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卷22 氮及其化合物-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卷
展开
这是一份检测卷22 氮及其化合物-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卷,文件包含检测卷22氮及其化合物-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卷解析版docx、检测卷22氮及其化合物-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检测卷二十二 氮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元素,下列关于氮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NH3可用于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
B.NH4Cl与草木灰混合使用会降低肥效
C.“雷雨发庄稼”的原因是生成铵态氮肥
D.一些含氮化合物可作为航天飞机的燃料
【答案】 C
【解析】 侯氏制碱法涉及的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A项正确;草木灰(K2CO3)与NH4Cl混合使用时,CO与NH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NH3而使肥效降低,B项正确;“雷雨发庄稼”的原因是在雷电作用下空气中的氮气生成了NO,NO继续氧化生成NO2,NO2与水生成HNO3,HNO3与土壤中矿物质形成硝酸盐,为庄稼提供氮肥,C项错误;N2H4可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D项正确。
2.一种新型的合成氨的方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属于“氮的固定”
B.反应②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③可通过电解LiOH水溶液实现
D.上述三步循环的总结果为:N2+3H2===2NH3
【答案】 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图示和箭头方向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然后根据图示写出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判断。反应①为Li与N2反应生成Li3N,属于氮的固定,A项正确。结合图示可知反应②为Li3N+3H2O===3LiOH+NH3↑,该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电解LiOH水溶液不能生成单质Li,C项错误。结合图示可知,三步循环的总结果为2N2+6H2O===4NH3+3O2,D项错误。
3.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如图表示。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还原
B.海洋中的氮循环中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③
C.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D.向海洋排放含NO的废水不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
【答案】 A
【解析】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N2→NH,即起始于氮的还原,A正确;海洋中的氮循环中属于固氮作用的是②,B错误;反硝化作用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而氧气是常见氧化剂,C错误;转化关系图中若NO增多,反硝化作用增强,向海洋排放含NO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的含量,D错误。
4.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H4Cl和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NH4Cl或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气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NH3遇到浓盐酸产生白烟,说明二者发生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答案】 D
【解析】不能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氨气,因为NH3和HCl会在试管里重新化合成NH4Cl,A项错误;H+、NO能将SO氧化成SO,B项实验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B项错误;铁与稀HNO3反应产生NO,而不是H2,Fe与稀HNO3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C项错误;只有D项正确。
5.关于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H2SO4具有强吸水性,能吸收糖类化合物中的水分并使其炭化
B.NaClO、KClO3等氯的含氧酸盐的氧化性会随溶液的pH减小而增强
C.加热NaI与浓H3PO4混合物可制备HI,说明H3PO4比HI酸性强
D.浓HNO3和稀HNO3与Cu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别为NO2和NO,故稀HNO3氧化性更强
【答案】 B
【解析】浓H2SO4使糖类化合物脱水并炭化,体现了浓H2SO4的脱水性,A错误;溶液酸性越强,NaClO、KClO3等氯的含氧酸盐的氧化性越强,B正确;H3PO4的酸性比HI弱,加热NaI与浓H3PO4混合物可制备HI,是因为H3PO4的沸点高且具有难挥发性,C错误;浓HNO3的氧化性强于稀HNO3,D错误。
6.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甲气体经过如图所示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
A.NH3、NO2、N2 B.NH3、NO、CO2
C.NH3、NO2、CO2 D.NO、CO2、N2
【答案】 B
【解析】因是无色混合气体,证明没有NO2的存在,故A、C错误;100mL气体甲经过浓H2SO4后剩余80mL说明含有NH3被吸收,又经过一系列实验的处理得酸性溶液且通过足量Na2O2后显红棕色,应存在NH3、NO、CO2气体,故B正确。
7.在如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整个烧瓶。a和b可能是( )
a(干燥气体)
b(液体)
①
NH3
水
②
CO2
饱和NaOH溶液
③
Cl2
饱和食盐水
④
NO2
水
⑤
HCl
0.1mol·L-1AgNO3溶液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①NH3极易溶于水,所以形成喷泉,并充满烧瓶;②CO2与饱和NaOH溶液完全反应,能形成喷泉,最终几乎充满整个烧瓶;③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锥形瓶与烧瓶内近乎压强相等,不能形成喷泉;④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容器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形成喷泉,但因为NO不溶于水,所以不会充满烧瓶,⑤HCl极易溶于水并且和0.1mol·L-1AgNO3溶液反应,使烧瓶内压强减小为零同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强差,所以形成喷泉,并充满烧瓶;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为①②⑤。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8.1.76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密度为1.40g/cm3、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气体1792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1.0mol/LNaOH溶液,恰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mol/L
B.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50mL
C.浓硝酸在与合金反应中起了酸性和氧化性的双重作用,且起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8mol
D.得到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沉淀为3.12g
【答案】 B
【解析】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14.0mol/L,A正确;当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恰好全部沉淀时,得到硝酸钠溶液。原有硝酸的物质的量为14.0mol/L×0.05L=0.7mol,NO2的物质的量为n===0.08mol,用于形成硝酸钠的硝酸为:0.70mol-0.08mol=0.62mol,所以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20mL,B错误;浓硝酸在与合金反应中起了酸性和氧化性的双重作用,且起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NO2的物质的量为0.08mol,C正确;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结合的氢氧根的物质的量等于NO2的物质的量为0.08mol,所以得到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沉淀为(1.76+0.08×17)g=3.12g,D正确。
9.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NH所含的电子总数与1mol—OH所含的电子总数相同
B.1mol联氨(N2H4)中含有5mol共价键
C.过程Ⅱ、Ⅲ、Ⅳ均为还原反应
D.用该方法每处理1molNH,需要的NO为0.5mol
【答案】 B
【解析】1molNH和1mol—OH中分别含有10mol、9mol电子,A错误。联氨的结构式为HNHNHH,1mol联氨中含有4molN—H键和1molN—N键,B正确。过程Ⅱ,N2H4转化为N2H2,氮元素的化合价由-2变为-1,因此过程Ⅱ属于氧化反应;过程Ⅲ,N2H2转化为N2,氮元素的化合价由-1变为0,因此过程Ⅲ属于氧化反应;过程Ⅳ,NO转化为NH2OH,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变为-1,因此过程Ⅳ属于还原反应。综上可知C错误。NH中氮元素为-3价,NH2OH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N2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参与反应的NH与NH2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即每处理1molNH,需要的NH2OH为1mol,根据氮原子守恒可知所需n(NO)=n(NH2OH)=1mol,D错误。
10.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Cu、稀硝酸、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HNO3被Cu还原为NO2
B.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C.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
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既可以和稀硝酸反应,又可以和稀硫酸反应
【答案】 C
【解析】A、稀硝酸被Cu还原为NO,故A错误;
B、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硝酸铜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继续与Cu反应,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弱,故B错误;
C、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正确;
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Cu在常温下可以和稀硝酸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1.“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①图1所示装置在实验中用带有酚酞的水吸收逸出的氨气,防止氨气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故①符合题意;
②图2所示装置用沾有碱液的棉球吸收多余的氯气,能有效防止氯气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故②符合题意;
③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不符合防止污染的理念,不符合“绿色化学”,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图3所示装置中,铜丝可以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用气球收集反应产生的污染性气体,待反应后处理,也防止了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故④符合题意;
故符合“绿色化学”的为①②④。
故选C。
12.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
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
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答案】 D
【解析】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可知,A一定是弱酸的铵盐,当X是强酸时,A、B、C、D、E、F分别是:Na2S、H2S、S、SO2、SO3、H2SO4;当X是强碱时,A、B、C、D、E、F分别是:NH4Cl、NH3、N2、NO、NO2、HNO3。
A.由上述分析可知,当X是强酸时,F是H2SO4,故A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当X是强碱时,F是HNO3,故B正确;
C.无论B是H2S 还是NH3,B和Cl2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当X是强酸时,C是硫,在常温下是固态单质,故D错误;
答案选D。
13.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A.原混合酸中的物质的量为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发生的反应为,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D.浓度为
【答案】 A
【解析】A、根据题图可知,OA段发生的反应为:,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所以每份混合酸中,所以原混合酸中的物质的量为,A符合题意;
B、OA段发生的反应为:,产生NO,AB段发生的反应为,BC段发生的反应为,产生氢气,B不符合题意;
C、第二份溶液中硝酸全部被还原,因为溶液中有,并且Fe全部转化为,所以最终溶液中溶质为,C不符合题意;
D、反应最终消耗,其物质的量为,所有的铁都以硫酸亚铁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根据守恒可知,每份溶液中含硫酸,所以硫酸的浓度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4.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Ⅰ种气体有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答案】 C
【解析】A.I是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NO,N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故A正确;
B.II的现象是因为铁发生了钝化,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故B正确;
C.实验II反应停止是因为发生了钝化,不能用来比较稀硝酸和浓硝酸的氧化性强弱,物质氧化性强弱只能通过比较物质得电子能力大小来分析,故C错误;
D.III中Fe、Cu都能与硝酸反应,二者接触,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要想验证铁是否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可以连接电流计,故D正确。
答案选C。
15.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l2和NO2在NaOH溶液中的反应,若通入适当比例的Cl2和NO2,即发生反应Cl2+2NO2+4NaOH=2NaNO3+2NaCl+2H2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3 mol·L-1的盐酸共热制备氯气
B.装置Ⅰ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作用是干燥氯气
C.装置Ⅲ的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NO2的量
D.若制备的NO2中含有NO,应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以除去NO
【答案】C
【解析】A.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而3 mol·L-1的盐酸是稀盐酸,因此不能发生反应制取氯气,A错误;
B.该实验不需要保证氯气是干燥的,所以装置Ⅰ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Cl溶液,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杂质HCl气体,B错误;
C.由于NO2气体不能再CCl4中溶解,气体通过装置Ⅲ,可根据导气管口气泡的多少,观察气体流速,因此其作用是便于控制通入NO2的量,C正确;
D.若制备的NO2中含有NO,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会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最后导致气体完全变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二、非选择题(共4题,55分)
16.(14分)如图是氮元素的几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2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N元素化合价分析,N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各举一例说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NO3与上图中的物质C常用于检验Cl-的存在,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O2与水反应生成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浓硝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做保护气、保存粮食
(2)N2+3H22NH3(或N2+3MgMg3N2)
N2+O22NO
(3)AgNO3
(4)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5)3NO2+H2O===2HNO3+NO
(6)4HNO3(浓)+CCO2↑+4NO2↑+2H2O
17.(14分)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
(1)①氮气用于工业合成氨,写出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②NH3的稳定性比PH3________(填写“强”或“弱”)。
(2)如图所示,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迅速盖上盖,观察现象。
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浓硫酸液滴上方没有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有白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
③FeSO4液滴中先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发生的反应包括Fe2++2NH3·H2O===Fe(OH)2↓+2NH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吹脱法是目前消除NH3对水体污染的重要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可使NH3的脱除率增大,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在水中分解产生的NH3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反应中有0.3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亚硝酸的质量为________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①:N⋮⋮N: ②强
(2)①NH3+HCl===NH4Cl
②NH4HSO4或(NH4)2SO4
③4Fe(OH)2+O2+2H2O===4Fe(OH)3
(3)氨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NH3+H2ONH3·H2ONH+OH-,加入NaOH后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
(4)2NH3+3O22HNO2+2H2O 2.35
【解析】(1)②非金属性N>P,则NH3的稳定性比PH3强;
(2)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HCl与氨气的反应生成氯化铵,该反应为NH3+HCl===NH4Cl;
②浓硫酸难挥发,能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盐,则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液滴中生成的白色固体为NH4HSO4或(NH4)2SO4;
③FeSO4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发生反应为Fe2++2NH3·H2O===Fe(OH)2↓+2NH,然后出现灰绿色沉淀,过一段时间后变成红褐色,是因氢氧化亚铁被氧化,发生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
(3)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体中加入适量NaOH可使NH3的脱除率增大,是因氨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NH3+H2ONH3·H2ONH+OH-,加入NaOH后O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有利于氨的脱除;
(4)氨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亚硝酸(HNO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还生成水,该反应为2NH3+3O22HNO2+2H2O,由反应可以知道,生成2molHNO2时转移12mol电子,则有0.3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亚硝酸×0.3mol=0.05mol,其质量为0.05mol×47g/mol=2.35g。
18.(12分)N2O、NO和NO2等氮氧化物是空气污染物,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需处理后才能排放。
(1)N2O的处理。N2O是硝酸生产中氨催化氧化的副产物,用特种催化剂能使N2O分解。NH3与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NO和NO2的处理。已除去N2O的硝酸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主要反应为:
NO+NO2+2OH-===2NO+H2O
2NO2+2OH-===NO+NO+H2O
①下列措施能提高尾气中NO和NO2去除率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加快通入尾气的速率
B.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
C.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
②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NaNO2晶体,该晶体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NO的氧化吸收。用NaClO溶液吸收硝酸尾气,可提高尾气中NO的去除率。其他条件相同,NO转化为NO的转化率随NaClO溶液初始pH(用稀盐酸调节)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Cl-和 NO,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信息知,NH3和O2在加热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O和H2O,利用电子守恒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可得2NH3+2O2N2O+3H2O。
(2)①根据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尾气中NO和NO2的去除率,采用气、液逆流的方式吸收尾气可保证尾气更充分地吸收,吸收尾气过程中定期补加适量NaOH溶液,可提高尾气的转化率。
②由尾气吸收的主要反应NO+NO2+2OH-===2NO+H2O、2NO2+2OH-===NO+NO+H2O可知,吸收后的溶液经浓缩、结晶、过滤,得到NaNO2晶体,该晶体中含有的杂质为NaNO3;NO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吸收后排放的尾气中含量较高的氮氧化物是NO。
(3)①根据题目信息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Cl-和NO,利用电子守恒法可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HClO+2NO+H2O===3Cl-+2NO+5H+。
②在酸性条件下,ClO-转化成HClO,溶液的pH越小,生成的HClO浓度越大,HClO的氧化性越强,则NO转化率越高。
【答案】(1)2NH3+2O2N2O+3H2O
(2)①BC ②NaNO3 NO
(3)①3HClO+2NO+H2O===3Cl-+2NO+5H+
②溶液pH越小,溶液中HClO的浓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强
19.(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制取NO并探究其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收集到无色气体,由此确定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该同学的推断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另一名同学设计了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①在大试管中放入适量石灰石,加入过量稀硝酸;②待石灰石反应完全,将铜丝浸入过量的稀硝酸中;③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试管中气体始终为无色,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其中步骤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过量的铜与稀硝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20%的稀硫酸,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填选项编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还原剂 b.氧化剂
c.提供氢离子 d.提供热能
(4)某些资料认为NO不能与Na2O2反应。有同学提出质疑,他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该更容易被Na2O2氧化。
查阅资料:a.2NO+Na2O2===2NaNO2
b.6NaNO2+3H2SO4(稀)===3Na2SO4+2HNO3+4NO↑+2H2O
c.酸性条件下,NO能被MnO氧化成NO
该同学利用图丙中装置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装置可重复使用)。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充分反应后,欲检验装置D中是否生成了NaNO2,请简述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NO2+H2O===2HNO3+NO
(2)石灰石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CO2可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防止空气对实验造成干扰
(3)c 3Cu+8H++2NO===3Cu2++2NO↑+4H2O
(4)①B→C→B→D→E 吸收NO防止污染空气
②取装置D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若产生无色气体,且该无色气体在试管口上方变为红棕色,则证明生成了NaNO2
【解析】(1)由于NO2能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题图甲装置中即使有NO2生成,集气瓶中收集到的也是无色的NO,故该同学的推断不合理。
(2)由于2NO+O2===2NO2,利用石灰石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CO2能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从而防止空气对实验造成干扰。
(3)铜过量时,溶液中的HNO3完全反应,生成Cu(NO3)2,在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提供H+,N继续氧化Cu。
(4)①根据实验目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NO发生装置A→气体净化装置(包括除去CO2的装置B、检验CO2是否除尽的装置C和干燥装置B)→NO与Na2O2的反应装置D→尾气处理装置E。②可利用查阅资料b中的反应检验装置D中是否生成了NaNO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考点2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氮气,氮的氧化物,氨和铵盐,硝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11 氮及其化合物 真题过关 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文件包含考点11氮及其化合物真题过关教师版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docx、考点11氮及其化合物真题过关学生版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检测卷21 硫及其化合物-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卷,文件包含检测卷21硫及其化合物-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卷解析版docx、检测卷21硫及其化合物-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考点过关检测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