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高中政治选修三 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单元总结提升课件(13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选修三 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单元总结提升课件(13张),共13页。
单元总结提升体系构建1.(2020·北京101中学期末)中国改革开放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这说明 ①实践是由思维派生的②思维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③思维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④思维要和实践相结合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真题体验√12345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思维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同时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了认识对象,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材料中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同时又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③④符合题意;思维是由实践派生的,①错误;思维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但不能决定实践,②错误。123452.(2021·福建三明高级中学模拟)甲乙两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甲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乙画了一个急湍直泻的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树上有一个鸟巢,巢里有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从思维定式的角度,说明 A.甲利用了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真正懂得安静的真义B.乙利用了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不懂得安静的真义C.甲乙都利用了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体现出安静的真义D.乙克服了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真正懂得安静的真义√12345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思维的相关知识。题中甲乙两人对“安静”产生不同理解,甲是从传统的意义上来理解“安静”,不属于真正意义上对“安静”的理解,A不选;乙采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理解“安静”,克服了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属于真正意义上对“安静”的理解,D正确,B、C错误。123453.(2021·辽宁辽阳期中)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2345解析 本题考查逻辑形式的相关知识。“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说明逻辑的产生离不开实践,也说明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故①③正确。②错误,正确认识事物受主客观多种因素制约。④说法明显错误。12345(2021·北京西城测试)中国公众观赏到了“百年不遇”的月全食天象,即“超级月亮+蓝月亮+红月亮”的三合一!据此回答4~5题。4.据天文学家介绍,当天晚间的这次月全食的观测条件更好,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都可观测到月全食全过程。这说明 A.思维都具有一定的间接性B.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C.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确性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12345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思维的相关知识。题中涉及根据气象条件可以预测和观看天文预测结果,这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B符合题意;A、C、D在题中均没有体现。123455.针对此次超级月亮的天象,许多地方做起了“月全食”文章,特别是有些最佳观测点,当地居民开始谋划如何用“月全食”来带动自己地方的其他产业。这说明 A.科学思维能克服感性认识的局限,更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B.科学思维能具体反映客观事物的特点C.对“月全食”的预测属于典型的形象思维D.正确的思维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2345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思维的相关知识。思维属于意识的范畴,题中讲述当地根据“月全食”现象,开始谋划如何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这体现正确的思维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符合题意;A、B、C在题中均没有体现。12345本课结束
单元总结提升体系构建1.(2020·北京101中学期末)中国改革开放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这说明 ①实践是由思维派生的②思维对实践具有决定作用③思维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④思维要和实践相结合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真题体验√12345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思维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同时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了认识对象,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材料中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同时又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③④符合题意;思维是由实践派生的,①错误;思维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但不能决定实践,②错误。123452.(2021·福建三明高级中学模拟)甲乙两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甲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倒映着远山和湖边的花草,好像一面镜子。乙画了一个急湍直泻的瀑布,旁边有一棵小树,树上有一个鸟巢,巢里有一只小鸟,小鸟在睡觉。从思维定式的角度,说明 A.甲利用了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真正懂得安静的真义B.乙利用了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不懂得安静的真义C.甲乙都利用了思维定式的积极作用,体现出安静的真义D.乙克服了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真正懂得安静的真义√12345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思维的相关知识。题中甲乙两人对“安静”产生不同理解,甲是从传统的意义上来理解“安静”,不属于真正意义上对“安静”的理解,A不选;乙采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理解“安静”,克服了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属于真正意义上对“安静”的理解,D正确,B、C错误。123453.(2021·辽宁辽阳期中)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12345解析 本题考查逻辑形式的相关知识。“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说明逻辑的产生离不开实践,也说明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故①③正确。②错误,正确认识事物受主客观多种因素制约。④说法明显错误。12345(2021·北京西城测试)中国公众观赏到了“百年不遇”的月全食天象,即“超级月亮+蓝月亮+红月亮”的三合一!据此回答4~5题。4.据天文学家介绍,当天晚间的这次月全食的观测条件更好,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都可观测到月全食全过程。这说明 A.思维都具有一定的间接性B.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C.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确性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12345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思维的相关知识。题中涉及根据气象条件可以预测和观看天文预测结果,这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B符合题意;A、C、D在题中均没有体现。123455.针对此次超级月亮的天象,许多地方做起了“月全食”文章,特别是有些最佳观测点,当地居民开始谋划如何用“月全食”来带动自己地方的其他产业。这说明 A.科学思维能克服感性认识的局限,更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B.科学思维能具体反映客观事物的特点C.对“月全食”的预测属于典型的形象思维D.正确的思维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2345解析 本题考查科学思维的相关知识。思维属于意识的范畴,题中讲述当地根据“月全食”现象,开始谋划如何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这体现正确的思维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符合题意;A、B、C在题中均没有体现。12345本课结束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