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梁丰2021-2022学年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且.、是上两点,,.若,,,则的长为( )
A. B. C. D.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C,B,E在y轴上,Rt△ABC经过变化得到Rt△EDO,若点B的坐标为(0,1),OD=2,则这种变化可以是( )
A.△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
B.△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
C.△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D.△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3.如图,将△ABC沿着DE剪成一个小三角形ADE和一个四边形D'E'CB,若DE∥BC,四边形D'E'CB各边的长度如图所示,则剪出的小三角形ADE应是( )
A. B. C. D.
4.如图,抛物线y=ax2+bx+c(a≠0)过点(1,0)和点(0,﹣2),且顶点在第三象限,设P=a﹣b+c,则P的取值范围是( )
A.﹣4<P<0 B.﹣4<P<﹣2 C.﹣2<P<0 D.﹣1<P<0
5.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BC=6米,迎水坡AB的坡比为1:,则AB的长为
A.12米 B.4米 C.5米 D.6米
6.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B.
C. D.
7.点A(x1,y1),B(x2,y2),C(x3,y3)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若x1<x2<0<x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A.y1<y2<y3 B.y2<y3<y1 C.y3<y2<y1 D.y2<y1<y3
8.某校航模小分队年龄情况如表所示,则这12名队员年龄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 )
年龄(岁)
12
13
14
15
16
人数
1
2
2
5
2
A.2,14岁 B.2,15岁 C.19岁,20岁 D.15岁,15岁
9.函数y=x2+bx+c与y=x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
①b2﹣4c>1;②b+c+1=1;③3b+c+6=1;④当1<x<3时,x2+(b﹣1)x+c<1.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10.已知一个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20°,则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有( )
A.5条 B.6条 C.8条 D.9条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5,则k的值为______.
12.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3.因式分解:16a3﹣4a=_____.
14.如图,A、D是⊙O上的两个点,BC是直径,若∠D=40°,则∠OAC=____度.
15.如图,将一幅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放置,其中∠A=30°,∠CDE=45°.若三角板ACB的位置保持不动,将三角板DCE绕其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一周.当△DCE一边与AB平行时,∠ECB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点M、N分别在∠AOB的边OA、OB上,将∠AOB沿直线MN翻折,设点O落在点P处,如果当OM=4,ON=3时,点O、P的距离为4,那么折痕MN的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8分)如图,在锐角△ABC中,小明进行了如下的尺规作图:
①分别以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分别相交于点P、Q;
②作直线PQ分别交边AB、BC于点E、D.小明所求作的直线DE是线段AB的 ;联结AD,AD=7,sin∠DAC=,BC=9,求AC的长.
18.(8分)如图,在梯形中,,,,,点为边上一动点,作⊥,垂足在边上,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圆,交射线于点.
(1)当圆过点时,求圆的半径;
(2)分别联结和,当时,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圆相交,试求圆的半径的取值范围;
(3)将劣弧沿直线翻折交于点,试通过计算说明线段和的比值为定值,并求出次定值.
19.(8分)如图,AB是⊙O的直径,D、D为⊙O上两点,CF⊥AB于点F,CE⊥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E,且CE=CF.
(1)求证:CE是⊙O的切线;
(2)连接CD、CB,若AD=CD=a,求四边形ABCD面积.
20.(8分)已知AC=DC,AC⊥DC,直线MN经过点A,作DB⊥MN,垂足为B,连接CB.
(1)直接写出∠D与∠MAC之间的数量关系;
(2)①如图1,猜想AB,BD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如图2,直接写出AB,BD与BC之间的数量关系;
(3)在MN绕点A旋转的过程中,当∠BCD=30°,BD=时,直接写出BC的值.
21.(8分)如图1,□OABC的边OC在y轴的正半轴上,OC=3,A(2,1),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经过点B.
(1)求点B的坐标和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2)如图2,将线段OA延长交y= (x>0)的图象于点D,过B,D的直线分别交x轴、y轴于E,F两点,①求直线BD的解析式;②求线段ED的长度.
22.(10分)为了掌握我市中考模拟数学试题的命题质量与难度系数,命题教师赴我市某地选取一个水平相当的初三年级进行调研,命题教师将随机抽取的部分学生成绩(得分为整数,满分为160分)分为5组:第一组85~100;第二组100~115;第三组115~130;第四组130~145;第五组145~160,统计后得到如图1和如图2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和扇形统计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共随机抽取了该年级多少名学生?并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2)若将得分转化为等级,规定:得分低于100分评为“D”,100~130分评为“C”,130~145分评为“B”,145~160分评为“A”,那么该年级1600名学生中,考试成绩评为“B”的学生大约有多少名?
(3)如果第一组有两名女生和两名男生,第五组只有一名是男生,针对考试成绩情况,命题教师决定从第一组、第五组分别随机选出一名同学谈谈做题的感想,请你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选两名学生刚好是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的概率.
23.(12分)(1)|﹣2|+•tan30°+(2018﹣π)0-()-1
(2)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的值从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中选取.
24.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CD与⊙O相切于C,BE∥CO.
(1)求证:BC是∠ABE的平分线;
(2)若DC=8,⊙O的半径OA=6,求CE的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D
【解析】
分析:
详解:如图,
∵AB⊥CD,CE⊥AD,
∴∠1=∠2,
又∵∠3=∠4,
∴180°-∠1-∠4=180°-∠2-∠3,
即∠A=∠C.
∵BF⊥AD,
∴∠CED=∠BFD=90°,
∵AB=CD,
∴△ABF≌△CDE,
∴AF=CE=a,ED=BF=b,
又∵EF=c,
∴AD=a+b-c.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ABF≌△CDE是关键.
2、C
【解析】
Rt△ABC通过变换得到Rt△ODE,应先旋转然后平移即可
【详解】
∵Rt△ABC经过变化得到Rt△EDO,点B的坐标为(0,1),OD=2,
∴DO=BC=2,CO=3,
∴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DOE;
或将△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DOE;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和平移的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旋转和平移的概念和性质求坐标的变化
3、C
【解析】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判断.
【详解】
设AD=x,AE=y,
∵DE∥BC,
∴△ADE∽△ABC,
∴,
∴,
∴x=9,y=12,
故选:C.
【点睛】
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4、A
【解析】
解:∵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a>1.
∵对称轴在y轴的左边,∴<1.∴b>1.
∵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1,﹣2),过(1,1)点,代入得:a+b﹣2=1.
∴a=2﹣b,b=2﹣a.∴y=ax2+(2﹣a)x﹣2.
把x=﹣1代入得:y=a﹣(2﹣a)﹣2=2a﹣3,
∵b>1,∴b=2﹣a>1.∴a<2.
∵a>1,∴1<a<2.∴1<2a<3.∴﹣3<2a﹣3<1,即﹣3<P<1.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5、A
【解析】
试题分析:在Rt△ABC中,BC=6米,,∴AC=BC×=6(米).
∴(米).故选A.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6、C
【解析】
依据因式分解的定义以及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即可得到正确结论.
【详解】
解:D选项中,多项式x2-x+2在实数范围内不能因式分解;
选项B,A中的等式不成立;
选项C中,2x2-2=2(x2-1)=2(x+1)(x-1),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因式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的方法.
7、D
【解析】
先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再根据x1<x2<0<x1,判断出三点所在的象限,再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反比例函数y=中,k=1>0,
∴此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在一、三象限,
∵x1<x2<0<x1,
∴A、B在第三象限,点C在第一象限,
∴y1<0,y2<0,y1>0,
∵在第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y1>y2,
∴y2<y1<y1.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先根据题意判断出函数图象所在的象限及三点所在的象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D
【解析】
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只一个;
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
【详解】
解:数据1出现了5次,最多,故为众数为1;
按大小排列第6和第7个数均是1,所以中位数是1.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一些学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
9、B
【解析】
分析:∵函数y=x2+bx+c与x轴无交点,∴b2﹣4c<1;故①错误。
当x=1时,y=1+b+c=1,故②错误。
∵当x=3时,y=9+3b+c=3,∴3b+c+6=1。故③正确。
∵当1<x<3时,二次函数值小于一次函数值,
∴x2+bx+c<x,∴x2+(b﹣1)x+c<1。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有③④两个,故选B。
10、D
【解析】
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20°,则每个外角是60°,而任何多边形的外角是360°,则求得多边形的边数;再根据多边形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n﹣3,即可求得对角线的条数.
【详解】
解:∵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20°,
∴每个外角是60度,
则多边形的边数为360°÷60°=6,
则该多边形有6个顶点,
则此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共有6﹣3=3条.
∴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有(6×3)=9条,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及多边形对角线,掌握求多边形边数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解析】
首先求出一次函数y=kx+3与y轴的交点坐标;由于函数与x轴的交点的纵坐标是0,可以设横坐标是a,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的值;再把(a,0)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3,从而求出k的值.
【详解】
在y=kx+3中令x=0,得y=3,
则函数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3);
设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a,0),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2+32=25,
解得a=±4;
当a=4时,把(4,0)代入y=kx+3,得k=;
当a=-4时,把(-4,0)代入y=kx+3,得k=;
故k的值为或
【点睛】
考点:本体考查的是根据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函数与y轴的交点坐标,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进而求出k的值.
12、x≤1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得,1﹣x≥0,
解得,x≤1,
故答案为x≤1.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
13、4a(2a+1)(2a﹣1)
【解析】
首先提取公因式,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详解】
原式=4a(4a2﹣1)=4a(2a+1)(2a﹣1),
故答案为4a(2a+1)(2a﹣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
14、50
【解析】
根据BC是直径得出∠B=∠D=40°,∠BAC=90°,再根据半径相等所对应的角相等求出∠BAO,在直角三角形BAC中即可求出∠OAC
【详解】
∵BC是直径,∠D=40°,
∴∠B=∠D=40°,∠BAC=90°.
∵OA=OB,
∴∠BAO=∠B=40°,
∴∠OAC=∠BAC﹣∠BAO=90°﹣40°=50°.
故答案为:5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的基本概念、角的概念及其计算等腰三角形以及三角形的基本概念,熟悉掌握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5、15°、30°、60°、120°、150°、165°
【解析】
分析:根据CD∥AB,CE∥AB和DE∥AB三种情况分别画出图形,然后根据每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得出答案,每种情况都会出现锐角和钝角两种情况.
详解:①、∵CD∥AB, ∴∠ACD=∠A=30°, ∵∠ACD+∠ACE=∠DCE=90°,
∠ECB+∠ACE=∠ACB=90°,∴∠ECB=∠ACD=30°;
CD∥AB时,∠BCD=∠B=60°,∠ECB=∠BCD+∠EDC=60°+90°=150°
②如图1,CE∥AB,∠ACE=∠A=30°,∠ECB=∠ACB+∠ACE=90°+30°=120°;
CE∥AB时,∠ECB=∠B=60°.
③如图2,DE∥AB时,延长CD交AB于F, 则∠BFC=∠D=45°,
在△BCF中,∠BCF=180°-∠B-∠BFC,=180°-60°-45°=75°,
∴ECB=∠BCF+∠ECF=75°+90°=165°或∠ECB=90°-75°=1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属于中等难度的题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根据题意得出图形,然后分两种情况得出角的度数.
16、
【解析】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MN⊥OP,EO=EP=2,由勾股定理可求ME,NE的长,即可求MN的长.
【详解】
设MN与OP交于点E,
∵点O、P的距离为4,
∴OP=4
∵折叠
∴MN⊥OP,EO=EP=2,
在Rt△OME中,ME=
在Rt△ONE中,NE=
∴MN=ME-NE=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勾股定理,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是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
17、(1)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或中垂线);(2)AC=5.
【解析】
(1)垂直平分线: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根据题意垂直平分线定理可得AD=BD,得到CD=2,又因为已知sin∠DAC=,故可过点D作AC垂线,求得DF=1,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AF,CF,即可求出AC长.
【详解】
(1)小明所求作的直线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或中垂线);
故答案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或中垂线);
(2)过点D作DF⊥AC,垂足为点F,如图,
∵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AD=BD=7
∴CD=BC﹣BD=2,
在Rt△ADF中,∵sin∠DAC=,
∴DF=1,
在Rt△ADF中,AF=,
在Rt△CDF中,CF=,
∴AC=AF+CF=.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方法,三角函数和勾股定理求线段长度,解本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中垂线,将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结合起来解题.
18、(1)x=1 (2) (1)
【解析】
(1)作AM⊥BC、连接AP,由等腰梯形性质知BM=4、AM=1,据此知tanB=tanC= ,从而可设PH=1k,则CH=4k、PC=5k,再表示出PA的长,根据PA=PH建立关于k的方程,解之可得;
(2)由PH=PE=1k、CH=4k、PC=5k及BC=9知BE=9−8k,由△ABE∽△CEH得 ,据此求得k的值,从而得出圆P的半径,再根据两圆间的位置关系求解可得;
(1)在圆P上取点F关于EH的对称点G,连接EG,作PQ⊥EG、HN⊥BC,先证△EPQ≌△PHN得EQ=PN,由PH=1k、HC=4k、PC=5k知sinC= 、cosC= ,据此得出NC= k、HN=k及PN=PC−NC=k,继而表示出EF、EH的长,从而出答案.
【详解】
(1)作AM⊥BC于点M,连接AP,如图1,
∵梯形ABCD中,AD//BC,且AB=DC=5、AD=1、BC=9,
∴BM=4、AM=1,
∴tanB=tanC=,
∵PH⊥DC,
∴设PH=1k,则CH=4k、PC=5k,
∵BC=9,
∴PM=BC−BM−PC=5−5k,
∴AP=AM+PM=9+(5−5k) ,
∵PA=PH,
∴9+(5−5k) =9k,
解得:k=1或k=,
当k= 时,CP=5k= >9,舍去;
∴k=1,
则圆P的半径为1.
(2)如图2,
由(1)知,PH=PE=1k、CH=4k、PC=5k,
∵BC=9,
∴BE=BC−PE−PC=9−8k,
∵△ABE∽△CEH,
∴ ,即 ,
解得:k= ,
则PH= ,即圆P的半径为,
∵圆B与圆P相交,且BE=9−8k= ,
∴
则EG=EF、∠1=∠1、EQ=QG、EF=EG=2EQ,
∴∠GEP=2∠1,
∵PE=PH,
∴∠1=∠2,
∴∠4=∠1+∠2=2∠1,
∴∠GEP=∠4,
∴△EPQ≌△PHN,
∴EQ=PN,
由(1)知PH=1k、HC=4k、PC=5k,
∴sinC= 、cosC= ,
∴NC= k、HN= k,
∴PN=PC−NC= k,
∴EF=EG=2EQ=2PN= k,EH= ,
∴,
故线段EH和EF的比值为定值.
【点睛】
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解题关键在于作辅助线.
19、(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1)连接OC,AC,可先证明AC平分∠BAE,结合圆的性质可证明OC∥AE,可得∠OCB=90°,可证得结论;
(2)可先证得四边形AOCD为平行四边形,再证明△OCB为等边三角形,可求得CF、AB,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可求得答案.
【详解】
(1)证明:连接OC,AC.
∵CF⊥AB,CE⊥AD,且CE=CF.
∴∠CAE=∠CAB.
∵OC=OA,
∴∠CAB=∠OCA.
∴∠CAE=∠OCA.
∴OC∥AE.
∴∠OCE+∠AEC=180°,
∵∠AEC=90°,
∴∠OCE=90°即OC⊥CE,
∵OC是⊙O的半径,点C为半径外端,
∴CE是⊙O的切线.
(2)解:∵AD=CD,
∴∠DAC=∠DCA=∠CAB,
∴DC∥AB,
∵∠CAE=∠OCA,
∴OC∥AD,
∴四边形AOCD是平行四边形,
∴OC=AD=a,AB=2a,
∵∠CAE=∠CAB,
∴CD=CB=a,
∴CB=OC=OB,
∴△OCB是等边三角形,
在Rt△CFB中,CF= ,
∴S四边形ABCD= (DC+AB)•CF=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切线的判定,掌握切线的两种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即有切点时连接圆心和切点,然后证明垂直,没有切点时,过圆心作垂直,证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20、(1)相等或互补;(2)①BD+AB=BC;②AB﹣BD=BC;(3)BC= 或.
【解析】
(1)分为点C,D在直线MN同侧和点C,D在直线MN两侧,两种情况讨论即可解题,
(2)①作辅助线,证明△BCD≌△FCA,得BC=FC,∠BCD=∠FCA,∠FCB=90°,即△B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解题, ②在射线AM上截取AF=BD,连接CF,证明△BCD≌△FCA,得△B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解题,
(3)分为当点C,D在直线MN同侧,当点C,D在直线MN两侧,两种情况解题即可,见详解.
【详解】
解:(1)相等或互补;
理由:当点C,D在直线MN同侧时,如图1,
∵AC⊥CD,BD⊥MN,
∴∠ACD=∠BDC=90°,
在四边形ABDC中,∠BAD+∠D=360°﹣∠ACD﹣∠BDC=180°,
∵∠BAC+∠CAM=180°,
∴∠CAM=∠D;
当点C,D在直线MN两侧时,如图2,
∵∠ACD=∠ABD=90°,∠AEC=∠BED,
∴∠CAB=∠D,
∵∠CAB+∠CAM=180°,
∴∠CAM+∠D=180°,
即:∠D与∠MAC之间的数量是相等或互补;
(2)①猜想:BD+AB=BC
如图3,在射线AM上截取AF=BD,连接CF.
又∵∠D=∠FAC,CD=AC
∴△BCD≌△FCA,
∴BC=FC,∠BCD=∠FCA
∵AC⊥CD
∴∠ACD=90°
即∠ACB+∠BCD=90°
∴∠ACB+∠FCA=90°
即∠FCB=90°
∴BF=
∵AF+AB=BF=
∴BD+AB=;
②如图2,在射线AM上截取AF=BD,连接CF,
又∵∠D=∠FAC,CD=AC
∴△BCD≌△FCA,
∴BC=FC,∠BCD=∠FCA
∵AC⊥CD
∴∠ACD=90°
即∠ACB+∠BCD=90°
∴∠ACB+∠FCA=90°
即∠FCB=90°
∴BF=
∵AB﹣AF=BF=
∴AB﹣BD=;
(3)①当点C,D在直线MN同侧时,如图3﹣1,
由(2)①知,△ACF≌△DCB,
∴CF=BC,∠ACF=∠ACD=90°,
∴∠ABC=45°,
∵∠ABD=90°,
∴∠CBD=45°,
过点D作DG⊥BC于G,
在Rt△BDG中,∠CBD=45°,BD=,
∴DG=BG=1,
在Rt△CGD中,∠BCD=30°,
∴CG=DG=,
∴BC=CG+BG=+1,
②当点C,D在直线MN两侧时,如图2﹣1,
过点D作DG⊥CB交CB的延长线于G,
同①的方法得,BG=1,CG=,
∴BC=CG﹣BG=﹣1
即:BC= 或,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的边长关系,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中等难度,分类讨论与作辅助线是解题关键.
21、(1)B(2,4),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2)①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6;②ED=2
【解析】
试题分析:(1)过点A作AP⊥x轴于点P,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BP=4, 可得B(2,4),把点B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即可;
(2)①先求出直线OA的解析式,和反比例函数解析式联立,解方程组得到点D的坐标,再由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BD的解析式; ②先求得点E的坐标,过点D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G(4,0),由沟谷定理即可求得ED长度.
试题解析:(1)过点A作AP⊥x轴于点P,
则AP=1,OP=2,
又∵AB=OC=3,
∴B(2,4).,
∵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经过的B,
∴4=,
∴k=8.
∴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y=;
(2)①由点A(2,1)可得直线OA的解析式为y=x.
解方程组,得,.
∵点D在第一象限,
∴D(4,2).
由B(2,4),点D(4,2)可得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6;
②把y=0代入y=-x+6,解得x=6,
∴E(6,0),
过点D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G,则G(4,0),
由勾股定理可得:ED=.
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平行四边形等几何知识,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1)50(2)420(3)P=
【解析】试题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得:本次调查共随机抽取了该年级学生数为:20÷40%=50(名);则可求得第五组人数为:50﹣4﹣8﹣20﹣14=4(名);即可补全统计图;
(2)由题意可求得130~145分所占比例,进而求出答案;
(3)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所选两名学生刚好是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试题解析:(1)根据题意得:本次调查共随机抽取了该年级学生数为:20÷40%=50(名);
则第五组人数为:50﹣4﹣8﹣20﹣14=4(名);
如图:
(2)根据题意得:考试成绩评为“B”的学生大约有×1600=448(名),
答:考试成绩评为“B”的学生大约有448名;
(3)画树状图得:
∵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所选两名学生刚好是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的有8种情况,
∴所选两名学生刚好是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的概率为: =.
考点:1、树状图法与列表法求概率的知识,2、直方图与扇形统计图的知识
视频
23、(1)-1(1)-1
【解析】
(1)先根据根据绝对值的意义、立方根的意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化简,然后按照实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1)把括号里通分,把的分子、分母分解因式约分,然后把除法转化为乘法计算;然后求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选一个使分式有意义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1)原式=1+3×+1﹣5
=1++1﹣5
=﹣1;
(1)原式=
=
=
=﹣,
解不等式组得:-1≤x
则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1、0、1、1,
∵x(x+1)≠0且x﹣1≠0,
∴x≠0且x≠±1,
∴x=1,
则原式=﹣=﹣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分式的化简求值,不等式组的解法.熟练掌握各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是容易忽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4、(1)证明见解析;(2)4.1.
【解析】
试题分析:(1)由BE∥CO,推出∠OCB=∠CBE,由OC=OB,推出∠OCB=∠OBC,可得∠CBE=∠CBO;
(2)在Rt△CDO中,求出OD,由OC∥BE,可得,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试题解析:(1)证明:∵DE是切线,∴OC⊥DE,∵BE∥CO,∴∠OCB=∠CBE,∵OC=OB,∴∠OCB=∠OBC,∴∠CBE=∠CBO,∴BC平分∠ABE.
(2)在Rt△CDO中,∵DC=1,OC=0A=6,∴OD==10,∵OC∥BE,∴,∴,∴EC=4.1.
考点:切线的性质.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中学中考数学调研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中学中考数学调研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梁丰中学2021-2022学年中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苏州市梁丰初级中学2022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苏州市梁丰初级中学2022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一、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