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物理八上期中----实验专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5845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物理八上期中----实验专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5845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物理八上期中----实验专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5845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物理八上期中----实验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物理八上期中----实验专题,共7页。
测量平均速度
1.如图所示是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________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用到金属挡板,则下列不属于金属挡板的作用是______;
A.使斜面保持一定的角度
B.让小车在一定的位置停下来
C.便于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4)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dm,如果测得时tBC=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B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6)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这种做法是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凡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内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是“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_______ cm,tBC= _______ s,vAC=______ m/s。
(3)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下列方法最好的是______;
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BC与路程SBC,计算得到v3
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BC,再测量路程SBC,计算得到vBC
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BC=tAC﹣tBC,SBC=SAC﹣SAB,再计算得到vBC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________ (填“大、小”)。
(5)实验中全程sAC的平均速度vAC,上半程sAB的平均速度vAB,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三者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6)根据测量可知,小车运动速度越来越______,小车全程做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变速”或“匀速”),下图中可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
A B C D.
二、声现象
3.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图甲装置还可以探究______(选填序号)。
①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②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_____弹起(选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_____弹起(选填“会”或“不会”)。
(4)以上两个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以下研究方法与该方法相同的是_____(填序号)。
①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②研究声音传播条件时,通过空气越稀薄声音越小,来推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4.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做了如下几个实验:
(1)自己来制作“水瓶琴”乐器,如图1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质量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若用相同的力量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______瓶(选填瓶子序号),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__________(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若用嘴依次吹瓶口,也可以发出不同的音调,此时发出的声音的声源是_________(选填“空气柱”或“瓶和水”),盛水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
(2)如图2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的振动。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_______(选填“频率”或“振幅”)和发声的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3)若要继续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时应保持_____________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
(4)若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物态变化
5.图甲是“探究冰熔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为 ________℃。
(2)应选用颗粒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图丙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冰的熔化过程是 ________(用字母表示)段,在此过程中需要 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__,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t1和t2这段时间内,冰处于 ________状态。t3到t4这段时间内试管内的水 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沸腾,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测得此时的水温度为98℃,则此处大气压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将装有甲醇液体的试管放入沸水中,一会儿发现甲醇开始沸腾(如图丁所示),这说明甲醇的沸点________(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水的沸点。
(6)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试管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她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想法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第(6)题图
(7)从吸放热和温度变化的角度分析,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物态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20克碾碎的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将试管放入烧杯内的水中,观察该物体的物态变化过程。
(1)该实验中除了甲图所给的实验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
(2)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A”、“B”或“C”),示数为__________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实验时,判断物质熔化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的熔点_______,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 min,第5分钟试管里的物质处于__________态。仔细观察图像发现,该物质熔化前升温比熔化后升温________(选填“快”或“慢”)。
(4)下列措施中,能够延长该固体熔化时间的是_______。
A. 增加试管中固体的质量 B. 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
C. 降低烧杯中水的初温 D. 撤掉酒精灯或用“小火”加热
7.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某班同学分别从图所示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时的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1)需要安装的实验器材有:a.烧杯和水;b.酒精灯;c.纸板和温度计;d.铁圈和石棉网。装置如图A所示,安装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
(2)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略高于,他们选择的是_____(选填“A”或“B”)套装置,由图C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
(3)如图C中a图像所示,乙组同学观察到t1—t2时间段内有气泡产生,该时间段内气泡的情形是图_____(选填“D”或“E”),在上升的气泡内主要是_______(选填“空气”“水蒸气”或“小水珠”)。丙组同学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中b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不同。
(4)在标准大气压下,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应选用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可参阅表格);
(5)实验中,其他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8.2℃,98.2℃,98.9℃,98.5℃,98.6℃。对于上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四个小组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
B.只有可以接受,因为最接近
C.只有不可以接受,因为偏离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准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a、b、c所示,酒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图中甲、乙、丙是使用这三套实验装置实验后作出的温度随时向变化的图像。用a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_图;用b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__。
8.有两个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水的沸点和凝固点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沸点和凝固点产生影响,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其中一组同学往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盐。如甲图装置实验探究,当盐水温度接近90℃时,开始每隔0.5min 记录⼀次温度,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烧杯上加纸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实验时,当看到盐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_________ (填“水蒸气”或“空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盐水沸腾了。由上表可知盐水的沸点为_____℃。继续给沸腾的盐水加热,盐水的温度会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小明和小华两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盐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乙所示。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不同。
(4)为了说明液体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b. 另一组将这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刚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5)从甲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在15分钟的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
(6)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__(填“高”或“低”)了。冬天路面积雪,路政部门会撒盐融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__(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四、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9.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反射光沿哪个方向射出,实验器材有:可折叠的光屏(如图甲所示,光屏的A、B两部分均可绕轴ON旋转)、平面镜、激光电筒和量角器。
(1)要使光屏上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光的传播路径,光屏表面应_____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些;实验中采用可折转的光屏,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显示光的传播路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光屏垂直立放在水平放置的镜面上,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点。光屏A是用来呈现__________光线的,为了观察到反射光线,绕ON转动光屏B到图乙中的位置2,显示光路如图丙所示,说明反射光线与_______在同一平面内。
(3)如图丁所示,保持光屏AB在同一平面,若将光屏倾斜,多次改变光屏与镜面夹角,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仍沿光屏A入射到O点,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光屏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所在平面与镜面_______。为了确定这个面,引入一条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__________。
(4)为了研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应多次改变________的大小,观察两条光线的变化情况。分析归纳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 ________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________。为了使得到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硬纸板,F可绕ON转动。
(1)图甲中,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沿纸板E上的AO射向镜面,则在纸板F上得到沿OB的反射光线,在纸板前的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光线,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图甲中,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光线AO沿E射向镜面,若此时入射角为70°,则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与镜面的夹角为______°,若将AO向ON靠近,OB______ ON(选填“靠近”或“远离”)。
(3)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F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_____。为了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光线沿BO入射,则光线经镜面后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的。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温度/℃
88
91
94
97
100
102
102
102
102
10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讲练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专题03力与压强实验专题.zip,文件包含期中讲练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专题03力与压强实验专题原卷版docx、期中讲练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专题03力与压强实验专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实验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mD,6m/s≈1,【答案】A,【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州新区实验初中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