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课件37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课件37张第1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课件37张第2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课件37张第3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课件37张第4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课件37张第5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课件37张第6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课件37张第7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3《琵琶行》课件37张第8页
    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余音绕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吊白居易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 , 造化无为字 。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他今存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其成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用辞尖锐,主题鲜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影响尤大。一是长篇叙事诗,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有着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2.写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王承宗派刺客刺杀主张用武力平息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犯,以雪国耻。却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嫉恨。那些人说他不该越职言事,并诬称白居易写过“新井”和“赏花”的诗(其实是子虚乌有),不顾忌他母亲是因看花坠井而死的,大逆不道。其中真实的原因是,白居易在前此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期间,屡向皇帝上书言事,剖析朝政,还写了大量讽刺社会政治的诗歌,得罪了很多权贵。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
    二、题解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诗的一种体裁。三者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可多次换韵,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从唐人歌行体的风格来看,所谓“行”,是指那些流走自然、可歌可唱的诗篇。本诗是一首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三、文本探究 (一)听录音 ,读准字音
    湓浦pénpǔ 商贾gǔ 悯然mǐn 转徙xǐ 憔悴qiá cuì 恬然tián 迁谪zhé 浔阳xún 荻花dí 衣裳cháng 慢捻niǎn 西舫fǎng霓裳nícháng 六幺yā 迸裂bèng 裂帛bó 虾蟆háma 红绡xiā 钿头diàn 银篦bì 阑干lán 呕哑ōuyā 嘲哳zhā zhā
    (二)研习序言部分1.疏通文意,把握关键词。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2.序言主要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写作动机,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三)正文赏析
    赏析角度: 一种情感 两条线索(两个人物) 三次演奏 四种手法
    1.一种情感——千古青衫泪 (1)诗的结句“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人为何“泪湿青衫”?
    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
    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青衫泪——同是天涯沦落人
    (2)赏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本诗的主旨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
    自诉身世苦是为了塑造一个封建社会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控诉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
    2.两个人物(1)研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琵琶女的身世命运。
    (2)研习第四自然段,了解作者被贬谪后的生活状况,联系序言部分、第三自然段和写作背景,概括诗人和琵琶女的“同”,明确本诗的两条线索。
    两个人物琵琶女自诉身世苦
    两种线索白居易自叹谪居苦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故事情节 明线(实)
    感情波澜 暗线(虚)
    3.三次演奏(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
    一闻琵琶邀相见(第一自然段)再闻琵琶诉论落(第二自然段)三闻琵琶青衫湿(第五自然段)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环境描写:描绘萧瑟秋景渲染苍凉凄清气氛, 奠定全诗基调。
    “惨”!(离愁、沦落)
    琵琶女:寂寞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
    为琵琶女出场设伏,与下文“终岁不闻丝竹声”呼应
    一闻琵琶邀相见
    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腼腆,也写出了诗人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相识的心情。未见其人,先现其神,形神兼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大量运用比喻。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有了画面感,给人以无限的联想。
    运用拟声词、叠音词。双声叠韵词的运用,能把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表现出来。生动地摹画出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她弹奏的音乐震撼人心的力量。
    叙议结合,以“声”带“情”,以“情”传“声”,声情并茂 既写出了乐曲因幽咽低沉而暂停,也写出了琵琶女情感的极度压抑,还写出了诗人听乐的入迷和欣赏水平的高超,到了“直把无声作有声”的境界。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急切愉快 少年得意
    幽愁暗恨 老年失意
    激越悲壮 哀号控诉
    赏析“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已停,人们还久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写周边环境的寂静,来表现音乐的强大魅力。上句写人,下句写景,情景相生,境界全出。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诗人所创造的这个画面,有着及其感人的艺术魅力。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诗 人: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
    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琴 “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 “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技技艺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 (详写) 琵琶女自叙身世 诗人述“迁谪意” 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
    四、四种手法 (根据上面的赏析总结)
    1.比喻2.运用拟声词、叠音词3.对比4.烘托(1)侧面衬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
    烘托音乐效果,表现高超技艺
    “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杜鹃啼血猿哀鸣”
    (2)环境烘托(找出文中几处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
    四、概括总结。 1.总结主旨
    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1)音乐描写,生动传神。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具体可感。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巧用叠词,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2)结构严谨,明暗两线:一以琵琶女弹奏为线索,一以诗人感受为线索,一明一暗,一实一虚,虚实相生。
    (3)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4)故事情节,详略得当。 送客(略) 听乐(详) 自述(详) 独白(略) (5)对比鲜明。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1)古今异义词明年秋 因为长句 整顿衣裳起敛容老大嫁作商人妇铁骑突出刀枪鸣凄凄不似向前声如听仙乐耳暂明
    第二年于是创作 七言诗  整理年纪大了突然冲出 以前忽然,一下子
    4.文言知识总结
    感斯人言凡六百一十六言自言本是京城女
    名词,话 名词,字 动词,说
    五、拓展练习 下面是白居易的《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与《琵琶行》比较,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有何异同?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 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 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
    思想内容 同:都写了歌女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对她们的深切同情。 异:《夜闻歌者》只是较客观的叙述描绘,也没有交代歌女的身世。《琵琶行》不但详细写了音乐,还交代了琵琶女的身世,也有诗人自身遭遇的深切感受,反映的社会现实更深广。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课文内容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山流水,白居易,教学目标,作者简介,读准字音,一闻琵琶邀相见,再闻琵琶诉沦落,双线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示范课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条分缕析品诗情,诗眼情语,回顾全文拓展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示范课课件ppt,共1页。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