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单元复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803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单元复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803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单元复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803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单元复习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8038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单元复习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8038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单元复习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8038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单元复习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8038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复习课件】20202021学年高一单元复习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48038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综合与测试复习ppt课件
展开知识 体系
一、水体及其形态
二、水循环的过程、类型及意义
表层海水温度的影响因素
水循环的过程、类型及意义
仅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
供应人类 所需的淡水
最重要的类型,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1、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陆循环的是________
A.塔里木盆地中的塔里木河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里海的水分蒸发
A.长江东流B.台风登陆C.塔里木河的水蒸发D.海水蒸发
2、下列参与海陆间循环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是_______
3.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3~5题。
解析 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植被蒸腾作用会明显加强。因只是小范围的植被变化,对降水影响较小,①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②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故选C。
4.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此外水色,泥沙含量等都是重要的海水性质。
水平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温度/℃ 3020100
40200204060N纬度
◆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影响),相同纬度表层水温大致相同。同一海区,夏季普遍高于冬季,午后高于日出前后。南半球变化幅度与北半球不同。
垂直分布:随深度增加而变化
深度/km太平洋170°W低纬度某观测站水文随深度变化曲线
表层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是由于 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小,主要是因为海洋深处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很小。
规律总结: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1、纬度——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2、季节——夏季海水温度高于冬季3、海水深度——表层海水温度高于深层海水。4、其他因素,如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海水温度对海洋生物的影响①深度差异: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 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 量减少。②纬度差异:不同纬度的海域生活着不同 类型的海洋生物。③季节差异:海温变化导致某些海洋生物 发生季节性游动。
海水温度对海洋输送的影响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 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 施。
海水温度对大气温度的影响①全球尺度: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 用。②区域尺度:与内陆地区相比,沿海地区 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较小。
(1)图1中海区水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1可知,图示季节可能是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图1等温线的弯曲状况,说明北回归线附近大洋东部与西部表层水温有什么不同?(4)图2说明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1 000米以下____________。
下面两幅图分别为“世界某区域某季节水温分布图”和“某观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影响所致
同纬度南北半球气温大致相同
东部等温线向低纬(南)突出,西部向高纬(北)突出,说明东部水温低,西部水温高。
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_____和______
1.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
副热带海域:蒸发量>降水量
赤道海域:蒸发量<降水量
利用海水晒盐具有悠久的历史,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此外,还可以利用海水制碱,从海水提取镁、溴等资源。
盐度的稳定性极其重要。
海水淡化、工业冷却水。
布袋盐场是台湾省最大的盐场。这里海水含盐量高达35‰以上,约等于长江口外的7倍多,是我国含盐度最高的水域之一。
布袋一带海水含盐度之所以很高,主要是因为沙滩广布,河流注入淡水量少,全年日照时间长,气温高,蒸发快,使海水出现相对的高浓度。
读某海域等盐度线,回答1~2题。1.造成A、B两个海区盐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径流量 B.降水量C.蒸发量 D.海水运动2.A海区盐度最低的月份为( )A.2月 B.5月 C.8月 D.11月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单位是kg/m³或g/cm³
密度的分布规律(水平分布)
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域大致相同
密度的分布规律(垂直分布)
0~50m:密度无变化或变化很小50~100m:密度迅速增加,出现密度的突变层(跃层)1500m以下:密度变化很小
变化很小或没有变化,垂向变化曲线近似为一条直线
由于密度的急剧减小,浮力迅速下降,因此当潜艇进入海中断崖时,由于浮力不够,从而迅速发生急剧“掉深”。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由于遭遇海中断崖和强烈的海洋内波而迅速下沉,最终由于深度过深,水压过大导致潜艇解体,船员无一生还。
如果海水跃层是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的状态,形成负密度梯度跃变层,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被称为“海中断崖”。
读“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大西洋表层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海水密度大约是( ) A.37kg/m³ B.1 027kg/m³ C.1 025kg/m³ D.1 023kg/m³(2)对于图中①②③海区海水密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可能位于赤道附近地区 B.②一定在10°N以北地区 C.①地海洋表层 和底层密度相差很大,易产生上升流,故会形成大渔场 D.由于夏季冰川融化,③地1月密度一定大于7月密度
难点:区分海浪、潮汐与洋流
海浪通常指海洋中由风产生的波浪,主要包括风浪、涌浪和海洋近海波
海啸会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
2004年12月26日,由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引发的“印度洋海啸”,造成223492人死亡,经济损失巨大,难以估量。
1970年11月12日,孟加拉湾一次台风引起的巨浪,波高达20米,淹没一个岛屿,夷平了许多村庄,使30余万人丧生,100万人无家可归,溺死牲畜50万头
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的现象
长江口和杭州湾一年中最大潮差出现在9月,最小出现在2月。因此,中秋后2-3天是观赏“钱江涌潮”的最佳时节。
结合所学内容,分析钱塘江大潮的成因。
1、天体周期运动影响:农历八月十五,月球、地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引潮力最大,故而出现大潮。2、地形因素:杭州湾呈喇叭形,巨潮被狭窄的江道约束,形成涌潮。3、气候因素:9月江浙地区受东南季风影响,助长潮水声势。
一天中什么时段去观潮最合适?
按本身与周围海水温度的差异
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的洋流
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的洋流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
4.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欧洲西部温暖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作用的影响
澳大利亚西海岸的荒漠景观的形成与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密切相关
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大渔场
暖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在此聚集,鱼种类繁多
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洋流汇合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
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航速,节省时间逆洋流航行则相反
寒暖流相遇易形成海雾,阻碍航行来自极地地区的寒流携带冰山漂向较低纬度海区,威胁航海安全
加快污染海域的净化速度
洋流对海洋环境既会产生有利影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高中第一节 水循环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水循环课文内容ppt课件,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相互联系的水体,咸水淡水,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相互联系的水体,河流丰水期,洞庭湖,河流枯水期,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普通高中地理必修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课件: 这是一份普通高中地理必修一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水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1水循环,大气圈,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植物蒸腾,太阳辐射,动态平衡,地表形态,海陆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这是一份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复习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单元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知识总结,夏顺冬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