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展开湖北省恩施州2018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
一、选择题
1. 如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详解】A. 罩内抽出空气,闹铃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故A不符合题意。B. 用力敲打鼓面,纸屑跳动,说明物体发声时振动。故B符合题意。C.手摸喉咙,发出声音时喉咙在振动,不发声音时,喉咙不振动,所以实验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D. 固体能传声而且传声效果好,故D不符题意。
【点睛】声音的产生原因是振动,所以能够体现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选项是正确的.
2. 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日偏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照镜子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汽车的观后镜是一个凸面镜,起扩大视野的作用,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出现了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总结。
3. 以下能源不可再生的是( )
A. 天然气 B. 风能 C. 太阳能 D. 地热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风能、太阳能、地热能都是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石油、煤等能源属于化石类能源,在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故选A。
【点睛】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称之为非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包括: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等,它们是不能再生的,用掉一点,便少一点。
4. 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 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故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发生了作用,故A正确。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C错误。
D、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置,不相互挤压的桌子之间没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重点是力的概念及其理解,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且一个力产生,最少有两个物体。
5. 以下有关电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绝缘体中没有电荷
B. 导体两端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稳定电流
C. 金属导体中靠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 半导体的导电性与环境变化无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体都由分子、原子组成的,绝缘体也一样,原子中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所以绝缘体也是有电荷的,故A错误;
B、电路两端有电压,不一定会有电流,电路必须是闭合电路才行,故B错误;
C、因为金属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因此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故C正确;
D、半导体的阻值随温度、光照和杂质等外界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牢记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要形成电流,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提供电压的装置,即电源,二是电路必须是通路。
6. 下列有关磁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真实存在的
B. 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面虚拟的封闭曲线
C. 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D. 地面上的指南针N极总是指向地理的南极
【答案】D
【解析】
【详解】A、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是真实存在的,故A正确;
B、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的分布引入的物理模型,是虚拟的封闭曲线,故B正确;
C、根据奥斯特实验即电流的磁效应可知,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故C正确;
D、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相反,所以指南针静止时,指南针的N极指向地磁的南极即地理的北极,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磁场在物理学家眼中就像坐的椅子一样是真实存在的,其基本特征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但磁感线是为了研究磁场而引入的模型。
7. 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大
B. 柴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汽缸内空气的内能增大
C.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内能保持不变
D.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只与电流大小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A、对物体做功,但同时物体放出热量,物体内能不一定增大,故A错误;
B、柴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空气,对空气做功,汽缸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故B正确;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吸收了热量,内能变大,故C错误;
D、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与电流大小、通电时间、导体的电阻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牢记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的特征,虽然温度没有升高,但吸收了热量,所以内能是增大的。
8. 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蜡烛置于c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
B. 蜡烛置于b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
C. 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D. 蜡烛从b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A、蜡烛置于c点时,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虚像,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错误;
B、蜡烛置于b点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
C、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由于此时的物距都大于焦距,成实像,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故C正确;
D、蜡烛从b点向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9. 如图,小船上放有较大石头,当人将石头放入池塘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对池塘底部的压强增大 B. 水对池塘底部的压强减小
C. 水对船底的压强不变 D. 水对船底的压强增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B、石头在船上时是漂浮状态,所以船和石头受到的浮力:
石块放入水中后,船仍然漂浮,则船受到的浮力,
石头沉入水底,则石头受到的浮力;
所以此时船和石头受到的总浮力:;
因为,所以可得:。
即石头投入水中后,船和石头受到的总浮力变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船和石头排开水的总体积变小,则水位会下降。
根据可知,水对池塘底部的压强减小,故A错误,B正确;
CD、当人将石头放入池塘后,船的总重减小,船受到浮力减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船排开水的体积减小,则小船将上浮一些,船浸入水中的深度减小,根据可知,水对船底的压强减小,故CD错误。
故选B。
【点睛】重点是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先根据浮沉状态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出浮力大小的变化,这也是本题的关键,再根据液体压强的特征判断压强大小。
10. 如图,电源电压恒定,闭合S2,断开S1和S3,两电表均有示数;再断开S2,同时闭合S1和S3,此时( )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 两表示数均变小
D. 两表示数均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2,断开S1和S3,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R两端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电路的总电阻为两个电阻的和,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再断开S2,同时闭合S1和S3,R1、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故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此时电流表测R的电流,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比较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故选D。
【点睛】重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路的动态分析,牢记串、并联电路的电压与电流特点,关键是明确当不同开关闭合时的电路结构,再结合欧姆定律判断。
11. 如图a,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b中的图线Ⅱ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
B. 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
C. 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
D. 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图b可知,两车同时出发,在0~t0时间内,两车的距离逐渐减小,说明是甲车的速度快,
由s﹣t图象可知,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斜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表示速度越快,
图b中,图线Ⅰ的倾斜程度越大,所以图线Ⅰ表示甲车的运动情况,则图线Ⅱ表示乙车的运动情况,故A错误;
B、图b中的t0时刻,说明两车的位置相同,表示甲乙两车相遇,由A的分析知,两车的速度不相等,故B错误;
CD、由A项解答可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所以,两车距离变为s1(s1<s),有两种情况:
一是甲车尚未追上乙车,二是甲车超过乙车;
所以,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也可能在t0时刻之后,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考查了s-t图像的解读,图像是直观的表示物理规律的有效方法,在考试中是很重要的一个考点,注意理解s1<s,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两车靠近了,二是甲车超过了乙车,类似的问题要多练习,熟练掌握从图像得到有用的信息。
12. 如图,电路中L1“6V 3W“和L2“6V 6W”两灯泡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源电压恒为12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两灯泡均能正常发光
B. 保证两灯泡均不损坏,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最小值为3Ω
C. 滑片P从最右端向左移动,使某灯刚好正常发光,则此时另一盏灯的实际功率为1.5W
D. 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路总功率最大可达到12W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P=UI可得,灯泡正常工作的电流分别为:
,;
由图知,闭合开关S,两灯泡串联,由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所以两灯泡不能都正常发光;故A错误;
B、由可得,两灯的电阻分别为:
,;
由于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两灯泡正常发光时的最大电流为:I=I1=0.5A,
由欧姆定律可得总电阻:;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得,
R连入电路的最小值:,故B错误;
C、滑片P从最右端向左移动,使某灯刚好正常发光,则正常发光的是电流较小的一个灯泡L1,所以另一盏灯的实际功率:
,故C正确;
D、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I1=0.5A,则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
,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重点是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相关计算,要能读懂电路图,能熟练应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特点,都是电路的最基本规律,应熟练掌握。
二、非选择题
13. 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____。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____(选填“运动”或“静上”)的。
【答案】 (1). 人 (2). 运动
【解析】
【详解】背着书包上学,书包相对于人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人,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点睛】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将物体与参照物相比,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变化则是静止的。
14. 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____(选填“音调”“音色”“响度”)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____(选填“乐音”“噪音”)。
【答案】 (1). 音色 (2). 噪声
【解析】
【详解】(1)音色是声音的特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根据不同的音色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发声体;
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声音的音色相同;
(2)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具有干扰作用,因此属于噪声。
【点睛】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15. 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____(填光学原理)。同时看见树林边溪水中的“蓝天白云”,这是____(填光学原理)在水中所成的虚像。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____夹角放置。
【答案】 (1). 光的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 (3). 30°或150°
【解析】
【详解】(1)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溪水中的“蓝天白云”,即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在水中形成的虚像;
(3)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
然后过反射点垂直于法线作出平面镜,如下图所示;此时反射角为;
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或者为180°﹣30°=150°。
所以,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30°或者150°夹角放置。
【点睛】重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所形成的现象,身边有很多例子很多,是比较容易区分的,最后一问要牢记光的反射定律,即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题。
16. 如图。两个质量不相等的实心铁球甲和乙(m甲>m乙)相距S,在无限长的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空气阻力不计)。则____(选填“甲”或“乙”)球的动能大,____(选填“甲”或“乙”)球的惯性大。随着时间的延长,甲球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撞上乙球。
【答案】 (1). 甲 (2). 甲 (3). 不可能
【解析】
【详解】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球的速度相同,甲的质量大,所以甲的动能大。
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甲的质量大,所以甲球的惯性大。
由于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是以相同的速度运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两球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甲乙之间的距离不会改变,两球不可能相撞。
【点睛】关键是惯性的理解,惯性即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是物体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注意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7. 如图,闭合开关后,轨道上的金属杆ab将向__移动(选填“左”或“右”)通电后金属杆运动起来,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____。
【答案】 (1). 右 (2).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析】
【详解】根据左手定则判断:
如图,闭合开关后,磁场的方向是向下的,电流的方向是从b到a,根据左手定则可知,轨道上的金属杆ab将向右移动;
根据此原理制成的了电动机,过程中消耗了电能,获得了机械能,所以能量的转化情况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点睛】重点是左手定则的应用,牢记其要点,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他四指垂直且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指向的就是安培力方向(即导体受力方向),当然知道任意两个方向,即可判断出第三个方向。
18. 将体积相等的松木(ρ木=0.5g/cm3)和石蜡(ρ蜡=0.9g/cm3)分别放入装满水的杯中,松手静上后,松木所受到的浮力F1和石蜡所受到的浮力F2的大小关系为F1____F2(选填“>““=”“<“)。此时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比V木露:V蜡露=____。
【答案】 (1). < (2). 5:1
【解析】
【详解】(1)将体积相等的松木和石蜡分别放入装满水的杯中,由于松木和石蜡的密度都小于水的密度,故都漂浮在水面上;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物体漂浮时,;
由于松木和石蜡的体积相同,松木的密度小,则松木受到的浮力小,即;
(2)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松木浸入水中时:;则:,
所以松木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石蜡浸入水中时:;则:,
所以石蜡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比:
。
【点睛】漂浮时注意要能灵活运用“浮力等于重”这一条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得:,可求物体的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本题中可求水面下的部分体积,进而得出水面上的部分体积。
19. 如图。老师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地气压为标准大气压),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实验时测得管内水银柱的高度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760mm;如果将试管顶端开一个孔,管内水银柱最终会__________。
【答案】 (1). 小于 (2). 下降至管内外液面相平
【解析】
【详解】(1)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这些空气会对管内水银柱有个向下的压强,会导致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
(2)当管顶开一个小孔时,管内的水银与外界的大气相通,此时外界大气压对管内水银也有个向下的压强,所以管内的水银不仅不会从小孔喷出,反而会立即下降。此时托里拆利管和水银槽实际上是构成了一个连通器,最终管内外液面会相平。
即如果将试管顶端开一个孔,管内水银柱最终会下降至管内外液面相平。
【点睛】重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即实验中水银柱静止时,水银柱的上方是不受大气压强的,所以外界大气压支持着管内水银柱,则此高度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留有空气时,测得大气压偏小,顶端开一个孔,管内水银柱立即下降至与管外水分面相平。
20. 如图。弹簧开始处于自然伸长状态,现用10N的推力F推着木板B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最终将弹簧压缩至最短(木板B始终未接触墙壁、地面与木板B的下表面光滑、B的速度始终大于A的速度)。在此过程中木板B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向____(选
填“左”或“右”),木块A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N.木块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方向____发生改变(选填“可能”或“不可能”)。
【答案】 (1). 左 (2). 10 (3). 可能
【解析】
【详解】地面与木板B的下表面光滑,说明物体B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
物体B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向右的推力和物体A对B向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B=F=10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B对A的摩擦力与物体A对B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A=fB=10N,方向向右;
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向右的摩擦力和向左的弹力,开始时摩擦力大于弹力,合力向右,随着弹簧的缩短,弹力逐渐增大,而摩擦力不变,当弹力等于摩擦力时合力为零,弹力继续增大,大于摩擦力合力方向向左,故合力的方向可能变化。
【点睛】要清楚匀速运动时为平衡状态,受力平衡,据此可得B受到的摩擦力为10N,A和B之间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A受到的摩擦力也是10N,再根据弹力的变化判断合力的方向。
21. 按要求作图:如图,当开关闭合后,请标出小磁针的N和S极。
【答案】
【解析】
【详解】据图可知电流从正极流出,即从该螺线管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该螺线管的上端是N极、下端是S极
再根据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小磁针的上端是N极、下端是S极。如图所示:
【点睛】右手螺旋定则应用时,要注意四指弯曲指向电流的方向,千万不要理解成线圈的绕向,有同学容易在这点混淆,有个简单的方法,即使用右手螺旋定则前先把电流方向标在线圈上。
22. 如图,用绳子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将一斜面物块慢慢靠近小球,并刚好与之接触(绳子仍然竖直,且小球静止)。请作出小球此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将一斜面物块慢慢靠近小球,并刚好与之接触,绳子仍然竖直,且小球静止,此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0,即小球与斜面间没有力的作用;
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画在小球的重心上,如图所示:
【点睛】注意理解小球与斜面仅接触时,不产生力的作用,另外根据静止可以判断,重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23. 如图,要求开关控制螺旋灯泡,将图中元件分别正确连接到电路中。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家庭电路的连接要求画图。
开关应控制火线,所以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三孔插座: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图所示:
【点睛】重点是家庭电路的连接,注意连接中的细节问题:开关控制火线,灯泡的螺旋套连接零线,三孔插座的“左零、右火、上地”等,都是考查的重点。
24. 如图,圆锥体的高h为____cm
【答案】3.22
【解析】
【详解】圆锥的底端与刻度尺的5.00cm对齐,其上端与刻度尺的1.78cm对齐,所以其高h=5.00cm-1.78cm=3.22cm.
25. 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为____km/h
【答案】55
【解析】
【详解】如图速度计的单位是km/h。
图中速度计的分度值为1km/h,此时汽车的瞬时速度为55km/h。
【点睛】重点是速度计的读数,先看清楚分度值再读数,且要知道速度计表示的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
26. 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是___V。
【答案】4
【解析】
【详解】如图电压表使用大量程,即电压表选0~15V的量程,分度值为0.5V;
根据指针位置知,此时读数是4V。
【点睛】注意电压表读数时看清楚使用的量程,弄清楚分度值再读数,不要小看了读数,在考试中是经常出现的。
27. 如图。是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____(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答案】 (1). 升华 (2). 凝华 (3). 霜
【解析】
【详解】(1)在烧杯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发生了升华现象;
(2)过一会儿,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附着在玻璃片上,即发生了凝华现象;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屋顶及地面形成的;
冰是水凝固形成的;
所以,生活中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点睛】物质通常存在三种状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总共有六种变化过程,像这类的题目,只要记清楚物态变化过程即可正确解题。
28. 小明学习欧姆定律后,利用一块电压表和阻值为R0的已知电阻,测量
未知电阻Rx的阻值。池选择丁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图路(如图所示)。小明的实验要求是:只闭合开关S和S1时,电压表测量R0两的电压U1;只闭合开关S和S2时,电压表测量电源两淪的电压U2。
(1)请你用笔线代替导线完善实验电路(只添加一根导线)。_______
(2)请用已知量和测出的量表示出Rx,则Rx=____。
【答案】 (1). (2). R0
【解析】
【详解】(1)根据题意,使电压表负接线柱与S1左端接线柱相连(或S2右端接线柱相连),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和S1时,电压表测量电阻R0两端的电压,其示数为U1;
则通过Rx中的电流:;;
只闭合开关S和S1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其示数为U2,
则Rx两端的电压:,
根据得,测量电阻Rx的表达式为:
。
【点睛】重点是特殊方法测量电阻的实验,要理解结合已知电阻测量未知电阻时,应设计串联电路,根据两次电压表的示数差可知未知电阻的电压,再结合欧姆定律得出表达式。
29. 在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小明用一只量筒、一枚大头针和水,测量一个小木块的密度。下面是小明的有关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量筒的示数为V1。
(2)将小木块放入量筒中(木块漂浮),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3)______________。(补充步骤)
(4)计算得出木块的密度ρ木=_____________(写出最简表达式)。
【答案】 (1). 用大头针将木块压入水中,读出体积V3 (2). ×ρ水
【解析】
【详解】实验原理,根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分别列出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式,化简可得。
(1)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量筒的示数为V1。
(2)将小木块放入量筒中(木块漂浮),此时量筒的示数为V2。
(3)用大头针将木块压入水中,读出体积V3。
(4)表达式:木块受到的浮力
木块的重力
由于木块漂浮,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即:
所以木块的密度为:
。
【点睛】关键是利用好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漂浮时注意要能灵活运用“浮力等于重”这一条件,即根据可得物体的密度表达式。
30. 如图,质量为0.1kg的铁球从高为2.3m的斜面顶端无摩擦下滑后,撞击到水平地面上的金属块。假设撞击时铁球的机械能有20%转化成内能,并全部被自己吸收(c铁=0.46×103J/(kg•℃),假设铁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与接触面无摩擦、不计空气阻力)。
(1)求铁球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多少J?
(2)求铁球升高的温度为多少℃?
【答案】(1)2.3J;(2)0.01℃
【解析】
【详解】(1)铁球的重力:
铁球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
;
(2)由于铁球从斜面顶端无摩擦下滑,所以该过程中铁球的机械能没有损失,则撞击时铁球的机械能等于重力做的功,即;
根据可得,铁球升高的温度:
。
【点睛】重点是功和吸热公式的应用,注意理解:因为没有摩擦,所以球撞击金属块时的机械能,等于重力的做的功。
31. 如图。为某电热器的电路图。R1和R2为电热丝,其中R1的规格为“220V 110W”且阻值不随温度而变化,电源电压保持220V恒定不变。
(1)当S闭合时,10分钟内电热器产生的热量是多少J?
(2)当S断开时,R1的实际功率为39.6W,求此时电热器的总功率为多大?
【答案】(1)6.6×104J;(2)66W
【解析】
【详解】(1)当S闭合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此时R1的功率为:P1=110W,
所以10分钟内电热器产生的热量:
;
(2)由可得,R1的阻值:
;
当S断开时,R1与R2串联,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由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
此时电热器的总功率:
。
【点睛】重点是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牢记和,在纯电阻电路中两公式可以直接使用,计算稍显简单。
32. 如图,图a为测量体重的电子秤原理图,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和压力杠杆ABO,压力传感器,电流表A(量程为0﹣0.1A.转换刻度后可以显示体童大小)。其中AO:BO=5:1,已知压力传感器的电阻R与所受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设踏板和杠杆组件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电源电压恒为3V,取g=10N/kg。计算
(1)如果某人站在该秤踏板上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mA,这个人的体重是多少kg?
(2)该秤能显示的最大体重值是多少kg?
【答案】(1)50kg;(2)270kg
【解析】
【详解】(1)由图a知,压力传感器R与电流表串联在电源上,由欧姆定律可得此时R连入电路的阻值:
由图象可知,此时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F=100N,
人对踏板压力为:,由杠杆平衡条件得:
解得人的质量为:。
(2)由图象知,R与所受压力F变化成线性关系,设,
当时,,
即:…①
当时,,
即:…②
解①②可得:,,
所以,
因为R阻值随F增大而减小,所以当电流表示数达到最大0.1A时,R阻值最小,压力传感器受到压力最大,人对踏板压力最大,
此时传感器的电阻:,
则:,
解得压力杆对传感器的压力:,
由杠杆平衡条件有:
秤的最大体重值:
。
【点睛】重点是欧姆定律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根据图像得出电阻与压力的关系是关键,有了此关系才能求出最大电流时的压力大小。
[物理]湖北省恩施州2021年中考真题理综物理试题试卷(原题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物理]湖北省恩施州2021年中考真题理综物理试题试卷(原题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物理湖北省恩施州2021年中考真题真题理综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物理湖北省恩施州2021年中考真题真题理综物理试题原题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恩施州2021年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州2021年中考理综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图必须用2B铅笔作答,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物理参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恩施州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附真题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州2023年中考物理试题(附真题解析),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