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第3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581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第3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581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第3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581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第3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5810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第3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5810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第3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5810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第3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5810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第3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5810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版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第3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
展开【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概念阐释】“滞胀”“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其表现形式是:一方面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及由此引起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持续上升。这两个方面的状况同时并存。
2.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3.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概念阐释】新经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这一现象被称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形态。
4.“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2.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误区警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挫折,但并不意味着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是苏联模式的失败,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3.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角度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二战后的国家宏观调控史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等国有化……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摘编自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史料二 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英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解读】史料一反映了二战后英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史料二反映了面对经济“滞胀”,英国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并指出其有何积极作用。(2)根据史料二,分析20世纪70年代英国是怎样调整经济政策的。
【答案】(1)主要形式:部分实行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保证生产的社会性。(2)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以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角度2:从“社会进步”角度考查“福利国家”史料一 下表是1983—1984年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单位:英镑)
史料二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摘编自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解读】史料一反映了英国的福利政策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史料二反映了福利制度加重了西方国家的财政负担,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2)根据史料二,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指出政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扮演的角色。【答案】(1)积极作用:救济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保障儿童利益。(2)原因:福利开支大(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贫困人数增加;社会不满。角色:福利制度的决策者;福利政策的调整者;福利支出的承担者。
角度: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和东欧剧变史料一 下面为1966—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简表。
史料二 这些国家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钱其琛答《世界知识》记者提问时的发言【解读】史料一反映了苏联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在20世纪70年代后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史料二反映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和西方的“和平演变”推动了东欧剧变。
【思考】(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经济增长率在1966—1970年增长及以后下降的原因。(2)根据史料二,分析东欧剧变发生的原因,并指出这一变化的本质。【答案】(1)原因: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但后期趋于保守,体制僵化,加之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使苏联经济平均年增长率逐年下降。(2)原因:照搬苏联模式,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苏联的改革失败和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本质: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1.(2021·山东卷)1952年,美国有1 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 )A.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B.电视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C.战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D.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答案】D【解析】材料“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说明科技进步对人们的生活具有积极意义,材料“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说明看电视占用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时间,反映了科技发展对生活的消极影响,故选D项。
2.(2020·海南卷)1950年以后的20年里,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持续的高增长率使经济定期波动的特点大为改观。西欧在1952年和1958年出现两次衰退,但每次衰退的程度都很轻,衰退后都继之以更高的增长率。这主要得益于( )A.“自由放任”政策的推行B.“福利国家”的规模缩小C.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新经济”增长模式出现【答案】C
【解析】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二战后,发达国家普遍放弃“自由放任”政策,排除A项;西方发达国家缩减“福利国家”规模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现象后,排除B项;“新经济”增长模式(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D项。
3.(2021·湖北武汉模拟)新中间阶层是在传统的中产阶级之外又崛起的一个由中级官员、中级职员和第三产业的业主所组成的阶层。对下表解读合理的是( )
A.经济政策调整推动社会结构变化B.第三产业发展促使社会阶层固化C.意识形态领域对峙影响人口结构D.知识经济兴起推动人口结构转型
【答案】A【解析】二战后,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上升,于是出现了新中间阶层,故A项正确;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展了经济活动的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B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新的阶层,不是受到意识形态领域对峙影响的结果,排除C项;知识经济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排除D项。
4.(2019·全国Ⅱ卷)下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数据可知,苏联制定的煤、钢等产量的目标基本得以实现,但是以肉、蔬菜与瓜类为代表的民生指标却远远未达到,这反映了苏联模式下农业与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凸显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经济政策的连续性,排除B项;当时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改革的重点是工业,排除C项;从材料无法看出苏联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排除D项。
5.(2021·山东泰安模拟)1973年,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这是1972年尼克松访问苏联后勃列日涅夫首次访问美国。在尼克松为他举办的欢迎仪式结束后,两人再次在白宫阳台上亲切交谈,这就是著名的“阳台对话”。勃列日涅夫此行的历史背景是( )A.苏联希望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B.美国扭转了争霸劣势的局面C.苏联成为匹敌美国的超级大国D.苏联为改革营造和平的环境【答案】C
【解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而苏联在勃列日涅夫上台初期,通过一系列改革,经济发展,军事实力极大地增强,真正成为可以匹敌美国的超级大国,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材料所述的美苏外交互动,故C项正确,B项错误;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根本对立,两国不可能共同主宰世界,排除A项;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是因为美苏关系有所缓和,而非苏联为改革营造和平的环境,排除D项。
6.(2021·山东青岛模拟)1985年10月,美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国务卿阿马克斯在布朗大学讲话时说:“虽然指望苏联收缩现有的承诺可能为时尚早,但苏联也许不愿承担新的义务,并将努力使仆从国承担更大的负担。”这从侧面反映出( )A.苏联经济难以支撑对外扩张B.苏联放弃了控制他国的企图C.多极化趋势牵制了美苏争霸D.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倾向增强【答案】A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6 第14单元 第40讲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6 第14单元 第40讲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板块6第14单元第40讲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pptx、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板块6第14单元第40讲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docx、板块6第14单元第40讲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第11单元第3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第11单元第32讲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干预,公共事业,宏观调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对论,智能化,中间阶层,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32讲 西学东渐(岳麓版):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32讲 西学东渐(岳麓版),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第32讲西学东渐,①民族英雄,②开眼看世界,③师夷之长技,维新思潮,万木草堂,康有为书法,康有为印章,康有为《大同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