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4节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4节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第1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4节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第2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4节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4节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第4节地球的历史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化石和地质年代表,地球的演化历程,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化石
    (1)地层: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❶
    (2)化石: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的遗体或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❷
    2.地质年代 ❸
    (1)划分依据:地层和古生物化石。
    (2)时间单位:宙、代、纪等。
    (3)地层生物: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
    ❶地层具有时间顺序、层理构造、含有化石;在地球的发展史上,由于经历过多次的地壳运动,在地势高的地区,以侵蚀为主,这时在低洼处形成的地层是缺失的。
    ❷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化石的生物越低级、越简单。
    ❸地质年代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宙、代、纪、世、期等,分别对应的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阶。
    二、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1)时段: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
    (2)特征
    (3)矿产:是重要的成矿时期,铁、金、镍、铬等矿藏形成于该时期。
    2.古生代
    (1)时段: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
    (2)特征: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3)矿产: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3.中生代 ❺
    (1)时段: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2)特征:爬行动物的时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3)矿产:是主要的成煤期。
    4.新生代 ❻
    (1)时段: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2)特征:被子植物高度繁盛,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三、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地震波 ❼
    (1)分类:A表示横波,B表示纵波。
    (2)特性
    (3)波速变化: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C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在地下2 900千米D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1)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波速的变化。
    (2)界面:图中C为莫霍界面,D为古登堡界面。
    (3)圈层:E为地壳,F为地幔,G+H为地核。❽
    3.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❹原始大气≠今天大气
    地球原始大气缺少氧气,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为生命的诞生创造了条件。随着地球的演化,原始大气成分慢慢变成今天大气成分。
    ❺侏罗纪时期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达到繁盛,并开始向鸟类发展。
    ❻第四纪时期,被子植物高度繁盛,草原面积扩大;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❼由于纵波传播速度大于横波,发生地震时,震区的居民先感觉到上下颠簸,再左右晃动。
    ❽巧记地壳厚薄
    海陆差异:大陆厚,海洋薄;
    地貌差异:山地厚,平原薄;
    海底差异:海岭厚,海沟薄;
    海拔差异:高处厚,低处薄。
    四、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 ❾
    (1)基本概念: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
    (2)主要成分:氮气和氧气。
    (3)主要作用:使地球的温度变化和缓;为生物提供必需的氧气;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息息相关。
    2.水圈 ❿
    (1)概念: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
    (2)组成:主体是海洋,还包括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
    (3)作用:促使地表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3.生物圈⓫
    (1)概念: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
    (2)分布: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的接触带。
    (3)作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在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各圈层的联系: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❾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不仅避免了大多数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而且削弱了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影响,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❿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淡水的主体是冰川,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⓫生物圈与其他外部圈层相比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与其他圈层交错,没有明确界限,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一 地球的历史
    (2018·浙江11月选考)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在晋陕间黄河峡谷某地段观察地质地貌景观。下图为黄河峡谷地貌景观。在峡谷西侧的公路边观察由黄土层、砂砾石层和砂页岩层构成的地层剖面。在峡谷东侧的峭壁上观察到砂页岩层中的褶皱构造。完成(1)、(2)题。
    (1)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2)此地地层与构造的形成与黄河有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获取信息】
    ①峡谷西侧的公路边地层剖面由黄土层、砂砾石层和砂页岩层构成。
    ②峡谷东侧的峭壁上砂页岩层中的褶皱构造。
    【尝试解答】(1)D (2)B 解析:第(1)题,黄土层、砂砾石层、砂页岩层等均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因此越往下沉积越早,岩层越老,故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是③②①;褶皱构造形成于砂页岩中,说明其形成时间晚于砂页岩,即④介于③和②之间。第(2)题,该段为黄河中游,河流流速较快,搬运能力强,因此易形成砾石堆积,而砂砾石层是砾石堆积所形成的,其形成和黄河有关。
    化石的形成
    地质年代表
    地球的演化历程
    1.前寒武纪
    2.古生代
    3.中生代
    4.新生代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同一时代的地层是( )
    A.①、Ⅰ B.②、Ⅱ
    C.③、Ⅲ D.②、Ⅲ
    2.关于图中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到③地层的厚度一样
    B.每个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C.年龄最老的是Ⅰ
    D.甲地地层比乙地相同高度地层形成早
    1.D 2.C 解析:第1题,由图中各岩层所含的化石,可知①与Ⅱ、②与Ⅲ是相同时代的地层。第2题,在地层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地势不同,沉积有差异,地层厚度不可能相同;图中③地层中没有化石;①与Ⅱ地层相同,Ⅰ地层最老;甲地地层比乙地相同高度地层形成晚。
    下图为安徽省宿县发现的叠层石。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叠层石中的蓝细菌出现的年代是( )
    A.冥古宙 B.太古宙
    C.元古宙 D.显古宙
    4.蓝细菌从结构上属于( )
    A.原核生物 B.真核生物
    C.多细胞生物 D.蕨类植物
    3.B 4.A 解析:第3题,蓝细菌出现在太古宙,其出现后,利用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的成分。第4题,蓝细菌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考点二 地球的圈层结构
    (2019·北京高考)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据图可推断( )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
    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
    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获取信息】
    长江中下游某区域①②③④四地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与河流的相对位置。
    【尝试解答】B 解析:莫霍面越深说明地壳越厚,所以①地地壳并不是最薄的,③地地幔也不是最浅的;②地莫霍面浅,是裂谷,有岩浆活动,金属矿产丰富;图中无法看出地下水埋藏的深浅。
    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1.圈层划分
    2.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 )
    A.①为岩石圈
    B.③为地壳
    C.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
    D.古登堡界面以下为地幔
    2.图中①②③之间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1.C 2.D 解析:第1题,图中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称为岩石圈。地幔位于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第2题,岩石圈(③)包含地壳(①)和地幔(②)中的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读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与“瀑布风景”图片,完成3、4题。
    3.A、B、C圈层分别为( )
    A.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4.“瀑布风景”图片体现出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3.D 4.B 解析:第3题,生物圈存在于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上部和水圈的全部,再根据大气圈位于最上层,岩石圈位于最下层,可判断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所以D项正确。第4题,瀑布属于水圈,图中瀑布周围有茂密的植被和大量的岩石,同时还有清新的空气,因此图示景观体现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共4个圈层。所以B项正确。
    [课标内容要求]
    1.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科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通过地球圈层结构图,知道地球各圈层的位置。
    综合思维:结合材料,理解地球演化中不同阶段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分析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圈层以及各圈层之间的相互联系。
    人地协调观:通过圈层与人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地层、化石,推断其地质年代、当时的地理环境特征。
    [知识体系导图]
    时段
    特征
    冥古宙
    只有一些有机质,无生命迹象
    太古宙
    出现蓝细菌等原核生物 ❹
    元古宙
    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类型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A波
    较慢
    只能通过固体
    B波
    较快
    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



    距今时间(百万年)
    显生宙
    新生代
    第四纪
    2.6
    新近纪
    2.6-23
    古近纪
    23-66
    中生代
    白垩纪
    66-145
    侏罗纪
    145-201
    三叠纪
    201-252
    古生代
    二叠纪
    252-299
    石炭纪
    299-359
    泥盆纪
    359-419
    志留纪
    419-444
    奥陶纪
    444-485
    寒武纪
    485-541
    元古宙
    541-2 500
    太古宙
    2 500-4 000
    冥古宙
    4 000-4 600
    时段
    生物特征
    早古生代
    早期
    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晚期
    陆地出现低等植物
    晚古生代
    早期
    鱼类大量繁衍
    中期
    出现两栖类
    晚期
    物种大灭绝,几乎95%的物种消失
    类型
    特征
    地形
    造山运动,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植物
    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动物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出现了人类
    圈层名称
    不连续界面
    深度(km)
    地震波的速度变化
    特征
    地壳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平均
    17
    2 900
    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
    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
    ①固体外壳;②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
    地幔
    上地幔
    ①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部分物质处于熔融状态;②温度、压力、密度增大
    下地幔
    地核
    外核
    呈熔融状态
    内核
    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
    外部圈层
    概念
    组成
    其他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
    气体和悬浮物质,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
    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多数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带中

    相关学案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区域与区域发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2章区域与区域发展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多种多样的区域,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章第2节人口迁移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7章第2节人口迁移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人口迁移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第1节中国地理概况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21章第1节中国地理概况学案,共2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中国地形,中国气候,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经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