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江西省宜春市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考
生物试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是在生物膜上完成反应 B.都能生成三磷酸腺苷
C.都需要多种酶的催化 D.都能产生丙酮酸和[H]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
项目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区别
进行部位
第一步在细胞质中,然后在线粒体
始终在细胞质中
是否需O2
需氧
不需氧
最终产物
CO2+H2O
不彻底氧化物酒精、CO2或乳酸
可利用能量
1167kJ
61.08KJ
联系
将C6H12O6分解成丙酮酸这一阶段相同,都在细胞质中进行
【详解】
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错误;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ATP,B正确;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是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所以需要多种酶的催化,C正确;
D、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都是丙酮酸和[H],D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场所、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对两者进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相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饥饿处理后,天竺葵叶片曝光部位可向遮光部位运输小分子有机物
B.受到均匀光照时,好氧菌分布在水绵带状叶绿体所有受光照部位
C.改变水中H2180所占的比例,小球藻释放的氧气中1802所占的比例也随之变化
D.供给小球藻14CO2,叶绿体内含14C的三碳化合物会不断积累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梅耶根据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光能转换为化学能;
(3)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淀粉。
(4)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5)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6)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的固定过程中碳元素的转移途径。
【详解】
A、饥饿处理后,天竺葵叶片曝光部分合成的小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可向遮光部分运输,A正确;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场所,受到均匀光照,在水绵带状叶绿体周围有氧气释放,所有受光照部位都有好氧菌分布,B正确;
C、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的光解,改变水中H218O所占的比例,小球藻释放的氧气中18O2所占的比例也随之改变,C正确;
D、在暗反应过程中CO2与C5反应生成C3,C3进一步转化为糖类和C5,叶绿体内C3和C5保持动态平衡,所以供给小球藻14CO2,叶绿体内含14C的三碳化合物不会不断积累,D错误。
故选D。
3.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图解,其中①~④表示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③④都能合成ATP
B.过程①②③④总是同时进行
C.过程①③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D.过程④产生的[H]一部分来自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其中①表示光反应阶段,②表示暗反应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详解】
A、光反应阶段①产生ATP,暗反应阶段②消耗ATP,有氧呼吸③④过程均能产生ATP,A正确;
B、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①②)与有氧呼吸(③④)可以同时进行,黑暗时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③④),B错误;
C、光反应阶段①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都在生物膜上进行,C正确;
D、过程④包括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第二阶段产生的[H]来自丙酮酸和水,D正确。
故选B。
4.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是因为酵母菌是自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易于培养
B.通过设置有氧(对照组)和无氧(实验组)的对照,易于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
D.实验的因变量是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和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样液的颜色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
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详解】
A、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选择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的确是因为酵母菌具有兼性厌氧且易于培养的特点,但它不是自养型生物,A错误;
B、在该实验中所设置的有氧组和无氧组都是实验组,是为了相互对比,易于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错误;
C、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都要将进气管、排气管与锥形瓶连接后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查,确保不漏气,C正确;
D、本实验的因变量是酵母菌CO2的产生快慢和是否有酒精生成,D错误。
故选C。
5.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用黑布将培养瓶罩上,光反应停止,氧气的产生停止, A正确;
B、同时NADPH和 ATP 的产生停止,使暗反应 C3 的还原速度减慢,从而导致二氧化碳的固定减慢,B错误;
C、ADP生成 ATP减少,使ATP/ADP 比值下降,C 正确;
D、NADPH的产生减少,NADPH/NADP比值下降,D 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6.下列与细胞呼吸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可能会发生在富含氧气的细胞中
B.人体在剧烈运动时CO2主要来自于细胞质基质
C.小麦根部水淹时产生的乳酸影响载体的活性
D.蛔虫有氧呼吸时吸收的O2与产生的CO2量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
富含氧气的细胞中,主要进行有氧呼吸,若此时供能不足,无氧呼吸可能会发生,A正确;人体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只能来自于线粒体基质,B错误;小麦根尖无氧呼吸产生的是酒精,不会产生乳酸,C错误;蛔虫细胞内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点睛】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要注意,一般的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少数植物营养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玉米的胚、甜菜的块根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7.将某种植物幼苗分别在正常光照和强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提取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结果如图所示(Ⅰ、Ⅱ、Ⅲ、Ⅳ表示相应的色素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Ⅱ、Ⅲ、Ⅳ分别表示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a
B.Ⅲ的颜色为黄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C.缺Mg会导致Ⅰ、Ⅱ、Ⅲ、Ⅳ均变窄
D.与强光照相比,正常光照下的幼苗绿色比较深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某种植物幼苗分别在正常光照和强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提取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得到四条色素带,其中Ⅰ表示橙黄色的胡萝卜素、Ⅱ表示黄色的叶黄素、Ⅲ表示蓝绿色的叶绿素a、Ⅳ代表黄绿色的叶绿素b。
2、通过正常光照组和强光照组相比较,强光照组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幼苗绿色变浅。
3、光合色素由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组成,类胡萝卜素由碳氢链构成,叶绿素是含Mg的有机分子。
4、色素带的条带数代表色素的种类数,色素带的宽度代表色素的含量。
【详解】
A、Ⅰ、Ⅱ、Ⅲ、Ⅳ分别表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A错误;
B、Ⅲ的颜色为蓝绿色的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错误;
C、缺Mg会导致叶绿素的含量减少,即Ⅲ、Ⅳ条带变窄,C错误;
D、与强光照相比,正常光照下的幼苗叶绿素含量多,绿色比较深,D正确。
故选D。
8.如图表示发生在叶绿体中的相关代谢过程,其中①②表示相关过程,A、B表示两种气体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限制①过程的外界因素主要是温度,限制②过程的外界因素主要是物质B的浓度和光照强度
B.物质A表示CO2,物质B表示O2
C.过程②能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D.过程②的两个阶段都需要消耗过程①产生的[H]和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生成氧气、ATP和NADPH的过程。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NADPH和ATP的提供,故称为暗反应阶段。
【详解】
A、①过程为光反应,限制①过程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②为暗反应,限制②过程的外界因素主要是物质B的浓度,A错误;
B、据图分析,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B错误;
C、过程②表示暗反应阶段,能够将光反应产生的ATP和还原氢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C正确;
D、过程②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阶段需要消耗过程①产生的[H]和ATP,CO2的固定不需要[H]和ATP,D错误。
故选C。
9.科研人员检测晴朗天气下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情况,并将检测结果绘制成下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光照强度增大是导致ab段、1m段Pn增加的主要原因
B.适时浇水、增施农家肥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C.致使ef段、op段Pn下降的原因是光照逐渐减弱
D.致使bc段、mn段Pn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无论露地栽培还是大棚栽培的油桃,日出后,光合速率都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中午1点左右的光合速率下降是气孔关闭引起的,下午3点之后光照强弱,引起光合速率下降。
【详解】
A、ab段、lm段Pn随光照增强而增强,故光照强度增大是导致ab段、1m段Pn增加的主要原因,A正确;
B、适时浇水避免植物因缺水导致气孔关闭、增施农家肥从而增加土壤中CO2浓度是提高大田作物产量的可行性重要措施,B正确;
C、ef段、op段Pn下降是因为傍晚光照减弱引起的,C正确;
D、bc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日出后光合作用增强导致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引起的,mn段Pn下降是气孔关闭引起的,D错误。
故选D。
1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和酶分别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和基质中
B.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Mg元素,这两种色素的吸收光谱完全相同
C.CO2浓度由高变低时,叶绿体中C5的含量会升高
D.将植物由光下转移至暗室时,其叶绿体内ADP含量会下降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
B、镁离子是构成叶绿素的重要化学元素,两种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但是吸收光谱不完全相同,B错误;
C、CO2浓度由高变低时,二氧化碳的固定减弱,所以叶绿体中C5的含量会升高,C正确;
D、将植物由光下转移至暗室时,形成的ATP减少,则ADP含量会上升,D错误。
故选C。
11.仙人掌生长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形成了一定的适应性特征。下图表示仙人掌在24 h内,光合作用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程度)的变化。据图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
B.白天蒸腾作用强,散失的水分多于夜间
C.白天可以进行光反应,但不能从外界吸收CO2
D.夜间同化CO2,所以暗反应只在夜间进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
A、白天和夜晚都可以进行呼吸作用,A错误;
B、据图分析可知,白天气孔导度小,说明其蒸腾作用不强,B错误;
C、白天光照强,可以进行光反应,但是气孔导度小,几乎不能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C正确;
D、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其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因此暗反应也在白天进行,D错误。
故选C。
12.在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活化的酵母菌,密闭瓶口,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传感器分别测定溶解氧和CO2的含量。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属于自养兼性厌氧生物
B.100 s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C.200 s后,丙酮酸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D.300 s后,抽取培养液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呈橙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性微生物,其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详解】
A、酵母菌需利用环境中的葡萄糖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因此属于异养生物;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A错误;
B、100s时,酵母菌O2的吸收量不等于CO2的释放量,两边的纵坐标刻度不相同,B错误;
C、从图中曲线可知,200s后密闭容器中O2的含量基本不再减少,而产生的CO2含量还在上升,表明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正确;
D、300s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酸性条件下,酒精与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D错误。
故选C。
13.下列关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蔬菜大棚采用蓝紫色的薄膜,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光合效率
B.施用农家肥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可为农作物提供更多的CO2
C.维持蔬菜大棚中适当的昼夜温差,可减少有机物消耗,提高产量
D.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对光、水、肥等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植物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但对其它颜色的光也吸收,绿光吸收最少,蓝紫色的薄膜只有蓝紫光能透过,所以蔬菜大棚采用蓝紫色的薄膜,不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光合效率,A错误;
B、施用农家肥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将有机物分解成CO2,可为农作物提供更多的CO2,B正确;
C、维持蔬菜大棚中适当的昼夜温差,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晚上适当降温,抑制呼吸作用强度,可减少有机物消耗,从而提高产量,C正确;
D、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对光、水、肥等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光合作用,从而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D正确。
故选A。
14.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释放量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C.光照强度为c时,叶肉细胞无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光照强度为d时,达到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最大值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表示整个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b点表示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c点表示整个植物的光补偿点,此时整个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整个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d点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有有机物的积累。
【详解】
A.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没有氧气的产生,因此不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光照强度为b时,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变,与图a相同,只是部分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因此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B错误;
C.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照无关,时时刻刻都在进行,C错误;
D.光照强度为d时,图中看出,氧气的产生量为8单位,即光合作用要吸收8单位的二氧化碳,但不能说明达到了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最大值,D错误。
故选A。
15.细胞呼吸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B.中耕松土、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根系有氧呼吸,防止幼根因酒精中毒而腐烂
C.细胞呼吸的每个阶段都会合成ATP,生物体内合成ATP的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D.低氧、零上低温有利于贮存水果、蔬菜,其原理都是降低了细胞呼吸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强光照以利于有机物的合成,夜晚适当降低温度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增加有机物的积累,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A正确;
B、中耕松土可增加土壤的含氧量,有利于根系有氧呼吸,稻田定期排水,可防止幼根因无氧呼吸积累酒精而导致中毒、腐烂,B正确;
C、有氧呼吸的每个阶段都会合成ATP,生物体内合成ATP的能量除了来自细胞呼吸外,还来自光合作用,C错误;
D、低氧、零上低温有利于贮存水果、蔬菜,其原理都是降低了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正确。
故选C。
16.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提供15N标记的氨基酸给细胞,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均将出现放射性
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C.给水稻提供C18O2,则产生18O2必须依次经历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再一次光合作用
D.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C18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添加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
【详解】
A、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提供15N标记氨基给细胞,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由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细胞内的其他蛋白质由游离核糖体合成,所以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均将出现放射性,A正确;
B、水稻是C3植物,故给水稻提供14CO2,根据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B正确;
C、标记二氧化碳中的氧,经过光合作用到糖类中,然后呼吸作用到二氧化碳中,不会到氧气中,C错误;
D、小白鼠吸入18O2,经过有氧呼吸,可以形成放射性的水,经过体液循环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H218O经过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又可以形成放射性的二氧化碳,故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含有18O,D正确。
故选C。
17.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原理是叶绿体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黄素合成较多引起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离绿叶中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
【详解】
A、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原理是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A错误;
B、构成叶绿素的镁属于无机盐离子,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B正确;
C、叶绿体中的色素只能吸收可见用于光合作用,C错误;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无光不能合成叶绿素引起的,D错误。
故选B。
18.如图为某一植物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测得的净光合速率,下列假设条件中能使图中结果成立的是( )
A.横坐标是CO2浓度,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B.横坐标是温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C.横坐标是光波长,甲表示较高温度,乙表示较低温度
D.横坐标是光照强度,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纵坐标的含义是净光合速率,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在横坐标以下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在横坐标以上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与横坐标相交的点表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详解】
A、若横坐标是CO2浓度,纵坐标表示净光合速率,则根据题中信息无法判断出较高温度下和较低温度下呼吸速率的大小,同理,也无法判断出较低和较高温度下光合速率的大小,所以无法判断甲和乙的关系,A错误;
B、若横坐标是温度,则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都会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B错误;
C、若横坐标是光波长,则净光合曲线的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与图中甲乙曲线变化不符,C错误;
D、若横坐标是光照强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甲表示较高CO2浓度,乙表示较低CO2浓度,D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明确纵坐标的含义,确定图中曲线不同段的生理意义,结合横坐标的不同含义进行分析答题。
19.下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转移过程,下列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A.[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首先光反应产生[H]然后用于暗反应C3还原
B.③→⑤依次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
C.不能产生[H]的过程有②④⑤
D.能产生ATP的过程有①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H]经①→②转移到葡萄糖,表示光合作用过程,首先光反应阶段产生[H],然后用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A正确;
③→⑤过程表示有氧呼吸,其三个阶段分别发生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B正确;
图中显示②④⑤利用[H]产生了其他化合物,并不产生[H],C正确;
能产生ATP的过程有①③⑤,而④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ATP,D错误。
20.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有关知识。植物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产物是CO2和H2O,并释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ATP,在无氧时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大部分组织无氧呼吸产物是CO2和酒精,某些组织或器官是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ATP;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主要反应是水的光解和合成ATP;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详解】
A.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正确;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CO2和H2O、CO2和酒精,某些组织或器官是乳酸,C错误;
D.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D正确;
所以选C。
【点睛】
光合作用虽然暗反应消耗了ATP,但光反应阶段利用光能合成了ATP;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底物,不是产物。
2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鲁宾与卡门的实验和卡尔文的小球藻实验均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相当于设置了一组对比实验
C.普利斯特利第一次成功地探知植物生长需要CO2
D.萨克斯采用碘蒸气处理叶片的方法,证明了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答案】C
【解析】
【分析】
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进行两组实验: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H218O和CO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分析了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O2;第二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18O2。这一实验有力地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其转移途径是14CO2→214C3→(14CH2O)。恩格尔曼采用水绵、好氧细菌和极细光束进行对照实验,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详解】
A、鲁宾与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卡尔文用14C标记CO2,两组实验都采用 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
B、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照光和未照光相互对照,相当于设置了一组对比实验,B正确;
C、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能净化空气,并没有探知植物生长需要CO2,C错误;
D、萨克斯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方法,确定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发现史,解题关键是识记光合作用的发现史,掌握不同时期不同科学家的实验过程、采用的实验方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2.下图为植物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是③
B.②的进行与⑤⑥密切相关
C.蓝藻细胞中④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叶肉细胞③中O2的产生量小于⑥中O2的吸收量,则该细胞内有机物的总量将减少
【答案】C
【解析】
【详解】
Mg是合成叶绿素的成分,光反应阶段需要叶绿素吸收光能,若植物缺Mg则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③光反应过程,A项正确;植物细胞②吸收无机盐离子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与⑤⑥有氧呼吸过程密切相关,B项正确;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其光合作用发生在光合片层上,C项错误;图中③光反应过程O2的产生量小于⑥有氧呼吸过程O2的吸收量,则净光合作用量<0,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将减少,D项正确。
2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光合色素包括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两大类,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详解】
A、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在红光区不吸收光能,A错误;
B、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其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正确;
C、CO2的吸收速率和O2的释放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均可表示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C正确;
D、根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可知,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D正确。
故选A。
24.下列与绿色植物新陈代谢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阳生植物的暗反应可以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阴生植物的暗反应只能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
B.大豆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
C.向水果贮存仓中充入N2和CO2的主要目的是抑制无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水果的仓储时间
D.从植物体内提取的叶绿素溶液,即使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也无法检测到有氧气生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生成氧气、ATP和NADPH的过程。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NADPH和ATP的提供,故称为暗反应阶段。
【详解】
A、暗反应需要光反应为其提供ATP和NADPH,在黑暗条件下不能进行,A错误;
B、大豆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直接来源于呼吸作用,B错误;
C、向水果贮存仓中充入N2和CO2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氧气含量,抑制无氧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水果的仓储时间,C正确;
D、氧气生成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需要有完整的膜结构,只是提供叶绿素和相应的条件,不能产生氧气,D错误。
故选C。
25.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的多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 O2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既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1)总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2)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合成的有机物=积累有机物+消耗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3)叶绿体固定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所需要的二氧化碳=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
【详解】
A、花生是C3植物,在气孔关闭时刻,由于二氧化碳不足,导致暗反应速率减慢从而使整个光合作用速率下降,A正确;
B、在11:00~12:30之间,玉米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曲线在花生上方,说明玉米积累的有机物多于花生积累的有机物,B错误;
C、17点时,两条曲线相交,说明玉米和花生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相同,故单位叶面积释放O2速率相同,C正确;
D、18:30时,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零,说明此时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D正确。
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实验题
26.选取黄瓜幼苗进行无土栽培实验,图甲为该幼苗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同学们用图乙所示装置对该实验进行模拟测定。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实验所示黄瓜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向空气中释放的氧气量可以代表_______(填“真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在5-20℃的温度范围内,呼吸酶和光合酶中对温度更敏感的是________。若一天中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则黄瓜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图中的______(填“5℃”“10℃”“15℃”“20℃”或“25℃”),当温度低于曲线中_____点所对应的温度时,黄瓜幼苗就不能正常生长。
(2)图乙是在植物接受正常光照下进行的模拟实验,烧杯中是C02缓冲溶液,当温度由10℃升高到15℃时,液滴移动方向是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若E中是清水,则当温度由10℃升高到15℃时,液滴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填“左移”“右移”或“不移动”)。
【答案】 净光合速率 光合酶 20℃ B 右移 不移动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在解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存的问题时,一定要分清题中所给的数值代表的是光合作用产生的量,还是净光合作用积累的量,利用净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总量-呼吸作用量计算出相关数值。
(1)甲图实线为黄瓜幼苗释放02的速率变化曲线,而不是氧气生成速率变化,因此代表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的曲线比呼吸速率的曲线斜率大,所以光合酶对温度的变化更敏感。净光合速率越高白天积累有机物越多,C、D两点相等,但是因为晚上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30℃比20℃时多,所以如果一天中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那么黄瓜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是图中的20℃。B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12小时光照下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等于12小时黑暗条件下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低于该温度时,晚上的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大于白天净光合积累有机物的量,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2)测定光合速率的变化应该使装置内的C02浓度稳定,从而测得装置中02的变化,因此小烧杯中为NaHC03,温度由10℃升高到15℃时,产生的02增多,液滴向右移动。若是清水,则对装置内的气体无影响,而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吸收所产生的气体体积均相等,因此液滴不移动。
【点睛】(1)解答有关光合作用的坐标曲线时,要注意对“四点三趋势”(起点、折点、交点和终点以及升、平、降三种变化趋势)的生物学意义的分析,命题者常从这些特征性的地方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2)光合总产量和净产量的常用判断方法:若CO2的吸收量出现负值,则纵坐标为光合净产量;光下植物对CO2吸收量、O2的释放量和 有机物的积累量都表示为净产量;生理过程中,光合作用对CO2吸收量、O2的释放量和葡萄糖的生成量表示总量。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27.如图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C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时和19时。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点时,消耗氧气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限制B点的主要内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24小时内有机物积累在________点达到最大值,该植物1小时最多能合成葡萄糖______mg。
(4)大棚种植时,若不改变光合速率要增大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请写出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线粒体内膜 24[H]+6O2 12H2O+能量
(2)光合色素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3) C 52.5
(4)延长光照时间;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解析】
【分析】
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1)
氧气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因此C点时,消耗氧气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式为:24[H]+6O2 12H2O+能量。
(2)
识图分析可知,在B点时达到光合作用的最大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内部因素包括:光合色素的含量和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数量。
(3)
有机物的积累量即净光合作用强度,识图分析可知,坐标轴横轴以下的部分表示有机物的积累量,因此在C点时有机物积累达到最大值,识图可知,在B点时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此时O2释放速率(净光合速率)为44 mg/h,植物的呼吸速率为12 mg/h,那么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O2的合成量)为56 mg/h,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知,该植物1小时最多能合成葡萄糖:56÷32×1/6×180=52.5 mg。
(4)
根据题意,大棚种植时,若不改变光合速率要增大图中阴影面积,即增加有机物积累量(净光合速率),一方面可以减小呼吸速率,如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另一方面在大棚中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延迟光合作用的时间,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理科综生物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江西省宜春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理科综生物生物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