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5633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5633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5633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评价等级: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地球是人类一美丽的家园,认识地球,爱护地球,完成下面小题。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能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B.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C.春夏秋冬四季轮回 D.天如斗笠,地如覆盘2.由世界海陆分布图可以看出( )A.陆地全部集中在北半球 B.地球表面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C.南极地区是海洋,北极地区是陆地 D.赤道依次穿过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3.证实地球是球体的是( )A.哥伦布 B.郑和 C.哥白尼 D.麦哲伦船队 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清晰显示出了被三大洲环抱的北冰洋,以及形状好似孔雀开屏的南极大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甲、乙、丙、丁位于北半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5.甲、乙、丙、丁对应的大洲和大洋,描述正确的是( )A.甲——亚洲 B.乙——印度洋 C.丙——大洋洲 D.丁——大西洋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6.关于甲丙两个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在东半球 B.都被赤道穿过 C.都被北回归线穿过 D.都在西半球7.海牛生活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会飞,它们分布在乙海洋两岸的原因是( )A.两块大陆上的人们进行国际贸易的结果B.乙海洋变浅干涸,它们从一块大陆迁到另一块大陆C.在地质时期,甲丙曾是紧密相连的整体,后来大陆发生漂移D.两块大陆在不断靠拢8.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春夏秋冬四季变化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2022年5月4日,“巅峰使命”珠峰科考队在海拔8830米处成功架设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自动气象站运行所需的能源最有可能来自( )A.水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生物能10.科考队在珠峰附近海拔5800米处,发现了距今1500万年前的某种植物叶片化石,现在这种植物不可能分布在海拔这样高的地区。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地壳发生了变动 B.气候变暖了 C.海平面上升了 D.人类活动影响 2022年1月14日、15日,汤加火山(175°W,20°S)连续喷发。下图为“六大板块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此次火山爆发的地点位于(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12.此次火山喷发受灾最严重的大洲是图中的( )A.①—北美洲 B.①—大洋洲 C.②—非洲 D.②—亚洲13.下列关于汤加火山喷发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C.分布在地壳活跃的地带 D.分布在板块内部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4.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推断,下列地区会逐步消失的是( )A.大西洋 B.阿尔卑斯山脉 C.地中海 D.红海15.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个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A.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16.某班级开展“汶川十年,防震减灾”知识宣讲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B.地震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C.地震时应撤离到相对空旷地带 D.地震被困后躲在卫生间墙角 第II卷(非选择题)二、解答题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2018年9月28日,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部(左图)发生7.4级强烈地震,此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随后引发大规模海啸,在印度尼西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此次地震、海啸灾害后,火山也频繁喷发,可谓祸不单行。印度尼西亚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这是为什么呢?为寻找答案,某校初二年级的学生结合“海洋和陆地的变迁”这节内容展开了研究。(1)同学们开展研究需要的地图有( )(双项选择)。A.印度尼西亚气候图 B.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图C.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 D.印度尼西亚交通图(2)通过研究,同学们了解到印度尼西亚火山、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______ 板块、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的交界处,下列箭头能正确反映右图中三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______(双项选择)。AB C D 板块构造学说可以较好地解释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同学们发现印度尼西亚处于______ 火山、地震带和______ 火山、地震带的交汇处。(3)下面是同学们学习板块构造学说后整理的笔记,其中有些错误表述。请从中挑出三处。板炔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被平均分成六大板块。如图,以陆地命名的有四大板块,以海洋命名的有两大板块。各大板块交界地带地亮比较稳定,板块内部地亮比较活跃,所以①、②两地相比,②处地震多发、火山活动频繁。由于板块运动有不同的方向,造成③处海洋面积将不断缩小,④处山脉不断增高。示例:错误:平均分成六大板块错误1:______,错误2:______,错误3:______。(4)通过学习,同学们尝试完成海陆变迁的结构图,请你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入正确的框内,将其补充完整______。A自然原因 B海平面下降 C填海造陆(5)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还引发了以下争论: A同学说:这次地震一定会造成海陆变迁。B同学说:这次地震不一定会造成海陆变迁。你同意哪位同学的观点,并阐述理由。(6)通过“海洋和陆地的变迁”一节的学习,你认为我国是否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并说明理由。18.粤港澳大湾区和纽约、旧金山、东京共同构成全球四大湾经济区。“湾区经济”已经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读“全球四大湾区分布图”(左图)和板块运动示意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标上度数。(2)全球四大湾区都位于____半球,但所在的大洲明显不同,其中旧金山和纽约位于____洲,东京和粤港澳位于____洲,上述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土耳其海峡(3)四大湾区均位于沿海地带,其中____个湾区濒临太平洋,纽约濒临____洋。纽约某企业要将一批通信设备通过水运运至旧金山,最短航线必须经过____。(4)2018年12月16日,四川宜宾市兴文县(北纬28.24度,东经104.95度)发生5.7级地震,给生活、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结合右图,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此次地震的形成原因:____。19.读世界火山、地震带示意图和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左图中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位于亚欧大陆的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二是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2)2018年10月11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开启震动模式,2小时内发生了3次6级左右地震,结合右图分析该国地震频繁的原因:_________。与该地距离较近的澳大利亚却是一个火山、地震很少的国家,据图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3)读右图所示的板块运动示意图: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_____,根据图中信息你可以归纳出关于板块运动学说的哪些内容?_____________(至少归纳出两点)。(4)结合板块运动图可推测,喜马拉雅山脉会发生什么变化?______,其原因是______;红海面积在不断的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0.某班同学在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书本做演示实验。根据演示实验及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______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甲图实验反映了板块_______(碰撞挤压/张裂拉伸)运动。(2)读乙图,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几乎全是海洋的是_____(填字母及板块名称)。(3)图中①处海域在不断______(扩张/收缩),②处表示的是______山脉,该山脉是______和_______相互碰撞挤压形成(填板块字母及名称)。(4)当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双选,填序号)。①断裂陷落 ②地表隆起 ③形成高大山脉 ④形成新的海洋(5)③处多火山地震,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_______。环绕C板块的火山地震带叫______火山地震带。
参考答案:1.A 2.D 3.D4.A 5.B6.B 7.C 8.A9.C 10.A11.C 12.B 13.D14.C 15.A 16.B17.(1)BC(2) 欧亚 太平洋 印度洋 AC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3) 各大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②处地震多发、火山活动频繁(4)从上至下,分别为C,B,A。(5)B。不一定发生海陆变迁,地震只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不一定造成海陆变迁(6)是,因为我国处于两大火山、地震带交汇地带,所以多地震。18(1)(2) 北 北美 亚 C(3) 3 大西洋 巴拿马运河(4)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19.(1)环太平洋沿岸(2) 该国位于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多火山地震 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稳定(3) 太平洋板块 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主要由六大板块组成; 板块在不断的运动着(或碰撞挤压或拉张运动); 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4) 海拔升高 该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板块碰撞挤压,使山体抬升 增大 红海地处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地带,板块做拉张运动,使红海不断增大20.(1) 大陆漂移 碰撞挤压(2)C太平洋板块(3) 扩张 喜马拉雅 A亚欧板块 F印度洋板块(4)①④(5)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环太平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世界上海洋和陆地比例大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