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课件--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670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课件--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670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课件--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6701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课件--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6701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课件--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6701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课件--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6701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课件--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6701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课件--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56701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复习课件--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展开1. 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__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总和。【特别提醒】(1)“化学反应”是前提。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________变化,不能解释________变化。(2)“参加反应”是基础。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如蜡烛燃烧剩余的石蜡不算在内。(3)“质量总和”是核心。计算时不能漏掉任何一项,气体、沉淀也应考虑在内。(4)“质量守恒”是目的。定律只适用于______守恒,不包括体积守恒、分子数守恒等。
3. 化学反应前后各种量的“变”与“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详见实验突破栏目)
1. 未知化学式的推断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例1 (2019扬州)2KI+H2SO4+O3=== O2+M+K2SO4+H2O中M的化学式是( )A. H2 B. KOH C. HI D. I2例2 (2019广州)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2H2O=== 2KOH+X+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的化学式为H2O2 B.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C. 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 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2. 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的数据分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1)未知物质质量的计算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列出等式,求出未知物的质量。(2)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的判断反应后质量增大——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小——反应物;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与反应的杂质。(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反应特点判断基本反应类型等其他信息的正误
例3 (2019天水)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2B. 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C. c不是化合物D.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例4 (2019石家庄十八县一模)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X的数值是30%B. 丙一定属于化合物C. 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3∶5D. 丁可能不参与反应
解答微观反应示意图分以下几个步骤:(1)观察反应前后是否有相同的模型图,若有则消除相同的模型图。(2)根据图注分别写出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化学式。(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4)根据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逐项判断正误。
例5 (2019北京)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B.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 44 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 g乙D.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例6 (2019苏州)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后硫元素化合价升高B. 生成物均为氧化物C. 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D.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4. 元素组成的判断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例7 (2019河南)钠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炭黑和一种白色固体,它可能是( )A. 碳酸钠 B. 硫酸钠C. 碳酸氢钠 D. 氢氧化钠
例8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一定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2)从元素组成的角度说明“水变柴油”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2.7 g水,该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根据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铜、氢、氧、碳(或Cu、H、O、C)
水中只含有氢、氧元素,而柴油中含有碳等元素
1. 药品选择质量守恒只适用于化学变化,所以选择的药品必须能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现象明显。
2. 实验方案及分析实验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如右图)(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3)实验现象:天平平衡,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5)注意:①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气球的作用:一是调节锥形瓶内的压强,起________作用;二是起密封作用,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时气球形状变化的原因:由于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使锥形瓶内气体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增大,导致气球_____;红磷燃烧消耗______,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冷却后,瓶内压强_____大气压强,所以气球变得比红磷燃烧前更瘪。
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防止红磷燃烧时锥形瓶底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实验时锥形瓶内外的物质发生交换
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如右图)(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3)实验现象:天平平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________色固体,溶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4)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Fe+CuSO4=== Cu+FeSO4
实验三: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1)实验装置:(如右图)(2)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3)实验现象:天平________,烧杯中有________产生。(4)实验分析: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左盘质量减少,天平指针偏向右边。(5)实验改进:若所选反应有气体参与,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将实验三中的烧杯换成锥形瓶或用某溶液将产生的气体吸收,如图所示。
Na2CO3+2HCl===2NaCl+H2O+CO2↑
例 (2017青岛改编)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同学和乙同学分别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A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两种物质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B所示,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__。(3)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装置中进行。(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烧杯内质量减少
补充设问(5)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6)小柯同学对A实验的装置进行改进,反应结束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中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AgNO3=== AgCl↓+NaNO3
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合理即可)
1. 判断下图所示内容解读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反应后天平指针偏右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015.14D)( )
2. [2019河北30(2)题3分]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2)乙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__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气体膨胀冲开瓶塞(合理即可)
3. (2016河北4题2分)“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 300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 8CO2+10H2O。燃料X的化学式为( ) A. C3H8 B. C4H10C. CH3OH D. C2H5OH
4. (2018河北6题2分)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 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C+O2,CO2,S+O2,SO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定义,新课讲解,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P96,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猜得着吗,情景引入,实验探究1,实验探究2,产生的现象为,得出结论,P94,练一练,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实验探究3P9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