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课件ppt
展开《马嘎尔尼觐见乾隆的速写》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清高宗实录》
乾隆自称“天朝”的底气来自于?
一、天朝的底气1.疆域广阔
根据教材p78-79,梳理康雍乾时期开拓并巩固疆域的史实。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清军远征,次年,设台湾府。
1685、1686年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尼布楚条约》 (法律:两江一岛)
1757年彻底平定准噶尔叛乱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管理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
清初中央册封尊号1727年开始派遣驻藏大臣1793年《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法律) 设置理藩院
改土归流:强化管理,推动发展和进步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 ——《清高宗实录》
一、天朝的底气2.经济繁荣(结合教材p83-85)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 雍正元年(1723年)开始普遍推行“摊丁入亩”,把固定下来的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 —— 柳合青《从一条鞭法到摊丁入亩》
明后期高产粮食传入、推广
农业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兼营副业)手工业发展(工场、雇佣劳动、资本主义萌芽)商业发展(白银、长途和大额贸易、商业资本、商帮、市镇)
一、天朝的底气3.大型典籍
《康熙字典》,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
《古今图书集成》,雍正三年(1725年)改编成书,全书按类编排,分为6编,32典,6109部,共1万卷,约 1.6 亿字。
《四库全书》,乾隆后期编成的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共收录古代重要典籍约3500种,合计8万卷,3.6万余册,约7.7亿字……
清朝实际上登记在案的藩属国就有19个,它们分别是:朝鲜、琉球、越南、南掌(老挝)、暹罗(泰国)、缅甸、郭尔喀(尼泊尔)、苏禄、阿富汗、锡金、不但、巴基斯坦境内的坎巨提和俄罗斯境内的浩罕、布鲁特,萨克,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安集延、玛尔噶朗、那木杆、塔什干。
清·乾隆《万国来朝图》
论疆域,比明朝扩大了一倍以上;论财力, 经济总量占居世界首位;论人口,从1700年到1794年的不足百年时间里已不止翻了一番,达3.13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论城市,当时世界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上海社科院周武《论康乾盛世》
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 ——《清高宗实录》
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齐周华《名山藏副本》
《四库全书》,乾隆后期编成的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共收录古代重要典籍约3500种,合计8万卷,3.6万余册,约7.7亿字……它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一次系统和全面的整理,但在编纂时也按照清廷的政治标准销毁了不少“禁书”。
资源危机、政治腐败、矛盾积累、乱象萌生
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例,不便准行。向来西洋各国及尔国夷商赴天朝贸易,悉于澳门互市,历久相沿,已非一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以外,多有陈乞,大乖仰本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且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即广东贸易者,亦不仅尔英吉利一国,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循所请?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恐尔使臣回国后禀达未能明晰,复将所请各条缮敕,逐一晓谕,思能领悉。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舟)山地方小海岛一处。……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画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清高宗实录》
马嘎尔尼来华后,以全权大臣的身份,自己又草拟了六项要求: 第一、请中国允许英国商船在珠山、宁波、天津等处登岸经营商业。(按:珠山即今之舟山) 第二、请中国按照从前俄国商人在中国通商之例子,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洋行买卖货物。 第三、请于珠山附近划一未经设防之小岛归英国商人使用,以便英国商船即行收歇,存放一切货物且可居住商人。 第四、请于广州附近得一同样之权利,且听英国商人自由往来不加禁止。 第五、凡英国商货自澳门运往广州者,请特别优待赐予免税。如不能尽免,请依一千七百八十二年之税率从宽减税。 第六、请允许英国商船按照中国所定之税率切实上税,不在税率之外另外征收。……——百度百科
明清时期封建政治体制的高度垄断性, 决定了它必然要尽可能地阻断中外之间的民间联系 。而中国领土的幅员辽阔, 使控制技术更成为一个中国封建王朝建立有效统治的关键。它不像邦国林立的欧洲, 生存中充满着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竞争。同时, 中国经济的自给自足性和国内市场的广阔, 使中国可以不依赖于海外市场, 又为封建统治者的闭关提供了客观物质基础;文化传统上的‘华夷’观, 也限制了他们对于海外世界的视野, 妨碍了海权观念的形成;而北方边防的长期威胁,又制约着明清政府对于海防的建设 ;而这种海防的薄弱, 更迫使他们本能地通过闭关政策来进行自我保护 。——陈尚胜·《也论清前期的海外贸易——与黄启臣先生商榷》
从表面上看, 闭关政策似乎也限制了外国侵略者的活动, 具有一点自卫作用 。实际上,这种落后的、消极的政策只能束缚中国人民, 而不可能限制住穷凶极恶的外国侵略者 。资本主义的本性就是要侵略别国。越是落后国家、落后民族, 遭受的侵略就越是严重。中国能不能抵抗住外来侵略, 或者能不能减轻外来侵略的祸害, 决定于中国能否急起直追, 迅速进步, 改变中国和外国的力量对比, 而决不能依靠自我孤立 、自我隔离的政策。国为这种政策既不能改变侵略者的本性, 又不能妨碍侵略国家力量的增长, 只能作茧自缚, 阻碍中国的发展, 扼杀中国的生机和进取精神, 使得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闭关政策是慢性自杀政策, 对国家和民族有百害而无一利。——戴逸·《闭关政策的历史教训》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
三纲五常、忠孝节义、存天理,灭人欲
程朱理学:挖掘内涵、服务现实(强化秩序、树立价值观);
陆王心学:致良知 知行合一(剥除私欲和意见、发现扩充和践行)
贪、嗔、痴、杀、盗、淫、妄语、绮语、恶口、两舌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
评价:①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②以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李贽: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③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工商皆本;顾炎武:批判专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社会剧烈动荡,促进思想界活跃。
历史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康乾盛世,盛世表现,君主专制,①奏折制度,②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是否存在弊端,③大兴文字狱,①实质思想文化专制,材料二,疆域的奠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勤政的传承,跪受笔录,位极人臣的“奴才”,君主专制到达顶峰,恩威并施,汉族接受了满族的君权,“槽点”颇多的皇帝,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初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余晖”下的盛世,盛世的表现,中枢秘书机构,简成员少机构简单,措施3制造文字狱,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5内地,疆域奠定,余晖下的危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