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综合集训34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5494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地理综合集训34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试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5494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三地理综合集训34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展开高三地理综合集训34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
A模拟精选
[2021·四川成都七中一模]绿洲是干旱、沙漠化地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灌溉农业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下图为某区域绿洲生态系统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绿洲自然生态系统包括发源区、流通区、形成区、外围区,其中戈壁对应的地区可能是( )
A.发源区 B.流通区
C.形成区 D.外围区
2.如果图示区域大量开采煤炭,可能导致( )
A.森林、草场萎缩 B.地下径流增加
C.沙漠面积扩大 D.湖水盐度下降
[2021·广西桂林一模]风水交互作用是干旱区最为显著和频繁的地表过程,尤其对于沙漠和河流的过渡带沙漠河岸这一独特的地理单元,风水复合地貌过程是其独特性的突出表现。下图为策勒河下游地区地貌格局示意图,图中甲地区为风水复合地貌过程区。该地冬春季节盛行西北风。近年来,策勒河上游来水量波动下降。据此完成3~5题。
3.甲地区( )
A.地下水埋藏深 B.地表水流速快
C.沙丘季节性移动 D.沙丘高度持续增加
4.推测人工河道的主要作用是( )
A.挡沙 B.泄洪
C.灌溉 D.淋盐
5.策勒河上游来水持续减少产生的影响是( )
A.固定沙丘面积增大
B.绿洲盐碱化程度持续加重
C.人工河道水量增加
D.戈壁表层覆沙厚度增加
[2021·广东六校联考]黄土高原河流的径流和泥沙主要来源于几次大的暴雨过程。延河流域分别在1977年7月和2013年7月发生了两次极端降水事件,而洪水过程及水沙特征表现差异较大。读图和表,回答6~7题。
1977年7月 | 2013年7月 | ||||
最大6小时降雨量 | 最大12小时降雨量 | 最大24小时降雨量 | 最大6小时降雨量 | 最大12小时降雨量 | 最大24小时降雨量 |
48.8 mm | 66.1 mm | 83.7 mm | 69.8 mm | 85.2 mm | 97.2 mm |
6.关于延河流域泥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1977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大,泥沙颗粒越大数量越多
B.2013年小粒径泥沙比重明显增加,泥沙颗粒明显变细
C.2013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0.01 mm以下粒径泥沙最多
D.2013年较1977年,各粒径泥沙数量均有明显增加
7.导致延河流域泥沙粒径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 )
A.降雨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
B.流域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沉积作用强
C.大量修筑淤地坝起到显著的拦沙效果
D.修建梯田,破坏坡面,水土流失加剧
[2021·银川市调研]鱼鳞坑是在山坡上修筑的半月状蓄水小坑,呈鱼鳞状品字形排列。下面是鱼鳞坑景观图和鱼鳞坑纵剖面模式图。读图回答8~9题。
8.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
A.拦截坡面径流
B.提高植被存活率
C.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D.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
9.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鱼鳞坑的是(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B真题汇编
[高考经典题]下表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下图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1~2题。
土地覆被类型 | 面积/万hm2 |
沙地 | 468.7 |
草地 | 58.8 |
盐碱地 | 32.1 |
耕地 | 16.6 |
沼泽地 | 10.7 |
建设用地 | 1.4 |
1.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2.该区域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3.[2020·全国卷Ⅲ,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图乙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甲所示Ⅰ、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8分)
(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6分)
(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6分)
(4)近些年来,毛乌素沙地绿化面积逐渐增大,有人认为“毛乌素沙地即将消失”。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
4.[2018·浙江4月选考,29(1)(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图Ⅰ为黄河三角洲略图。
材料二 传统盐碱化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漫灌,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
2000年以来,该地区引进暗管排盐碱技术,即在土壤中铺设渗水管收集盐碱水,再通过排水管将盐碱水排出。目前,这一技术已成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图Ⅱ为暗管排盐碱示意图。
(1)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河道未发生摆动,说明主要原因。(4分)
(2)从水循环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的成因。(4分)
(3)简述利用暗管技术排盐碱的主要优点。(4分)
高三地理综合集训48 选修6 环境保护: 这是一份高三地理综合集训48 选修6 环境保护,共4页。
高三地理综合集训46 中国地理分区: 这是一份高三地理综合集训46 中国地理分区,共4页。
高三地理综合集训42 世界地理概况: 这是一份高三地理综合集训42 世界地理概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