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课后复习题
展开该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结合下表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等震距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③处可能为( )
A.一个村庄 B.一座城市
C.一洼池塘 D.一座小山
3.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其他地质灾害是( )
A.泥石流 B.瘟疫
C.海啸 D.火山喷发
下图表示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读图,回答4~5题。
4.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
A.板块碰撞 B.板块张裂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
5.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 000 m)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若上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从10月25日到11月2日,默拉皮火山多次喷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几十万人离家避难。据此完成6~7题。
6.印度尼西亚发生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B.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
D.印度尼西亚领土组成主要以岛屿为主
7.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云团对其覆盖地区的影响是( )
A.增强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增高
B.减弱了大气反射作用,使气温降低
C.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
D.减弱了大气逆辐射,使昼夜温差变小
8.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 )
A.陡峻的沟谷山坡
B.平原地区
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
9.下面为“醉林示意图”,导致醉林现象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
A.崩塌 B.滑坡
C.水土流失 D.地震
10.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震中距与地震震级及烈度关系的是( )
读“等震线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震源 B.震中距最小
C.烈度最小 D.震级最大
12.若甲地为震中( )
A.震级a>b>c
B.②处受到的破坏程度一定比①、③大
C.在②处比①处先感觉到地震
D.甲为地震烈度最高区
13.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
二、非选择题
14.红层地貌是在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
15.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烈度
破坏程度
Ⅵ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
房屋轻微损坏,板房、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砂冒水
Ⅷ
房屋多有损坏,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地下管道破裂
Ⅸ
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Ⅹ
房屋倾倒,道路毁坏,水面大浪扑岸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达标测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是,图中所示的灾害多发的季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第1课时练习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