (牛)
    1
    1
    1.5
    0
    0
    6
    2
    3.0
    0
    0
    2
    2
    2.0
    1
    0.5
    7
    4
    4.0
    2
    1.0
    3
    4
    3.0
    3
    1.5
    8
    6
    5.0
    4
    2.0
    4
    6
    4.0
    5
    2.5
    9
    8
    6.0
    6
    3.0
    5
    8
    5.0
    7
    3.5
    10
    10
    7.0
    8
    4.0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与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物相等时,G滑越大,F越大。
    ③根据表一、二中前三列的数据及条件,请判断:按图14所示方式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若要省力,需满足的条件是    。
    ④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二中△F与△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发现其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    ,由此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功滑轮匀速提起物体,   成正比。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叠放着A、B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1=8N、F2=5N,那么物体B上下表面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是(  )

    A.8N、5N B.8N、3N C.3N、3N D.3N、5N
    【考点】摩擦力的大小.版权所有
    【分析】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首先分析A的受力情况,求出A受到的摩擦力。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求出B的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
    B相对于地面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分析B的受力情况,求出B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解:A相对于B保持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拉力F1是8N,A受到的摩擦力是8N。
    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8N,所以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8N。
    物体B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拉力F2,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对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与水平向左的拉力F2之和等于A对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B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3N。
    故选:B。
    【点评】本题把A和B两个物体分别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判断,是本题的关键。
    2.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直立在地面的轻弹簧的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设在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为v,小球受到的重力和弹簧弹力的合力为F,则(  )


    A.F不断变小,v先变大后变小
    B.F先变小后变大,v先变大后变小
    C.F不断变小,v不断变小
    D.F先变小后变大,v不断变小
    【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1)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体现在速度大小及方向的变化;另外,结合题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及力的变化也很关键。
    【解答】解:铁球接触弹簧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有一向下的速度,此时合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铁球的速度越来越大;
    铁球接触弹簧后,在整个压缩弹簧的过程中,仅受重力G和弹簧弹力F的作用。开始压缩时,弹簧的弹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G,合外力向下,铁球向下做加速运动。但随着铁球向下运动,弹簧形变量增大,弹力随之增大,合外力减小,速度增大;
    在弹簧弹力增至与重力相等的瞬间,合力为零,此时的速度是最大的;
    此后,弹簧弹力继续增大,弹力大于重力,所以合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弹力增大,重力不变,根据F=G﹣F弹可知,合力且逐渐增大,铁球做减速运动,速度逐渐减小为零,此时弹簧压缩量最大;
    综上所述,B正确。
    故选:B。
    【点评】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及在不同受力情况下所处的运动状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还要深刻理解力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3.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打开香水瓶,不久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
    B.衣柜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
    C.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
    【考点】分子的热运动.版权所有
    【分析】扩散现象不但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体现了分子之间有间隙。分子是比较小,是纳米尺度内的,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的;我们能够看到的不是分子,是固体的小颗粒。
    【解答】解:A、打开香水瓶盖后,屋里充满了香味,这是香水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A不符合题意;
    B、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说明卫生球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扫地时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符合题意;
    D、将一滴红墨水滴在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清水都变红了,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它说明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我们一定要区分开分子的运动和固体小颗粒的运动。
    4.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A.4:9 B.3:5 C.2:3 D.1:2
    【考点】热平衡方程的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物体A放入甲杯水后,水的温度由50℃降低了4℃,变成50℃﹣4℃=46℃,A的温度由10℃升高到46℃,水放出的热量等于A吸收的热量,据此列出热平衡方程,就可以求出A的比热容。
    物体B放入乙杯水后,水的温度由50℃降低了8℃,变成50℃﹣8℃=42℃,B的温度由10℃升高到42℃,水放出的热量等于B吸收的热量,据此列出热平衡方程,就可以求出B的比热容。
    求出A和B的比热容后,就可以解决问题。
    【解答】解:(1)物体A放入甲杯水后,它们的共同温度为50℃﹣4℃=46℃,
    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Δt水
    A吸收的热量Q吸=cAmAΔtA,
    根据热平衡方程:Q放=Q吸,
    即c水m水Δt水=cAmAΔtA,即c水m水×4℃=cAmA×(46℃﹣10℃)
    所以A的比热容为:
    cA=×=×,
    (2)物体B放入乙杯水后,它们的共同温度为50℃﹣8℃=42℃,
    水放出的热量Q放=c水m水Δt水′,
    B吸收的热量Q吸=cBmBΔtB′,
    根据热平衡方程:Q放=Q吸,
    即c水m水Δt水′=cBmBΔtB,即c水m水×8℃=cBmB×(42℃﹣10℃)
    所以B的比热容为:
    cB=×=×,
    因为A、B两物体质量相等,即mA=mB,
    所以A、B的比热容之比为:==4:9。
    故选:A。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正确写出高温物体放热和低温物体吸热的表达式,利用方程的思想可以解决许多物理问题,在学习中注意运用。
    5.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则(  )

    A.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
    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
    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
    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其他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
    凸透镜如果成像在同一侧的话应该是成虚像,并且像距大于物距;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与像在异侧,且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解答】解:如果凸透镜放在C点右侧,那么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A点左侧,而不是右侧的B,所以不可能;
    当光源在A点时,像在透镜另一侧,说明成实像,那么像距应在一倍焦距外,这样当点光源在B点时就也会在相对于B的另一侧成实像,(也就是A的一侧)而不是成像在C点。所以透镜不可能在AB和BC之间。
    如果凸透镜放在A点左侧,那么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成像都是虚像。故此时凸透镜只能放在A点的左侧;所以该情况下有如下几种可能,即若C点在透镜的1倍焦距以外,像应成在透镜左侧的1倍焦距以外;另一种可能是,若C点还在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即此时所成的像应在C点的右侧。故分析四个选项,只有D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动态规律:
    ①“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
    ②凸透镜成虚像时,物像同侧,并且像距大于物距。此题有一定难度,是一道竞赛题。
    6.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切去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B.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多
    C.若切去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质量可能多
    D.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则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
    【考点】压强的计算.版权所有
    【分析】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m=ρV、V=Sh和p=得出均匀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根据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关系和高度关系得出两物体的密度关系;
    (1)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等质量时,根据m=ρV=ρS△L=ρL2△L得出两者切去质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密度关系和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
    (2)若剩余的质量相等,根据m=ρV=ρS△L=ρL2△L得出两者剩余质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得出两者剩余高度之间的关系,然后与两者的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
    (3)若切去的高度△h相等,根据m=ρL2△h得出切去质量的表达式,根据边长关系得出切去质量之间的关系;
    (4)若剩余的高度相等,得出切去厚度的表达式,根据边长关系得出切去厚度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设正方体的边长为L,则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ρgL,
    因p甲=p乙,
    所以,ρ甲gL甲=ρ乙gL乙,即ρ甲L甲=ρ乙L乙,
    由图可知:L甲<L乙,则ρ甲>ρ乙;
    (1)若切去的质量相等,由m=ρV=ρS△L=ρL2△L可得:
    ρ甲L甲2△L甲=ρ乙L乙2△L乙,
    把ρ甲L甲=ρ乙L乙代入上式可得:
    L甲△L甲=L乙△L乙,
    把L甲<L乙代入上式可得:
    △L甲>△L乙,故A正确;
    (2)若剩余的质量相等,则
    ρ甲L甲2L甲剩余=ρ乙L乙2L乙剩余,
    把ρ甲L甲=ρ乙L乙代入可得:
    L甲L甲剩余=L乙L乙剩余,
    把L甲<L乙代入上式可得:
    L甲剩余>L乙剩余,
    因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且甲剩余的边长大于乙剩余的边长,
    所以,乙被切去的厚度多,故B错误;
    (3)若切去的高度△h相等,则
    △m甲=ρ甲L甲2△h,△m乙=ρ乙L乙2△h,
    因L甲<L乙,ρ甲L甲=ρ乙L乙,
    所以,△m甲<△m乙,
    即乙被切去的质量多,故C错误;
    (4)若剩余的高度h相等,
    因L甲<L乙,
    所以,(L甲﹣h)<(L乙﹣h)
    即乙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多,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体积公式、压强公式的综合应用,利用好均匀规则物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对地面的压强公式p=ρgh是关键。
    二、填空题
    7.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能传递 信息 的道理,来自病人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响度 。
    【考点】声与信息.版权所有
    【分析】(1)声音的利用,一是传递信息;二是传递能量;
    (2)声音的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还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平时可以利用减少声音分散的方法来提高响度,如喊话时把手做成喇叭状放在嘴边。
    【解答】解: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提高了响度;
    故答案为:信息;响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传递信息的原理,提高响度的方法,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要求平时学习时,要多联系生活、多解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8.生活和谚语中常常包含了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② 、 ⑥ (选填序号)。
    ①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
    ②“潭清凝水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③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④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⑤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但它总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
    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不是因为受到摩擦力而是因为惯性。
    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色光的三原色和色光的混合;惯性与惯性现象;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别.版权所有
    【分析】(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光的折射现象,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
    (3)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4)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5)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7)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解答】解:①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故①错误;
    ②“潭清凝水浅”是由于由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故②正确;
    ③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③错误;
    ④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电饭锅受到的支持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④错误;
    ⑤踢出去的足球虽然会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有惯性,但它总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力维持,故⑤错误;
    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它也有惯性,故⑥正确;
    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故⑦错误。
    故答案为:②⑥。
    【点评】本题考查光现象、惯性、运动和力的关系及平衡力的知识,属于综合题。
    9.一根筷子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弯折的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以知道上方是  空气 (选填“空气”或“水”)。图2是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路图,折射角大小为  46 度。

    【考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折射规律:
    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并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图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属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界面的上方是空气,下方是水或玻璃等其他介质;
    由图可见,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44°,因此折射角是90°﹣44°=46°。
    故答案为:空气;4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关键是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搞清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10.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第5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4 N,在6到9秒时间内推力F做的功是  24 J。

    【考点】功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摩擦力的大小;力与图象的结合.版权所有
    【分析】(1)根据乙图中的v﹣t图像,找到物体匀速运用的时间段,根据乙图中的F﹣t图像找到物体匀速运动时的推力,由v﹣t图像知物体在第5s时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匀速运动时的摩擦力。物体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据此判断;
    (2)根据乙图中的v﹣t图像可知6~9s物体运动的速度,根据s=vt可计算出6﹣9s物体移动的距离,根据W=Fs计算功。
    【解答】解:(1)由乙图中的v﹣t图像可知,物体在6﹣9s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等于摩擦力,由乙图中的F﹣t图像可知此时的推力是4N,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的摩擦力也是4N。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在第5s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没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也没变,所以摩擦力不变,也等于4N;
    (2)在6﹣9s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s=vt=2m/s×(9s﹣6s)=6m,
    推力所做的功:W=Fs=4N×6m=24J。
    故答案为:4;24。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运动和力的知识,要求学生能够从图像中找到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并且结合摩擦力、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1.有两组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他们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绘制成的沸腾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他们做实验的时候大气压的值  低于 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图中a、b曲线没有重合的原因是  两组实验中,水由0℃至98℃所用的时间不同 。

    【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版权所有
    【分析】大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图像中,不同物理量横轴或纵轴的值不同,图像就不会重合。
    【解答】解:由图像中可知,两组同学所做实验中,水的沸点都是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因此做实验的时候大气压的值低于标准大气压;在做图像时,不同物理量横轴或纵轴的值不同,做出的曲线就会不同,因此不会重合。
    故答案为:低于;两组实验中,水由0℃至98℃所用的时间不同。
    【点评】本题不仅考查了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还考查了学生用图像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12.如图所示,物体A重10牛,在拉力F=8牛作用下,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4 牛,拉力F的功率为  4 瓦。(不计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考点】功率的计算及公式的应用;动滑轮拉力的计算.版权所有
    【分析】(1)由图可知n=2,利用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绳=F求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
    (2)根据vA=nv求出拉力移动的速度,根据P===Fv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1)由图可知n=2,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F绳=F=×8N=4N,
    因为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F绳=4N;
    (2)拉力移动的速度:v=vA=×1m/s=0.5m/s,
    则拉力做功的功率:P===Fv=8N×0.5m/s=4W。
    故答案为:4;4。
    【点评】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的特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以及功率的计算,注意:本题使用的动滑轮时拉力F作用在轴上,费力但省距离。
    13.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在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密度已知的四种不同液体,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它们的重力,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液体密度(克/厘米3)
    0.6
    0.8
    1.0
    1.2
    弹簧测力计示数(牛)
    1.4
    1.6
    1.8
    2.0
    (1)当小桶中盛满密度未知的某种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此液体的密度为 1.6 g/cm3。
    (2)若把弹簧测力计和小桶改装为液体密度秤,该秤的“0”刻度线对应弹簧测力计的刻度值为 0.8 N.若要增大该秤的称量范围,可换用以下两种规格的塑料小桶,符合要求的是 A、B 。
    A.容积相同,质量更小的小桶
    B.质量相同,容积更小的小桶。

    【考点】密度的计算与公式的应用;重力的计算.版权所有
    【分析】(1)分析表格知,每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液体密度在数值上都相差0.8,可通过这一规律总结出它们的函数关系,ρ=F﹣0.8,所以将2.4N代入即可求出该液体的密度;
    (2)由函数关系可知,零刻度ρ=0g/cm3时,F=0.8N;
    由于液体密度秤是由测力计改成的;知道测力计的拉力量程是不变的;
    若要增大液体密度秤的密度称量范围,根据测力计的最大拉力是不变的,利用F=G+G桶求出ρ液=;然后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1)通过分析表中数据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看出,每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液体密度在数值上都相差0.8,故可得出液体密度与弹簧秤拉力的数学表达式为ρ=F﹣0.8,
    则当弹簧秤示数为2.4N时,液体的密度ρ=F﹣0.8=2.4﹣0.8=1.6g/cm3;
    (2)该秤在“0刻度”线时,即ρ=0,由于关系式ρ=F﹣0.8可得:F=0+0.8=0.8,即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N;
    把弹簧测力计和小桶改装为液体密度秤,
    则测力计的最大拉力F=G+G桶,即:F=mg+m桶g=ρ液V容积g+m桶g,
    所以:ρ液=;
    由于液体密度秤是由测力计改成的;测力计的最大拉力F是不变的;
    若利用容积相同,质量更小的小桶,则在相同体积的液体,液体的质量变大时,密度也变大;
    若利用质量相同的小桶,液体的密度与容积成反比。
    故AB都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1)1.6;(2)0.8;A、B。
    【点评】本题考查测力计的原理和应用,能根据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出现较多的题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题的难点是测力计的最大拉力是不变的。
    三、作图题
    14.如图是一种常见的一侧带有书柜的办公桌。现在要用一个最小的力将其一端抬离地面,请画出这个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并作出其力臂,并标明支点O。

    【考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力臂的画法.版权所有
    【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阻力臂越短、动力臂越长,所用的动力越小,越省力,所以关键是确定支点。
    (2)当力臂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时,力臂最长。
    【解答】解:由图知,抽屉在书桌的右侧,所以当作用力在左侧时,以右侧下端为支点,此时阻力臂最小,连接支点与书桌的右上角,这个距离则是最长的动力臂,所以推力F应与连线垂直且方向向上,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属于杠杆的最小力问题,掌握杠杆平衡条件是解决杠杆问题的基础,要确定最小的力,应正确的确定支点使阻力臂最小,并找出最长的力臂,便可得出最小的力,同时考查了力臂的画法,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15.AB是物体,CD是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BD是主光轴。请用尺规作图,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及凸透镜两侧的焦点。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版权所有
    【分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过光心的方向不变;从焦点发出的光线,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还要知道由物体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聚到像点。
    【解答】解:连接AC,AC连线与主光轴的交点是凸透镜的光心,也就确定出凸透镜的位置。
    过A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然后根据折射点和C即可确定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右侧焦点F;
    过C作平行于主光轴的折射光线,然后根据A和折射点确定入射光线,入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左侧焦点F;
    如下图所示:

    【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考查了对三条特殊光线的应用,要理解成像的原理,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确定凸透镜的位置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四、综合题
    16.某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物体与动滑轮用绳子a连接)匀速拉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物体,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组装滑轮组的绳子b被拉断,每次物体拉动的距离均为2m. 通过实验绘出了该滑轮组机械效率随物体受到摩擦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动滑轮重力;
    (2)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该滑轮组的有用功率;
    (3)一个重500N的同学利用该滑轮组,想独自用竖直向下的力拉断绳子b,请你通过计算分析他能否实现。

    【考点】功率的计算及公式的应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中的相关计算.版权所有
    【分析】(1)由图象知,当物体与地面间摩擦力为2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根据机械效率推导公式η===得到动滑轮重力;
    (2)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和动滑轮重,利用η===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利用W=fs求有用功,求出做功时间,利用P=求有用功率;
    (3)由图象知绳子b被拉断时,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600N,计算此时绳子受到的拉力,与中学生体重比较,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
    (1)由图乙可知,当f1=200N时,η1=50%,
    通过滑轮组拉动水平面上的物体,则有用功:W有用1=f1s,
    由题知,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额外功:W额外=G动s,
    则总功:W总1=f1s+G动s,
    所以,η1=====50%,
    解得动滑轮重:G动=200N;
    (2)当η2=80%时,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η2=====80%,
    解得:f2=800N;
    滑轮组的有用功率:
    P有===f2v=800N×0.2m/s=160W;
    (3)由图乙可知,当f3=1600N时,绳子刚好被拉断,由于不计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绳b承受的最大拉力:
    F3=(f3+G动)=(1600N+200N)=600N,
    因为人的重力为500N,竖直匀速拉动,所以绳子对人的最大拉力等于人的重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人给绳子的最大拉力为500N,由于绳子b承受的最大拉力大于人给绳子的最大拉力,所以该同学不能拉断绳子b。
    答:(1)动滑轮重力为200N;
    (2)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以0.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该滑轮组的有用功率为160W;
    (3)通过计算可知,该同学不能独自用竖直向下的力拉断绳子b。
    【点评】此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功率、机械效率的变化,考查角度新颖,利用好机械效率的推导公式η===是关键,是一道创新题。
    17.把某铁块加热到100℃,投入到质量为m1温度为20℃的水中,混合后的温度为40℃。把该铁块重新加热到100℃,投入到质量为m2温度为20℃的水中,混合后的温度为60℃。如果把这块100℃的铁块投入到质量为(m1+m2)温度为20℃的水中,整个过程不计热量的损失,求混合后最终的温度。
    【考点】热平衡方程的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将同一铁块放在不同的液体中,高温液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低温液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不考虑热损失,则Q吸=Q放,铁块和不同质量的水混合,根据热平衡方程和Q=cmΔt分别列出关系式求解。
    【解答】解:
    把加热到100℃的某铁块投入质量为m1温度为20℃的水中,整个过程不计热量的损失,即Q吸=Q放,
    根据Q=cmΔt得:
    c铁m铁(100℃﹣40℃)=c水m1(40℃﹣20℃),
    即:c铁m铁×60℃=c水m1×20℃,
    所以2×c铁m铁×60℃=c水m1×40℃﹣﹣﹣﹣﹣﹣﹣﹣①
    把加热到100℃的某铁块投入质量为m2温度为20℃的水中,
    c铁m铁(100℃﹣60℃)=c水m2(60℃﹣20℃),
    即:c铁m铁×40℃=c水m2×40℃﹣﹣﹣﹣﹣﹣﹣﹣②
    ①+②得:
    c铁m铁×160℃=c水(m1+m2)×40℃,
    所以c铁m铁=c水(m1+m2),﹣﹣﹣﹣﹣﹣﹣﹣③
    把加热到100℃的某铁块投入质量为(m1+m2)温度为20℃的水中,
    c铁m铁(100℃﹣t)=c水(m1+m2)(t﹣20℃)﹣﹣﹣﹣﹣﹣﹣﹣﹣﹣④
    ③代入④得:c水(m1+m2)×(100℃﹣t)=c水(m1+m2)(t﹣20℃),
    解得:t=36℃。
    答:混合后最终的温度为36℃。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放热公式、热平衡方程的掌握和运用,物理量多,要细心。
    18.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10﹣2米2盛有深度为0.3米水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求:
    ①水的质量m水。
    ②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容。
    ③现将甲、乙两个实心均匀光滑小球分别放入该容器中,测得两小球放入容器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已知甲、乙两小球的质量以及它们的密度,数据如下表所示,求两小球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p甲和△p乙之差。
    小球
    放入前压强(帕)
    放入后压强(帕)
    质量(千克)
    密度(千克/立方米)

    2940
    3332
    1.0
    2500

    2940
    3430
    1.5
    1500

    【考点】压强的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公式的应用;密度的计算与公式的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1)知道容器的底面积和容器内水的深度,根据V=Sh求出水的体积,利用m=ρV求出水的质量;
    (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根据p=求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3)由表格数据可知小球放入容器内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根据p=ρgh求出容器内水深度的变化量,再由表格数据得出小球的质量和密度,根据V=求出小球的体积,假设小球放入容器后水没有溢出,根据V=Sh求出水面上升的高度,然后比较判断容器内水是否溢出,若没有溢出,容器对地面压力的增加量等于小球的重力,根据p=求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若水有溢出,根据p=ρgh求出放入小球后水的深度,然后求出容器内剩余水的体积,根据m=ρV求出剩余水的质量,小球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的变化量等于容器内剩余水重力加上小球的重力然后减去容器内原来水的重力,根据p=求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然后进一步得出答案。
    【解答】解:①容器内水的体积:
    V水=Sh水=1×10﹣2m2×0.3m=3×10﹣3m3,
    由ρ=可得,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3×10﹣3m3=3kg;
    ②轻质圆柱形容器的重力忽略不计,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水=m水g=3kg×9.8N/kg=29.4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p容===2940Pa;
    ③甲:
    由表格数据可知,容器内放入甲球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2940Pa,p甲′=3332Pa,
    由p=ρgh可知,容器内水深度的变化量:
    △h水====0.04m,
    由表格数据可知,甲球的质量为1kg,甲球的密度为2500kg/m3,则甲球的体积:
    V甲===0.0004m3,
    假设甲球放入容器后水没有溢出,则水面上升的高度:
    △h===0.04m,
    由△h水=△h可知,假设正确,即容器内水没有溢出,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甲小球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
    △p甲=====980Pa;
    乙:
    由表格数据可知,容器内放入乙球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乙=2940Pa,p乙′=3430Pa,
    容器内水深度的变化量:
    △h水′====0.05m,
    由表格数据可知,乙球的质量为1.5kg,乙球的密度为1500kg/m3,则乙球的体积:
    V乙===0.001m3,
    假设乙球放入容器后水没有溢出,则水面上升的高度:
    △h′===0.1m,
    由△h水′<△h′可知,假设不正确,即容器内水有溢出,
    乙球放入容器后水的深度:
    h水′===0.35m,
    容器内剩余水的体积:
    V水′=Sh水′﹣V乙=1×10﹣2m2×0.35m﹣0.001m3=2.5×10﹣3m3,
    剩余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103kg/m3×2.5×10﹣3m3=2.5kg,
    乙小球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变化量:
    △p乙====980Pa,
    所以,两小球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p甲和△p乙之差为0。
    答:①水的质量为3kg;
    ②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2940Pa;
    ③两小球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p甲和△p乙之差为0。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压强定义式、重力公式的应用等,正确的判断出容器内放入小球后水是否溢出是关键。
    19.如图甲和乙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甲所对应的固体属于  非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  没有固定的熔点 。
    (2)图乙是冰块熔化的图像,其中表示物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的是图中  BC 线段;如果继续吸收热量,该物质的总体积将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图乙中  C 点对应冰块刚好全部熔化;如果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CF 线段。(水的比热比冰大,线段CE平行于线段AB)

    【考点】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曲线.版权所有
    【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晶体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2)晶体从固态开始熔化到全部变为液态的过程为晶体的熔化过程,由图乙可知,BC段为某固体的熔化过程,在B点开始熔化,到C点结束,此过程需要吸收热量;
    根据V=分析物质体积的变化;
    (3)晶体全部熔化完毕后,继续吸热,温度会上升;根据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分析。
    【解答】解:(1)由甲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该物质为非晶体。
    (2)由图乙可知,BC段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该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
    如果继续吸收热量,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根据V=可知,物质的体积会变小;
    (3)根据图乙可知,BC段为熔化过程,在C点时,冰全部熔化完毕;由图可知,BC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在B点开始熔化,到C点结束,故图中C点对应冰刚好完全熔化,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若此后继续加热一会儿,相对于AB段来说,水的温度上升较慢,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CF比较符合实际
    故答案为:(1)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2)BC;变小;(3)C;CF。
    【点评】对于此类图象题,应明确横、纵坐标轴及各关键点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20.某小组同学研究“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时,所用竖直向上拉力F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按图所示方式用两个重力不同的滑轮进行实验,并将相应的滑轮重G滑、物体重G物和拉力F的大小记录在表一、二中。为了进一步研究,他们计算了每次实验中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量△G物与所用拉力的变化量△F,并将结果记录在表一、二的后两列中。
    表一:G滑=2牛 表二:G滑=4牛
    实验
    序号
    G物
    (牛)
    F
    (牛)
    △G物
    (牛)
    △F
    (牛)

    实验
    序号
    G物
    (牛)
    F
    (牛)
    △G物
    (牛)
    △F
    (牛)
    1
    1
    1.5
    0
    0
    6
    2
    3.0
    0
    0
    2
    2
    2.0
    1
    0.5
    7
    4
    4.0
    2
    1.0
    3
    4
    3.0
    3
    1.5
    8
    6
    5.0
    4
    2.0
    4
    6
    4.0
    5
    2.5
    9
    8
    6.0
    6
    3.0
    5
    8
    5.0
    7
    3.5
    10
    10
    7.0
    8
    4.0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F与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 当G动相同时,G物越大,F越大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6(或3、7或4、8或5、9)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当G物相等时,G滑越大,F越大。
    ③根据表一、二中前三列的数据及条件,请判断:按图14所示方式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物体,若要省力,需满足的条件是  G物>G滑 。
    ④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二中△F与△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发现其满足的数学关系式为  △F=△G ,由此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功滑轮匀速提起物体, 拉力的变化量△F与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量△G物 成正比。

    【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版权所有
    【分析】①表一或表二动滑轮的重力相同,分析被提升物体的重力及拉力的变化得出结论;
    ②根据结论,分析G物相同的选项;
    ③省力的特点是拉力小于被提升的物重,根据表一、二中前三列的数据相同点得出结论;
    ④分析表一、表二中△F与△G物的数据,得出正比例关系。
    【解答】解:①分析表一或表二中动滑轮的重力相同,被提升的物重不同,且G物越大,拉力F越大,可得表一或表二中F与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当G滑相同时,G物越大,F越大;
    ②2、6(或3、7或4、8或5、9)被提升的物重相同,动滑轮重力不同,且G滑越大,F越大;
    ③根据表一、二中前三列的数据可知,当G物等于G滑时,F=G物,当G物>G滑时,F<G物;
    ④分析比较表一、二中△F与△G物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发现△F=△G;
    由此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功滑轮匀速提起物体,拉力的变化量△F与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量△G物成正比。
    故答案为:①当G动相同时,G物越大,F越大;②2、6(或3、7或4、8或5、9);③G物>G滑;④△F=△G;拉力的变化量△F与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量△G物。
    【点评】本题是探究动滑轮省力特点的实验,考查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在分析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并注意物理量的变化。


    相关试卷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外国语大附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上海市外国语大附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