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物理下期期末测试(人教版9)(含答案)
展开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01卷
高一物理·全解全析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B | D | B | C | C | C | C | C | BC | AD | AC | AC |
1.B
【详解】
由题意,甲船以最短时间过河,乙船以最短航程过河,结果两船抵达对岸的地点恰好相同,可知,甲乙实际速度方向一样,如图所示
可得
两式相乘,得
则
解得
v水=m/s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
设任意足球的初速度大小为,初速度的竖直分量为,水平分量为,因为三球的竖直高度相同,故竖直分速度必定相同,运动时间也必定相同,但从水平位移看C球的水平位移最大,故水平分速度最大,由
可得速度的变化量也相同,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B
【详解】
B. a点和c点同皮带,所以 a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故B正确;
A. a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而b与c的角速度相等,由于可知 a点和b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故A错误;
C.b与d的角速度相等,则周期也相等,而a点和b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那么a点和d点的周期之比也为1:2,故C错误;
D. abcd四点的角速度之比为2:1:1:1,根据,可知向心加速度之比为4:1:2:4,故向心加速度最小的是b点最小,故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A.物块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提供向心力,A错误;
C.保证物块在A点相对圆盘不滑动,圆盘的最大角速度为
解得 ,C正确;
B.当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B错误;
D.减小圆盘的角速度,物块将做圆周运动,D错误。
故选C。
5.C
【详解】
A. 近地卫星的速度为7.9km/s,周期约为84分钟,飞船在轨圆周运动的周期5小时,比近地高,越高越慢,所以飞船的速度小于,A错误;
B. 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小时,越高越慢,所以飞船离地高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高度,B错误;
C. 越高越慢,所以飞船的角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C正确;
D.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飞船和地球间的万有引力与飞船到地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设小物块间在BC面上运动的总路程为s,物块在BC面上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始终为
对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的整个过程进行研究,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由于d=0.60m,分析可知,小物块在BC面上来回共运动2次,最后停在距离C点0.4m的地方,则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0.20m。
故选C。
7.C
【详解】
小物块刚放到传送带上时,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则
小物块加速到跟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由
得
小物块的位移
小物块相对传送带的位移
即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为;
此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此过程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
此过程中传送带多做了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C
【详解】
由动量定理可得
则
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则安全带对乘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约为300N。
故选C。
9.BC
【详解】
A.小球从D处下落至水平面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小球做自由落体,根据公式有
而小球通过D点时有向下的处速度,所以小球从D处下落至水平面的时间小于,故A错误;
B.小球恰好通过最高点C,由重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解得
由B到C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可得
在B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联立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运动至圆形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压力为6mg,故B正确;
C.小球从C到水平面时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故C正确;
D.小球弹出后的机械能等于弹射器的弹性势能,由功能关系可得弹性势能为
故D错误。
故选 BC。
10.AD
【详解】
AB.由题意可知,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由黄金代换公式可得
得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B错误,A正确;
CD.地球表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有
则地球的质量为
同理,可得星球的质量为
联立解得
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1.AC
【详解】
AB.对小物体研究,做匀速圆周运动,受重力、支持力和向上的静摩擦力,竖直方向
静摩擦力不变,B错误A正确;
CD.对小物体研究,做匀速圆周运动,受重力、支持力和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水平方向
当角速度ω加倍后,支持力变为4倍,D错误C正确。
故选AC。
12.AC
【详解】
AB.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小车的动量大于木块的动量,则最后相对静止时整体向左运动,故木块先向右减速,再向左加速,最后与小车同速;小车先减速后匀速。选项A正确,B错误;
CD.若小车的动量小于木块的动量,则最后相对静止时整体向右运动,故木块先减速后匀速,小车先减速再加速后匀速,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3.B ;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则由EP=mv2即可求得弹性势能;故应测量小球的质量m以及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为了测量小球的速度,需要知道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即需测量P、Q两球落地点M、N到对应管口的水平距离x1、x2;压缩量、金属管的长度以及时间和小球的直径均不需要测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2]由(1)可知
由h=gt2可得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根据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
v1=
v2=
联立可得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3)[3]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知,两球碰前动量为零,碰后方向向反,设向左为正,则有
0=m1v1-m2v2
再根据水平方向
x=vt
可得
m1x1=m2x2。
14.ACD AC c
【详解】
(1)[1]需要白纸和复写纸记录小球做平抛运动落点的位置,需要重垂线确定小球抛出点在白纸上的投影,需要刻度尺测量小球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ACD正确。
故选ACD。
(2)[2]A.小物块每次释放的位置必须相同,才能确保每次做的功与橡皮筋条数成正比,A正确
B.桌面的粗糙程度对实验有一定影响,要平衡摩擦力,B错误;
C.小物块平抛竖直位移相等,故在空中的飞行时间均相同,C正确;
D.桌面到水平面的高度即平抛竖直位移,保持相同即可,不用测量,D错误。
故选AC。
(3)[3]设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下落高度为h,水平位移为L,可得
联立可得
要验证的表达式为
整理得
故应以W为横坐标、以L2为纵坐标。
[4]实验过程由于没有平衡摩擦,要克服摩擦力做功,表达式为
故图线与横轴有交点,实际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c。
15.(1)0.25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2)105 kg·m/s,方向与人初速度方向相同
【详解】
(1)规定该同学原来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设该同学上船后,船与该同学的共同速度为v.该同学跳上小船后与小船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该同学和船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的动量守恒,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人v人-m船v船=(m人+m船)v
代入数据解得
v=0.25 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2)船的动量变化量为
Δp′=m船v-m船(-v船)=140×[0.25-(-0.5)] kg·m/s=105 kg·m/s
方向与人初速度方向相同。
16.(1)1.5N;(2)9W;(3)
【详解】
(1)由图像可得,在14s-18s时间内
阻力大小
(2)在10s--14s内小车做匀速运动
故小车功率
(3)速度图像与时间轴的面积的数值等于物体位移大小,0-2s内
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电动机做功为
2s-10s内,小车电动机的功率保持不变,故电动机做功为
10s--14s内,
电动机做功为
故小车的平均功率为
17.(1)1.2 m;(2)5 m/s,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46080 N;(4)61200 N
【详解】
(1)从平台飞出到A点,人和车做平抛运动,运动的时间为
所以人和车运动的水平距离为
(2)摩托车落到A点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所以到达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设摩托车到达A点时的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
即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4)在O点
解得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下期期末测试(人教版9)3(全解析全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下期期末测试(人教版9)3(全解析全析),共15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下期期末测试(人教版9)3(考试版):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 下期期末测试(人教版9)3(考试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测试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B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必修二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B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