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537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537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4537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
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下列各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微粒.其中2.5μm相当于( )
A.2.5×10﹣3mm B.2.5×10﹣6km
C.2.5×10﹣1nm D.2.5×10﹣9m
2. 下列各组中都是非晶体的是( )
A.玻璃、海波、蜡烛 B.冰、沥青、水银
C.石蜡、沥青、松香 D.冰、铁、铜
3. 在没有其他关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色裙子的演员身上后,观众看到的情况是(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4. 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OB是树枝光直线传播形成的像
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C.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
D.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
5. 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吃动平衡,天天运动”,李老师喜欢绕东区广场行走,通过手机软件测得40min行走6000步,路程约4km.据此估计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行走的平均速度和进一步长度.下列选项中最合理的一项是( )
A.6km/h 65cm B.1.5km/h 1.2cm
C.6km/h 20cm D.1.5km/h 0.6cm
6. 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B.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7. 小明自制了一个音调可变的哨子,当他拉动活塞使其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三个音阶,如图所示,则这三个音阶与活塞在管中的位置相对应的序号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8. 炎热夏季,从冰箱中取出冰棒,剥开包装之后又“白雾”出现,以下现象与上述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手拿从沸水中取出的鸡蛋,过一会后感觉比刚拿出时更烫
B.灯泡用久了,灯泡壁发黑
C.严冬,冰冻的衣服变干
D.夏天喝冰镇饮料时,饮料瓶的外壁会出现一层水珠
9. 东东正从远处向平面镜走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的像变小,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B.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C.他的像变小,像与人的距离变小
D.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人的距离变大
10.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有效减弱噪声
11. 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 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丙与丁 D.甲与丙
二.填空题(共6题,总计21分)
13. 把下列各事例或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横线上.
(1)雪的形成: .(2)雾的形成: .
(3)铜块受热变成铜水: .(4)衣柜里的樟脑球变小: .
(5)冬天进屋后眼镜上出现“白雾”,一会儿不见了 .
14.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MN为法线,由图可知: 是入射角, 是折射角,光在折射时光路是 的.
15. 每年到了这个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儿童极易感冒发烧,为了降温常在额头贴上(如图)所示的退热贴,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请问在这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需要 热(填“吸/放”).
16. 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17. 一列长200m的列车,需要经过长1.2km的某一隧道,若火车运行速度是144km/h,则火车经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是 s;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时25s,则大桥长 m.
18. 苍蝇每分钟振动翅膀24000 次,山蜂每小时振动翅膀720000次,蜜蜂在空中飞行时每秒振动翅膀440次.那么,它们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的是 ,音调最低的是 .
三.画图题(总计10分)
19.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平面镜MN前有一直立人体AB,人眼可通过平面镜观测到自己的像.
试结合平面镜成像待点和光的反射原理推证:平面镜所需最小长度为人体长度的一半时,人眼即可观看到全身像.(设人眼在A点,不考虑成像宽度)
四.探究题(共3题,总计25分)
20. 小明在吉他演奏中发现,琴弦发出的音调与弦线的长度、粗细和张力有关.于是他想
(1)利用弦音计做研究,如图1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线的张力相同.
①若他选择b、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 的关系.
②若他要研宄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 和 两弦线做实验.
③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
(2)请你据图2判断,在张力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按住A点、B点、C点后拨动琴弦,发出的音调最高的是按住 点,最低的是按住 点.
21. 如图所示,这是小浩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小浩需要点燃蜡烛,并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老师告诉他,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移动光屏,结果在凸透镜右侧大约63cm处获得了清晰的像.人们运用这条成像规律制造出了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小浩好动且思维颇有创意,他突发奇想,要是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会怎样呢?他立即一试,哇塞!太神奇了,光屏上的像依旧十分清晰,只是原来缩小的像变成了放大的像!你能解释一下所成像依旧清晰的原因吗? (选填“反射光路可逆”、“折射光路可逆”或“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4)向右移动蜡烛到一定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像,可能的原因是 .
22. 如图所示,小华在做海波熔化实验,图象是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数据绘制成的图象,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装置在组装时要先固定 再固定 .(选填“A”或“B”)
(2)由图乙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时的温度是 ℃,第9分钟,海波处于 态.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
五.计算题(共2题,总计20分)
23.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鸣笛处行驶了多远?
(2)鸣笛处距山崖多远?
24. 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听到“咣当”响声.小华共数出81次车身振动时,所用时间是40s.若每节铁轨长12.5m,求:
(1)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路程;
(2)火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D 4. D 5. A 6. A 7. B 8. D 9. B 10. A 11. C 12. D
二. 填空题
13. (1)凝华;(2)液化;(3)熔化;(4)升华;(5)汽化.
14. ∠2;∠4;可逆
15. 升华;吸
16. 0℃的冰,熔化,吸收.
17. 35;800
18. 蜜蜂;山蜂
三. 画图题
19. 解: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人的头顶和脚的位置,MN为平面镜位置,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确定A′B′为AB的像;
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距离相等可知,因为AC=CA′,所以AC=AA′,由图可知CD为△AA′B′的中位线,所以CD=A′B′=AB,CD为平面镜的最小长度,AB为人的身高,所以镜的长度应为人身高的一半.
四.探究题
20. (1)①长度;②a;b;
(2)A;B.
21. (1)同一高度;
(2)照相机;
(3)折射光路可逆;
(4)蜡烛在焦点以内.
22. (1)B;A;
(2)晶体;48;固液共存;6.
五.计算题
23. 解:
(1)由v=可得在t=2s的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s1=v1t=20m/s×2s=40m;
(2)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2s=680m,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1+s2,
s=(s1+s2)=(40m+680m)=360m;
答:(1)听到回声时,汽车距鸣笛处行驶了40m;
(2)鸣笛处距山崖360m.
24. 解:(1)每节铁轨长12.5m,则车在40s内行驶的距离:
s=(n﹣1)s1=(81﹣1)×12.5m=1000m,
(2)火车的速度:
v===25m/s.
答:(1)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路程是1000m;
(2)火车的平均速度是25m/s.
河南省滑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滑县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期中综合训练卷(word版,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