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训练题
展开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姓名 得分
一、积累运用(22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8分)
“ 国 行 公 祭 , 法 立 殿 章 。 铸 兹 宝 鼎 , 祀 我 国 shāng 。 侵 华 日 军 南 京 大 屠 杀 遇 难 同 胞 纪 念 馆 集 会 广 场上,国家公祭鼎铭文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讲述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初忠。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 军 野 蛮 侵 入 南 京 , 随 后 制 造 了 惨 绝 人 寰 的 南 京 大 屠 杀 惨 案 , 3 0 万 中 国 同 胞 惨 遭 杀 lù 。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铸 兹 宝 鼎 ( zhù ) 国 shāng ( 殇 ) 惨 绝 人 寰 ( huán ) 杀 lù ( 戮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修改。(2分)
改为 _ 改为 _
(3)文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4分) ( )
A.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中国书法承载着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与担当,任重道远。
B.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振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C.日本右翼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 ( )
A.回望历史的天空,正是无数先贤英烈,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
B.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不仅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也牵动着国民的心。
C.每逢公祭日,凌厉的防空警报都会响彻南京上空,整个城市沉浸在悲痛之中。
D.我们要铭记历史,汲取历史的教训,唤起全民族、全人类对和平的向往、追求和坚守。
4.下面是国家公祭日的宣传画,请说明画面的内容。(6分)
二、课内语段阅读(12分)
80年,沧海桑田。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军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2017年9月,国际和平城市协会宣布,南京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国际和平城市协会项目执行会长弗雷德·阿门特指出,南京这座城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火摧残的一个典型,如今成为国际和平城市后,方便全世界的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热爱、追求和平的悠久历史。
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5.选文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有什么作用?(4分)
6.南京成为“和平之城”的依据是什么?(4分)
7.品析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三、课外类文阅读(16分)
追 思
蒋 芳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张纯如青铜塑像前,南京各界人士脱帽默哀、鞠躬、献花,纪念、追思华裔女作家张纯如。当日,是张纯如去世14周年日。
张纯如是让西方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著名作家,1997年12月,其写作出版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曾震惊西方世界,在随后数年内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在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她还是《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的重要发现人之一。这两本日记与她所撰写的书籍一起,成为揭露侵华日军在南京实施暴行的铁证。
1995年的夏天,27岁的张纯如来到南京,寻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当时的她非常年轻,做事认真严谨,对细节敏感,身上有一股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当年曾陪同她采访的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卫星说。
王卫星回忆,张纯如当时带来了一张20世纪30年代的南京地图,并装订在墙上,每天采访幸存者回来后,她将幸存者口述中所提到的集体屠杀地点、侥幸逃生路线一一勾画在地图上,同时与大量文字资料、历史档案进行细节比对。她当时使用的掌上录像机,记录下大量珍贵的历史画面,如今复制品还保存在南京。
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张纯如的言行启示今天的我们,把历史的真相告诉世人,是一种责任;与故意的遗忘者和可耻的否定者斗争,是一种勇气。我们会永远记得她为研究和传播历史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8.请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9.联系全文,说说各界人士悼念张纯如的原因有哪些。(4分)
10.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11.张纯如的言行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
答案:
1、(1)铸 兹 宝 鼎 ( zhù ) 国 shāng ( 殇 ) 惨 绝 人 寰 ( huán ) 杀 lù ( 戮 )
(2)殿改为_典_ 忠_改为_衷_
(3)后引号应放在句号外。
2 D
3B
4示例:宣传画由画面和文字两部分构成。画面右上部分是一张脸,黑色代表哀伤;左下部分是文字,记录着遇难的人数“300000”,遇难时间“1937.12.13—1938.1”。
5引用《纽约时报》的报道,既驳斥了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荒谬言论,又增添了新闻的真实性,使新闻更加有说服力。
6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
7“一以贯之”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是真正热爱和平的,中国的和平誓言从未改变过。
8南京举行悼念活动,纪念华裔女作家张纯如。
9①她让西方世界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②记录下大量珍贵的历史画面;③尽到作为中华儿女的责任,有勇气与故意的遗忘者和可耻的否定者斗争。
10引用与张纯如熟悉的人的话,证明张纯如做事认真严谨、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敬业精神,更有说服力。
11把历史的真相告诉世人,是一种责任;与故意的遗忘者和可耻的否定者斗争,是一种勇气。
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5.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暑假预习课课练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解析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训练部编版docx、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原卷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课时训练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5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当堂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微写作】某报最近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