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第1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第2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普集高中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卷)总分值:150试题范围:所有知识模块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提出,教育的宗旨即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而完全之人物的养成,除了身体之能力外,还应具有精神之能力,即知力、感情及意志。其中的感情就是美育,美育能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促进个体的情感解放和精神自由应作为美育的根本价值尺度。人的生命是一切活动展开的基点,对生命的审美则是一切美育活动的根本。人对自身生命的审美,首先来自对情感生命的审美把握。而中华诗词则正是这样一座情感生命的宝库。徜徉于中华诗词之海,也正是徜徉在人类情感之海。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潇洒、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沉郁,无一不是进行情感生命美育的绝佳载体。诵读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细浪生,涤去的是你旅途中的烦躁抑郁;玩味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减缓的是你思乡的情愫;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共鸣,坚定的是你的人生抉择!任何的生命现象、生命状态、生命活动.总是感性的、形象的,人们也正是通过对生命的感性形象的审美感悟,来感知和把握生命的审美价值。中华诗词向来注重意象的缔造,而诗词中的意象历经各代文人的传承,已是我们民族的一种生命积淀,是我们民族生命的感性存在。对这些意象的感知与把握也正是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与认同。”“”“”“的美妙始终伴随着我们心灵的成长,寒山寺的钟声将永远响彻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之中。吟诵中华诗词,也能达到一种悦性悦情的审美自由状态。德国教育家威廉··洪堡特认为在人所拥有的各种能力中,发声最适合表现人的内心感受,因为人所发出的声音正如人的呼吸,充满了生命力和激情。诗词吟诵时或高昂或激愤或安闲或怡然的声音,无一不浸透着吟诵者内在的生命气息,预示着生命的积极喷发,并最终达到一种情绪的快乐、生命的愉悦。审美的最高层次就是造就一个自由的审美世界,这个审美世界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实在性,是一种澄明、透彻的心境。在这一境界中,超越了不自由心境的,排除了杂乱无序的精神状态,是情感的、精神的、本真的心灵境界。这也正是孔子所谓的心态,庄子所谓的境界。我们在鉴赏传统诗词时,对意象的解读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移置,正是进入了此种境界。在此过程中,心中除了那轮明月之外,别无他物,并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物我两忘进而物我同一的境界。人的心境亦随之豁然开朗,达到通彻透亮的境界。生命不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存在,而是有声有色、有血有肉,可感可触、可视可听的,具有可欣赏性的无限的美感。中华诗词浓烈的情感、丰满形象的意象、吟诵时带来的愉悦、审美中精神的自由与超越,都是一种生命状态的铺展与呈现。在心理疾病高发,特别是青少年不珍惜自己生命的极端事例频发的今天,中华诗词除了其传统的美育价值外,其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和功能,相信也会越发得到凸显。(摘编自斯静亚《中华诗词的生命美育价值探析》)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具备身体之能力精神之能力的人,才能成为完全之人物B. 生命是具有可欣赏性的美感存在,一切美育活动的根本在于对生命的审美。C. 学习中华诗词需诵读玩味,尤其要学会吟诵,进而沉浸其中,并产生共鸣。D. 真正的审美活动必须超越不自由心境的,达到澄明、透彻的心灵境界。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提出美育的根本价值尺度是促进个体的情感解放和精神自由。B. 第二段运用对比、引用等手法,阐述中华诗词是人类表达情感的载体。C. 文章列举”“”“”“等意象说明中华诗词是民族的生命积淀。D. 第五段借孔子的心态和庄子的境界说明什么是自由的审美世界。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育可以使人感情发达,精神自由是培养身体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B. 中华诗词中的优秀诗句可以让人产生共鸣,疏导自我感情,坚定人生的选择。C. 我们正是通过对中华诗词意象的把握才窥探到诗人生命情感的感悟。D. 学习中华诗词可以有效杜绝青少年不珍惜自己生命的极端事例。【答案】1. D2. B3. 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养老产业又称老年产业银发产业,是由老年人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国务院日前公布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加到2.55亿人左右,老年人口数量及患有相关老年疾病的人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对于医疗需求与养老需求也会更加迫切。但目前市场上养老机构在收费和服务上的差距很大,消费水平决定了一床难求空置率高的矛盾长期并存。近几年,国家为了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或参与养老产业的发展,在资金补助、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一些地方未将国家政策具体化,缺少相应的配套实施机制。此外,土地供应、规划建设、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难以落实,未能充分发挥优惠政策对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产业、兴办养老机构的激励扶持作用。(数据来源:艾媒数据中心)(摘编自《2020H1中国养老产业现状、机遇及挑战分析》)材料二:在养老硬件提升的同时,养老服务也依托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培育养老新业态,提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新目标。对此,不少养老机构联合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推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类平台,从代买生活用品到预约上门问诊,只要一键下单就可把相应养老照护服务送上门。与此同时,一些养老机构还开始探索居家养老新路径,根据每位老人的特殊需求定制个性化养老方案,精准服务每一位老人的需求。智慧养老服务不断精细化,离不开大数据信息平台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作为智慧养老的先行者,上海市长宁区已上线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将老人身份信息、养老政策、养老顾问等信息统一纳入大数据平台,并与市级养老服务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和AI智能外呼系统,平台可形成对全区独居老人全覆盖、常态化、智能化的关爱机制,为满足老人日常养老需求提供技术保障。目前,上海已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搭建起线上养老服务平台,汇聚养老服务中心、日间服务机构、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及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等3000多家养老机构的详细信息,实现相关养老服务一屏查询、一键直达,形成全天候响应的智慧养老服务新平台。(摘编自金晨《智慧养老一键直达才安心》)材料三:你好小乐,我想订餐。78岁的孙东停老人按下开关,向机器人发出语音指令。德颐顺老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刘世风拎着盒饭,一路小跑,爬到六楼,抬手敲门。门,应声而开。孙东停接过盒饭,打开一看,红烧肉、炒白菜、煎豆腐,全是我爱吃的。机器人小乐,来自合肥经开区2019年实施的智慧居家养老公益创投项目。该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公司,为居民提供智能化家政、助医、助餐等服务。这个老年服务中心有400多名工作人员分布在各个社区。后台一旦接到订餐’‘陪护等订单,服务中心会第一时间就近指派人员上门服务。合肥经开区社区管理局民政处工作人员胡俊杰指着终端显示屏介绍。上门理发20元,家政保洁150……这些账单,统统能刷卡。经开区与银行合作,为老人们定制了一卡通。全区1500多名低收入老人,每月有600元政府补贴资金,用于购买居家养老服务。70岁以上的低保、空巢老人,90岁以上老人,基本都发放了机器人小乐。(摘编自庄俊亭《智然养老  乐享生活》)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市场上不少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较高,超出了很多老人的消费水平,以致养老机构的床位空置率比较高。B. 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到2019年,年增长未超过0.4万亿元,预计2021年和2022年,年增长都将超过1万亿元。C. 上海市长宁区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可实现对全区独居老人的全覆盖、常态化、智能化关爱,用技术保障其日常养老需求。D. 合肥政府购买智慧居家养老公益创投项目,建立老年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了智能化家政、助医、助餐等服务。5.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概述了中国养老产业发展中的两大问题:老年人口多而市场供给不足;政策落实不到位,未能充分发挥扶持作用。B. 2018年到2022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和增长率都呈平稳上升的态势,到2022年市场规模则将超过10万亿元。C. 我国养老机构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新路径,大多数已能够根据老年人需求定制个性化养老方案,对每位老人实行精准服务。D. 材料二叙述孙东停老人订餐的事件,旨在说明机器人小乐在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有强大能力,应在养老服务中充分利用。6. 材料二和材料三各自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为什么选用这样的表达方式?【答案】4. D5. A6. 材料二主要运用了议论的方式,材料三主要运用了记叙的方式。材料二旨在对智慧养老服务进行分析和评价,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便于提出观点和举例论证,有理有据,有说服力。材料三旨在用事例再现智慧居家养老的生活应用场景,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使用语言描写、细节描写,具体生动。(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太白山下王若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称为横渠四句,出自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关学大师、横渠先生张载的《横渠语录》。张载老家在开封,但命运却将一位大哲学家一生都交付给了太白山。张载十五六岁时,父亲病故涪州任上,张载和母亲、弟弟张戬扶亡父灵柩返老家开封安葬。由于战乱,加上经济拮据,在将父亲灵柩安葬在与太白山一脉相沿的眉县横渠镇大振谷口迷狐岭后,张载和母亲、弟弟也被迫把家安在太白山下的眉县横渠镇。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在太白山下苦读十余载的张载,踏上了前往宋都汴京(开封)参加科举考试的应试之路。这一年张载三十八岁。做学问,然后跻身仕途,这是古代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的知识分子的必由之路,张载也不例外。考取进士后的张载自然而然地,开始按照当时规程,进入体制内。大概是上苍有意要成就一位为人类历史留下璀璨光芒的思想家的缘故吧,在张载进入北宋政治中枢的时候,王安石刚刚开始改革新政。张载到枢密院工作不久,王安石即登门拜访,希望张载能够支持他改革变法。然而,让王安石失望的是,张载婉言拒绝了王安石的请求。拒绝与王安石合作,为张载今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当弟弟张戬终于与王安石撕破脸皮,走到改革派对立面继而被贬到湖北江陵后,张载预感到,如果继续在权力斗争翻江倒海的朝廷待下去,必然凶多吉少。为避免被弟弟激起的漩涡卷走,张载选择了主动辞官,回太白山下眉县老家继续治学。张载从宦海是非中脱身而出,是迫于无奈。后来,当被人推举并接到朝廷召唤后,张载还是以病老之身欣然进京复命,直到政治抱负再次受挫后辞职,病殁于从开封返回太白山下的路上。回到太白山下后,张载一方面著书讲学,研究义理,探求天地及圣贤之道,一方面也着手实施一系列在朝廷做官时无法践行的社会改革实验。2013 年,我在太白山下徘徊时,有人指出眉县横渠镇崖下村、渭河北岸扶风县午井镇和远在长安区的子午镇,正是张载当年恢复西周井田制的实验地。有人还说,这些地方现在还有张载进行井田制土地制度改革实验的遗迹。张载在太白山下进行制度实验的一千多年前,西周由盛而衰的历史已经证明,井田制是一种有着过多理想色彩的土地制度。一千多年后,面对无法挽救的衰败局面,张载试图恢复已经被历史摒弃的井田制,自然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张载为改变社会现状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也能更深切地理解一位对现实人生充满热诚的孜孜以求的文人的情怀。在太白山下,除了进行井田制实验,张载还用大量时间和精力著书立说,带徒讲经。眉县方志载,太白山附近的关中书院、绿野书院、横渠书院和扶风贤山寺,都留下了张载讲学的足迹。这时候的张载,已经构建出宇宙本源是气的宇宙观和气化生成的理论体系。张载创造性提出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合一的人性论思想,完成了对孟子、荀子以来儒家人性理论在哲学高度的重建。在张载看来,人人都应该以成就圣贤为目的,树立历史使命感,最终达到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境界。张载在太白山下完成的这种理论,不仅完善与发展了儒家学说,而且成为儒家重要支脉——关学的源头,也为后来的朱熹创立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张载身后,他的学术思想也对明末清初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王夫之产生了重大影响,其著作还被列入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必考科目,成为备受后世统治者推崇的主流学术思想。同时,张载还是当时颇有盛名的天文学家。他不仅独创性地解释了地球运动问题,提出地球向左旋转理论,还从《黄帝内经》中得到启示,草创出宣夜浑天合一的宇宙图式,并以此图式就太阳和月亮与地球的距离孰远孰近问题进行探究,得出了日远月近的结论。据地方史志记述,张载建构自己学术体系时,长期在现在的太白山森林公园附近大振谷隐居。不知在隐居期间,他是否登临过太白山极顶,但作为一位强调天地是万物和人的父母,天、地、人三者共处于宇宙之中的哲学家,张载在思考、写作、静修之际,太白山自然山水对他的心灵世界,一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如果不是在终年笼罩着神秘、神奇的氤氲之气的太白山长时间沉思默想,张载对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还能不能思考与领悟得如此澄澈呢?公元 1078 年农历的最后一个月,开封通往长安的官道上风雪交加,天寒地冻,一顶单薄破旧的轿子在漫天风雪中艰难前行。随行人员除了轿夫,只有一位小伙子。轿内,一位脸色蜡黄、神情憔悴的病人双目紧闭。过了潼关,八百里秦川已然在望。然而,漫天风雪将天地融为一体,自太白山向东蜿蜒而来的秦岭,也被淹没在茫茫风雪之中,只有几线高挺的憧憧身影若隐若现。到了华山脚下,轿上的病人额头沁出豆大的冷汗,睁开眼睛,艰难地看了一眼影影绰绰的西岳华山,复又咬紧牙关,忍住疼痛,继续颠簸前行。将暮时分,轿子终于来到临潼,一行人找一家旅舍投宿下来。第二天清晨,大雪停息,白雪皑皑的关中大地一片寂静。一声撕心裂肺的号啕忽然从病人身处的客舍传将出来,将积雪覆盖的旷野上清冷的宁静撕裂。这一年,张载五十八岁。(选编自《散文》202102期有删改)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横渠四句开头,这既是对张载一生的高度概括,也为后文叙述张载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作了铺垫。B. 张载虽然拒绝了王安石的请求,但也进行了社会改革的实践。他与王安石一样都为改变社会现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C. 张载在太白山下所完成的理论,为朱熹创立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所以其著作被列入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必考科目。D. 文章整体上以时空为序,前后呼应,穿插作者的见闻、思考和联想,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8. 文本内容主要写张载,为什么命名为太白山下?请谈谈你的看法。9. 文章结尾部分,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叙写了张载在弥留之际仍艰难奔波于风雪之中的情状,描写颇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并谈谈这样写的目的。【答案】7. C8. 答案示例(1)太白山下是张载的人生轨迹中最重要的节点。张载早年在太白山下苦读,并从这里出发走入仕途;受挫后归隐太白山下;最后死于回归太白山下的途中。2)张载一生许多重大的成就都是在太白山下取得的。在这里他进行了井田制的实践;著书立说,带徒讲经;构建出他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3)太白山的山水对他的心灵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使得他对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澄澈的思考和领悟。9. 1)肖像描写:作者描写张载脸色蜡黄、神情憔悴,双目紧闭,强忍病痛的神态,刻画出张载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落寞与失意。2)景物描写:描写了张载回家途中所遇到的漫天风雪,突显了旅途的艰辛,更是渲染出悲凉凄冷的氛围。3)细节描写:作者描写了张载强忍病痛,眼望华山的动作细节,通过这个细节突显出张载心底对故乡的依恋。目的:与前文叙述张载所取得的成就不同,这些描写展现了张载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脆弱和无奈,还原了张载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的悲悯和同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梁君建中,有志于文辞之事,下笔滔滔数百言不能自休。取而观之,皆典雅可玩。建中不自以为足,复来问文于余。余赋质凡庸,当何以为建中告哉?尝闻之师矣。文,非学者之所急,昔之圣贤,初不暇于学文。措之于身心,见之于事业,秩然而不紊,灿然而可观者,即所谓文也。其文之明,由其德之立;其德之立,宏深而正大,则其见于言,自然光明而俊伟,此上焉者之事也。优柔于艺文之场,厌饫于今古之家,搴英而咀华。其近道者则而效之,其害教者辟而绝之,俟心与理涵,行与心一,然后笔之于书,无非以明道为务,此中焉者之事也。其阅书也搜文而摘句,其执笔也厌常而务新,昼夜孜孜,日以学文为事,且曰:古之文淡乎其无味也,我不可不加秾艳焉。古之文纯乎其敛藏也,我不可不加驰骋焉。由是好胜之心生,夸多之习炽,务以悦人,惟日不足,佳则诚佳,其去道益远矣。此下焉者之事也。呜呼上焉者吾不得而见之奈何中焉者亦十百之中不三四见焉而沦于下焉者又奚其纷纷而藉藉也此无他为人之念弘为己之功不切也余自十七八时,辄以古文辞为事,自以为有得也。至三十时,顿觉用心之殊,微悔之。及逾四十,辄大悔之。五十以后,非惟悔之,辄大愧之。自以为七尺之躯,乃溺于文辞,流荡忘返,不知老之将至,其可乎哉?自此焚毁笔研,而游心于沂泗之滨矣。今建中孜孜缀文,思欲以明道为务,盖庶几无余之失者,而余犹为是强聒者,文之华靡,其溺人也甚之故也。虽然,天地之间有全文焉,具之于五经,人能于此留神焉,不作则已,作则为天下之文,非一家之文也。其视迁、固,几若大鹏之于鹪鹩耳。建中尚勉之哉!洪武元年冬宋序。(选自宋濂《赠梁建中序》,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呜呼/上焉者吾不得而见之/奈何中焉者亦十百之中不三四见焉/而沦于下焉者又奚其纷纷而藉藉也/此无他/为人之念弘/为己之功不切也/B. 呜呼/上焉者吾不得/而见之奈何中焉者/亦十百之中不三四见焉/而沦于下焉者又奚其纷纷而藉藉也/此无他为人之念/弘为己之功/不切也/C. 呜呼/上焉者吾不得而见之/奈何中焉者亦十百之中不三四见焉/而沦于下焉者又奚其纷纷而藉藉也/此无他为人之念/弘为己之功/不切也/D. 呜呼/上焉者吾不得/而见之奈何中焉者/亦十百之中不三四见焉/而沦于下焉者又奚其纷纷而藉藉也/此无他/为人之念弘/为己之功不切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窃尝闻之师矣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两句中的字含义相同。B. 沂泗之滨,本意是指沂水、泗水的岸边。而文中借指儒家倡导的道德规范。C. 其溺人也甚易之故也寒暑易节(《愚公移山》)两句中的字含义不同。D. 序,一种文体,写在正文之前,评论、介绍作品内容。本文和《兰亭集序》即是。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梁建中的文章写得很好,向求教,觉得自己资质平庸,非常惭愧,不知如何去说。B. 作者认为学识渊博的人和圣贤并不急于学写文章,他们甚至拿不出时间来学习写文章。C. 那些读书时寻章摘句、写文章务求新奇的人,总觉得古人文章平淡单一,不够深刻、自由。D. 作者年长后对自己的文章充满愧悔之情,但对梁建中的文章予以充分的肯定,并给予鼓励。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优柔于艺文之场,厌饫于今古之家,搴英而咀华。2)今建中孜孜缀文,思欲以明道为务,盖庶几无余之失者。【答案】10. A11. D12. B13. 1)从容地学习优秀的文章,如饥似渴地学习古今名家的作品,选取和吸收其中的精华内容。2)现在建中勤勉地写文章,想要把阐明道德作为自己的责任,大概没有我这样的失误。参考译文:梁建中先生,有志于写文章,提笔作文写很多也停不下来。拿来(他的文章)看,(每一篇)都写得规范不俗值得欣赏。建中自己还是不满足,又来向我请教写文章的事。我的禀赋资质都很平庸,应当怎样告诉建中(写文章的事)呢?我私下里听(我的)老师说过。写文章,不是学习知识的人要急于做的事情,古代的圣贤,开始是没有时间学写文章的。把写文章这件事放在内心(揣摩),在做事时表现出来,秩序井然有条不紊,光彩耀眼值得观赏,就是人们所说的好文章啊!那些文章明智通达,是因为其中存在高尚的品德;那些高尚的品德,丰富深刻而且正直深广。(这些丰富深刻而且正直深广的品德)表现在文字中,自然会光明俊伟,这就是上等写文章的人所做的事。从容地学习优秀的文章,如饥似渴地学习古今名家的作品,选取和吸收其中的精华内容。那些宣扬道德的就去效仿,那些损害道德的就避而远之,等到内心的想法和道德相互融合,行为和思想相互统一,这样之后再提笔写成文章,无非是以阐明道德作为最重要的事情,这是中等写文章的人所做的事。那些读书的时候寻章摘句,写文章的时候讨厌走寻常路却总是寻求新奇的人,(他们)每天不停地努力,把学习写文章作为重要的事情,并且说:古代的文章平淡无味,我不能不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丰富深刻一些。古人的文章单一规整,我不能不把自己的文章写得自由放纵一些呀!于是争强好胜的想法出现了,夸耀的习惯逐渐增加,以取悦别人作为最重要的事情,每天都不满足,(写的文章)好确实是好,那些文章离道德也更远了。这是下等写文章的人做的事情。唉!写上等文章的人我没有见过,为什么写文章中等的人一百个中也见不到三四个,可是沦为下等的为什么这么多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讨好他人的想法多,为自己道德的考虑不够急迫呀!我从十七八岁的时候就把古文写作作为重要的事情,自认为有收获。到三十岁时,顿时感觉到用心的不一样,有一点后悔。等到过了四十岁,就非常后悔了。五十岁以后,不仅仅是后悔,还感到非常渐愧。自认为堂堂七尺男儿,却沉溺于文辞之中,流连忘返,不知道年龄已经很大了,(这样)怎么可以呢?从此之后我就不再著述写作,从儒家的道德中得到熏陶。现在建中勤勉地写文章,想要把阐明道德作为自己的责任,大概没有我这样的失误,可是我还在这样勉强写作,文章浮华琐碎,这是这种文章很容易让人们沉溺的原因啊!即使这样,世间是有十全十美的文章的,五经就是最全面的表现,(如果)人们能在五经中留意,不写文章就罢了,写文章就是天下人称颂的文章,而不是一个人的文章。这样的文章和司马迁、班固的文章比,几乎就像大鹏鸟和鹪鹩比。建中还是努力吧!洪武元年冬宋濂作序。(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夜别韦司士高适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注】韦司士,要从甘肃武威前往河南洛阳赴任。无那:无奈。黄河曲:黄河弯。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写馆舍夜宴,高大客馆张灯夜宴,酒清香冽,可见待客之殷勤。B. 第二句连用夜钟”“残月”“雁归声三个具有特殊意味的意象,渲染出凄清寂寥的氛围,既显示时间之推移与宴席时间之长,又渲染浓郁的别离气氛。C. 颔联以啼鸟求侣来比喻诗人与韦司士的情感,将春风赋予人的性情,借春风送行说不能长聚,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遗憾之情。D. 颈联写远望景象,黄河拐弯处沙石堆积成了河岸,白马津边柳树绕城而生,景中含情。15.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另一首送别诗《别董大》中的名句,说说此句与《夜别韦司士》的尾联在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上有何相似之处。【答案】14. D15. 1)思想感情方面:没有送别的悲伤、缠绵,而是旷达宽慰。宽慰朋友即使我们分别了,到哪里都会有朋友,都会遇见知己。在宽慰朋友的同时,也热情地赞颂了朋友的为人与声望。两首诗感情积极乐观,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人们的昂扬大度的精神面貌和蓬勃向上的时代特征。2)表现手法方面:两首诗都由实入虚,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别后的情景,表达对友人的开朗劝慰、热情祝愿和乐观展望的情感态度,从而极大地拓展了诗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表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摹写箫声的凄切婉转,悲咽低回,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3)《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用比喻手法写水声清脆,____________直接描写水质澄凉。【答案】    . 吾尝跂而望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舞幽壑之潜蛟    . 泣孤舟之嫠妇    . 如鸣珮环    . 水尤清冽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书法评论中的骨气,是指书家的精神风貌和品格操守,与书家的融为一体。与其他书法家洋洋洒洒的评论不同,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则是      。唐穆宗即位后纵情享乐,荒废政事。有一次他请教柳公权如何运笔,柳公权借用书法的道理劝谏道:运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柳公权一心为国,不顾个人安危、不畏权贵的骨气,是对心正则笔正的绝佳注脚。中国文人在书法中不断追求遒劲有力的骨气之美。《祭侄文稿》是一篇祭文,作者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颜真卿为了纪念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儿颜季明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当时情绪极度悲愤,故时见涂抹之迹,国耻家仇、民族大义流淌于      ,线条浑厚圆劲,力透纸外,结体俯仰变化很大,气势凛然。宋代书法家米芾评价颜真卿字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我们从米芾的评论中可以读出颜真卿的      。由此可见,书法之骨气,实乃中国人修身养性、供者爱人、达兼穷善、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代名词。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40字。19. 请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7言简意赅   字里行间   铮铮铁骨18.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了纪念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儿颜季明写下的一篇祭文。19. 1)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和比拟2)表达效果:①“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颜真卿的字具有刚韧气质和雄浑气势。②“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颜真卿的字具有骨气之美,也写出了颜真卿其人的刚烈雄壮。(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暑天太阳光照猛烈,天气很闷热,            ,浓浓的汗臭味让人觉得尴尬,于是很多人想各种办法避免出汗,            。但是这样做,汗出不来,对人的身体十分不利。先说开空调。偶尔开开空调关系不大,            ,就会使我们对高温的耐受力渐渐下降,再回到室外热潮汹涌的环境中就会难以适应;汗腺会因为长时间不使用而变得不灵敏,进而导致中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还容易患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再说冲冷水澡。我们出汗后,使皮肤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立即冲冷水,皮肤就会受到冷水刺激而血管收缩,这样反而散热趋于困难,体温升高。同时,流回心脏的血量也会猛然间变多,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还有,人体从热环境迅速进入冷环境,身体来不及调整以适应温度的变化,人很容易感冒、发烧。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20. 示例:人们常大汗淋漓  常见方法就是开空调和冲冷水澡  但若经常开21. 我们出汗后,皮肤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立即冲冷水,皮肤就会受到冷水刺激而引起血管收缩,这样反而使散热趋于困难,使体温升高。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一个运动场上,有人在练习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冲刺,还有人在散步。那跑五千米的人和散步的人,看见那跑百米的人从自己身边全速而过,他们不会因此而恐惧,觉得自己被淘汰对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理解和认识?请把你的感想、理解和认识写出来。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略。

    相关试卷

    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4页。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35分),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高三5月模考(四)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高三5月模考(四)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四句中的毒雾,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