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知识点 总结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5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知识点 总结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5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知识点 总结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55251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知识点 总结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 知识点 总结,共6页。
生物选二 知识点填空 认真填、读、背
第一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一、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
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提示 一定的区域,是指连续的区域,中间不能有间隔(地理隔离),如两个湖泊,这是两个区域。
二、种群的数量特征
①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③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逐个计数法和估算法。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法适用于逐个计数非常困难的种群。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
1.“两看法”选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标记重捕法
2.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应注意的问题
(1)一般不选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而选择个体数目容易辨别的双子叶草本植物。
(2)样方法并非只适用于植物。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虫卵、蚜虫、跳蝻等也可用样方法调查。
(3)植物的大小不同,样方面积也应不同。如乔木的样方面积为100 m2,灌木为16 m2,草本植物为1 m2。
(4)选取样方时,要注意随机取样。例如对于方形地块常用五点取样法,狭长地块常用等距取样法。
(5)样方法中的计数要准确: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3.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应注意的问题
(1)标志重捕法中标记物要合适,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2)标志重捕法中两次捕捉期间种群数量要稳定: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
(3)计算公式: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开标记个体数M= 再次捕获个体数n重捕的标记个体数m
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包括数学公式和曲线图两种表现形式。
提示: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数学模型能更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但曲线图表示的数学模型不够精确。
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1.种群的"J"形增长
(1)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理想条件下。
(2)数学模型
①数学公式:Nt=N0 .λt(N0表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表示时间, 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要点 (1)种群的增长率=λ-1,“J”型曲线增长率是不变的。
(2)①λ>1时,种群密度增大;②λ=1时,种群密度稳定不变;③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群落的结构教案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群落的季节性】,生态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案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