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法治国家课后复习题
展开8.1 法治国家 同步练习
1.(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高一)截至目前,我国现行法律共有271部,行政法规近600件,地方性法规超过7000件,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制建设成就举世瞩目。这表明( )
①完善立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②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③我国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彰显公平正义
④我国坚持良法之治,逐步健全法律体系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①错误;目前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了有法可依,②正确;材料只表明我国形成了法律体系,并不涉及完善法律实施机制,③与题意不符;④是题中应有之义。
2.(原创)截至2019年2月,全国31个省份均已建立高龄津贴制度,与此同时,有30个省份建立了老年人服务补贴制度,29个省份建立了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和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各类津补贴共惠及3000多万老年人。 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②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③我国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④国家尊重公民权利,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我国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故①③符合题意;
材料未涉及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问题,②与题意不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④抹杀了民主的阶级性,说法错误。
3.(改编)2019年9月9日至10日,证监会在北京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 会议指出,进一步加大法治供给。加快推动《证券法》《刑法》修改,大幅提高欺诈发行、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和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用好用足现有法律制度,坚持严格执法,提升监管威慑力。由此可见,加快推动《证券法》《刑法》修改,有利于( )
①规范公民行为,保证每个公民都能遵守宪法和法律
②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③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④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领域有法可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说法错误,推动《证券法》《刑法》修改,是为了提高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有利于促进公民守法,但不能保证每个公民守法;材料未涉及立法的过程,②与题意无关;
修改《证券法》《刑法》,说明我国法律还需要完善,这也为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为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故③④符合题意。
4.(河南省2020高一)作为民法典的开篇之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民法总则》与每个人的一生息息相关。
下列关于《民法总则》的评论,正确的有( )
①对胎儿民事权利的保护,体现了对公民民主权利的尊重
②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不符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人身和财产权利会得到更多保障,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
④《民法总则》的颁行,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公民指的是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胎儿不属于公民,①不符合题意;任何人都有童年阶段,对未成年人的特别保护,符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错误;《民法总则》对公民人身和财产权利的保障,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同时其颁行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③④符合题意。
5.(改编)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国已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这一体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一体系以宪法和法律为核心
②宪法在这一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③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都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④若行政性法规与地方性法规相抵触,必须修改行政性法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解析】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的,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①错误,②正确;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③正确;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④错误。
6.(原创)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虚拟空间不是虚假空间。制定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法治网、办网、用网提供基本依据。联合整治炒作明星绯闻隐私和娱乐八卦、约谈自媒体平台、将违规网络主播纳入跨平台黑名单;网络社会组织“同心圆”工程在各地深入开展,有力推动互联网行业自律……依法管网治网进一步加强,网络生态日趋好转。当今时代,我们不仅要依法管网治网,还要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这要求( )
①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为依法治理提供法律依据
②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各个领域治理有法可依
③司法机关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④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依法治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依法管网治网、依法治理国家和社会,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故①②符合题意;应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不是由司法机关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③说法错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④说法错误。
7.(广州市2019高一质量检测)某镇政府在修筑公路时,需占用一村民的承包地。在没有与该村民达成有效补偿协议的情况下,便组织人员将其承包土地上的庄稼毁掉。该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民向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行政诉讼,将镇政府推上了被告席。法院经过认真的庭审调查,作出判决,责令被告镇政府对原告作出合理的赔偿。不符合这一事实的说法是( )
A.政府滥用职权会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
B.司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C.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受到保护
D.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受人民法院监督
【答案】B
【解析】镇政府要修筑公路,在没有与承包农民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毁掉土地上的庄稼,显然是滥用职权,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法院判决镇政府对毁掉农民承包土地上的庄稼进行赔偿,充分说明我国公民的权益依法得到保护,也很明显地体现了人民法院坚持依法办事,对行政机关有一定监督作用。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而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依法办事,B把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8.(改编)近一段时间以来,高空抛物坠物造成他人损害的事件频发,人们呼吁尽快通过立法保护“头顶上的安全”。2019年8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高空抛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是草案中一个突出问题,二审时就因各方意见不统一而没作修改,此次三审再次引发关注。相信,随着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明确,“头顶上的安全”将有法保障。
结合材料说明,立法就能保障“头顶上的安全”吗?
【答案】
①加强立法,使相关领域有法可依,是依法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要求。
②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
③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解析】解答本题,应首先说明立法对相关保障的积极作用,其次应从法的内容及实施角度,说明保障安全的其他相关要求。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法治国家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法治国家精品习题,共7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法治国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法治国家课堂检测,共3页。
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法治国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法治国家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