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单元第4节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课时学案
展开第四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
[课标内容要求] 以某地区为例,分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学科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明确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及产业结构的变化。 综合思维:结合图表资料,综合分析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的原因。 人地协调观: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理解珠三角地区的环境保护。 地理实践力:选取自己熟悉的地区,通过网络等收集资料,了解该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 | [知识体系导图]
|
一、从传统农业到加工制造业
1.珠三角地区
一般指“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惠州、肇庆等九市。
2.农业变迁
从桑基鱼塘逐渐变成了“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等。❶
3.20世纪80年代以后加工制造业的发展
承改革开放政策之利,利用沿海、毗邻港澳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通过“外引内联”,使传统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❷
❶珠三角农业的变迁,是市场因素作用的结果。是随着珠三角城镇化进程,城市人口增加,对蔬菜、花卉等需求增加造成的。
❷政策、位置、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交通等是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从加工制造业到高新技术产业
1.寻求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工业实力增强,政策优势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竞争力,不能支撑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一步发展。
2.从加工制造业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
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珠三角地区依托区位、人才、政策等优势,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当地主导产业。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
1.第三产业
以流通和服务为主要功能,具有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珠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目前在GDP中的比重已经超过50%。
2.珠三角地区的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金融业、会展业、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等,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❸
❸现代服务业:包括基础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公共服务等。
考点一 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过程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还包括香港和澳门。据此完成(1)、(2)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2)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特征有( )
①以旅游业为主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 ④以第三产业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获取信息】
①广义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还包括香港和澳门。
②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特征。
【尝试解答】(1)C (2)C
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实现的。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初期以轻工业为主,目前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1)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方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2)库兹涅茨法则:第二产业份额的上升,主要是由制造业造成的。
珠三角地区发展初期乡镇工业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三次变化过程
过程 | 原因 | 特点 |
从传统农业到加工制造业(80年代~90年代初期) | 优越的自然条件,对外开放的政策,临海的地理位置,毗邻港澳,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著名的侨乡 | 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
从加工制造业到高新技术产业(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期) | 工业实力增强,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升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竞争力,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 | 通信设备、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出口贸易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比例逐年上升 |
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2010年以来) | 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 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图。读图,完成1、2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地区产业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
A.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目前,为了实现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两地区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地区应积极从香港( )
A.引进资金、技术
B.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
C.调入能源资源
D.输入传统工业制成品
1.D 2.A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两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不是产值下降,A错误;图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而香港地区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B错误;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变化最大,C错误;两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D正确。第2题,香港地区有资金、技术优势,珠江三角洲地区可从香港地区引进资金和技术来发展经济。
【备选题】
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企业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牌照,该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开始兴起。2006年以后,随着手机芯片技术的革新和手机生产牌照核准制度的取消,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上千家手机配套企业,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我国手机品牌跻身世界高端市场。据此完成1、2题。
1.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价低廉 B.位置优越
C.政策支持 D.劳动力丰富
2.2006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主要得益于当地(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完备的产业链条
C.优厚的地方政策 D.庞大的消费市场
1.C 2.B 解析:第1题,由“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牌照”“开始兴起”可判断,兴起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支持。手机制造业属于高端制造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地价低廉、位置优越、劳动力丰富不是主要原因。第2题,由“上千家手机配套企业”可判断,迅速壮大的关键在于产业链完整。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品牌创新,不是该地手机产业规模扩大的主因;材料中没有体现优厚的地方政策;手机消费市场包括全球,不仅仅是当地。
考点二 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不少区域经济学家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地理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多年累积的高速工业化、城镇化正在推动该区域进入“超级城镇化”时代。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文字描述,此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发展处于的阶段是( )
A.夯实基础
B.“三来一补”
C.加速发展
D.发展“泛珠三角”
(2)此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应注意的问题有( )
①占用大量耕地 ②环境污染严重 ③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④城镇和工业密度过低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为了解决这些城市问题,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 )
A.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B.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C.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D.改造并淘汰那些耗能大、成本高、污染严重的企业
【获取信息】
①多年累积的高速工业化、城镇化正在推动该区域进入“超级城镇化”时代。
②此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应注意的问题。
【尝试解答】(1)D (2)D (3)B
解析:第(1)题,材料中“超级城镇化”是关键词,说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已经形成,其工业发展已经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的后期--发展“泛珠三角”阶段。第(2)题,此时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应注意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的问题,而不是密度过低。第(3)题,优化产业结构,主要是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珠江三角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因及解决措施
读某城市工业布局和规模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城市环境问题最突出的阶段可能为( )
A.Ⅱ B.Ⅲ
C.Ⅳ D.V
2.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大城市的工业布局符合图示阶段中的( )
A.Ⅱ B.Ⅲ
C.Ⅳ D.V
1.B 2.C 解析:第1题,在图示发展阶段中,Ⅲ阶段的工业规模大,且集中在城市中心,工业生产污染物排放量大且集中于城市中心,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环境问题突出。第2题,目前世界上的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认识到了工业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因此呈现出工业区向城郊迁移,并主要沿交通干线布局的趋势。
(2020·泰安模拟)近年来,东莞有数万家制造企业采用跨境电商方式,利用集装箱货柜将商品送达世界各地。例如,一位南非约翰内斯堡(26°S,28°E)的市民于北京时间3月21日12时登录购物网站,选择东莞某企业制造的家具并完成支付;一个多月后当地经销商即可送货上门和安装。跨境电商促进了东莞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商店”的转型。据此完成3、4题。
3.东莞的制造企业从代工生产到直接面对消费者,主要得益于( )
A.广告宣传
B.网络销售平台
C.政府政策支持
D.外来劳动力数量多
4.东莞制造业转型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
A.城市水环境改善
B.城市空气质量改善
C.城市竞争力增强
D.城市科技和教育水平提升
3.B 4.C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东莞的制造企业从代工生产到直接面对消费者,主要得益于电商产业及其依托的网络平台。第4题,材料中东莞制造业转型主要是指销售方式的变化及其引发的系列变化,该变化可能会使得城市水环境及空气质量更差,但会使城市综合实力上升,使城市竞争力增强,对城市科技和教育水平提升影响不大。
某地区1990~2010年三大产业比重变化图
(1)读图名、知图类。
读图可知,该图为产业结构变化图,应抓住产业结构及其变化来解读。
(2)析图例、看点线。
①产业结构图一般要先看坐标和图例,明确其代表的地理事物。如图中横坐标表示年份,纵坐标表示产业百分比,三种图例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②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主要观察三种图例“柱子”的长短以及它们在不同年份的变化,一是三大产业之间要比较比重大小,二是每一种产业比重在不同年份的大小变化,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导。
(3)联题目、抓关键。
该类图设问主要是比较三大产业之间比重的大小以及各产业在不同年份的比重大小变化,从而发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势或问题,并分析其发展方向等。要根据设问要求去图中寻找关键信息。
(4)析原理、找方法。
该类图一般结合图中信息和题干信息以及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抓住产业比重的大小及其变化这两个核心特征,并能够找出判断规律。
(5)组答案、防失误。
①该类图最直接的就是要读出各产业比重,所以看比重的方法必须熟练,不能只看上限,而应看各图例的“柱子”长短,即上限与下限的纵坐标之差。
②该类题在描述特征时要注意宏观特征,还要注意微观特征,科学严密。
③在分析该类图反映的问题、影响及对策时,要注意针对性,理清逻辑关系,分清主次。
【案例应用】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该地区产业结构从1990~2015年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太大变化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D.2000年之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2000年之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快
2.下列符合该地区201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的是( )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
B.城镇化速度非常快,并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D.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1.A 2.B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工业结构逐渐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20%;三大产业在不同时期变化速度是不同的。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后,该地工业产值迅速上升,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城镇化发展,城镇化速度非常快,并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艰巨任务。近10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读2008年和2018年我国三大产业产值比重统计图,完成3、4题。
3.近10年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第一产业的产值下降
B.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
C.第三产业产值下降
D.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4.下列关于“绿色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确保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
B.增加钢铁等制造业的比重
C.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结合
D.三大产业地区分布均衡
3.D 4.C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图表示的是产值比重,并非产值大小,因此无法判断产值大小,A、C错误,由图可知,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选D。第4题,绿色发展应当确保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发展科技产业、服务业等,减少钢铁等制造业的比重,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三大产业地区分布不可能均衡,要因地制直,发展适合本地区特色的产业,选C,A、B、D错误。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精品导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地区的发展——以珠三角地区为例精品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必备知识,预习自测,问题探究,规律总结,对点训练,真题研析,限时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单元第3节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单元第3节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时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鲁尔区的昔日辉煌,鲁尔区的一度衰退,鲁尔区的再度振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单元第2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0单元第2节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课时学案,共2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脆弱生态影响区域发展,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