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文参考译文
展开课文参考译文
Unit 1 Laugh out loud!
Part 1 Starting out,Understanding ideas,Using language
最佳灵药
当我穿着白大褂走向医院的时候,我看起来跟其他医生一样——直到我戴上卷曲的彩虹色假发和大红鼻子,别上我的名牌“拉里·笑哈哈医生”为止。我穿过一道道门进入候诊区,这里充斥着常见的厌烦和紧张情绪。人们别扭地坐在塑料椅上,翻阅着那些已经被读过几百次的旧杂志。焦虑的父母们正竭尽所能安抚紧张哭闹的孩子。
就在这样的场景里,我注意到一个小女孩,她的脚踝肿成了原来的两倍。我和当值护士交谈时她告诉我,拉拉从自行车上摔下来,她的父母匆忙将她送到医院。自从来到这里,拉拉就因为疼痛而一直大哭。尽管为她治疗伤痛的是医生和护士,但让她的心情变好则是我的工作。
科学研究表明,欢笑能令人产生一些有益身心的化学物质,这就意味着小丑医生能帮到患者。我们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小丑,是“医院小丑”项目的成员。我选择这个职业是由于我自己小时候去医院的经历。尽管当时医生和护士都尽职尽责,但医院实在不是个适合孩子们待的地方。我在那里的大部分时间要么觉得害怕,要么感到非常无聊!成为小丑医生意味着我可以用娱乐人们的方式帮助他们。
作为小丑医生,我们要走访医院和其他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专业医疗人员一起工作。我们一天的工作内容通常是为病人、病人家属,甚至是医院的工作人员带来欢乐!为此,我们会变魔术、唱歌、讲故事,当然还会讲一些滑稽的笑话。尽管如此,有些孩子并不想笑,尤其是在他们感到疼痛的时候。所以我们必须非常善解人意,并且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他们会为我们提供每个病人的最新情况。
而我的灵药似乎确实取得了成效。当医生集中精力检查拉拉的脚踝时,我用魔术来吸引拉拉的注意力。看得出,尽管她显然仍有一些痛苦,但她恐惧和焦虑的表情已经不见了:先是一个小小的微笑,接着变成了大笑——因为我“魔术般地”从我的口袋里变出了她的一只袜子。看到女儿破涕为笑,拉拉的父母也松了一口气。
而我呢?当我摘下假发和红鼻子的时候,脸上仍然带着大大的微笑,因为我记得这天所有的乐趣和欢笑。也许将来,对于拉拉或者其他人来说,他们还有更多到医院就诊的需要,而我希望,小丑医生能够帮助医院成为一个更温暖友善的就诊场所。毕竟,“欢笑是最佳灵药”,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
Part 2 Developing ideas,Presenting ideas,Reflection
幽默的重要性
数千年来,幽默一直是人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的文字中记载有喜剧,笑话也常常出现在中世纪的作品当中。虽然对现在的我们来说,那些笑话可能没有它们在中世纪的时候那么有趣,但它们的作者明白,幽默不只是一种娱乐的方式,它还可以使人们对敏感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产生新的认识。
到了近现代,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因擅长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严肃的内容而著称。他独特的写作风格幽默风趣,而且常常带有调侃意味。例如,在他的经典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中有一句名言:“写作很容易,你只需要把错误的单词划掉就行。”他日常与人交流中的诙谐言论同样出名。比如,有一次在美国做巡回演讲的时候,马克·吐温走进一家理发店去理发和刮脸。理发师没有认出他,问他有没有这场演讲的门票,当马克·吐温回答说他没有票时理发师告诉他,如果他想去听演讲就只能站着了,因为剧院里没有多余的座位。马克·吐温回答说:“真倒霉。只要那个家伙演讲,我总是要站着!”
和马克·吐温类似,在世界的另一端,林语堂很快也因其独特的幽默风格而出名。作为著名的双语作家,林语堂将幽默的概念引入了中国现代文学。1924年,他创造性地借用古汉语中的“幽默”作为英文单词“humour”的翻译。今天,“幽默”一词仍在以这种方式被人们使用。
林语堂的机智使他成了著名的幽默大师。有一次,他被邀请去一个大学吃晚餐,当校长突然让他做演讲时,他感到很为难。林语堂急中生智,讲述了一个残忍的罗马皇帝要把一个人给野兽当晚餐的故事。首先来了一头狮子,那人对狮子耳语了几句,狮子摇摇头,不高兴地走开了。然后来了一只老虎。那人又对老虎耳语了几句,老虎看起来很震惊,急忙跑开了。“你对我的动物们说了什么?”皇帝惊讶地说。“我告诉它们,把我作为晚餐吃掉后,它们必须要演讲一番。”林语堂的听众们顿时哄堂大笑。通过这个小笑话,林语堂既能让大家哈哈大笑,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对校长的不满。
幽默不只能带来笑声,它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可以用来阐明世界的工具,马克·吐温和林语堂都明白这一点。林语堂甚至还创造了一个公式来解释他的理念:现实+梦想+幽默=智慧。和其他人在一起生活和工作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幽默可以让这些事变得更简单。一起讲笑话、一起欢笑可以使不同的个体甚至是团体凝聚在一起。事实上,有些人甚至会认为我们对幽默的需求几乎与我们对水和空气的需求一样强烈。用马克·吐温的话来说:“幽默是人类头等的幸事。”
Unit 2 Onwards and upwards
Part 1 Starting out,Understanding ideas,Using language
我们抱歉地通知您……
“我们抱歉地通知您……”这句话,对每个作家来说,既可怕又熟悉。出版商给了回信,作家急切地拆开来读,但读到这最后一句,心随即跌落谷底。你可能已经花费数年,放弃了周末和空闲时间去创作你的毕生作品,但这往往还不够。大家都明白,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但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很多卓越的作家也都曾被拒稿。
J.K.罗琳就是其中一位。当她收到第一封拒稿信时,她决定把这看作是自己与喜爱的作家之间有了共同之处,并把这封信贴在厨房的墙上。罗琳过了很多年拮据的生活,她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写作。当她终于完成第一本书时,出版商给出的评价却是“对孩子来说太难理解”“太长”“孩子们不会感兴趣”等等。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不懈。“我不会放弃的,除非所有的出版商都拒绝我。不过我常常担心这真的会发生。”她后来说。在收到12封拒稿信后,终于有家出版商同意将她的第一本书印刷500册。我们都知道,《哈利·波特》后来在全球大获成功,销量超过4亿册,被翻译成了70多种不同的语言。
在被回绝的同时还要遭受批评,这在那些写出伟大作品的作家身上太普遍了。J.D.塞林格从高中时就开始写短篇小说了,但之后他的作品却难以发表。“我们觉得自己无法充分理解中心人物。”这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手稿受到的批评。即使被多家出版商回绝,J.D.塞林格也从未放弃。甚至在二战期间,他在美国陆军服役时,还随身携带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的6章内容,继续对小说进行修改。最终,这本书一经出版,便立刻成为畅销书,卖出了上千万册。
也许,坚持不懈的最高荣誉应该颁给来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三姐妹。她们梦想着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版。然而,这是一个不鼓励妇女成为作家的时代。当时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在给她们其中一位的信中写道:“文学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女人的事业。”尽管如此,三姐妹并没有放弃尝试。她们的应对方式是以男性名字为笔名写了一本诗集。虽然这本诗集只卖出了两册,但她们还是没有放弃,转而开始写小说。如今,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和安妮·勃朗特的《艾格妮丝·格雷》被认为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其实,这正印证了我们在《简·爱》中读到的:“我崇尚忍耐、坚毅、勤奋、天赋;因为只有依靠这些,人们才能实现宏大的目标……”
因此,仅靠天赋似乎不足以保证获得成功。不懈的努力和一点点运气固然很重要,但坚持不懈才是关键。坚持下去,你终会收到这样的回复:“我们高兴地通知您……”
Part 2 Developing ideas,Presenting ideas,Reflection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我常常想,如果每个人在青年时期都有一段时间失明和失聪,那会是一件幸事,因为黑暗会使人更加珍惜视力,静默能教人享受声音的美妙。
我时常测试我那些看得见的朋友,想了解他们看到了什么。最近,我问一个在林子里散步了许久的朋友看到了什么,她答道:“没什么特别的。”
我自问,在林子里散步一小时之久,怎么可能没看到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呢?我一个看不见的人,仅仅通过触觉,都会发现许许多多令我感兴趣的东西。如果说仅凭触觉就能得到这么多的快乐,那么视觉能展现多少美好的东西啊。我想象过,如果我能被恩赐恢复视觉,哪怕只有三天,我最希望看到什么。
第一天,我想见见身边的人,他们用善良、温柔和陪伴使我的生命变得有价值。我无法理解通过“心灵的窗户”——眼睛,看透一个朋友的内心是怎样的感觉。因为我只能通过我的指尖“看”到一张面孔的轮廓。我还要看书,那些别人读给我的书,那些为我揭示了人生和人类精神的深刻奥秘的书。到了下午,我要在树林中散步,让我的眼睛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这个夜晚,我将无法入睡。
第二天,我要了解人类发展的缤纷场景,我要去博物馆。我要通过艺术探究人类的灵魂。那些我之前通过触摸了解过的事物,我现在要亲眼看一看。而这一天的傍晚,我要在剧院或者电影院度过。
第三天清晨,我要再次迎接黎明,迫切地去探索更多愉悦,发现更多美好。这天我要过平凡的生活,到那些为生活忙碌的人常去的地方。
到了午夜,永夜将再次把我笼罩。只有当黑暗再次降临时,我才意识到,我还有那么多没有看到。
我,一个盲人,可以给看得见的人一个忠告:要像明天即将失明一样去使用你的眼睛。而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感官上:要像明天即将失聪一样,去仔细聆听音乐的旋律、鸟儿的歌唱、交响乐的震撼音符;要像明天即将失去触觉一样,去触摸你想感受的每一件物品;要像明天即将失去嗅觉和味觉一样,去细嗅花香、细品美食。但是,我敢肯定,在所有的感官中,视觉的享受一定是最令人愉悦的。
(节选自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Unit 3 Faster,higher,stronger
Part 1 Starting out,Understanding ideas,Using language
成功之路
在弗吉尼亚州的格罗托斯小镇附近,一条狭窄的土路从斯蒂芬·库里的祖父家延伸至附近的树林。这与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NBA)赛场上明亮的灯光和闪亮的球场相去甚远。正是在这条路上,斯蒂芬的祖父把一块塑料贴到电线杆上,建了一个简易篮筐。
与父亲戴尔·库里这位篮球明星一样,斯蒂芬的许多童年时光都是在这个土篮球场上度过的。尽管当时他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但就是在这里,他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有创造力、能够灵活变通的篮球运动员。你瞧,每次投篮,不牢固的塑料篮板都摇摇欲坠。篮筐下的小路凹凸不平,布满了石块,篮球也因此弹向四面八方。能够判断出球反弹的方向并不容易,因此他必须调整自己的打球方式。他在这里学到的另一项技能是精准的投篮技术。只有完美地瞄准中心,篮球才能进入厚重的篮筐。如此日复一日地练习,斯蒂芬的篮球技术变得炉火纯青。
尽管父亲的职业生涯很成功,但是斯蒂芬的高中队友和教练等很多人都认为他太矮太瘦弱,无法延续他父亲的荣耀。但斯蒂芬坚持打球。打篮球是他的梦想,他绝不会放弃。终于,斯蒂芬在规模不大且鲜为人知的戴维森学院成了一名大学篮球赛的球员,这所学院离他家不算远。斯蒂芬凭借自己的创造性和毅力成了戴维森学院的明星球员。
2009年,斯蒂芬入选NBA,加入了金州勇士队。凭借精准的投篮和不懈的努力,他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2015年,斯蒂芬赢得了他的第一个NBA总冠军,这也是他带领勇士队获得的自1975年以来的第一个冠军。
在连续两年获得“最有价值球员”奖后,斯蒂芬阐释了他的人生观:“我从未真正想过改变比赛……我只想做我自己……我知道这激励着很多后辈、很多热爱篮球比赛的人,让他们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你可以通过每天的不断努力而变得更好。你必须肯花时间和精力。这是我走到今天的方法,也是我每一天都能更进一步的原因。”斯蒂芬·库里激励着所有人去相信自己,他也生动地证明了别人对你的看法并不一定会影响你成为什么人。通过自信、勤奋、毅力,以及一只旧篮筐的帮助,他向人们证明了一切皆有可能。
Part 2 Developing ideas,Presenting ideas,Reflection
冠军归来
“这里是里约热内卢,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如果中国队拿下这一分,她们将赢得这枚奥运金牌。张常宁发球。球过网,波波维奇倒地接球,险险救起……中国队主攻惠若琪将球扣回,波波维奇这次没能接住……得分!比赛结束!中国队获得了金牌!看,观众沸腾了,你可以看到中国球迷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骄傲。我们看到中国队的队员们眼含幸福的热泪,相拥在一起……中国人实现了梦想!中国女排重回奥运之巅!”
在中国人的心中,中国女排的地位非比寻常。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赢得了多场世界大赛,并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决赛中,以惊人的三连胜击败了美国队,在国际排坛大放异彩。一夜之间,中国女排成为国民英雄。到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将们再一次斩获金牌。但是,对于女排的拼搏精神最生动的写照,却是这次在里约的夺冠之路。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被分到了“死亡之组”,因此她们必须拼尽全力,对抗小组赛中遇到的强大对手。虽然预赛中仅赢了两场,到四分之一决赛时还是小组第四,但女排姑娘们从未想过放弃。每一个队员都全身心地投入比赛,包括赛前不到五个月刚做完心脏手术的惠若琪。
四分之一决赛对抗卫冕冠军巴西队时,中国队的顽强毅力得到了回报,她们惊人地赢得了东山再起的机会。接着,中国队在半决赛中战胜了在预赛中曾惜败过的荷兰队。决赛时,虽然与塞尔维亚队比分胶着,但凭借着强大的决心和钢铁般的意志力,中国队最终勇夺桂冠。
但是仅凭拼搏精神远不足以锁定胜局。强大的团队精神也是中国女排成功的一大因素。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只有每一名队员都能完成各自的任务,并与队友合作无间,才能实现最终目标。其实,强大的团队精神比队员的个人能力更重要。里约奥运会“最有价值球员”奖项得主朱婷,也认为这是团队获胜的诀窍:“团队合作是中国队制胜的关键。多亏了队友们的努力拼搏,才给了我展现扣球技术的机会。”
在这条曲折起伏的道路上,中国女排共同奋力前行。作为知名的前中国女排运动员和现任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带领着队员们不断力争上游。郎平很清楚,只要走下了领奖台,她们这支队伍就得重新出发,严阵以待,迎接新的挑战。中国女排的下一段奥运旅程,就这样开始了。
Unit 4 Meeting the muse
Part 1 Starting out,Understanding ideas,Using language
你的灵感从哪儿来?
每位艺术家都希望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理念。而这些理念从何而来?是谁,抑或是什么启发了他们?下面,我们进一步发掘了三位大不相同的艺术家成功背后的因素。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视觉艺术家
弗洛伦泰因·霍夫曼是一位荷兰艺术家,他创作的大型雕塑在世界各地进行展出。他孩子们的玩具是他的一个灵感来源。霍夫曼从这些玩具身上得到启发,从而创作出动物形状的雕塑,比如著名的“大黄鸭”。他最近的新作是一条巨大的“浮鱼”,位于风景宜人的乌镇西栅景区内。
霍夫曼表示,“浮鱼”的灵感源自世代相传的中国民间故事。他对“鲤鱼跃龙门”的古老故事尤其感兴趣。当他游览乌镇,看到当地居民的生活时,这个故事立马生动地浮现于他的脑海中。
“我住在镇上期间,当我散步的时候,看到人们在喂鱼。墙上还有鱼形的浮雕。”这些画面让霍夫曼渐渐浮现创作“浮鱼”的念头。
谭盾,作曲家
“音乐的世界没有边界。”中国作曲家谭盾如是说。这位著名的作曲家曾为电影《卧虎藏龙》配乐,并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作音乐。
欣赏谭盾的音乐,就是在感受中国音乐传统和西方影响的交融。从他的第一部歌剧《九歌》开始,谭盾一直在用中国音乐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讲述故事。他曾说过,中国音乐要承载人文精神的“共同理念”,才能被世界认可。
杨丽萍,舞蹈家
杨丽萍热爱舞蹈。1986年,她凭借《雀之灵》在全国舞蹈大赛上折桂。此后,她成了家喻户晓的“孔雀公主”。她许多著名舞蹈作品的灵感都来源于她在云南西双版纳度过的一段时光。
杨丽萍说:“我很感激在西双版纳的那些年,它让我有机会深入到各个民族的生活里面……我们的少数民族,特别是傣族人民,特别喜爱孔雀。他们认为孔雀展现了自然之美。我特别喜欢傣族人的舞蹈风格,这给了我很多灵感。我的舞蹈源自他们的传统信仰,同时也致力于展现傣族女性的美。”
Part 2 Developing ideas,Presenting ideas,Reflection
艺术与科技
说到“艺术”,你会想到什么?是卢浮宫里希腊或罗马的雕塑?抑或是故宫博物院里中国的名画?又也许,仅仅是也许,是一片舞动的光影?
美国艺术家珍妮特·艾克曼创作了一系列艺术品,晚上将其点亮时,它们就像七彩浮云。其中在温哥华展出的那一件,人们不仅可以欣赏,甚至可以与之互动。人们可以通过操作自己的手机改变它的颜色和图案。像这样的展览品,毋庸置疑,是新潮的激动人心之作。然而,这些真的可以算是艺术吗?
无论你的看法如何,人们数千年来一直在用艺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为此,人们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技术。然而,米开朗基罗等人一直被称为“艺术家”而非“能工巧匠”。这就意味着艺术和科技一直被看作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
然而如今,科技的进步使得艺术与之结合。最终,科技极大地改变着艺术世界。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接触艺术。例如,中国宋朝的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因其极少被展出,人们有时要排队等上6个小时才有机会一睹其容。即使面对画卷,由于这幅画卷长达5米,人们也只有有限的时间来欣赏画面上汴京汴河沿岸的景色。然而,在科技的帮助下,已经有数百万人得以观摩这幅画作的数字化版本了。利用3D动画技术,观赏者可以看到画中的人物四处走动并与周围事物互动。他们甚至还可以看到从白天到夜晚画中不同场景的变化。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同样改变着我们对“艺术”和“艺术家”这两个概念的理解。我们不仅可以与艺术作品互动,还可以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通过唾手可得的新兴科技工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掘自己创新的一面,数字绘画、视频等激动人心的新型艺术形式应运而生。
然而,艺术作品在数量和种类上的增加同时带来了整体质量上的问题。将一个人切西红柿的视频慢动作播放,真的可以被称作“艺术”吗?
同样,这种发展也模糊了艺术与科技的边界。那些并不熟悉传统艺术工具的人真的可以自诩为“艺术家”吗?艺术家到底是艺术本身的创造者,还是艺术背后技术的创造者?最近有一个科研项目用科技手段和数据还原了伦勃朗的绘画方式。最终,通过3D打印技术,在这位艺术家去世347年后,一幅全新的“伦勃朗画作”诞生了。也许,这些先进的技术正带领我们走进一个由电脑而非人类创造艺术的时代。
科技将会推动艺术发展至何种地步,我们不得而知。但唯一确定的是:随着众多艺术家探索全新的可能性,我们一定可以期待意外的惊喜。
Unit 5 Revealing nature
Part 1 Starting out,Understanding ideas,Using language
发现之旅
贝格尔号的船长想要招募这样一名船员,这名船员将能“借此机会访问遥远而鲜为人知的国度并从中受益”。然而来应聘的人并不是船长心中的理想人选。这个年轻人从医学院肄业,并且在他刚收到的家书中,父亲预言他将会成为“自己和全家人的耻辱”。尽管如此,他的这次乘船探险之旅将带来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
我们提到的这个年轻人就是地质学家和博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他对岩石和动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1831年,他搭乘贝格尔号从英格兰启程。这趟旅程给了他研究自然环境中各种生物的契机。达尔文在南美洲度过一段时间后,他的船舱里堆满了收集到的动植物样本。当他研究这些样本时,他产生了疑问:这些不同的物种是如何产生的?
当时,人们认为所有的物种都是同时出现在地球上的,并从此再无变化。但达尔文开始有了不同的想法。他注意到,有些不同物种的动物彼此间很相似。也许动物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会逐渐进化?虽然这只是一个设想,但足够鼓舞达尔文去寻求更多证据。
1835年,当贝格尔号抵达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时候,达尔文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新物种,但是其中最令他感兴趣的是鸟类。达尔文注意到,在群岛中的每一个小岛上,雀鸟之间有所不同。它们的喙似乎是根据所在岛屿上可觅得的食物进化而来的。
达尔文猜想,这里所有的雀鸟都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很久以前,雀鸟的祖先来到这片群岛。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进化成许多新的种类。于是,关于动植物的新种类是如何产生的这个问题就有了答案:它们是从早期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进化论。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一书中对此进行了解释。这本书直到1859年才出版,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很多人拒绝相信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是从更低级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他们对此感到震惊。然而达尔文的科学研究很有说服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他的理论。
如今,《物种起源》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彻底地改变了人类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认识。而这一切都开始于贝格尔号的探索之旅。
Part 2 Developing ideas,Presenting ideas,Reflection
植物密语
会说话的植物一直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大元素。在许多种文化中流传下来的故事里,会说话的树给予人们忠告和警示。据说亚历山大大帝和马可·波罗曾在印度见过一棵会说话的树。在一些现代故事——例如电影《阿凡达》中,树可以与人类和动物沟通交流。
我们一直认为会说话的植物只存在于幻想之中,但新研究有了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间似乎确实可以交流。
人们早就知道植物可以利用化学物质进行交流。当一株植物——比如豆科植物——被昆虫袭击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正遭受啃食的叶子会释放出微量的化学物质,这像是警示,抑或求救:“我被攻击了!”当另一株豆类植物察觉到附近受伤同伴释放的化学物质时,它自身便开始释放不同的化学物质,其中一些能驱赶昆虫,而另一些则会吸引另一种昆虫——黄蜂!黄蜂会杀死那些啃食豆类植物的昆虫。科学家希望能进一步了解这种植物警报系统,从而将其应用于不用使用农药的农作物的种植。
更不可思议的是,植物也能用声音交流。虽然人类听不到,但植物确实正在发出声音。有些植物通过根部发出声响,比如玉米和辣椒。它们还能“听见”其他植物发出的声响。由此,辣椒可以知道自己附近的植物是敌是友。还有些树木在水分不足时会发出咔嗒声,以示干旱就要来了。
然而最令人惊奇的是,植物拥有一套神奇的信息交流系统,几乎可以连接起森林中所有的植物。科学家们称之为“植物万维网”。在某种程度上,它很像人类使用的互联网。互联网是通过电缆和卫星连接的全球计算机网络,而植物万维网则是在地下通过真菌连接而成的。这个真菌网络将不同植物的根彼此连接,通过它,植物可以互相分享信息甚至是食物。比如,某些松树会通过真菌网络向松树幼苗输送养分,帮助它们生长。但是,像互联网一样,植物万维网也会发生“网络犯罪”。植物会偷取同伴的养分,或散播有毒物质攻击其他植物。也许未来某一天,科学家会研究出建造“防火墙”的方法来阻止植物万维网中的这些攻击。
科学家们每天都在增进对植物间相互沟通的秘密方式的了解。谁知道呢?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能足够了解植物沟通的知识,从而亲自和植物“聊天”了。
Unit 6 Nurturing nature
Part 1 Starting out,Understanding ideas,Using language
天路
靠坐在火车的座位上,我仍然不敢相信,我将要沿着许多外国专家声称“不可能建成”的铁路开始一段旅程。火车从西宁出发,向前平稳行驶。一路上,我的脑海中不断回响起《天路》这首歌曲。当火车开过“世界屋脊”时,“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的歌词变得更加生动鲜活起来。
修建青藏铁路的工人来自全国各地,而我就是其中之一。它历时数年建成,凝聚着我们攻克种种工程难题的全部心血。其中,如何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
最先映入眼帘的地标性建筑是壮观的清水河特大桥,它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看!一群藏羚羊正从桥下走过,有的则停下来悠闲地吃草。铁路桥下修建了33条野生动物通道,让动物得以在自然栖息地中安全自由地通行。就像现在的这群藏羚羊一样,野生动物们使用这些通道已有数年。它们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我们正以每小时100多千米的速度呼啸而过。
为了避免破坏湿地和草原,我们在格尔木和拉萨之间建造了675座大桥,总长度约160千米。我们甚至将一块14万平方米的湿地迁往一个新的区域,以保护其独特的生态系统。
火车一路疾驰,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已经到达了唐古拉车站。它位于海拔5 000多米的地方,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在这样的高海拔环境中,氧气稀薄,天气多变,还有强烈的紫外线辐射,这些恐怕是我们铁路工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建造了多个制氧站以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我们还会定期到低海拔地区休整。
火车经过措那湖时,一股自豪感和成就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当年,沿着措那湖边,我们用成千上万个沙袋筑起了一道20千米的保护墙,使它免受建筑废料的污染。现在,措那湖离火车这么近,我好想伸出手去摸一摸它那镜面似的浅蓝色湖面。在湖面上嬉戏的水鸟,在草原上游荡的牛羊,让这片风景充满勃勃生机。
几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是无数人向往的地方。如今,由于我们的付出,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都能亲眼观赏到这片神奇的土地。我们建成了一条“不可能建成”的铁路,并且给予当地环境充分的保护,我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青藏铁路真是一条了不起的“天路”。
Part 2 Developing ideas,Presenting ideas,Reflection
世界上最棒的工作
你愿意在一座岛上生活6个月,并照看大堡礁吗?这份工作时间灵活,提供住宿。你的主要职责包括探索大堡礁的各个岛屿,探寻当地的自然资源。你需要通过每周更新博客、创建照片日志和拍摄视频的方式来反馈工作成果;你还需要通过报纸、杂志和电视采访等宣传大堡礁。
这则岛屿管理员的招聘广告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这其实是一种绝妙的手段,既突出了大堡礁的重要性,又强调了大堡礁需要人类保护。
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近海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大堡礁整体面积接近日本的国土面积,甚至从外太空都能看得到它。大堡礁有2 500万年的历史,由生长在死珊瑚上的活珊瑚组成。它是许多鸟类和海洋生物的栖息地。但如今,这一独特又脆弱的区域正在遭受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要想得到这份工作,应聘者需要拍摄一段短视频,展示自己对大堡礁的了解程度。另外,应聘者还需要证明为何自己是这个职位的最佳人选。成千上万名应聘者中,入选人有11个,其中还包括一个年轻的中国姑娘。最终,来自英国的本·索撒尔获得了这份工作。
本在做岛屿管理员期间做了很多事情。除了发布博客、拍照片和写关于大堡礁的文章,本还多次在电视上露面号召保护大堡礁,并且担任过国家地理频道的主持人。在那之后,本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他后来开玩笑说,这个工作的招聘启事上应该写“世界上最繁忙的工作”,而不是“最棒的”!
不管这是一个真正的工作机会,还是一场吸引眼球的营销活动,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全世界都认识到了这片大海的美丽。而且,人们还意识到环境存在于微妙的平衡之中,也知道了人类能够且必须采取什么行动来保护大堡礁。只有如此,大堡礁才能继续作为野生动物的安全栖息地以及每年数百万游客梦寐以求的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