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
展开1.天然放射性元素衰变时放出的α射线是( )
A.质子流B.电子流C.氦核流D.光子流
2.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减小时,分子间( )
A.引力增加,斥力减小B.引力增加,斥力增加
C.引力减小,斥力减小D.引力减小,斥力增加
3.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物块用两根轻绳吊起处于静止状态,合理的是( )
A.B.
C.D.
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加速运动过程中,关于牵引力F的大小及其功率P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若F不变,则功率P不变B.若F不变,则功率P减小
C.若功率P不变,则F减小D.若功率P不变,则F增大
5.一个质点做简谐运动,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s-t图像如图。以位移的正方向为正,该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关系图像为( )
A.B.
C.D.
6.关于闭合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正负极被短路时,电流很小
B.电源正负极被短路时,端电压最大
C.外电路断路时,端电压为零
D.用电器增加时,路端电压可能减小
7.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地球表面,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 )
A.GmRB.GMRC.GmR2D.GMR2
8.如图所示,S1、S2 是两个振幅相等的相干波源,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在某一时刻它们所发出的波的波峰和波谷。在 A、B、C、D 四点中( )
A.A 点振动减弱
B.B 点振动加强
C.14周期后,C 点处于平衡位置
D.A 点始终处于波峰,D 点始终处于波谷
9.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五个恒定的水平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同时撤去大小分别为5N和15N的两个力而其余力保持不变,关于此后物体的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10m/s2
B.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5m/s2
C.可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可能是2m/s2
D.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可能是8m/s2
10.一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到达某一高度时撤去该力。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整个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 E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图像是( )
A.B.
C.D.
11.如图,一圆形闭合铜环由高处从静止开始下落,穿过一根用细线竖直悬挂的条形磁铁。若线圈下落过程中,铜环的中心轴线与条形磁铁的中轴始终保持重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上往下看,圆环中感应电流方向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B.圆环经过磁铁顶端和底端时的速度相等
C.圆环经过磁铁中心O处加速度最大
D.细线对磁铁的拉力始终大于磁铁的重力
12.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 x 轴正向运动,其电势能 Ep随位移x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0-x2 段是对称的曲线,x2-x3 段是直线,则( )
A.粒子在 x1 处所受电场力最大
B.x1-x2 段粒子的动能增大
C.粒子在 0-x1段做匀变速直线运动,x2-x3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
D.粒子在 0、x1、x2、x3 处电势 φ0、φ1、φ2、φ3 的关系为 φ3<φ2=φ0<φ1
二、填空题
13.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认为每个光子具有的能量跟它的 成正比,比例常数为普朗克常量h,若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示,h的单位为 。
14.图(甲)为观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实验装置,光电传感器可用来测量光屏上光强的分布。某次实验时用绿色激光照射,得到图(乙)所示的光强分布情况,则缝屏上安装的是 (选填“单缝”或“双缝”)。为增大条纹宽度,可改用 色激光照射。(选填“红”或“紫”)
15.内壁光滑、粗细均匀、左端封闭的玻璃管水平放置。横截面积为20cm2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气柱长度为20cm,压强与大气压强相同,为1.0×105Pa。缓慢推动活塞,当气柱长度变为5cm时,管内气体的压强为 Pa,此时作用在活塞上的推力大小为 N。
1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内阻为r,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R3。闭合开关S,当变阻器R2的滑动触头P向下滑动时,伏特表V1的示数逐渐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移动P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大小为ΔI,则伏特表V2示数变化量的大小ΔU2= 。
17.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绳,上端悬挂在O点,下端系一体积不计的小球。b点位于O点正下方,且Ob=l。现将小球拉到绳与竖直方向成θ角后(θ<5°),由静止释放,则球从最高点第一次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 。当球运动到b点时,轻绳在P处被烧断,不计小球在b处的能量损失,小球继续沿光滑水平轨道运动,此轨道与光滑竖直的圆轨道的最低点相切,小球沿圆轨道运动时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圆轨道的半径为 。(重力加速度为g)
三、实验题
18.在“用DIS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时,其压强与温度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
(1)图(a)中 为压强传感器。(选填“A”或“B”)
(2)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无需测量被封闭气体的体积
B.密封气体的试管大部分在水面之上
C.每次加入热水后,用温度传感器搅拌使水温均匀
D.每次加入热水后,立即读数
(3)甲同学测得多组压强与摄氏温度的数据,并在p-t坐标系中作图,获得下图所示的图像。图线与横轴交点的温度被开尔文称为 ,其物理意义是 。
(4)乙同学记录下了初始时封闭气体压强 p0和摄氏温度 t0,随后逐渐加热水升高温度,并记录下每次测量结果与初始值的差值Δp 和Δt。在实验中压强传感器软管突然脱落,他立即重新接上后继续实验,其余操作无误。则 Δp-Δt 的关系图可能是( )
A.B.
C.D.
四、解答题
19.如图,将质量m=2kg的圆环套在与水平面成θ=37角的足够长的直杆上,直杆固定不动,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截面直径,直杆在A点以下部分粗糙,环与杆该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0.5(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近似相等),直杆A点以上部分光滑。现在直杆所在的竖直平面内,对环施加一个与杆成37夹角斜向上的恒力F,使环从直杆底端O处由静止开始沿杆向上运动,经t=4s环到达A点时撤去恒力F,圆环向上最远滑行到B处,已知圆环经过A点时速度的大小vA=4m/s。(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s37=0.8)
(1)求AB间的距离LAB;
(2)求圆环在OA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F的大小;
(3)若要使圆环在沿AO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可加一恒力F′,求F′的大小和方向。
20.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导轨ab、cd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导轨间距为l,b、d两点间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ef是一水平放置的导体杆,其质量为m。杆与ab、cd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现让导体杆由静止开始向下滑动,不计导轨和导体杆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
(1)请通过分析,定性描述导体杆的运动情况;
(2)求导体杆向下运动的最终速度大小;
(3)若在导体杆达到最终速度之前,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Q,求导体杆在此过程下落的高度;
(4)若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拉导体杆,使其从静止开始向上做加速度为g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写出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频率;kg·m2/s
14.【答案】单缝;红
15.【答案】4.0×105;600
16.【答案】减小;ΔI(R1+R3+r)
17.【答案】π2lg;25l(1−csθ)
18.【答案】(1)B
(2)A
(3)绝对零度;低温极限
(4)C
19.【答案】(1)解:圆环在沿AB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12mvA2=mg⋅LAB⋅sinθ
解得LAB=43m
(2)解:对于圆环沿OA向上的匀加速运动过程,上升的位移x=12vAt=8m
根据动能定理Fxcs37-mgx sin37-( mgcs37- Fsin37)x=12mvA2
代入数据,解得F=20N
(3)解:恒力F′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且满足F′=mgcsθ
这样F′不作功,圆环也不受摩擦力,只有重力对圆环作功,圆环的机械能守恒,算得F′=16Ν
20.【答案】(1)解:导体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向下切割磁感线,由楞次定理“阻碍相对运动”知导体杆受向上的安培力,安培力大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安培力先小于重力,棒做加速运动,后等于重力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最大,所以导体杆先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2)解:导体杆匀速时速度最大,根据平衡条件有F安=mg
又F安=BIl
I=ER
E=Blvm
联立可得vm=mgRB2l2
(3)解:导体杆在此过程下落的高度为h,由能量守恒得mgℎ=Q+12mvm2
将vm=mgRB2l2代入可得ℎ=Qmg+m2R2g2B4l4
(4)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BI1l=m⋅g2
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I1=Blv1R
又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1=at=g2t
联立可得F=3mg2+B2l2g2Rt
2023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注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长宁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