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复习中考地理考前考点梳理第19讲 南方地区 (共60张PPT)
展开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位于秦岭—淮河 以南、青藏高原 以东,东临东 海,南临南 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 和盆地 为主;东部分布有平原 、低山和丘陵。 (3)气候: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受季风 影响,年平均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 (4)土壤: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5)植被:水热充足,植被常绿。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农业类型:本区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 区。平原地区水田集中连片 ;山区水田零星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 (2)农作物:水稻 、小麦 等粮食作物,棉花 、油菜 、茶 、竹 、甘蔗 、橡胶 ,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和亚热带 水果。 巧学妙记南方地区的主要作物和水果南方作物记得快,稻棉甘蔗和油菜;南方水果营养高,柑橘菠萝和香蕉。
长江三角洲地区 1.江海交汇之处(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 市、江苏 省南部和浙江 省北部地区。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地形以平原 为主,河湖 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3)地处江海交汇之处:位于长江 入海口处,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 巧学妙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与自然环境长三角,位置优;东临海,江海汇;航道端,海岸中;溯内陆,南北通;地势平,河湖众;夏高温,冬温和;降水沛,亚热风。
2.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 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2)上海 是长江三角洲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3.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苏州 古典园林、杭州西湖 、水乡(江苏的周庄 、同里,浙江的乌镇 、西塘),传统的戏曲文化、茶 文化、丝绸 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知识拓展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地区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注:统计数字为2010年。
2.人多地狭香港和澳门地区地狭人稠,土地成为港澳地区最重要的资源。“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 ,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3.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1)香港和澳门所需的淡水、食品、原料和燃料等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依靠祖国内地稳定的供应;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2)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的合作以“前店后厂 ”为基本模式。 温馨提示香港缺水的原因香港缺水,并不是水污染造成的。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降水丰富,但因其面积小,又无大型水库,人口众多,用水量大,导致水资源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缺水严重。
规律总结图解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巧学妙记香港的有关知识珠江口东是香港,东方之珠和天堂;新界九龙香港岛,发展经济各有长;进口原料搞生产,电子钟表和服装;银行如林船如梭,金融中心自由港;九七回归更发展,一国两制好主张。
误区警示(1)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降水丰富,所以水源充足,不存在水资源短缺现象 (×)香港虽然降水丰富,但因为面积小,河流少,又无大型水库,加之人口众多,用水量大导致水资源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缺水严重。(2)20世纪90年代初,澳门工业开始出现放缓现象,说明澳门经济出现衰退 (×)澳门工业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全盛时期,然而20世纪90年代初,澳门的加工制造业大规模向祖国内地转移,使澳门工业发展出现延缓现象,但这并不代表澳门经济出现衰退。
1.组成:台湾省包括F台湾 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G钓鱼 岛等许多小岛。 2.位置:北临A东海 ,东临B太平洋 ,南临C南海,西隔D台湾 海峡与E福建 省相望。 3.从地缘关系、血缘关系和历史文化渊源来看,台湾省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自然条件(1)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 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 和暴雨 。 (2)地形地势:西部以平原 为主,中东部以山地为主;H玉山 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3)河流、湖泊:岛上河流短急,水能 丰富。 (4)自然资源:有“植物王国”“海上米仓 ”“森林之海”“亚洲天然植物园”“东方甜岛 ”“兰花之乡”“水果之乡 ”等美称。
5.外向型经济(1)台湾省经济的发展变化①20世纪50年代:台湾省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为主。 ②60年代开始: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形成“进口—加工—出口 ”型的经济。 ③90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 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2)目前,祖国大陆 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规律总结台湾省的外向型经济
温馨提示台湾省地理之最
名师点拨台湾岛上的河流短小,为什么台湾省的水能资源丰富?台湾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台湾河流虽然短小,但由于降水丰富,山地多,河流水量大,水流湍急,因此水能资源丰富。误区警示台湾省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高山族不是汉族 (×)高山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目前,总人口达40万,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但台湾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人还保留着乡音,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血缘关系。
长株潭城市群 1.城市群概况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位于湖南省东部,三市区彼此相距约30千米,呈三足鼎立之势,其间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2.三市的发展差异
3.三市的发展联系(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加强了三市之间的联系。(2)加强一体化建设:注重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城市病”,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3)建设“两型社会”: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归纳总结建立“两型社会”的措施(1)城市群布局采用绿心式形态,即在三市城区之间保留大面积的生态绿地。(2)城市群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形式,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卫星城镇或发展工业,或承担居住、旅游、商贸等功能。(3)湘江作为城市群的生态走廊,对于城市群的环境建设和旅游开发是至关重要的。要严格保护沿江湿地和山水景观,使之成为景色秀美的滨江风光带。(4)提高绿化率, 推广节能建筑,倡导公交优先,创建生态宜居城市。(5)加大老工业基地的整治力度,重污染型企业限期退出。(6)加强环境教育,倡导绿色生活,鼓励勤俭节约,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
贵州省的环境和治理 1.地理位置地处云贵高原东部。2.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2)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多雨。(3)河流:主要河流有乌江、北盘江、赤水河等,水能资源开发优势显著;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暗河众多,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
3.自然灾害及环境问题(1)自然灾害及环境问题:贵州省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土层浅薄,由于不合理的垦殖活动,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基岩裸露而出现石漠化现象。
(2)生态环境恢复措施: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等。
1.(2016·甘肃兰州中考,15)下列我国人民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中,体现桂林山水景观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读景观图可知,第五套人民币1元背面三潭印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5元背面是泰山观日峰;20元背面是广西的桂林山水;10元背面是夔门,在瞿塘峡入口处是长江三峡的西大门;50元背面是西藏的布达拉宫;100元的背景图案是人民大会堂。
2.(2015·甘肃定西安定中考,23)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其中香港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的劳动力B.丰富的自然资源C.雄厚的工农业基础D.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解析:在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香港的优势有资金、信息和技术及管理方法。祖国内地的优势条件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等。
(2015·甘肃定西安定中考,29~30)读台湾岛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3~4题。
3.下列关于台湾自然地理的正确说法是( )A.台湾山脉的走向是南北走向B.最大的河流是海河C.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D.西部降水最多4.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a是钓鱼岛B.b是琼州海峡C.c是高雄市D.d是台北市
解析:第3题,台湾山脉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最大的河流是浊水溪,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东部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第4题,图中a是钓鱼岛,b为台湾海峡,c为基隆,d为高雄。
5.(2016·甘肃兰州中考,29)读台湾岛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岛的地形类型以山地 为主,地势特征是东高西低 。 (2)台湾省的行政中心A是台北 。 (3)台湾省河流长度普遍在200千米以下,超过100千米的河流只有6条,主要原因是台湾岛面积狭小,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所以河流流程短 。 (4)按温度带划分,台湾岛大部分位于亚热 带。 (5)2016年2月6日,台湾高雄市发生里氏6.7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这次地震的形成原因可能是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
解析:本题考查台湾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第(1)题,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全部面积的2/3,台湾岛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特征是东高西低。第(2)题,依据位置,图中A为台北市,为台湾省的行政中心。第(3)题,台湾省河流短小的主要原因在于台湾岛面积小,地形以山地为主,所以河流流程短。第(4)题,按温度带划分,台湾岛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少部分位于热带。第(5)题,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
6.(2015·甘肃定西安定中考,33)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珠江三角洲 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为上海 。 (3)列举长江三角洲内外联系的两条优势条件:临江临海 、 铁路和公路网稠密 。 (4)珠江三角洲被称为中国“南大门”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
解析: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长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浙江省北部和江苏省南部为两翼,上海是其核心。长江三角洲临江临海,铁路和公路网稠密,有现代化的港口群和航空港等,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外联系便利。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侨乡,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该地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优惠的政策及人文因素的优势,重点发展了外向型经济。
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南方地区也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一般考查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种类和生产的影响。1.有利条件(1)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且配合好。其中台湾省、海南省、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的生长。(2)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流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3)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2.不利条件(1)江淮地区伏旱天气,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2)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3)东南丘陵为红土地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黏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4)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例1(2016·湖北咸宁中考)位于“鱼米之乡”的咸宁市,主要受惠于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的影响,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B.夏季炎热少雨C.冬季寒冷干燥D.冬季温和少雨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城市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咸宁市地处我国南方地区的湖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答案:A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及优越性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中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经济的发展取决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多考查其地理位置。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长江入海处冲积而成的三角洲,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国的四大工业基地之一——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这里。如果把图中另外两个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连接起来,就像一张“弓”,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长江就是搭在“弓”上的“箭”。长江三角洲地区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联系广大内陆地区,通过海上运输可联系沿海地区,通过远洋航线可通往世界主要港口。既联系了我国广大的内陆地区,又在海上联系了世界各地。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例2(2015·甘肃白银中考,7)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是( )A.长江中游地区B.长江三角洲区域C.京津唐区域D.珠江三角洲区域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实力。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答案:B
台湾岛的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影响
例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岛的东海岸直接濒临大洋,该大洋是 。 (2)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位于台湾岛的 方向。 (3)由剖面图及地形图可看出,台湾岛地形以 为主,地势特点是 ;据此推断城市多分布在台湾岛的 (填“东部”或“西部”)。 (4)下面的结构图反映了台湾岛自然要素间的关系,将A、B填写到相应的方框中。A.落差大、水流急B.降水多、流量大
解析:台湾位于太平洋西岸,其东北部的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台湾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加上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短促,水能丰富。 答案:(1)太平洋 (2)东北 (3)山地 东高西低(起伏大,高差大) 西部 (4)B A(由上而下)
命题点1 南方地区概况1.(2015·山东德州中考)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美称B.城市、工业沿江分布,①是武汉,地处长江、赣江、京广铁路交汇处C.图中阴影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它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D.②是湖口,它是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的地理概况。长江中下游河湖众多,水田连片,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该地区物产丰富;①是武汉,地处长江、汉江与京广线的交汇处;图中阴影区域是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它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②是江西省的湖口,它是长江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2.(2016·湖北咸宁中考)2016年暑假,小明和家人一起到拉萨旅游,下面是他对当时景观的描述,不可信的是( )A.“鱼米之乡”,河湖密布B.“远看是山,近看是川”C.雪山连绵,牦牛成群D.布达拉宫,金碧辉煌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景观特征。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湖密布,水田连片,有“鱼米之乡”之称,故A项不可信;“远看是山,近看是川”“雪山连绵,牦牛成群”和“布达拉宫,金碧辉煌”是青藏高原的特征,故B、C、D三项可信。
3.(2016·甘肃临夏中考,17)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是 ( )A.桃、菠萝、苹果B.葡萄、哈密瓜C.菠萝、柑橘、荔枝D.苹果、香蕉、梨4.(2016·甘肃临夏中考,16)下列地形区都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华北平原、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东南丘陵C.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D.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解析: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的水果产品为柑橘、荔枝、甘蔗、香蕉等;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区,主要代表水果为苹果、梨、桃等。
解析:本题考查南方地区的地形区名称。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区主要包括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大地形区。
5.(2016·甘肃白银中考,12)下列人文景观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
解析:本题考查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水乡人家是南方地区的景观;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位于北方地区;蒙古包是西北地区内蒙古草原上的传统民居;葡萄晾房是我国西北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建筑。
命题点2 香港和澳门6.(2016·黑龙江大庆中考)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祖国内地为香港地区提供了( )A.淡水B.信息C.技术D.资金
解析:本题考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关系。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祖国内地为香港地区提供了淡水资源、劳动力等,信息、技术和资金是香港的优势。
7.(2016·湖南益阳中考)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港澳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丰富的自然资源B.众多的劳动力资源C.先进的管理经验D.广大的消费市场
解析:本题考查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关系。港澳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祖国内地联系密切,港澳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而祖国内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与港澳地区产业结构形成互补,促进彼此经济发展,所以,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港澳地区的优势是人才与技术,管理经验丰富。
8.(2016·海南中考)有关香港、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澳门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B.香港博彩业发达C.香港和澳门地狭人稠D.香港和澳门自然资源丰富
解析:本题考查香港与澳门的位置、自然和人文概况。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澳门的博彩业发达;香港和澳门都是地狭人稠地区;香港和澳门自然资源比较缺乏。
9.(2016·山东泰安中考)香港每年要从祖国内地输入大量淡水,其淡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稀少B.蒸发强烈C.用水量大D.水资源污染严重
解析:本题考查香港缺水的原因。香港每年要从祖国内地输入大量淡水,其淡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工业发达,人口稠密,用水量大。
10.(2016·甘肃临夏中考,29)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毗邻的省级行政区是( )A.广东省B.广西壮族自治区C.福建省D.台湾省11.(2015·甘肃白银中考,6)香港和澳门的相同点是 ( )A.旅游业不发达B.位于珠江口东侧C.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D.人口密度小
解析:此题考查香港和澳门的位置。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的深圳相连;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北与广东省的珠海相连。
解析:本题考查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地理概况。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的东、西两侧,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大,旅游业发达。
命题点3 台湾省12.(2015·山东德州中考)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结合台湾省简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香港、澳门相望B.受地形因素的影响,铁路环岛修建C.台湾岛以山地为主,森林面积广阔,既有热带、亚热带植被,也有温带、寒温带景观D.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解析:本题考查台湾岛的地理概况。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台湾岛中部、东部以山地为主,气候垂直变化,树种繁多;铁路受地形影响,环岛分布;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方向,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13.(2015·广东中考)祖国大陆游客到台湾“自由行”,直接利于台湾 的发展。( ) ①工农业 ②旅游业 ③金融业 ④餐饮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4.(2015·湖南邵阳中考)下列美誉最符合台湾岛的是( )A.有色金属之乡B.水果之乡C.能源之乡D.鱼米之乡
解析:本题考查对在台湾岛实现“自由行”这一问题的内涵的理解。祖国大陆游客到台湾“自由行”,可直接推动台湾省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带动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对台湾的工农业、金融业影响很小。
解析:本题考查台湾的美称。有色金属之乡是指湖南省,水果之乡是指台湾省,能源之乡是指山西省,鱼米之乡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
15.(2015·黑龙江大庆中考)来自宝岛台湾的客人给孙老师带来了家乡特产,这礼物最可能是( )A.哈密瓜 B.奶酪C.青稞酒 D.茶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台湾的物产。哈密瓜主要是新疆的特产,奶酪主要是内蒙古的特产,青稞酒主要是西藏的特产;因此,来自宝岛台湾的客人给孙老师带来了家乡特产,这礼物最可能是茶叶。
中考地理复习中考地理考前考点梳理第20讲 西北地区 (共48张PPT):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中考地理考前考点梳理第20讲 西北地区 (共48张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法1,考法2,西北地区的农业,命题点1,命题点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复习中考地理考前考点梳理第18讲 北方地区 (共53张PPT):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中考地理考前考点梳理第18讲 北方地区 (共53张PPT),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黄土高原,考法1,考法2,考法3,北京的城市职能,命题点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复习中考地理考前考点梳理第17讲 中国的地理差异 (共45张PPT):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复习中考地理考前考点梳理第17讲 中国的地理差异 (共45张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考法1,考法2,人文地理差异,命题点1,命题点2,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