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怀宁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怀宁二中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
地 理 试 题
命题人:何晓兵
一、选择题(共46题,每小题1.5分,共69分)
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植被 D.坡向
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
A. B. C. D.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问题。
3.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 B.原料 C.交通 D.劳动力
4.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5.依据图3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
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
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
6.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 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
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下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据此完成问题。
7.H、K、Q、R四地中该种动物的种密度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H、R | B.Q、R | C.Q、H | D.H、K |
8.该种动物的种密度与年均温的空间分布是正相关的地区是
A.Q、R之间 | B.N、M之间 | C.S、R之间 | D.S、K之间 |
|
|
|
|
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1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问题。
9.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A.公园 B.工业园区 C.住宅 D.物流园区
10.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问题。
1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
12.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
13.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森林覆盖率高,是传统的“木匠之乡”。2008年后,大批在沿海务工的南康木匠返乡开办家具企业,木材从东南亚进口,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销往全国各地。2016年,南康已有家具企业7500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产值达1010亿元。据此完成问题。
14.南康木匠大批返乡开办家具企业的主要原因是
A.南康资金雄厚 B.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C.南康木材丰富 D.沿海地区家具需求上升
15.目前,南康家具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A.增加木材进口 B.挖掘本地市场
C.加大宣传力度 D.组建企业集团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2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问题。
16.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17.2013年后该省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问题。
18.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20.“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下图为某区域某时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21.图中四地有冷锋存在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2.此时戊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23.2017年9月6日,太阳出现了一次强耀斑爆发,耀斑出现
A.较少的年份,短波通信常中断 B.较少的年份,农业生产倾向增产
C.较多的年份,磁暴现象出现多 D.较多的年份,地球上的降水较少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跨国公司逐步加大对我国投资。下图为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空间布局演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4.关于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空间布局演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Ⅰ阶段,地区分部布局在中心城市
B.第Ⅱ阶段,子公司向周边城市迁移
C.第Ⅲ阶段,公司总部迁至中心城市
D.第Ⅲ阶段,地区分布集中于中心城市
25.第Ⅱ、Ⅲ阶段跨国公司在中心城市设立研发中心,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土地、科技 B.科技、市场 C.市场、政策 D.政策、土地
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回答
26.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27.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
C.加强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
太湖流城Z镇植桑养蚕、丝绸纺织的历史悠久。近年来,Z镇积极发展桑蚕及相关产业,形成了特色小镇。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28.据上图中信息判断,对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式最准确的概括是
A.扩大丝绸服装制造业,形成规模优势
B.新增蚕丝被制造业,培育新的产业链
C.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
D.传播桑蚕文化,发展丝绸专题旅游业
29.该特色小镇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 B.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
C.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
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受到货。图1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据此完成问题。
30.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在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
A.设计 B.提供面料 C.加工 D.送货上门
31.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
A.大型服装超市 B.服装专卖店
C.代理销售商 D.信息交流平台
32.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
A.配送仓库 B.面料厂 C.制衣厂 D.仓储中心
俄罗斯的乌拉尔山区为世界重要的金属矿产地(铜、铁、铝土、锰等),炼铝工业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常在铝土产地(乌拉尔山区)将铝土提炼成氧化铝后,将氧化铝运至贝加尔湖区,在此炼好铝锭后,再运销至莫斯科工业区,制成铝制品。回答问题。
33.在乌拉尔山区将铝土提炼成氧化铝是因为
A.当地劳动力丰富 B.原料重,产品轻,运输量大
C.当地能源丰富 D.在提炼时污染物排放量大
34.在贝加尔湖区附近将氧化铝炼成铝锭是因为
A.贝加尔湖区附近能源丰富 B.贝加尔湖区附近劳动力丰富
C.贝加尔湖区附近工业技术力量强 D.在提炼时污水可排放到湖中净化
35.铝锭运销至莫斯科工业区制成铝制品是因为
A.当地劳动力丰富 B.当地技术力量强
C.当地能源丰富 D.当地消费市场大
1994年,我国M公司(服装企业)在浙江温州成立,发展过程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6.1996年,M公司关闭自有生产厂,主要是为了
A.提高附加值 B.降低人工成本 C.缩小规模 D.加强合作
37.M公司依次将研发中心和总部迁入上海,主要是因为上海
A.基础设施好 B.交通便利 C.销售市场大 D.信息通达
38.从发展过程看,M公司一直致力于
A.打造自主品牌 B.扩大生产规模
C.产品款式多样 D.增强国际影响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问题。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1 | 33 | 33 | 31 | 11 |
11 | 33 | 33 | 31 | 22 |
31 | 31 | 31 | 11 | 12 |
31 | 31 | 11 | 11 | 11 |
31 | 11 | 11 | 11 | 11 |
39.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40.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问题。
4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4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汉江平原 D.成都平原
4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问题。
年份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植株数量 | 灌木植物 | 1 | 1.00 | 1.00 | 1.00 | 1.00 |
草本植物 | 1 | 1.18 | 1.20 | 1.21 | 1.23 | |
地上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9 | 1.10 | 1.12 | 1.11 |
草本植物 | 1 | 1.47 | 1.55 | 1.52 | 1.53 | |
地下生物量 | 灌木植物 | 1 | 1.01 | 0.99 | 0.98 | 0.97 |
草本植物 | 1 | 1.21 | 1.29 | 1.42 | 1.58 |
44.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5、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46.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 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二、综合题(2大题,共31分)
47.(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6分)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6分)
48.(19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2 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做为发展重点。
(1)说明甲所在区域水能源开发的不利条件。(6分)
(2)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6分)
(3)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7分)
高三地理答题卷
考号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高三地理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共46题,每小题1.5分,共69分)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案 | D | B | B | A | D | A | A | B | A | D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案 | A | B | D | B | D | B | C | A | D | C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答案 | D | D | C | B | B | D | C | C | A | A |
题号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答案 | D | A | B | A | D | A | D | A | A | C |
题号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
|
|
|
答案 | B | A | D | A | D | D |
|
|
|
|
二、综合题(2大题,共31分)
47.(12分)
(1)(6分)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
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
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6分)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
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
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48.(19分)
(1)(6分)不利条件:地处偏远,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
主要位于长江上游,对流域中下游影响大。
(2)(6分)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
(3)(7分)思路: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
意义: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群效应。
安徽省怀宁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怀宁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