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典型历史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5618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典型历史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5618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典型历史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35618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典型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典型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典型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唐代音乐、舞蹈、雕塑吸收了波斯、天竺等外来艺术精华;人们的衣食住行、娱乐活动等也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这些反映了当时( )A.北方游牧民族文化成为主流 B.繁荣的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C.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D.开放的社会风气和文化自信2.“朝我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②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③科举制加强了皇帝选官用人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④唐朝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3.右侧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 A.兴盛的景象 B.农业的发展 C.衰落的过程 D.割据的结果4.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5.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的波斯、阿拉伯、拜占庭等地的金银币。这些出土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唐朝( )A.先进的生产技术 B.繁荣的中外交流C.和睦的民族关系 D.多彩的文学艺术6.以下措施共同反映了统治者( )唐太宗唐玄宗为了考察地方长官,命人把各地都督刺史的名字都写在屏风上,记录其功过行能,以备赏罚。亲自考察新任命的县令,遣返了德行较差的官员,并贬斥了主持县令选任的两位重要官员。 A.发展农业生产 B.善于虚怀纳谏 C.关注人才选拔 D.重视整顿吏治7.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8.对下面历史人物的介绍,叙述正确的是( )A.王朝国家的建立者 B.治世统治的缔造者C.农民起义的发动者 D.思想文化的传播者9.下图两位历史人物的活动路线图反映了( )A.文明交流互鉴 B.民族关系和睦C.海外贸易繁荣 D.边疆管理加强10.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正确的是( )公元626年公元630元公元641年公元649年即皇帝位征突厥,俘颉利可汗,后被尊为“天可汗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崩,葬昭陵 A.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C.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11.从以下史料,我们可以推断唐朝社会的特征是( ) A.社会风貌兼容并蓄、相对开放 B.妇女的社会地位已经超过男子C.民间的舞蹈已经成为艺术主流 D.经济繁荣发展,物质生活丰富12.有记载描述唐朝的生产工具时说,“如纺车,经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此处描述的是A.耧车 B.翻车 C.曲辕犁 D.筒车13.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无家别》中“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的描述反映出( )A.开元末年以来朝政日趋腐败 B.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的打击C.藩镇割据造成中央权力衰微 D.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时局14.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骆驼俑的现象前然成风。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见,唐代( )A.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B.厉行节约影响社会习俗C.民间手工业很发达 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15.阅读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据此可以得出关于隋朝社会发展状况的结论,恰当的一项是项目 年份581年604年人口三千多万人四千六百多万人垦田一千九百多万顷五千五百多万顷 A.休养生息政策促进了开元盛世到来 B.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C.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并发展 D.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16.有学者认为,要认识唐诗需先认识“诗唐”。下列唐诗与唐朝社会状况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唐诗结论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实施开明的对外政策C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长安城商业十分繁荣D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昂扬进取的尚武精神 A.A B.B C.C D.D17.下表是“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相关信息,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特征有五代十国(部分)结束梁唐晋汉周吴吴越闽北汉宋灭北汉907-923923-936936-947947-951951-960902-937907-978909-945951-979979 ①政权并立 ②更替频繁 ③走向统一 ④经济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综观国史,政体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成之政府,渐变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竞选,三也。”这三级完成的时间段分别是( )A.西周、隋唐、宋 B.秦汉、东汉、隋唐C.秦汉、隋唐、宋 D.西周、秦汉、宋19.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唐诗,反映了唐朝历史的全景。下列诗句中反映安史之乱的是(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C.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20.下列事件存在某种关联,其中排序正确的是( ) ①黄巢起义 ②安史之乱 ③唐玄宗统治腐败 ④藩镇割据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①②③④21.“限于当时的国力,节度使很少得到中央政府的津贴,必须由自己在防区内自给自足地筹措招兵买马、屯粮制械的费用。这种做法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离心力日渐增大。”这直接导致了(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唐朝灭亡 D.北宋建立22.下列古代的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 B.C. D.23.据统计:武则天时期,有67人为宰相,其中科举出身者20人,比例占30%;唐玄宗时期有26人为相,其中科举出身者12人,比例近50%;安史之乱后,有185人为相,其中科举出身者116人,比例近70%,进士为相者107人,约占宰相总人数的60%.这说明( )①武则天时期,开始实行科举选官制度 ②唐朝统治者比较重视科举制③武则天以后,科举出身的宰相逐渐增多 ④唐朝科举制逐步走向衰落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24.唐代社会各阶层包括女性都爱好体育。唐高祖爱下围棋,唐太宗是射箭好手,唐玄宗不仅是马球能手,还爱好围棋、斗鸡、打猎等,很多皇帝都爱好马球。大诗人杜甫曾是足球爱好者。这反映了唐朝( )A.君主专制加强 B.崇尚重武轻文 C.社会经济繁荣 D.社会风气开放25.“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然而无论黄河、准水,还是长江,中国主要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于是,隋炀帝便决定以人工之力来完成此事。”由材料可知,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是( )A.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 B.巩固了国家统一C.沟通了南北交通 D.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综合题2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以下是他们的研究过程。第一步:了解唐朝对外交往的现象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郭沫若 (1)材料一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选择其一,写出该事件的影响。第二步:搜集唐朝对外交往的史料材料二陶黄釉大食(古代阿拉伯)人俑,出土于唐朝墓葬,现藏于故宫博物馆。A《桂苑笔耕集》,唐朝末年新罗文人崔致远的个人诗集,对韩国文学界影响深远。B东罗马金币,其上刻有东罗马国王像和女神像,出土于陕西咸阳一处唐朝墓葬。C《新唐书》,北宋欧阳修等人合著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属“二十四史”之一。D (2)以上四则史料分别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写出字母即可)若要深入研究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历史,你会优先选择哪一类史料并说明理由。实物史料:________文献史料:________推荐:________理由:________第三步:总结唐朝对外交往的特征材料三序号史实①主要外国使团入唐次数:阿拉伯帝国37次、越南24次、新罗26次、波斯26次、日本13次、天竺25次、东罗马7次、粟特的安国17次、粟特的石国21次、粟特的曹国8次、高丽7次、斯里兰卡5次。②日本政府任命曾长期居留中国并熟知中国典章制度的高向玄理等人为国博士,于646年至718年,基本完成了政治改革,建立了古代天皇制国家,确立了中央集权制。③唐太宗时增订完成了十部乐,分别为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句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这些乐舞融合了域外音乐和乐器,在长安有着压倒传统乐舞的优势。 (3)依据材料三,归纳唐朝时中外交流的特点。并任选其中一个特点,运用材料三中的相关史实(至少选择一项史实),进行说明。说明示例:根据史实①中阿拉伯帝国、新罗、波斯、天竺、东罗马等国派使团入唐,可以说明唐朝时与之交往的国家多。材料四 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有学者估计,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至少也在80万以上。——选自《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促进唐朝中外交流繁盛的主要因素。(至少两点)第四步:交流共享,谈唐朝对外交往的启示(5)唐朝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弘的气度。你认为唐朝的对外交往对当今的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27.体育运动自古至今深受世界各地人们喜爱。材料一 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实物史料包括器物、建筑物、遗址、遗迹,图像史料包括绘画、雕刻、照片、古地图,文献史料包括史书、档案与文书等。 (汉武帝)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摔跤)戏,三百里内皆观。 ①摘自《汉书·武帝本纪》 ②唐代打马球俑唐代女子打马球时穿上各样服饰,甚至作男子和胡人装扮,作各种打球姿态。 ③(清)黄慎《蹴鞠图》图中的人物轻轻地抬脚, 就把鞠恰到好处地给控制住了。 (1)将材料一中的史料进行分类。(写序号,多选、错选不得分)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图像史料的是_____________。材料二 汉唐间丝绸之路的发展,使中国接触到不少来自波斯的物产与文化,唐朝流行的马球就是从波斯传入的。中国在借鉴波斯马球运动的同时,融入自己的创造,使马球运动兼具东西文化特色。在外来体育运动影响唐朝的同时,我国本土体育运动也向外传播,如唐朝时围棋传入印度、朝鲜半岛和日本。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学生博物之旅·古代中国》 (2)依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体育交流的特点。材料三 如果你想培养你的学生的智慧,就应当先培养受他的智慧所支配的体力。不断地锻炼他的身体,使他健壮起来,以便他长得既聪明又有理性……为了要学会思想,就需要锻炼我们的四肢、我们的感觉和各种类型器官,因为它们就是我们的智慧工具;为了尽量地利用这些工具,就必须使提供这些工具的身体十分强健。 ——摘自卢梭《爱弥儿》 (3)依据材料三,概括卢梭体育教育的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材料四 大约从1300年始,足球运动在英国很多村镇作为庆典时的一种娱乐活动展起来。活动没有成文规定,双方手脚并用,甚至故意殴打对手。由于玩法粗野,被称为“野蛮足球”。到了18世纪,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至城市,古足球运动由乡镇居民带入了城市的工厂与街道。1863年英格兰足球协会在伦敦成立,统一足球规则,现代足球诞生。19世纪,足球运动在工人间流传,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普通群众加入,并始从英国的工业城市向其余城市发展。 ——摘编自陈静姝《英国足球运动对城市文化影响的研究》 (4)依据材料四,概括英国足球运动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材料五 冰墩墩,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将熊猫形象与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壳相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头部外壳造型灵感源自于北京冬奥会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中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 (5)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口号是“一起向未来”。依据材料五,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谈谈举办冬奥会的意义。28.唐朝时期,国内各民族友好交往和中外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观看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此话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说说,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拜占庭帝国、朝鲜和西伯利亚,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时代。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lú)寺来接待各国的使者;推行与邻国之间的朝贡关系,即邻国及其民众要经常向大唐献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一一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骠国(今缅甸)、真腊(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西域和中亚各国,西方的拜占庭(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均有使节来到大唐。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2)该壁画属于史料类别中的那一类?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3)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关于对外交往方面的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4)用具体事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1.D2.B3.A4.C5.B6.D7.D8.B9.A10.C11.A12.D13.B14.D15.C16.A17.A18.B19.C20.B21.A22.C23.D24.D25.C26.(1)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AC;BD;实物史料;实物史料是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3)特点:与唐朝交往的国家多,交往频繁。唐朝鼓励中外交往。周边国家主动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唐朝广泛吸取外部文化来补充和发展自身文化。唐朝的对外交往具有双向性。史实:唐朝时,阿拉伯帝国、天竺、波斯、日本等多国多次纷纷遣使来唐,不仅遣使来唐的国家多,而且次数也很多。(4)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强盛,唐政府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5)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他人的先进技术等。 27.(1) ② ① ③(2)特点:中外互相交流:马球从波斯传入唐朝,唐朝的围棋等也传到国外。有交流有创新:中国在借鉴的同时还融入自己的创造。(3)观点:体育使人聪明:体育让人理性:体育是智慧的工具。(任意两点即可) 理解: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4)变化:从乡村到城市;规则越来越明确: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的影响不断扩大。(任意两点即可)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城市化的发展:工人数量的增加;足球运动自身的魅力。(任意两点即可)(5)意义:从体育与科技、体育与外交、体育与未来等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28.(1)开明的民族政策;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臧干布结婚;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唐蕃合同为一家(唐蕃会盟碑)(2)A(3)可从朝代、交往国家、机构名称、交往礼节、交往方式等方面回答。(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4)日本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天竺取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大兴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7,韦尔斯在《世界史纲》中谈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宋初有谚语曰,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大兴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