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余姚高风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地理含答案
展开余姚市高风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天象可能是月全食(红月亮)巧遇超级月亮。2021年5月26日10时,月亮运行到距离地球的最近点,是名副其实的超级月亮;当天19时14分,太阳、地球和月球排成一条直线而发生月全食。下图为“月全食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月全食”天文景观涉及的三个天体,太阳、地球、月球分别属于()
A.恒星、行星、行星 B.恒星、行星、卫星
C.卫星、行星、行星 D.恒星、卫星、行星
2.图示天体()
A.月球上存在浓厚的大气层 B.均位于太阳系
C.三者中地球质量最大 D.自身发光的是太阳和月球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cūn)乌”。据此完成3~4题。
3.实际上,画中的“乌鸦”其实是________,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太阳黑子光球层 B.太阳耀斑色球层
C.日珥日冕层 D.太阳风日冕层
4.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产生“磁暴”现象 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 D.引起高层大气出现云雨天气
2022年9月14日9时39分(北京时间)在台湾台东县海域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右图黑色标识处为震源。据此完成5~6题。
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
6.地震发生后,正在台湾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动是()
A.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C.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 D.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
地球上生命出现后,物种数量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会出现变化。下图为不同地质时期地球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恐龙灭绝的时期发生在()
A.① B.② C.③ D.④
8.甲地质时期,地球演化史的特点是()
A.铁矿形成的重要时期 B.动物逐渐适应陆地环境
C.被子植物开始大量出现 D.现代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下图为地质时期某阶段的气候变化简图。完成9~10题。
9.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
A.气温上升,降水增多 B.气温上升,降水减少
C.气温下降,降水增多 D.气温下降,降水减少
10.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生物大规模灭绝事件,其地质时期是()
①前寒武纪末期 ②古生代末期 ③中生代末期 ④新生代末期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根据图示月相,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变化过程的是()
A.A→B→C→D→E→F→G→H→A B.F→A→G→B→F→C→H→D→F
C.E→A→G→B→F→C→H→D→E D.E→D→H→C→F→B→G→A→E
12.下列关于月亮的出没时间及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农历初五的黄昏,亮面朝东挂在西边的天空
B.农历初七的晚上,上弦月亮面朝西挂在西边的天空
C.农历二十三的黎明,下弦月从西方地平线落下
D.农历十五的傍晚,满月从西方地平线落下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拉开了行星探测的序幕。右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13~14题。
13.“天问一号”探测器上升过程中,途经大气层的温度变化为()
A.递减→递增→递减 B.递增→递减→不变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14.图示①层大气()
A.易发生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B.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C.其厚度两极地区比赤道地区大 D.其厚度夏季午夜最大
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下列关于大气热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③只出现在晚上 B.①为长波辐射,②为短波辐射
C.地面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③ D.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②
16.北方农民用人造烟雾来防止冬季蔬菜受冻,与之关系密切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回答17~18题。
17.下图能正确反映上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A. B.
C. D.
18.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下面左图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右图为某监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右图中监测站位于左图中的()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20.右图所示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是()
A.表层向深层递增 B.1000米以下变化较大
C.表层向深层递减 D.1000米以上相对稳定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地球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①~④对应正确的是()
A.①-硅铝层 B.②-岩石圈 C.③-硅镁层 D.④-软流层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元素以铁、镍为主 B.②-在地球上连续分布
C.③-岩石圈的组成部分 D.④-横波无法通过该层
“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推广的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城建模式。下图是“海绵城市”与传统“快排模式”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23~24小题。
23.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地表径流 B.增加雨水下渗 C.减少大气降水 D.减少地下径流
24.两种城市水循环差异为()
A.“快排模式”减少了城市的可用水量 B.“快排模式”增加了城市地下水储量
C.“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 D.“海绵城市”提高了城市抗旱防涝能力
逆温现象,即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的现象。逆温现象的出现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影响。下图为逆温现象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下列对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④阶段最有利于雾霾的污染物的扩散
B.逆温层从产生到消亡经历的阶段分别是②③④①
C.逆温现象出现时一般气温垂直递减率小于100m/0.6℃
D.阶段①为逆温现象最为强盛的阶段
26.对于逆温现象的意义论述正确的是()
A.出现晴好天气,交通能见度更好 B.高空出现逆温层不利于飞机飞行
C.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加重大气污染 D.逆温现象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出现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2分)
27.下图分别为9月12日东亚部分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图(图a)和B地附近热力环流示意图(图b),据此回答以下问题。(20分)
读图a回答问题:
1.9月12日①地附近形成_________(填“高压”或“低压”)中心,气流以_________为主(填“上升”或“下沉”);(4分)
2.此时的B地吹_________风,经过比较发现_________地(填“A”或“B”)地的风速更大,原因是_________。(6分)
读图b回答问题:
3.在图b中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2分)
4.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值大小比较正确的是_________(2分)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丙<乙<甲<丁
5.图b中多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__(填“陆”或“海”),其昼夜温差_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6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图a为大洋表面年平均温度、盐度和密度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各种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之比,其高低主要受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影响。亚速海是东欧的一个陆间海,与黑海海峡相通,平均深度8米,最深处只有14米,是世界上最浅的海。亚速海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冬季大范围封冻,常形成强风。亚速海盐度极低,但锡瓦什湾盐度超高,锡瓦什湾水深仅在0.5米—1.0米之间。图b为亚速海区域示意图。
1.根据题意可知图a中③代表的是海水_________(填“温度”、“盐度”或“密度”),该值在_________海域(填“热带”、“副热带”或“寒带”)出现最高值,其原因是_________;海水盐度影响的人类活动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10分)
2.一般来说海水的密度随着纬度的增高而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水中断崖”现象的出现与海水_________(填“温度”、“盐度”或“密度”)关系密切。吃水深度指的是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的部分的垂直距离,一般来说纬度越高,吃水深度越_________(填“大”或“小”)。(6分)
3.根据图文材料试分析锡瓦什湾盐度高的原因。(6分)
余姚市高风中学2022学年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试卷
高一地理
地理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2.B3.A4.A5.B
6.D7.D8.B9.C10.B
11.C12.B13.D14.A15.D
16.C17.B18.B19.A20.C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21.AD22.BC23.AB24.AD25.BC26.C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2分)
27.(20分)
(1)低压(2分)上升(2分)
(2)西南(2分)A(2分)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海洋洋面摩擦力小,风速更大(2分)(答到一点即可)
(3)(2分)
(4)A(2分)
(5)海(2分)小(2分)
海洋多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温度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温度较高。(2分,答到1点给1分)
28.(22分)
(1)盐度(2分)副热带(2分)副热带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2分)
海水晒盐(2分)海水淡化(2分)(海水制碱等其他答案有理即可)
(2)增大(2分)密度(2分)大(2分)
(3)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2分)
有沙嘴阻隔,海湾较封闭,水体交换少;(2分)
径流注入少。(2分)
2024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地理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地理PDF版含答案,共10页。
浙江省余姚市高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余姚市高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PDF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PDF版附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