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7下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试题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5148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7下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试题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5148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7下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试题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35148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7下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试题4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7下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试题4,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学校:新户中学 命题人:高胜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亚洲全部位于东半球 B.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C.亚洲是跨纬度最多的洲 D.亚洲是跨经度最多的洲
2.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
A. 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恒河平原 大西洋
B. 青藏高原 阿拉伯高原 恒河平原 太平洋
C. 阿拉伯高原 巴西高原 印度河平原 大西洋
D. 阿拉伯高原 青藏高原 印度河平原 太平洋
3.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
A.夏季风的强弱 B.寒潮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河流众多
4.有关亚洲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复杂多样
B亚洲中部降水最多
C寒带气候分布最广
D东部和西部均有地中海气候
读东南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图5),完成5-6小题。
5.图中甲半岛的地形特征是( )
A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高原为主,地面崎岖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地形复杂,中高周低
6.该半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
= 1 \* GB3 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 = 2 \* GB3 ②地形平坦 = 3 \* GB3 ③水源充足 = 4 \* GB3 ④交通便利
A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B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C = 1 \* GB3 ①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D = 2 \* GB3 ② = 3 \* GB3 ③ = 4 \* GB3 ④
7.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对日本之旅行进行了下列描述,其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
A、游富士山,泡温泉 B、观赏樱花 C、参观汽车制造厂 D、到热带雨林探险
8.下列国家中,对日本投资建厂最具有吸引力的是( )
A.英国 B.澳大利 C.中国 D.美国
9. 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地把工厂迁移到国外。对迁入国来说,其好处是:( )
①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④提供丰富的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
B. 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
C.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D.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大量出口工业产品
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顺便游览日本的名胜。据此回答l1~12小题:
11.考察团到达日本首都东京时正值樱花盛开的季节,旅游团成员们提出了希望游览象征日本的旅游胜地。这个旅游胜地是( )
A.泰山 B.富士山
C.黄山 D.金刚山
12.考察团在考察日本工业时,深深感受到其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弱点,就是( )
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C.岛国海岸线曲折 D.火山、地震的威胁大
2010年1月14日消息 印度食品部已经提出一系列的建议措施,遏制粮价上涨,提高国内供应。去年印度季风降雨量创下了三十七年来的最低水平,导致夏粮严重受灾。据此回答13-15小题。
13.关于印度热带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6-9月盛行西南风,气候干燥 B.10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很多
C.3-5月气候凉爽,降水丰沛 D.降水量集中在6-10月,洪涝灾害频繁
14.对印度农业有重要影响的风向是( )
A B C D
15.印度北方人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食,这些饮食习惯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
A经济水平 B宗教信仰 C风俗习惯 D农业生产特点
16. 春节期间,张林和父母一起赴东南亚旅游。有关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事实不符的是( )
A.在马来西亚,汽车一直奔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
B.在新加坡能见到很多中国餐馆
C.泰国有大面积的橡胶、油棕种植园
D.印度尼西亚几乎每天午后都下雨
17.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的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 )
A.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C.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欧平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18.有甲、乙、丙、丁四个中国商人分别带上自己生产的商品到俄罗斯参加产品订货会。请分析收到订单最少的商人应该是( )
A.甲商人:其产品是服装 B.乙商人:其产品是汽车、飞机
C.丙商人:其产品是方便面 D.丁商人:其产品是儿童玩具
有人说:“20世纪中东曾为石油而战,21世纪,中东将为水而战!”据此完成19-20小题。
19.本区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地区是( )
A红海沿岸 B两河流域 C波斯湾及其沿岸 D地中海沿岸
20.为水而战,是因为中东水资源匮乏。造成本区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
A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少雨
B本区气候干燥,河流稀少
C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过多
D石油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位下降
21.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图中甲、乙、丙、丁中代表马六甲海峡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2.对马六甲海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最近通道
B此海峡被日本誉为海上生命线
C此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D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23.中东地区冲突不断,主要原因有: ( )
①本区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②水资源缺乏 ③民族和宗教矛盾 ④人口众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4.俄罗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产业是( )
A核工业、宇航工业 B农业 C消费品制造业 D防治、食品工业
25.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跨两洲,其经济中心主要在亚洲
B地形东西差异很大,东部主要是平原,西部主要是山地
C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河流多,水量大,大部分河流全年通航
二、选择题(共50分)
26.读“亚洲地区图”,回答问题:(11分)
(1)与亚洲位于同一大陆的是____________洲。A是两洲的分界线____________山脉。
(2)下列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E____________,注入北冰洋的是F____________,注入印度洋的是D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两位同学读图后得出的结论。请你根据提示帮助他们补充一些证据:
甲同学: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你的证据:(从地形和河流的分布情况写两条)
证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亚洲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水域广阔,因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____________气候特征。
(5)在亚洲,有的地方终年炎热,有的地方长冬无夏,有的地方雨水丰沛,有的地方常年干旱……这些都说明了亚洲范围广,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有关亚洲气候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东部和西部均分布有季风气候
B.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均匀,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C.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亚洲中部降水最多
D.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共有三种气候类型
27、2009年6月7日第二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在日本东京外务省仓公馆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作为中方代表团团长率团访日。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日本的位置和主要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及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市场百分比。
(1)根据材料一,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一,写出:主要工业区: = 1 \* GB3 ①_______________, = 2 \* GB3 ②_________________;
岛屿: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3)2009年6月9日,王岐山副总理参观了丰田汽车公司。根据材料一说明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 _ ,近几年来很多日本企业纷纷在山东沿海地区投资建厂,请分析对山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影响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年4月14日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截至4月20日10时,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2046人,失踪193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请你谈谈在预防地震方面,我国可以向日本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读俄罗斯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数码①和②代表的油田中,____________代表的是秋明油田。图中字母代表的工业区中,B工业区名称是___________。
(2)目前各大工业区加强生产联系的主要交通方式是靠______________运输的。如果我国从俄罗斯长期进口石油,最佳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
(3)俄罗斯大河很多,但除了伏尔加河以外,航运价值都不高,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俄罗斯是一个传统的_____洲国家,它的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多属资源型,工业发展方向应向_____________地区迁移。向这一地区迁移的有利条件是:
= 1 \* GB3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GB3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读中东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本地区作为东、西方交通走廊的地位非常重要,其中的咽喉要道_____________。
(2)本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海域)为中心的沿岸各国。本区的海上石油输出路线A、B、C三条航线中,输出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3)D国的麦加被___________教尊为“圣城”。
(4)D国的石油经济使它步入富裕国家的行列,但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资源异常匮乏,依据图中信息说明水资源匮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读印度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印度大部分国土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带,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2)图中城市C所在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_________。
(3)印度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但粮食能够自给,这归功于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______”政策。图中斜线示意的阴影部分是__________(粮食作物)分布区。
(4)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两城市中,_______(填字母代号)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其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
30.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材料一: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从经济规模上看,将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由中国和东盟10国共创的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
(1)仔细观察图中A岛上的山脉与河流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区域是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输往我国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
(3)近年来,通过B海峡运往我国的石油数量大增,因而此海峡成为我国的海上“生命线”,其石油主要来自________地区。
(4)C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图并根据所学内容思考:本区人口、城市应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5 CDAAC 6-10 DDCAD 11-15 BBDDD 16-20 ABBCB 2-25 DACAC
二、综合题
26.(1)欧 乌拉尔(2分)(2)长江 叶尼塞河 恒河(3分)
(3)1:中部高原、山地为主,四周多平原 2:河流发源于中部,放射状向四周入海(2分)(4)太平洋、印度洋、季风(3分)(5)D(1分)
27.(1)日本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纬度(30°N-50°N之间),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是一个岛国。(2分)
(2)京滨工业区 阪神工业区 北海道 本州 (4分)
(3)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1分)
(3)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1分) 加强地震知识的教育,经常举行防震演习,建筑要防震(1分)
28. (1)② 莫斯科工业区 (1分) (2)铁路 管道(1分)(3)所处纬度较高,河流冰封期长。(1分)(4)欧 东部或亚洲 矿产资源丰富 铁路交通便利 (4分)
29. = 1 \* GB2 (1)苏伊士运河(1分) = 2 \* GB2 (2)波斯湾 B(2分) = 3 \* GB2 (3)伊斯兰教(1分) = 4 \* GB2 (4)气候终年高温少雨,降水稀少;河流稀少(2分)
30.(1)热(1分) 北回归线穿过北部,大部分地区在10°N----23.5°N之间。(1分)(2)德干高原(1分) (3)绿色革命(1分) 水稻(1分) (4)西南季风不稳定造成的。(1分) (5)A(1分) 位于黄麻产区,原料丰富。(1分)
31.(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1分)(2)天然橡胶、椰子 (2分)
(3)中东(1分)(4)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1分)
(5)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2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主要工业原料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铁矿石
铜矿石
棉花
进口比例(%)
99.7
96.4
95.2
100
100
100
主要工业产品
小汽车
船舶
摩托车
车床
照相机
合成纤维
占世界市场比例(%)
43.1
72.6
78.1
57.2
87.0
48.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7下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试题3,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亚洲季风显著的主要原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是,读“亚洲图”,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7下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试题2,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填表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7下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试题1,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