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案
展开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1.知道人耳听到的频率范围. 2.知道超声的特点及超声技术在生产、生活、科技和国防等方面的应用. 3.知道次声的一般特点和危害性. |
过程与方法 | 1.通过学习人与动物不同的听觉范围,初步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2.学会运用物理知识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通过学习超声的利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通过了解次声的危害,初步感受和认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 |
重点 | 超声的利用与次声的危害. | |
难点 | 超声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
| 教 学过程 | 师生活动 |
创设情境 | 为什么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 教师展示课件.让学生展开讨论,激发求知欲望.
|
自主学习 |
教师展示“自主学习提纲” | 学生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本节内容,完成自主学习提纲. |
合作共建 | 知识点1:超声与次声的概念 (1):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多少?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和低于20Hz的声音,人能否听到? 小结: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和低于此频率的声音,人耳都不能听到.
(2):什么样的声音叫做超声,什么样的声音叫做次声? 小结: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
(3):处理例1和变式练习1 例1:频率表示振动的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每秒振动的次数为6次,所以它的频率为6Hz,小于20Hz,人耳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200次. 变式练习1:从蝴蝶飞行时翅膀的振动,可以计算出其振动频率为几赫兹,而蜜蜂翅膀的振动频率约为几百赫兹.从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振动频率范围可知原因.
知识点2:超声的利用 (1) 受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启示,人们制成了什么?有什么应用?超声还有哪些特点及应用? 小结:受蝙蝠利用超声导航的启示,人们制成了超声雷达,又叫声呐,用它来探测海底深度、海中暗礁等.另外还可以利用超声检查、治疗人体疾病,进行金属探伤,还有超声焊接、清洗、杀菌消毒、处理种子等.
(2)处理例2和变式练习2 例2:海豚、蝙蝠发出的声音都是超声波,声呐系统也是利用了超声波.故只有选项B,而选项B中,地震的声音是次声波. 变式练习2:超声是声音的一种,具有声音的一切特征——是由物体的震动产生的、依靠介质传播等,超声是单调很高的声波,能够传递能量.
知识点3:次声 (1):哪些物体或自然现象会产生次声?能量很高的次声会给人类产生哪些危害? 小结:自然界中火山爆发、地震、风暴等都能产生次声;核发爆炸、导弹发射等也能产生次声.能量很高的次声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使机器设备破裂、飞机解体、建筑物破坏、人体器官及功能破坏等.
(2):看课本P47页“信息窗”了解:哪些动物能听到次声?哪些动物能听到超声? 小结:大象、狗能听到次声;狗、蝙蝠、海豚能听到超声.
(3):处理例3和变式练习3 例3:地震产生的声波是次声,而很多种动物可听到次声波,因此会有“鸡飞狗跳”的“地震前兆”. 变式练习3:台风、海啸产生的是次声波.声纳、蝙蝠和海豚利用的是超声波. | 学生看课本P45第一自然段的正文,引导学生总结: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及超声与次声的概念.
引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小计算,了解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与声音在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关系,加深对对超声与次声的理解.
引导分析课本图3-29并讨论“创设情境”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动物能发出并且听到超声? 让学生明确:人类发不出超声也听不到超声. 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并归纳,强调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上述对超声的应用中,分别利用了超声的哪些特点,完成学案中的内容.
让学生明确,超声是声音的一种,是一种频率超出人的正常听觉范围的声波.
让学生阅读教材P46“次声”完成学案内容. 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次声的产生与危害.
让学生了解,一般情况下,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广,可听到人耳听不到的超声和次声.
要正确区分产生超声和次声的声源.
|
诊断评价 |
教师展示“当堂达标题” |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订正答案 教师根据反馈的情况确定讲解的重点题目和关键点,进行补偿性讲解和讨论. |
当堂练习:
1.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2.下列事实中,应用了次声的是
A. 用声纳测海底深度
B. 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
C. 预报台风和地震
D. 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3. 昆虫飞行是翅膀都要振动,蝴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当他们都从你身旁飞过时,凭你的听觉
A. 能感到蝴蝶从你身旁飞过
B. 能感到蜜蜂从你身旁飞过
C. 都能感到它们从你身旁飞过
D. 都不能感到它们从你身旁飞过
4.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5s收到回波,则此处海底有多深
初中物理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型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思路,教学环境及教学器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超声与次声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