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双减”政策下期中专项复习——现代文阅读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703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双减”政策下期中专项复习——现代文阅读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703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双减”政策下期中专项复习——现代文阅读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5703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双减”政策下期中专项复习——现代文阅读
展开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双减”政策下期中专项复习——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风吹浪打——( ) 纹丝不动——( )
鸦雀无声——( )
2.文中把浪潮比作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和壮观。
3.根据选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踮着脚”一词既写出了观潮者的迫切、惊喜之情,又从侧面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 )
(2)选文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来描写钱塘江大潮。( )
(3)选文是从浪潮的样子和声音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的。( )
4.下面诗句( )描写了选段的内容。
A.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B.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逐渐—( ) 颤动—( )
飞奔—( ) 犹如—( )
6.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好处:
7.从“__________”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来,这两段话是作者按照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描写的是_________的景象。
8.文中的“水墙”指的是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9.读了这两段话,你对钱塘江大潮的气势有了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弯弯的小路
骄阳似火。近中午了,可赶集的人还似一股股流水,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形成一条奔流的人河。
在人流中,一个小姑娘正推着满满一车杏子摇摇晃晃地走着。路窄,人挤。突然,“唿啦”一声,黄澄澄、水灵灵的甜杏儿在地上滚动起来。呀! 无数只脚就要踩到杏子,怎么办?
这时,一个洪钟似的喊声压倒吵嚷声:“千万别动!”人群立时静下来, 接着,一个拄拐棍的老人弯腰去捡杏子,一个抱孩子的妇女弯腰去捡,一个红领巾弯腰去捡,一个小伙子弯下腰…… “完了!”姑娘心头一颤,五年前的情景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一条小路弯弯曲曲,一个小姑娘挑一担苹果在路上走着。拥挤的人流碰翻了筐子,蜂拥而上的人争抢着果子。吃果子的人嘻笑着散开,姑娘掩面哭泣。这姑娘,正是她自己。“闺女,别着急。” 老人把捡到的杏子放进车里,打断了姑娘的追忆。 “姑姑,给你。”妇女怀中的孩儿用小手捧着杏儿喊。红领巾踮着脚,努力把捧杏的手伸过来…… 姑娘不敢相信自己,她擦去泪花,睁大眼睛:不错,都捡回来了,满满的一车杏子。
这时,一股清凉的风儿轻轻飘来,姑娘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泛起了红晕,似一朵乍(zhà)放的红彤彤的花,可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噢,是风儿吹到这弯弯的小路上,吹走了千万人心头的炎热,吹开了姑娘脸上的花……
10.联系上下文,将下列的词换个词,意思不变。
立时( ) 乍放( ) 吵嚷( )
11.请用波浪线画出一句比喻句。
12.文章中两次写到姑娘的泪水。第一次姑娘“掩而哭泣”是因为__________;第二次“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13.画线句子中的“风”表面上指_________,实际上是指_____。
14.为短文确定中心思想:( )
A.本文表现了果农丰收的喜悦。
B.本文表现了姑娘心情变化。
C.本文表现老人、妇女等人助人为乐的精神。
15.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 (美妙 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 (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6.用 “\”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17.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
18.选文中引用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表现了( )。
A.科学家给世界带来了美丽的景象,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B.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19.选文中的加点词语“没有……没有……既表明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还起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
20.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下列事物又会是什么呢?
千里眼:__________ 顺风耳: _________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 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21.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从文中找到答案,用波浪线画出。
22.“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对句中 “终于”一词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说明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很容易被发现。
B.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C.表明了科学家对能揭开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感到很幸运。
23.根据课文填写示意图,写一写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______ 。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发出的__________。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_________ 。
(4)雷达是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制造出来的。科学家还从哪些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制造了现代化设备呢? 请列举两个: ①________。②________。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秀 优良 ),并且有(温和 温柔)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 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24.用“√”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25.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A、作比较B、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6.“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这句话在选文中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B、总起)。下文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表现在 ______、 ______、 _______。
27.“慎重”的近义词是____。蟋蟀选择住址的条件是_____和______。
28.选文主要写了_________。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 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 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 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29.蟋蟀出来吃草,它不吃洞口那丛草的原因是( )
A.那丛草好看 B.那丛草遮阳 C.那丛草可以遮蔽洞的出口
30.片段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请你按要求完成练习。
A.干燥 B.隐蔽 C.向阳 D.有排水功能 E.有门 F.有平台
(1)“朝着阳光”体现了住宅的( )。
(2)“收拾得很平坦”体现了住宅( )。
(3)“立刻就会干”体现了住宅的( )。
(4)“总有一丛草半掩着”体现了住宅( )。
(5)“青草丛中隐藏”体现了住宅的( )。
(6)“一条倾斜的隧道”体现了住宅( )。
31.“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蟋蟀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却修建出了结构复杂、内部平整的住宅。对蟋蟀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让人为之惊叹的伟大工程。
B.蟋蟀用柔弱的工具挖掘出的洞穴很简朴,作者之所以把它称作“伟大的工程”,是运用 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对蟋蟀表示了赞赏。
读下面的作文,要求回答问题。
我和孙悟空在一起
夜里,我正在睡觉。忽然,有一个满脸猴毛的怪物叫醒了我。“啊!你是谁!”我害怕地问。他说:“小孩,别害怕,我就是孙悟空。我奉我师父唐僧的命令,来邀请你和我们一起去取经。来,跟我走吧!”于是,它带着我飞了起来,穿越时空,来到了一座庙里。我果然见到了唐僧和他的两个徒弟。唐僧说:“原来你就是菩萨叫我们找的人。好吧,人都齐了,我们出发吧!”
走了半天,我们来到了乌鸡国。刚走进城门,就看到一个黑脸大汉,拿着一把大刀。他一看见我们,就说:“啊!你们来了。国王吩咐我在这里专门等你们,来帮我们的国家驱除妖怪,保护环境。”说完,他带着我们,来到了国王的宫殿。只见那国王无精打采,筋疲力尽的样子。国王看见我们来了,就像看见了救兵似的。他对唐僧说:“法师啊!请你为我们驱除妖怪吧!那个妖怪在我们国家捣乱,害得民不聊生。你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唐僧刚想说话,就被孙悟空抢着说:“放心吧!有俺老孙在,保证让那妖怪吃不了兜着走!”国王说:“你要小心啊!据说,那妖怪有股神秘的力量给他提供法力。”
孙悟空把唐僧留在宫中,让另外两个徒弟保护,他带着我去降伏妖怪。那妖怪和孙悟空打了起来,打了三百多个回合,依然不分胜负。我问孙悟空:“悟空哥,怎么回事,那妖怪怎么这么厉害!”孙悟空说:“神了!他把那些污染厂喷出的黑烟,化作自己的力量,从而使自己的功力提升百倍!你快拿着太上老君给我的风袋,把烟吸光,这样我才能胜利!”于是,我拿着孙悟空给我的风袋,驾驶着他的筋斗云,在空中对乌烟瘴气进行吸收。不一会儿,那些乌烟瘴气就被我吸光了。再看看孙悟空和妖怪的战斗,没了乌烟瘴气作法力,那妖怪自然就不堪一击。我们打败了妖怪,回到了宫殿,向国王报告了这个好消息。国王说:“你们真是神通广大!我代表全国人民谢谢你们啦!”唐僧说:“你们国家要是不整顿环境,那越来越多的妖怪还会来你们这破坏的!”
“起床了!太阳晒屁股了!”妈妈叫醒了我。啊!原来我在做梦啊!不过通过这个梦,我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
32.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怪物 ( )的力量 ( )的国王
33.我们来到乌鸡国的时候,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34.“我”和孙悟空是怎样战胜妖怪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出来。这样,普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35.联系课文可知,普罗米修斯遭受惩罚的原因是________。
36.“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句中的“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
37.选文中普罗米修斯遭受的痛苦有( )(多选)
A.不能动弹,不能睡觉。 B.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
C.鹫鹰每天啄食他的肝脏。 D.每天忍受着被火烧的痛苦。
参考答案:
1. 风平浪静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2. 白线 水墙 战马 3. √ × √ 4.A
5. 渐渐 震动 飞跑 如同 6.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写出了钱塘江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 7. 越来越近 由远及近 潮来时 8. 潮来时的浪 形象地写出了大潮的大、高 9.塘江大潮真是非常壮观,作者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
10. 立刻 绽放 喧嚷 11.这时,一股清凉的风儿轻轻飘来,姑娘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脸上泛起了红晕,似一朵乍(zhà)放的红彤彤的花,可泪花又蒙住了她的眼…… 12. 人们争着抢走了她的苹果,她很伤心 人们帮她把杏子都捡回来了,她很感动 13. 自然的风 生活中那些助人为乐的精神 14.C 15.学习了本文,深受感动,文中写拄拐棍的老人弯腰去捡杏子,一个抱孩子的妇女弯腰去捡,一个红领巾查腰去捡,一个小伙子查下腰……这些人都在帮助小姑娘,让人感动,表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
16.美妙 成果 17.现代科学技术使人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 18.B 19. 排比 强调 20. 望远镜;雷达 电脑、 电话
21.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22.B 23. 嘴 超声波 耳朵 人们根据萤火虫的光发明了冷光灯。
人们根据青蛙的眼晴发明了电子蛙眼。
24.优良√ 温和√ 25.A 26. A 慎重地选择住址 不利用现成的洞穴 自己一点儿—点儿挖 27. 谨慎 排水优良 有温和的阳光 28.蟋蟀和其他昆虫住宅的不同点
29.C 30. C F A E B D 31.A
32. 满脸猴毛 神秘 无精打采 33.刚走进城门,就看到一个黑脸大汉,拿着一把大刀。他一看见我们,就说:“啊!你们来了。国王吩咐我在这里专门等你们,来帮我们的国家驱除妖怪,保护环境。”他带着我们,来到了国王的宫殿。只见那国王无精打采,筋疲力尽的样子。 34.我拿着孙悟空给我的风袋,驾驶着他的筋斗云,在空中对乌烟瘴气进行吸收。不一会儿,那些乌烟瘴气就被我吸光了。再看看孙悟空和妖怪的战斗,没了乌烟瘴气作法力,那妖怪自然就不堪一击。
35.他为了帮助人类,从天上“盗”取了火种。 36. 普罗米修斯和双脚戴着铁环,被锁在悬崖上,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 罗米修斯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 37.ABC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双减”政策下期中专项复习——写作: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双减”政策下期中专项复习——写作,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双减”政策下期中专项复习——排序: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双减”政策下期中专项复习——排序,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排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双减”政策下期中专项复习——标点: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双减”政策下期中专项复习——标点,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