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版2(鲁辽)适用) 第8单元 第24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展开第24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目标要求] 1.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掌握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的结构及功能。3.描述反射弧的基本结构及功能。4.分析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及意义。
考点一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中枢神经系统
项目
位置
功能
脑
大脑
位于颅腔内
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其中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小脑
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它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下
丘
脑
位于大脑腹面
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等,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脑干
位于大脑的下方,小脑的前方,下部与脊髓连接
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
脊髓
位于椎管内,上端与脑干相连,下抵腰椎
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它是调节运动的低级中枢
(2)外周神经系统
①组成
②自主神经系统
a.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b.组成与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①神经元的结构
②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③比较树突和轴突
项目
数量
长度
分支数
功能
树突
多
短
多
接受兴奋
轴突
少
长
少
传导兴奋
(2)神经纤维与神经
①神经纤维
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②神经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分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3)神经胶质细胞
①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②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③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源于选择性必修1 P20“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有些神经元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1)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 )
(2)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 )
(3)神经末梢位于树突和轴突的末端,分布在全身各处( √ )
(4)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 )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一般是相反的,这种调节方式的意义是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考向一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在2019年的女排世界杯中,中国女排十一连胜成功卫冕,在比赛过程中,队员们能够完成一系列动作都是各神经中枢协调配合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比赛时球员准确完成传球等动作都要受大脑皮层控制
B.球员们的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等在脊髓
C.球员们小脑中存在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D.维持球员身体平衡的中枢在脑干
答案 A
解析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项正确;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等,B项错误;脑干中存在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C项错误;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D项错误。
2.小李同学在看到自己的体检报告有多项指标不正常时,非常紧张,引起血压升高。此时,为使血压恢复正常,他体内发生的生理调节过程包括(不定项)( )
A.在交感神经支配下心率加快
B.在副交感神经支配下心率减慢
C.在交感神经支配下血管平滑肌收缩
D.在副交感神经支配下血管平滑肌舒张
答案 BD
解析 血压调节过程中,在副交感神经支配下,心率减慢,血管平滑肌舒张,血压降低,B、D符合题意。
考向二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3.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示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②是神经元的细胞体
B.图中的⑤是树突的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C.图中信息的传导方向是③→②→④→⑤
D.图中的⑥为神经纤维
答案 B
解析 图中的②是神经元的细胞体,A正确;图中的⑤是轴突的末梢,可把信息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B错误;信息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③树突→②细胞体→④轴突→⑤神经末梢,C正确;轴突呈纤维状,外表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D正确。
4.(2021·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三月考)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不是只有神经元一类细胞
B.在脑的结构中,被称为“生命中枢”的是大脑
C.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的膜面积,有利于接受信息
D.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含有许多神经中枢
答案 B
解析 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A正确;脑干中有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一旦损伤会危及生命,所以脑干被称为“生命中枢”,B错误;树突增大了神经细胞的膜面积,有利于两个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C正确;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和脊髓中都含有许多神经中枢,D正确。
考点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反射与反射弧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源于选择性必修1 P23“思考·讨论”:
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构成,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2.反射弧中相关结构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
反射弧的结构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
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细胞的兴奋
既无感觉
又无效应
感觉神经元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既无感觉
又无效应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或只有感觉无效应
运动神经元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只有感觉无效应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
只有感觉无效应
3.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2)条件反射
①概念: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1)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反射弧,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 )
(2)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 )
(3)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 × )
(4)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 )
(5)新冠肺炎患者伴有肌肉酸痛和头疼,产生这两种感觉的部位分别是四肢肌肉和大脑皮层
( × )
(6)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 √ )
(1)当人被钉子扎一下,会感觉到痛,痛觉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的产生不是(填“是”或“不是”)反射,原因是兴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2)在“望梅止渴”这种反射中,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比较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概念
出生后无需训练就具有的反射
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刺激类型
具体的直接刺激引起的反应
信号(光、声音等)刺激引起的反应
数量
有限的
几乎是无限的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经过大脑皮层
神经联系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一般不消退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适应
意义
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举例
缩手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吸吮反射、排尿反射、吃东西时分泌唾液等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听见铃声走进教室等
联系
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应不断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才能维持下去,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失
考向一 反射与反射弧的结构分析
5.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学生听到铃声后急速赶往教室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答案 B
解析 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A错误;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C错误;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的一些反射中枢控制的反射如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
6.在奥运会期间某运动员踝关节扭伤,医生喷涂外用麻醉药处理其伤处,使他暂时感觉不到疼痛,以便能继续比赛。该药物作用的结构最可能是( )
A.神经中枢 B.传出神经
C.感受器 D.效应器
答案 C
7.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受伤的腰椎部位与右侧下肢的反射弧如图所示,其中③④分别表示腰椎部神经中枢的背部侧和腹部侧,该病人受损伤的具体部位可能是( )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⑤⑥
答案 C
解析 腰椎部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说明①感受器正常,②传入神经也正常,受伤部位是腰椎部,下肢没有受伤,说明⑥效应器正常,但由于不能运动,所以可能是脊髓的④腹部侧或⑤传出神经受伤。
8.如图表示反射弧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不定项)( )
A.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
B.刺激②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C.兴奋在③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D.剪断②后刺激④处,⑤发生的反应属于反射
答案 ABD
解析 根据神经节的位置可判断,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A错误;刺激②处,兴奋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B错误;③处是神经中枢的突触结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③处的传递是单向的,C正确;兴奋未经完整反射弧的不属于反射,D错误。
科学思维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方法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考向二 与反射弧功能有关的实验分析
9.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橡皮锤轻轻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不属于反射
B.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C.剪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D.Ⅳ处的神经元不受大脑皮层的控制
答案 C
解析 用橡皮锤轻轻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属于膝跳反射,A项错误;Ⅲ处为传出神经,Ⅰ处为传入神经,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刺激Ⅲ处,不能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B项错误;剪断Ⅰ处,反射弧被破坏,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C项正确;Ⅳ处为脊髓,脊髓(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D项错误。
10.(2018·海南,27)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________(填“能”或“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2)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3)不能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科学思维 判断反射弧中受损部位的方法
(1)判断传出神经是否受损:电位计位于神经纤维上,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若电位计不发生偏转,说明受损部位是神经纤维;若电位计发生偏转说明受损的部位可能是骨骼肌或突触。
(2)判断骨骼肌是否受损:刺激骨骼肌,若骨骼肌不收缩,说明受损的部位是骨骼肌。
(3)判断突触是否受损:刺激骨骼肌,若骨骼肌收缩,说明骨骼肌正常;然后刺激神经,若电位计偏转,但骨骼肌不收缩,则说明受损的部位是突触。
1.核心概念
(1)(选择性必修1 P18)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2)(选择性必修1 P20)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等部分构成。
(3)(选择性必修1 P2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4)(选择性必修1 P23)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如神经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5)(选择性必修1 P24)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反射,叫作非条件反射;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叫作条件反射。
2.教材结论性语句
(1)(选择性必修1 P19)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同一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2)(选择性必修1 P22)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3)(选择性必修1 P23)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4)(选择性必修1 P25)条件反射的消退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1.(2019·浙江4月选考,19)下列关于人体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
B.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伸肌中的肌梭
C.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
D.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答案 B
解析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人体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A项正确;伸肌属于膝跳反射的效应器,肌梭是感受器,B项错误;神经元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C项正确;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D项正确。
2.(2019·海南,15)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
B.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
C.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
答案 D
解析 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故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A正确;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B正确;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C正确;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先兴奋,效应器后兴奋,D错误。
3.(2017·海南,15)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答案 D
解析 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正确;脑和脊髓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B正确;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都在大脑皮层,C正确;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错误。
4.(2016·浙江4月选考,23)以狗为实验对象,研究心脏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实验过程中,先测定正常情况下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仅阻断神经甲和神经乙后的心率。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
90
仅阻断神经甲
180
仅阻断神经乙
70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甲的作用是使心率减慢
B.神经乙的作用是使心率加快
C.心脏受神经甲和神经乙共同支配
D.神经乙对心率的影响比神经甲强
答案 D
解析 阻断神经甲后心率比正常情况快,说明神经甲(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使心率减慢,A正确;阻断神经乙后心率比正常情况慢,说明神经乙(交感神经)的作用是使心率加快,B正确;阻断神经甲或神经乙后,与正常情况相比,心率都有变化,因此心脏受神经甲和神经乙的共同支配,C正确;从题表中可以看出,仅阻断神经甲,心率增加了90次/分,仅阻断神经乙,心率减少了20次/分,因此神经乙对心率的影响比神经甲要弱,D错误。
5.(2014·安徽,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过程是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A项错误;感觉是高级生命活动,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所以食物引起味觉是条件反射,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类型相同,B项错误;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使狗建立铃声和分泌唾液的联系,这是通过不断刺激形成的,是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与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有关,C项正确;铃声引起唾液分泌是条件反射,食物引起唾液分泌是非条件反射,控制两种反射的神经中枢不同,因此两种反射是通过不同的反射弧完成的,D项错误。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B.中枢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和脊髓组成的
C.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对身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D.脑神经和脊髓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答案 C
解析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故A错误;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故B错误;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都含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中枢,故C正确;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故D错误。
2.人体处于夜晚休息状态时,往往心跳减缓、胃肠蠕动增强。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交感神经兴奋性较强
B.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较强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均强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均弱
答案 B
解析 在休息时,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较强,此时心跳减缓、胃肠蠕动增强,有利于消化吸收。
3.某人因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呼吸和心跳仍正常。在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小脑和脑干 B.大脑和脑干
C.小脑和脊髓 D.脑干和脊髓
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该“植物人”丧失一切高级生命活动的功能,处于完全昏迷状态,说明大脑和小脑被破坏;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由此推断脑干功能正常;内脏器官的低级反射活动正常,说明脊髓的部分功能正常。故选D。
4.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
刺激部位
反应
破坏前
破坏后
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左后肢不收缩
右后肢收缩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A.感受器 B.效应器和传入神经
C.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D.效应器
答案 B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缩腿反射弧有4个:①左后肢感受器→左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左后肢传出神经→左后肢效应器;②左后肢感受器→左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右后肢传出神经→右后肢效应器;③右后肢感受器→右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右后肢传出神经→右后肢效应器;④右后肢感受器→右后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左后肢传出神经→左后肢效应器。破坏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若该结构是感受器或感受器和传入神经,那么刺激右后肢,左后肢应收缩,与题干反应不符;若该结构为效应器,那么刺激左后肢,右后肢应收缩,与题干反应不符,故只有B项正确。
5.下列关于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中,唾液腺属于效应器
B.刚进入寒冷环境时发生的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是一种条件反射
C.某人眼球被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是非条件反射
D.某人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需要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
答案 D
解析 “望梅止渴”是由大脑皮层参与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A错误;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种反应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金星四溅的感觉在大脑皮层形成,该过程并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错误;抽血时看见针,因害怕被针刺而缩手是经过后天学习而形成的条件反射,该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
6.(2020·黑龙江大庆高三上月考)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反射不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C.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更重要
D.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都不能完成
答案 D
解析 e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A错误;反射都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B错误;非条件反射是指出生后无需训练就有的反射,是生物生存的基础,条件反射是指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不能说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更重要,C错误;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D正确。
7.(2021·湖北孝感高三月考)近日,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罹患“渐冻症”的29岁湖北籍北大女博士。“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从发现至今已有130多年,病因至今不明,当代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即患该病。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而不能运动,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故称该病为“渐冻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应属于传出神经
B.患者体内的传入神经是正常的
C.患者的大脑皮层是正常的
D.呼吸衰竭的原因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答案 D
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且机体的感觉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故该病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即为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和大脑皮层是正常的,A、B、C正确;题意显示呼吸衰竭是该病患者最终的死因,而呼吸衰竭的原因可能是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导致机体无法完成呼吸运动,不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D错误。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
8.下图为神经元结构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轴突,丙是细胞体,戊是树突
B.该结构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兴奋
C.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D.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一起,共同完成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答案 BCD
解析 甲是树突,戊是神经末梢,A项错误。
9.我们在电视剧中可以见到“唤醒植物人”的细节:虽然患者认知能力完全丧失,但是家人天天呼唤他(她)的名字、和他(她)说记忆里印象最深的事情,天天擦拭身体、按摩身体,输氧用药等。最终在呼唤中,开始动了动手指,最终慢慢苏醒。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康复措施
主要的原理或机理
A
定时用药
激发机体产生激素和生长因子以诱发神经发生
B
天天按摩和牵拉四肢
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和正常的机能丧失
C
讲故事、呼唤
刺激受损的细胞分裂、分化,从而恢复脑功能
D
输氧、喂食
维持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答案 ABD
解析 神经细胞的发生离不开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影响,定时用药,可激发机体产生激素和生长因子,A正确;按摩和牵拉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输氧、喂食是为了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B、D正确;神经细胞受损后不能进行分裂和分化,只能由其他有再生能力的细胞分裂增殖,然后迁移到受损部位进行分化,以修复受损脑组织,C错误。
10.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动物胃反射时发现:在喂食前,狗看见饲喂者或听见其声音会分泌唾液和胃液。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设计在给狗喂食前给予铃声刺激,观察狗的反应实验;一段时间后,仅出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从而验证了“条件反射”的存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属于非条件反射
B.食物引起味觉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狗吃食物分泌唾液和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的反射弧相同
D.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失
答案 AB
解析 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先天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味觉是大脑皮层产生的,B正确;狗吃食物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狗听见铃声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需大脑皮层参与,因此反射弧不同,C错误;如果没有非条件刺激的强化,条件刺激可能会消退,D错误。
三、非选择题
11.生理学家发现用电流刺激蛙的交感神经会造成其心跳加快,于是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1:交感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信号直接传导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假设2: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任氏液是能够维持蛙心跳动的生理溶液,已知神经或心脏产生的物质可扩散到任氏液中。某同学为了探究哪种假设正确,设计以下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制备如图带有交感神经的搏动的离体蛙心,用插管插入蛙心的心室腔中,插管内有任氏液,心脏的血液已被任氏液代替。
②取按步骤①制好的蛙心两个,分别置于盛有等量且适量任氏液的容器A和B中,用心率测量仪测量A、B中蛙心的心率(HA1、HB1)。
③刺激A中蛙心的交感神经,用心率测量仪测量蛙心的心率(HA2)。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率测量仪测量B组蛙心的心率(HB2)。
(2)根据可能的实验结论,预测实验结果(用“>”“=”或“<”表示)。
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
HA1____HA2,HB1____HB2
交感神经受电流刺激后,电信号直接传导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HA1____HA2,HB1____HB2
交感神经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
(3)分析与讨论
实验步骤④中能否刺激B中蛙心的交感神经后,再测量蛙心的心率?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容器A中适量的溶液转移到容器B中(或将B容器中的心脏放到A容器中) (2)< = < < (3)不能。若先刺激蛙心的交感神经再观察测量蛙心的心率,则无论电信号直接传导还是分泌某种化学物质造成心脏跳动加快,都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
12.(2020·湖北高考模拟)生理学家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下图是对声音刺激形成唾液分泌性食物条件反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单独给狗喂食,会使其分泌唾液,该反射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2)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乙处形成听觉,此时还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先给铃声再给食物的训练,狗的大脑皮层中甲、乙两处会建立暂时性联系。此时,铃声刺激已经由原来的________刺激转变为________刺激,条件反射已经建立起来。
(4)如果长时间只给铃声刺激而不喂食,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就会________。该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新的学习过程。
答案 (1)非条件 (2)不属于 该过程兴奋只是传至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没有经过完整反射弧 (3)无关 条件 (4)消退 需要 属于
解析 (1)给狗喂食物,引起狗分泌大量唾液,这是生来就有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2)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乙处形成听觉,此时还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不属于反射,原因是该过程兴奋只是传至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没有经过完整反射弧。(3)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就是非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在时间上的反复结合构成。条件反射建立后,原来的无关刺激就转化为条件刺激了。(4)条件反射的消退过程,是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13.(2020·河南南阳期中改编)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表,用于记录神经特定部位是否受损,有电流表示未受损,无电流表示受损;神经上的信号可经过d引起骨骼肌收缩。
(1)若在图中用a刺激神经,由该刺激引起的反应是否属于反射?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神经的某处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完成下列实验: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传出神经受损。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骨骼肌受损。
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d部位受损。
答案 (1)不属于 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2)①用a刺激神经,c(电表)记录不到电流 ②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 ③用a刺激神经,c(电表)记录到电流,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
7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版2(鲁辽)适用) 第3单元 第7讲 酶: 这是一份7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版2(鲁辽)适用) 第3单元 第7讲 酶,共22页。
28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版2(鲁辽)适用) 第8单元 第28讲 免疫调节: 这是一份28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版2(鲁辽)适用) 第8单元 第28讲 免疫调节,共26页。
29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版2(鲁辽)适用) 第8单元 第29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这是一份29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高考版2(鲁辽)适用) 第8单元 第29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共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