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3+物质的量【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30 次下载
- 3.1+铁及其化合物【分层解读】-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20 次下载
- 3.2+金属材料【分层解读】-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20 次下载
- 3.2+金属材料【综合训练】-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19 次下载
- 4.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分层解读】-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考点分层解读与综合训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试卷 17 次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3.1 铁及其化合物
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离子方程式 |
A | 向溶液中加入片 | 浅绿色溶液变为无色,溶液中有黑色固体生成 | 具有还原性 | |
B | 向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 浅绿色溶液变为棕黄色 | 具有还原性 | |
C | 向溶液中加入铁粉 | 棕黄色溶液变为浅绿色 | 具有还原性 | |
D | 向溶液中加入铜粉 | 蓝色溶液变为棕黄色 | 具有氧化性 |
【答案】B
【解析】A.锌具有还原性,氯化亚铁溶液中价的铁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锌,A错误;
B.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价的铁被氯水氧化,生成价的铁,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离子方程式正确,B正确;
C.向溶液中加入铁粉,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棕黄色溶液变为浅绿色,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
D.反应前氯化铁溶液为棕黄色,具有氧化性,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氯化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氯化铜溶液为蓝绿色,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答案为:B。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Cu+2Fe3+=Cu2++2Fe2+
B.少量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烧碱溶液混合加热:NH+OH-NH3↑+H2O
C.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O+2H+=CO2↑+H2O
D.铁与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答案】A
【解析】A.铜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
B.少量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其离子方程式为,故B错误;
C.碳酸钙与醋酸均为弱电解质,不能拆,其反应为,故C错误;
D.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故D错误;
故选A。
3.将铁粉、铜粉、FeCl3溶液和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设容器不参加反应)。若过滤后滤渣能被磁铁吸引,则溶液中不可能有
A.Fe3+
B.Fe2+和Cu2+
C.Fe3+和Cu2+
D.Cu2+
【答案】C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若过滤后滤渣能被磁铁吸引,则滤渣中肯定含Fe,则Fe3+一定会被还原为Fe2+、Cu2+一定会被还原为Cu单质,即Fe3+、Cu2+都不能存在,C项符合题意。
故选C。
4.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FeO
B.湿棉花的主要作用是冷却试管,防止炸裂
C.肥皂液的主要作用是检验生成的H2
D.用铁丝网罩住酒精灯的火焰是防止风把火焰吹灭
【答案】C
【解析】A.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产生Fe3O4和H2,A错误;
B.湿棉花的主要作用是在加热条件下产生水蒸气,B错误;
C.H2可以使肥皂液形成肥皂泡,因此肥皂液的主要作用是检验生成的H2,C正确;
D.铁丝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火焰温度,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5.将Cu片放入0.1mol/L的FeCl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反应后溶液中n(Cu2+)∶n(Fe3+)为
A.3∶4 B.3∶5 C.4∶3 D.3∶2
【答案】A
【解析】Cu片放入0.1mol•L-1 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3+=Cu2++2Fe2+,则c(Fe2+)∶c(Cu2+)=2∶1,反应后c(Fe3+)∶c(Fe2+)=2∶3,因此反应后溶液中c(Cu2+)∶c(Fe2+)∶c(Fe3+)=3∶6∶4,则n(Cu2+)∶n(Fe3+)= c(Cu2+)∶c(Fe3+)=3∶4,故选A。
6.将1.12g铁粉加入到25mL2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
A.铁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l-基本不变
B.向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不显血红色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D.溶液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6:1
【答案】D
【解析】,25mL2mol·L-1的氯化铁溶液中
A.由反应:可知Fe3+过量,呈黄色,Cl-浓度基本不变,选项A错误;
B.往溶液中滴入无色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选项B错误;
C.由反应: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选项C错误;
D.反应后溶液中n(Fe2+)=3n(Fe)=0.06mol,n(Fe3+)=0.01mol,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选项D正确;
故答案选D。
7.下列物质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A.FeCl3 B.FeCl2 C.Fe3O4 D.NaCl
【答案】B
【解析】A.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2Fe+3Cl2 2FeCl3,故A正确;
B.氯气的氧化性较强,能将铁直接转为FeCl3,生成FeCl2不能一步反应,故B错误;
C.金属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3Fe+2O2Fe3O4,故C正确;
D.金属钠和氯气反应得到NaCl,2Na+Cl2 2NaCl,故D正确;
故选:B。
8.以红土镍矿(主要含有Fe2O3、FeO、NiO、SiO2等)为原料,获取净水剂黄钠铁矾[NaFe3(SO4)2(OH)6]和NiCl2•6H2O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
B.“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Fe2++ClO-=2Fe3++Cl-+H2O
C.“氧化”后所得溶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有Fe3+、Fe2+、Ni2+、H+
D.“转化”时加入Na2CO3用于调节反应液pH有利于黄钠铁矾沉淀
【答案】C
【解析】A.Fe2O3、FeO、NiO、SiO2经过“酸浸”后,溶液存在Fe3+、Fe2+和Ni2+,只有SiO2不溶于硫酸,作为滤渣被过滤出来,选项A正确;
B.“氧化”反应是次氯酸钠将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Fe2++ClO-=2Fe3++Cl-+H2O,选项B正确;
C.“酸浸”后,溶液中存在Fe3+、Fe2+和Ni2+,加入NaClO“氧化”后所得溶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有Fe3+、Ni2+、H+、Na+,选项C不正确;
D.“转化”时加入Na2CO3用于调节反应液pH,消耗使H+pH增大,有利于黄钠铁矾沉淀,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9.下列实验方案可以得到白色纯净的 Fe(OH)2 的是
A.在 FeCl2 溶液上加一层苯,然后将滴管插入到 FeCl2 溶液液面以下,慢慢滴加 NaOH溶液(溶液中不能有气泡,配制 FeCl2 溶液和 NaOH 溶液的蒸馏水必须加热煮沸)
B.将铁粉与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再加入过量的氨水
C.在 Fe2(SO4)3 溶料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
D.在生成 Fe(OH)3 的悬浊液中加过量的铁粉
【答案】A
【解析】A.溶液配制的蒸馏水要煮沸,排除溶解氧,加一层苯隔绝空气,可以得到白色纯净的 Fe(OH)2,故A正确;
B.将铁粉与稀硫酸充分反应,然后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溶液配制蒸馏水要煮沸,排除溶解氧,故B错误;
C.没有排除溶液中的溶解氧,也没有防止Fe(OH)2被氧化的保护措施,故C错误;
D.氢氧化铁固体不与铁粉反应,则该方法无法获得纯净的氢氧化亚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CuCl2 B.FeCl3 C.FeCl2 D.AlCl3
【答案】D
【解析】A.氯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氯化物,,但是铜单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A错误;
B.,但是铁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故B错误;
C.氯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氯化物,,铁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故C错误;
D.,铝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1.某同学为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常见的四种离子,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提示: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结论正确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
【答案】B
【解析】A.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氧化性,若原溶液中没有而有时,加入盐酸和硝酸钡,也会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不一定含有,A错误;
B.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为氨气,铵离子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B正确;
C. 检验一开始加入盐酸,引入了氯离子,后续现象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C错误;
D.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氧化性,检验一开始加入盐酸和硝酸钡,假如原溶液没有铁离子而有亚铁离子,则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故后续现象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D错误;
答案选B。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Fe2O3为碱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Fe(OH)3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
D.Fe3O4中铁元素有+2价和+3价,故Fe3O4是混合物
【答案】C
【解析】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故A错误;
B.Fe2O3为碱性氧化物,不能与水反应,但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错误;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故C正确;
D.Fe3O4中铁元素有+2价和+3价,但是Fe3O4是化合物不是混合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3.除去硫酸亚铁中少量硫酸铜的方法是
A.加过量锌粉,再过滤,保留滤液
B.加过量铜粉,再过滤,保留滤液
C.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过滤,保留滤液
D.加过量铁粉,再过滤,保留滤液
【答案】D
【解析】A.加过量锌粉,Zn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均反应,不能达到目的,A错误;
B.铜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均不反应,不能达到目的,B错误;
C.NaOH和硫酸铜、硫酸亚铁均反应生成沉淀,不能达到目的,C错误;
D.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Cu,再过滤除去过量的铁粉和Cu,得到硫酸亚铁溶液,能达到目的,D正确;
选D。
14.使Fe,Cu,Fe2+、Fe3+和Cu2+共处于同一容器内反应后铁有剩余,那么容器内还应存在
A.Cu,Fe3+ B.Fe2+,Fe3+ C.Cu,Cu2+ D.Fe2+,Cu
【答案】D
【解析】离子氧化性Fe3+>Cu2+>Fe2+,铁首先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再与Cu2+反应,若有铁剩余,一定有铜生成,Fe3+离子和Cu2+离子无剩余,2FeCl3+Fe═3FeCl2、CuCl2+Fe═Cu+FeCl2,那么容器内还应存在Fe2+,Cu,故选D。
15.将14.4 g FeC2O4隔绝空气加热分解,最终可以得到7.2 g铁的氧化物,此氧化物是
A.FeO B.Fe2O3 C.Fe3O4 D.FeO、Fe3O4
【答案】A
【解析】14.4g草酸亚铁(FeC2O4)中铁元素的质量=14.4g××100%=5.6g。铁的氧化物中铁与氧两元素的质量比=5.6g:(7.2g-5.6g)=56:16。铁的氧化物中铁与氧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1:1,则该铁的氧化物是FeO。故选A。
16.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现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变为1:2:4,则参加反应的铁粉和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 B.1:2 C.1:3 D.1:4
【答案】C
【解析】在FeCl3、CuCl2、FeCl2的混合溶液中,Fe3+、Cu2+、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现加入适量铁粉,使溶液中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1:2:4,假设Fe3+、Cu2+、Fe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2mol、1mol,加入铁后发生2Fe3++Fe=3Fe2+,则三种离子物质的量分别变为1mol、2mol、4mol,说明有2mol Fe3+和1mol Fe反应变为3mol Fe2+,因此参加反应的铁粉与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C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7.铁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共48.8g,加入到700mL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氢气2.24L(标况下),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NH4SCN溶液,搅拌均匀,溶液未见红色。求:
(1)混合物中铁和氧化铁的质量___、___。
(2)原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
【答案】(1)铁16.8g 氧化铁32g
(2)1mol/L
18.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2O3、FeO,还含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FeCO3,其流程如下:
已知:还原时,FeS2与H2SO4不反应,Fe3+通过反应Ⅰ、II被还原,其中反应Ⅰ为FeS2+14Fe3++8H2O=15Fe2++2SO+16H+。
(1)反应Ⅰ中还原剂是_______。
(2)滤渣的成分是_______(填名称)。
(3)所得FeCO3需充分洗涤,检验FeCO3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
(4)①写出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②还原前后溶液中部分离子的浓度见下表(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离子 | 离子浓度(mol/L) | |
还原前 | 还原后 | |
Fe2+ | 0.10 | 2.50 |
SO | 3.50 | 3.70 |
则反应Ⅰ、II中生成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答案】(1)FeS2
(2)二氧化硅
(3)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待无明显现象后,再滴加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表明已洗涤干净。反之,则说明没洗涤干净
(4) 2Fe3++FeS2=2S+3Fe2+ 5∶3
19.向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500mL0.20mol·L-1稀盐酸后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只含一种金属离子的浅绿色溶液,并收集到448mL氢气(标准状况下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mol。
(3)原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为_______g。
【答案】FeCl2 0.05 1.68
【解析】(1)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中加入500mL0.20mol·L-1稀盐酸后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只得到只含一种金属离子的浅绿色溶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
(2)因为得到只含一种金属离子的浅绿色溶液,根据Fe~FeCl2~2HCl有n(FeCl2)===0.05mol;
(3)根据铁元素守恒,得出n(Fe)+2n(Fe2O3)=0.05mol;根据题意,整个过程中Fe变为+2价,HCl中的H变为0价,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2n(Fe)=2n(Fe2O3)+2n(H2),2n(Fe)=2n(Fe2O3)+2×,联立解得n(Fe)=0.03mol,n(Fe2O3)=0.01mol,m(Fe)=0.03mol×56g·mol-1=1.68g。
20.测定冶金级高纯硅中铁元素的含量:将mg样品用氢氟酸和硝酸溶解处理,配成V mL溶液,用羟胺(NH2OH,难电离)将Fe3+还原为Fe2+后,加入邻二氮菲,形成橙红色物质。利用吸光度法测得吸光度为0.500(吸光度与Fe2+浓度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酸性条件下,羟胺将Fe3+还原为Fe2+,同时产生一种无污染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2NH2OH+2Fe3+=2Fe2++2H++N2↑+2H2O
【解析】(1)酸性条件下,羟胺将Fe3+还原为Fe2+,同时产生一种无污染气体,该气体应为N2,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2OH+2Fe3+=2Fe2++N2↑+2H++2H2O;
(2)由题图可知,吸光度为0.500时对应的Fe2+浓度为0.0500×10-3 mol·L-1,则其中铁元素的质量m(Fe)=,所以该样品中铁元素的含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