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53820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53820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展开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1.下图为极地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箭头代表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题。
则此时,A点的日影朝向( )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晨昏线(圈)( )
A.是正午与子夜的分界线 B.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C.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在地面上自西向东移动
3.下面四幅图中的a、b、c、d四点中,处于昏线上的是( )
A.a B.b C.c D.d
下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丁
5.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当地( )
A.6时 B.15时 C.18时 D.21时
下图为某时刻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上图中乙点的昼长是( )
A.4小时 B.8小时 C.6小时 D.10小时
7.上图四点中昼长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下图中a为晨昏线,b为纬线,m点为a线的纬度最北点,m、n在同一经线上,且纬度差为90°,此时北京时间为19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m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
A.15°E B.165°W C.120°E D.90°W
9.与n点昼长最接近的是( )
A.6小时 B.12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10.读某时刻地球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要求。
(1)此图为______(填“南”或“北”)半球,图中代表晨线的是____________,该日为北半球的______(填节气)日,C点昼长为____小时。
(2)此刻图中B点的地方时为_____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3)当某物体从C点向南运动时,运动方向会向_____(填“左”或“右”)偏,运动速度________。
(4)当日______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此日过后三个月内,北京的昼夜长短变化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1.A
解析:2.根据地球自转逆时针方向,推知该图为北极俯视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A点位于昏线,日落西北,故日影朝向东南。A正确。
答案:2.B;3.B
解析:2.地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
3.根据图中极点判断地球自转方向,进而可知,a、c、d点均位于晨线上,即将进入昼半球,b点位于昏线上,即将进入夜半球。
答案:4.C; 5.B
解析:4.由图知,甲昼长18小时,丁昼长6小时,可知丁地夜长是18小时与甲昼长相等,所以甲丁的纬度数相同,但在不同的半球。选C正确。
5.丁昼长6小时,日落时间=12+昼长/2=15,即丁地15:00日落。选B正确。
答案:6.B;7.D
解析:6.从图中可知,图示平面被经线平分成6份,每份经度差为30°,甲地地方时为18时,故乙地为16时,根据昼长计算公式可得乙地昼长为8小时。
7.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昼长季节变化越大,图中四点丁点纬度最高,所以丁点昼长季节变化最大。
答案:8.A; 9.B
解析:8.此时为9月29日,已过秋分,北极点附近有极夜现象,则过m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9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则该经线为15°E。故选A。
9.根据m、n在同一条经线上,且纬度差为90°,所以n 点的位置应接近赤道所以昼长接近12小时。故选:B。
10.答案:(1)南; AB弧; 冬至; 12;
(2)0; (23°26′S,90°W);
(3)左; 不变;
(4)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昼渐长,夜渐短
解析:(1)图中90°E经线应位于45°E经线东侧,据此可以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此图为南半球仰视的角度: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图中AB线东侧为昼半球,故为晨线:图中南极圈全部位于昼半球,为极昼现象,故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该日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图中C点位于赤道,终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
(2)此刻,图中B点所在经线为90°E,是平分夜半球的经线,故地方时刻为0或24点,则与90°E正好相对的另一经线90°W为12点,即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结合上题可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23°26′S,90°W)。
(3)当某物体从C点向南运动,即在南半球向南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运动方向会向左偏,但运动速度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应保持原速度不变。
(4)该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当日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差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此日过后三个月内,即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北移,北京的昼夜变化为:昼渐长,夜渐短。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OP指示的方位是,新疆喀什某小区,上海市,该日M城市与北京相比,记录单中缺少的必备实践器材是,记录单中缺失的月份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洋流: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洋流,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陆坡流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下列关于图示信息表述错误的是,埃塞俄比亚咖啡种植的生产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土壤: 这是一份通用版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创新素养限时练土壤,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该地易发育河曲的主要原因有,乙土壤样品取自天然草坪,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