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四区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662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黄石市四区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662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黄石市四区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5662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黄石市四区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湖北省黄石市四区联考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 )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xīn chén dài xiè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①细菌能够加工成需要的能量并摄取外界的物质。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一目了然。全部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所以,②虽然细菌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 。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力极强,③病死率至少可达80%以上。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cì d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賭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 )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④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不会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jūn guàn B.jūn guān C.jùn guǎn D.jùn guàn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新陈代谢 次弟 B.新陈代谢 次第 C.新陈待谢 次第 D.新陈待谢 次弟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储备 微不足道 B.储存 微不足道 C.储备 微乎其微 D.储存 微乎其微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①处修改为“细菌能够摄取需要的能量并加工外界的物质”。
B.②处修改为“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
C.③处修改为“病死率大约可达80%以上”。
D.④处修改为“如果有过,现在就不会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5.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
②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
③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
④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③①④②
二、综合性学习
6.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3)班正在开展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
(2)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迷人、最惹人遐思的季节。请你根据以下主题,写出相应的古诗句。
花: , 。
雨: , 。
三、情景默写
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名句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着一“望”字,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煌煌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意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兴”是《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它通常以咏唱眼前所见之景来引出要表达的意思。比如《关雎》篇中的开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典型例子。
(3)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古代文人墨客多有描绘。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画出洞庭湖水汽蒸腾、汹涌澎湃的景象。
(4)幽境不宜久处。对一位孤独苦闷的谪人来说,幽静的环境更添其悲凉之感。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描绘出这种寒凉透骨的感觉。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钟山记
(北宋)苏轼
《水经》云:“彭蠡(1)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2),北音清越,桴止响腾(3),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4)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5)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6),闻人声亦惊起,磔磔(7)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8)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9)镗鞳(10)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11)也;竅坎镗鞳者,魏庄子(12)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1)彭蠡(lí):即今鄱阳湖。(2)函胡:浊重模糊。(3)桴(fú)止响腾:鼓槌停击,声响不绝。(4)齐安:地名,在今湖北省黄冈市。(5)硿硿(kōng);敲击石头的响声。(6)鹘(hú):一种凶猛的鸟。(7)磔磔(zhé):形容猛禽的叫声。(8)噌吰(cēng hóng):形容声音的宏亮。(9)窾(kuǎn)坎:击物声。(10)镗鞳(tāng tà):钟鼓的声音。(11)无射:钟名,周景王二十四年铸成。(12)魏庄子: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
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D.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9.下列句子与上文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A.本文开头提出了世人对郦道元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说法的怀疑,说明作者对石钟山名字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的态度。
B.夜晚的石钟山阴森恐怖,但作者被它的夜景所打动,想要尽兴游玩一番再回去。
C.本文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了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D.文中第二段中“因笑谓迈曰”的“笑”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出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兴奋心情。
10.请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世所以不传也。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方式,表现出男主人公对伊人依恋之情逐步加深和锲而不舍的求索、追寻。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凄清萧瑟的意境。
C.“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是虚写,表现出伊人踪迹难寻、可望而不可即。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12.诗中的“蒹葭”这一意象有哪些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表示,经过6年多的筹备和16天激动人心的比赛,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这是中国的成功,是奥林匹克事业的成功,更是世界的成功,北京冬奥会为世界带来了春的讯息。
汪文斌表示,尽管北京冬奥会主火炬“大雪花“已经熄灭,但北京冬奥会为世界带来了春的讯息。中方愿同国际社会继续携手合作,促进奥林匹克运动蓬勃发展,一起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摘编自2022年2月21日新华网)
材料二:
“有规划,有成效,有期待。”在科技冬奥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科技部部长喻红用这9个字回顾了几年来科技冬奥的工作。“科技是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不可缺少的支撑。在传统奥运会技术服务的基础上,每一届奥运赛事,都会有新的技术应用。”喻红表示。
北京冬奥会基础设施建设使用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冬奥会在北京市区唯一新建的场馆是国家速滑馆,我们亲切称之为“冰丝带”。这个场馆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四分之一。
被称为“雪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毫米级”双曲面混凝土喷射及精加工成型技术,1.9公里赛道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
冬奥会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空中技巧等室外项目需要十分精准的气象预报,气象状况决定了某些比赛项目是按时开赛,还是需要延迟举行。冬奥气象预测系统,可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
为实现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目标,通过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将张北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生产的绿电输入北京,赛事期间北京冬奥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绿电供应。
国家速滑馆、五棵松体育中心等冬奥场馆,选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水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碳排量接近于零,这项技术大规模应用于冬奥会,也是奥运史上的首次,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 热进行回收利用,能效提升30%至40%。
转播,在现代奥运会不可缺少,它让世界各地的奥运粉丝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感受运动员的精彩表现。由于有了5G的信号覆盖,转播也有了新的模式。云转播5G背包,可直接将前端设备采集的视频信号实时上传到云平台;在混合采访区,利用远程遥控摄像系统,实现媒体记者跨空间采访。2021年4月份测试赛已有测试应用,10月测试赛事期间,来自韩国、荷兰、中国等国的运动员,通过云采访系统接受了媒体远程采访。
(摘骗自吴东、赵晓松、卓然《新技术应用点亮北京冬奥会》)
材料三:
“双奥之城“北京,因举办两次奥运会而留下了丰厚的奥运遗产。
北京冬奥会共使用12个竞赛场馆,其中5个为现有场馆,7个为新建场馆。新建冬奥场馆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赛后利用问题,所有新建场馆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方式,并制订了场馆赛后利用计划。例如,国家速滑馆赛后将成为国际滑联卓越中心,常年举办各种冰上赛事,广泛开展群众冰雪运动,成为北京市民参与体育冰上运动的多功能场馆。
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后,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为指引,我国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支持、指导全国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地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自2014年起,我国连续7年举办“全国大众冰雪季”。在“全国大众冰雪季”的引领带动下,各地开展丰富多样、特色鲜明的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形成了“北京市民快乐冰雪季”等20余项地方活动品牌。冰雪运动不仅“走进”山海关,还“迈过”秦岭淮河,实现全国覆盖。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所有场馆将按照国际标准和要求建设无障碍设施。目前,赛区城市无障碍设施正在不断改造升级。北京市全域缘石坡道基本实现全覆盖,“断头路”明显减少,初步形成连贯的无障碍交通出行体系,“无障碍温度”渗透于城市生活方方面面。
(摘编自吴为《北京冬奥会将留下这些遗产》)
13.下列为材料一拟写的新闻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同赴冰雪之约,书写崭新篇章 B.北京冬奥会主火炬已经熄灭
C.北京冬奥会为世界带来了春的讯息 D.北京冬奥会:更美好的未来,正在开启
1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届奧运赛事,都会有新的技术应用,北京冬奥会也不例外,北京冬奥会的科技工作可以用“有规划,有成效,有期待”予以概括。
B.国家雪车雪概中心采用“毫米级”双曲面混凝士喷射及精加工成型技术,1.9公里赛道一次性喷射浇筑成型,被称为“雪游龙”。
C.国家速滑馆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四分之一,因此这个场馆采用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被亲切地称为“冰丝带”。
D.冬奥会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室外项目需要十分精准的气象预报,冬奥气象预测系统,可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冬奥会赛事期间所有场馆将实现100%绿电供应,一些场馆的技术属于奥运史上首次大规模使用,实现了碳中和目标。
B.现代奥运会的转播让世界各地的奥运粉丝都能感受运动员的精彩表现,有了5G的信号覆盖,奥运转播也有了新的模式。
C.北京冬奥会利用云转播技术和远程遥控摄像系统,大大便利了冬奥会的采访,并已经在测试赛事中应用于远程采访中。
D.在“全国大众冰雪季”的引领带动下,冰雪运动不仅“走进”山海关,还“迈过”秦岭淮河,实现全国覆盖。
16.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留下哪些遗产?请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窗花
耿翔
①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是这些贴得红堂堂的窗花告诉我,在被雪埋得很深很死的山坡上,还有人家。或许是命里有球,每次到陕北,都能遇上一些让我动心的剪纸人,并且在回城后很长的时间里,都一心想着她们的面容。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极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
②说句真话,最初让我倾倒,并把窗花看得神物似的,是在好奇地抓住一位剪纸老人的双手的那一次。现在坐下来,坐在这一目了然的雪塬上,用没有尘土的心想一想,我迎着风的脊背,也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一剪一剪,随着一阵嚓嚓的剪刀之声,红粉似的纸屑,落了一杯。她每动一次剪刀,我的心都会收缩一次。在陕北,能让心一次次收缩的东西太多了。细数下,有一路冲刷出来的壶口瀑布,有震动整面山坡的安塞腰鼓,有躺在沙漢中的红石峡,有悬在黄河上的白云山,还有绥德的狮子,清涧的石板,以及从每一道沟里,甚或每一块庄稼地里,都会随时响起来的信天游。而唯一让我的心收缩得发疼的,是她为我剪一幅窗花的全过程。守在她安详的神态里,我最初的浮躁,也像多余的纸片,被一剪一剪地铰去了,剩下的,正如在她手上成形的窗花,完全是一种艺术化了的东西。我不想说破,她剪给我的那一对窗花叫什么,但我要说,那里面一定藏着一个很美的传说。那是在陕北的山坡上,比荞麦和苜蓿花还开得热烈的传说呵。那传说中的主角,正盘腿坐在一方土炕上,内心热烈如火,亦平淡如水地为我铰着她的故事……
③看着窗花,我突然想起,陕北人在如此严实的窑洞里,为什么要安这么大的窗子这么大的门?在这么大的门窗上,为什么要贴这么多的窗花?应该这样说,他们守望的几孔窑洞,仅仅是家园的一部分,而更广大的,还有他们一生躬耕着的土地。他们住在窑洞里,土地上一年的收成,不能把他们送入梦乡。只有这些贴在窗户上、囊括各种风物的盲花,才会让他们觉出,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因此,再不讲究的人家,也不会忘记在贴得拥挤的窗棂上,再添些新窗花上去。
④我不是地道的陕北人,无法说透这些剪纸艺术的真正奥妙。但我深刻地记得,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有的剪到入神时,一两天不吃不喝。有的边剪边唱,嘴里尽是些无宇句的歌。看着她们,你一定会想,真正的艺术在哪里?真正的大师又是谁?对于这群以食为天之民,剪刀的分量会比镰刀重么?
⑤在陕北,这些出现在剪刀下,一看就勾魂的俗物,能让人一眼望出一条吐纳百川的文化之河。由此,我在对这些窗花惊叹之余,最为看重的,就是创造这种艺术的工具:一把普通的剪子。在这些婆姨们手上,一把剪子,就是一个大千世界,它能真实或者夸张地铰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谁会相信,这些很抽象的窗花是出自一群文化水平极低的陕北女人之手?有时,我更愿意这样说:窗花,是一种与人俱存的艺术。上苍在造人的同时,就很认真地创造了它。
⑥当我冒着一天的雪花,要敲开一户人家的窑门时,我想,在紧挨着窗户的炕头上,应该坐着一位铰窗花的老人。她那不停的剪子声,应读是在雪的覆盖下,唯一剩下来的一种超越感觉的响动,我也应该在开口说话之前,先去摸一摸这双虽被剪子磨僵,却能铰活陕北的手。
⑦站在贴得红堂堂的窗花里,我敲门的手,好光亮呵。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百家(上)》,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说想起抓住一位剪纸老人双手时,脊背“会冒出一层很热的汗来”,突出强调了“我”对窗花艺术的倾倒以及心灵受到的震撼。
B.文中第③段写陕北人钟爱贴窗花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在这片贫瘠之乡,还过得很瓷实”。
C.第④段画线句子“许多剪纸艺人只要一握起剪刀,就进入一种半癫状态”,“半癫状态”写出了剪纸艺人剪纸时的入神与痴迷。
D.第⑤段首中“勾魂的俗物”指的是不高雅的物品,含贬义。
18.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
(1)那时,我就等在她的对面,看她像侍弄土地一样,在一块红纸上剪些什么。(从修辞角度,品析句子表达效果)
(2)就是这次踏雪北上,在除了雪的白色几乎无别的色泽可寻的时候,也有一些生动极了的窗花,会突然从一个极不显眼的地方,亮在一条村道上。(从加点词含义的角度,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19.从全文看,窗花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请分条简要回答。
20.文章结尾,作者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七、选择题
21.下列对名著《傅雷家书》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是一部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傅雷常常现身说法,教导儿子,想随处给儿子“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使儿子成为他的影子。
B.《傅雷家书》是一部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傅雷在信中不仅与儿子讨论音乐,还讨论文学、戏剧、美术等。
C.《傅雷家书》中,傅雷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并以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克利斯朵夫来激励儿子。
D.《傅雷家书》中傅雷素来主张的教育原则,即父母应该给孩子的人生信条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22.阅读《傅雷家书》,假设傅聪生活或工作中出现以下情景,其中不符合傅雷教育要求的一项是( )
A.去朋友家做客,把围巾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除去围巾。
B.出台行礼或谢幕,心里放平静些,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太严肃。
C.在感情问题上,要坚持爱情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二的原则。
D.对待朋友不能马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八、名著阅读
23.请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生也有很大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
《傅雷家书》和《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均有父亲教育孩子的描写,结合具体情节说一说这两位父亲的教育方法有何不同?
九、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社戏》中,“我”经历波折终于赶到赵庄看戏,但“最愿意看到的”没有看到;《桃花源记》里,渔人再寻桃花源“不复得路”;《蒹葭》中,伊人“在水一方”,主人公上下求索。人生路上,我们会经历许多事物、风景、人情,有得有失、有苦有甜。无论如何,我们毕竟看过、走过、追寻过……
请以“我毕竟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写诗歌,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D
6.(1)【示例】中国一直以文明古国著称,古诗是中华文明的最好体现。无论是唐贤还是今人,都被古诗的魅力所深深吸引,就让我们在古诗苑中漫步,一起体会古诗的美好吧!
(2)【示例】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7.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8.C 9.B 10.(1)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
(2)任何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
11.B 12.托物起兴,引出对“伊人”的描写和追寻;通过描写蒹葭营造萧索迷离的氛围,为诗歌奠定哀婉凄清的基调,烘托了男主人公惆怅伤感的心情。
13.C 14.C 15.A 16.①场馆持续利用,打造场馆遗产新优势;②冰雪运动实现全国覆盖;③北京初步形成连贯的无障碍交通出行体系。
17.D 18.(1)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老人剪纸比作“侍弄土地”,写出老人对剪纸的虔诚、一丝不苟,表现了老人对生活的热爱。
(2)“亮”的意思是醒目、耀眼。作用:突出了窗花的鲜活与鲜艳,表现了作者看到陕北窗花时的惊喜及赞美之情。 19.①窗花中往往蕴藏着动人的人生故事;②窗花是陕北人的精神食粮;③窗花折射出剪纸人的生活及其丰富的想象力;④窗花表现了鲜活的大千世界。 20.①敲门前的想象,体现了作者对剪纸艺术的神往与喜爱;②对剪子声音的描写,突出了剪纸艺术超越寻常生活的艺术魅力,肯定了陕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③对剪纸人双手的描写,表达了对勤劳智慧的陕北人和他们的剪纸艺术的赞美。
21.A
22.C
23.在《五猖会》中面对要去看五猖会的儿子父亲强迫背诵《鉴略》,可以看出父亲的教育内容艰深,教育方式单一,没有关注、激发儿童的兴趣。而《傅雷家书》中的父亲谦逊,平等待人,关爱儿子成长。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等,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循循善诱。
24.范文:
我毕竟走过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温暖大地,当微风再一次吹动柳絮;当我再一次看到语文试卷,我的思绪如蜘蛛网般凌乱……我知道,我这次的语文成绩会下滑,可我还是满怀希望地看成绩,还有着那仅存的侥幸。
当看到试卷时,心中的幻想泡沫顿时被现实的利剑戳破。那试卷上鲜红的75分,那惨不忍睹的32分作文分,以及那刺痛我心灵的评语,都让我无地自容。
现实狠狠地朝我泼了一盆冷水,我懵了。许是懊悔、许是不甘心,上课我就一直盯着试卷发呆,老师讲什么我都没有听进去。突然,同桌用胳膊肘捅了捅我,我抬头傻傻地看着他,同桌说:“下课了,快走吧!”我默默地收拾书包,背上它,心事重重地离开了学校。
一路上,看着鲜红的花,嫩绿的叶,我的心情更加糟糕,原本小鸟清脆的歌声也吵得我更加烦恼,为什么它们就不用考试呢?
到家后,我来到自己的卧室,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地盯着天花板发呆。一向活泼多话的我,此时一言不发,空气仿佛都随着我的心情凝固了。妈妈似乎觉察到我的异样,她走了进来,问我:“洪宇,我看你今天好像有点不在状态,怎么了?”
“我……我……”我迟疑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实情,“上次语文考试,我作文写跑题了,只考了75分……”没有我想象中的大声呵斥,妈妈居然一声不吭,然后转身离开,走到房间门口的时候,回过头来说了一句:“在哪里跌倒了就从哪里站起来,失败了如果萎靡不振就意味着再次失败。”虽然妈妈极力隐藏自己的情绪,但是我还是从她的眼睛里读出了失落。
妈妈一语点破梦中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何不能面对?去往成功的路上,有失败,有挫折,也有顿悟,但我毕竟走过。
湖北省黄石市四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四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5月湖北省黄石市四区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5月湖北省黄石市四区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综合性学习,情景默写,课外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黄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 2,C 9,这两个故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