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5练 必修上册《赤壁赋》《登泰山记》理解性默写-2023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 试卷 8 次下载
- 第06练 必修上册《静女》《涉江采芙蓉》《虞美人》《鹊桥仙》理解性默写-2023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 试卷 6 次下载
- 第08练 必修下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理解性默写-2023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 试卷 5 次下载
- 第09练 必修下册《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理解性默写-2023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 试卷 4 次下载
- 第10练 必修下册《阿房宫赋》《六国论》理解性默写-2023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 试卷 9 次下载
第07练 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全册练-2023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
展开第07练
必修上册 理解性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______, ______”两句写神仙们驾着风云而来,画面神奇而飘逸。
(2)在《虞美人》,李煜用“ ______,______”两句来抒发物是人非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酒器代酒,通过祭酒行为表达某种人生感受的两句是:“ ______, 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赞颂同学少年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短歌行》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登高》中用来描绘秋天草木摇落,江水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出乐曲的激越和雄壮的是:______,_______。
(5)《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周瑜自信乐观,从容破敌的是:______,_______。
(6)《虞美人》中词人通过具体的物象,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的诗句: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以行路为喻,告诉人们若不重视积累,就难以到达远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但由于草率行事,最终却“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却“______________”。
(3)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落木窸窣之状,“______________”一句点明夔州距故乡十分遥远和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状态。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2)《琵琶行》中琵琶女年长色哀后,嫁做商人妇。“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功业都化为了历史陈迹。
(3)韩愈在《师说》一文中以十分开放的态度看待师生关系,体现这一态度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得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写自己内心感慨万千,心中充满忧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通过夸张、侧面描写表现箫声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劝学》中“______,____”两句强调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诗人在梦游中惊惧而醒,叹息不已。
(4)杜甫《登高》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诗人事业无成、身体衰老、失意窘迫的境况。
(5)《虞美人》中李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无奈。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态度。
②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空两方面着笔,高度概括了诗人颠沛流离的一生,沉郁顿挫。
③《赤壁赋》中,苏轼认为,造化所为,非吾所有,不可强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可以尽情享用。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2)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告诉我们只有广泛学习并且每天深刻反省自己的不足才能尽善尽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释了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进而强调了从师的必要性。
(3)李清照《声声慢》中,词人用傍晚时分,雨打树叶来表现自己的孤独寂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明确指出蚯蚓能以泥土、地下水为食的原因,“____________”指出了蟹心浮气躁的结果。
(2)韩愈《师说》中,认为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____”,在解说人们从师的原因时,认为“____________”,不可能没有疑惑。
(3)曹操《短歌行》中对于诗人心目中的“嘉宾”,念之思绪“悠悠”,迎之“____________”,待之“____________”,怀之“心念旧恩”。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用听众的神情,江心的秋月写琵琶曲妙绝入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苏轼以酒祭奠江月以寄托其旷达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以写景抒怀,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曹操《短歌行》中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句子:_________ ,___________。
(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的步伐、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描写琵琶女出场时那种羞怯的神态。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刘裕北伐时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场面。
(4)《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明的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月出美景。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辽远的时间、空间两方面,高度凝练地概述了诗人自己的人生际遇。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流畅与冷涩两种风格的音乐的演奏效果。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蜀道上瀑布、山涧发出巨大的声响,渲染了蜀道的凶险。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采用了比的手法,“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宋武帝刘裕在战场上的声威气势,“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一诗中以时空并举极写自己漂泊异乡和年老体弱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了刘裕北伐中原收复河山的雄壮气势。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禀赋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三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其中有一处用“____________”的表情变化,来凸显蜀道之“难”。
(2)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紧接着作者举出与蚯蚓相反的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接描述。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根据韩愈在《师说》中的表述,士大夫之族择师之难,难在自己的心理,除了年龄和知识两个要素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也让他们很为难。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述了自己晚景颓废的状况。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作者用动植物设喻来表达对人生短暂、个人渺小的感慨。
2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第三段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作者指出,应以能者为师,也就是前文所说的“______,______”的观点。
(2)荀在《劝学》中通过自己的经历“______,______”。强调了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冥思苦想,而要实实在在地学习。
(3)《蜀道难》中,作者多次借“水”突出蜀道的艰险,其中“______”写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声势浩大;“______”写江水在山谷中汹涌激荡,冲击回旋。
第25练 统编版全五册理解性默写-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 这是一份第25练 统编版全五册理解性默写-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文件包含第25练统编版全五册理解性默写解析版-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docx、第25练统编版全五册理解性默写原卷版-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2练 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全册练-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 这是一份第12练 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全册练-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文件包含第12练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全册练解析版-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docx、第12练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全册练原卷版-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07练 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全册练-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 这是一份第07练 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全册练-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文件包含第07练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全册练解析版-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docx、第07练必修上册理解性默写全册练原卷版-高考语文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每日一练统编版全五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