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凤台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有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凤台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有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凤台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 D.真空罩中的闹钟2. 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3. 荧光粉能致癌.少数洗衣粉厂家,在产品中添加所谓的“荧光增白剂”欺骗消费者;某同学想鉴别使用的洗衣粉中是否含有荧光粉,他将洗衣粉用水溶解,涂在白纸上,用以下什么照射就能判断( )A.紫外线 B.红外线 C.可见光 D.无线电波4. 下列事例中的“小水珠”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青草上的露珠 B.冰凌上滴下来的水珠C.山间的薄雾 D.壶嘴上方冒出的“白气”5.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6. 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7.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8. 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 )A.一叶障目 B.镜花水月 C.凿壁偷光 D.形影相随9.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B.调整二胡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发声的响度C.建筑工地限时工作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10. 在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是( )A.日食 B.山的倒影C.水中筷子“弯折” D.小孔成像11. 如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铅水银酒精甲苯熔点/℃328﹣38.8﹣117﹣95沸点/℃174035778111A.铅在350℃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固态酒精与甲苯不是晶体C.济南地区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D.济南地区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温度12. 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丙与丁 D.甲与丙二.填空题(共6题,总计21分)13. 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 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14. 小明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蜡的熔化规律”.为了完成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时间和 ,并及时观察它的 状态 .实验表明:蜡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 ;同组同学提出异议,建议用 法加热会使蜡受热更均匀.15. 如图,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 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 .16. 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检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3.26的数据,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当有重型卡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7. 现代城市的主要街道上都会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下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59.1的数字,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18. 如图所示是放大桌面微小形变的装置,M和N是平稳面,当用力F压桌面时,此时平面镜M上的入射角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墙面上的光斑将向 移动(选填“上”或“下”).三.画图题(总计10分)19. 完成下面的光路图.四.探究题(共3题,总计25分)20. 如图所示:(1)在测物体长度时,以上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 图,铅笔的长度应为 cm.(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 cm.(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偏大/偏小/不变)21. 如图1是王凯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实验次数物到镜面的距离/cm像到镜面的距离/cm第一次9.09.0第二次13.513.5第三次15.015.0(1)实验要选取 (相同/不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 关系.(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成像区最好选择在 (较亮/较暗)的环境中,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 (厚一点/薄一点)较好.(3)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 (能/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4)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支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眼睛在玻璃板 (前/后)观察,直到 时就找到像的位置,然后进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上表,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5)通过实验探究,王凯掌握了平面镜成像规律.他学以致用,做出了图2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你也来试一试吧.22. 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是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我们需要观察水沸腾时的 和水沸腾时的 (2)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3)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4)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 . (5)把烧杯里的水倒入烧瓶中加热至沸腾后,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温度降低,瓶内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使瓶内气压 (选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所以水又再次沸腾了.五.计算题(共2题,总计20分)23.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鸣笛处行驶了多远?(2)鸣笛处距山崖多远?24.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D 2. B 3. A 4. B 5. A 6. C 7. A 8. B 9. C 10. B 11. D 12. B二. 填空题13. 乙;﹣414. 温度;状态;上升;水浴15. HD;∠1.16. 分贝;变大17. 响度;增大.18. 变小;下三. 画图题19. 解: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故反射角也为60°;先过入射点垂直于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四.探究题 20. (1)A; 3.40; (2)取平均值减小误差;26.42;26.00;(3)偏大.21. (1)相同;大小;(2)较暗;薄一点;(3)不能;虚;(4)前;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与蜡烛A的像重合;像距等于物距;(5).22. (1)现象;温度变化;(2)水蒸气;(3)小华所用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4)高于;水汽化要吸收热量,而水温保持不变,说明水能继续从杯底吸热;(5)液化;降低;降低.五.计算题 23. 解:(1)由v=可得在t=2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s1=v1t=20m/s×2s=40m;(2)声音传播的距离:s2=v2t=340m/s×2s=680m,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2s=s1+s2,s=(s1+s2)=(40m+680m)=360m;答:(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鸣笛处行驶了40m;(2)鸣笛处距山崖360m.24. 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1=9h.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v===100km/h;(2)v′=144km/h=40m/s,由v=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s′=v′t′=40m/s×25s=1000m,所以火车的长度s火车=s′﹣s桥=1000m﹣400m=600m.答:(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100km/h;(2)火车的长度是600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颍上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有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萧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有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泗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有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